如何閱讀一首詞

如何閱讀一首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宋詞
  • 詞學
  • 文學
  • 閱讀
  • 鑒賞
  • 文化
  • 古典詩詞
  • 詩詞鑒賞
  • 傳統文化
  • 文學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掌握賞析詞的方法的第一本書

.係統閱讀方法的學習鍛鍊,最佳情感教育的啓發,名師引領入殿堂。
.詞文意境轉化為畫麵或影像,勾勒創作背景輪廓,充滿視覺感。
.創新以「心智圖」的思維工具,分析架構,詞文瞭然於胸,過目不忘!
.有古今詩文、流行歌麯、小說、電影的對照與延伸,餘韻無窮。
.內附影音光碟,包含「朗讀」與「吟唱」,邊看邊聽,課堂最佳輔助材料。

  閱讀二十五首好詞,掌握賞析的方法,銘記腦中,鎸刻在心,值得時時朗讀吟唱,可消胸中塊壘,可長豁達明亮之姿,人生更適意。

  每篇透過視覺、聽覺與「心智圖」的引導,為讀者開闢一條賞析詞麯的蹊徑,既是係統閱讀方法的學習鍛鍊,也是內在靈魂的交流觸動;既是詞藻警句的駕馭掌握,也是聲音麯調的捕捉聆賞;既是創作生命的感同身受,也是細膩情感與豐富人生哲理的延伸體會。每篇結構如下:

一首詞
完整詞文
生難字詞解說
難字注音

輪廓素描:背景接觸
作者生平概要
寫作因緣
旨趣、主題
評價、特點

眾彩設色:視覺轉化與深入理解
情境視覺化:呈現靜態畫麵、動態影像......
手法解讀:分析構圖、色彩、分鏡、停格、鏡頭......
探索感情世界:送彆與相逢、友情與親情、
思人與思鄉、順境與逆境、人生體悟與哲理......
文字運用與情感錶達
佳句化用、典故

構圖骨架:心智圖
建立骨架:核心概念+關聯概念
整閤內容與詮釋
圖像思考
快速持久記憶

詩樂交響:聽覺饗宴
朗讀+吟唱
眼到、耳到、口到、心到
聲情與詞情的完美結閤
附贈影音光碟

餘韻盪漾:與現代生活的聯結
與古典詩詞、現代詩的比較
流行歌麯的對照
小說、電影的延伸
文字遊戲

作者簡介

潘麗珠

  颱北市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專任教授、颱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九年一貫語文領域第三階段審查委員。專長為古典詩學、戲麯研究、詩文吟誦、現代詩及散文評論與教學、國語文創意教學及教材教法、文藝美學。

  專著有碩士論文《盛唐王孟詩派美學研究》、博士論文《全元麯百種雜劇情節結構分析》、教授升等論文《颱灣現代詩教學研究》、近年著作《現代詩學》、《清代中期燕都梨園史料評藝三論研究》、《國語文教學有創意》、《經典語文教學》(大陸版)、《國語文教學活動設計》、《韆禧龍吟》、《雅歌清韻》、《古韻新聲─潘麗珠吟誦教學》、《颱灣現代詩教學研究》、《課程組織的理論與實務》(與楊龍立閤著)。

詹敏佳

  現任教竹東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獲新竹縣國語文中學教師組國語文朗讀競賽第三名。

林貞均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彰化縣萬興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林曉亭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基隆市碇內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張秀絹

  中正大學中文係畢業,現任教彰化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賴詩茹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林口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蔡霈瑀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颱中市居仁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協助颱灣閱讀推廣中心編輯《大孩子的小故事》、《古蹟入門》,並參加颱中市國語文競賽中學教師組國語朗讀,皆獲得殊榮

蔡明勛

  彰化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新竹市新科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參加全國大專青年聯吟,獲團體組第三名。

江鞦貞

  現任教基隆市成功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李婉寜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彰化縣彰安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林藍馨

  中山大學中文係畢業,現任教馬祖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獲全國大專聯吟古典詩七絕組佳作、連江縣特殊優良教師。

劉依蕓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颱中市育英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吳俊萱

  淡江大學中文係畢業,現任教基隆市碇內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陳文銓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潮州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獲全國大專聯吟古典詩七絕組第三名,五、七律佳作等奬。編校《戎庵詩存》、《二十一世紀戎庵詩存》。

黃莉棉

  現任教草屯商工,並就讀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獲聯閤文學巡迴文藝散文佳作、彰化縣磺溪文學奬、偏遠地區人文巢文學奬,齣版有《二十一世紀新曙光》(聯閤文學)小說閤輯。

曾斐君

  高雄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桃園縣石門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王怡蘋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颱中市居仁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閤編有《文人百貌─世說精華選輯》、《聖哲智慧─論孟精華選輯》(耕書園)閱讀測驗。

趙玉芬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宜蘭縣三星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徐儷玲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颱北縣闆橋市重慶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指導學生參加「字音字形」比賽,熱中參與颱北市「詩歌節」活動。

陳思嘉

  輔仁大學中文係畢業,現任教宜蘭縣復興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謝雅惠

  現任教颱南市海佃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鍾璧妃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中壢傢商,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黃香惠

  東海大學中文係畢業,現任教員林傢商,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郭釵釧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高雄市大仁國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曾獲全國大專聯吟團體組冠軍。

黃麗禎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畢業,現任教桃園高中,並就讀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

  特色、信用:潘麗珠老師與國文教學研究所的二十五位研究生,其目前均任教於全颱各地的國、高中。

  齣版價值:潘老師長期從事詩歌推廣,是每年大專院校詩歌吟唱比賽的評審。教育英纔無數,學生大都成為今天各國高中的國文老師。這本書的齣版便是從師大國文教學研究所暑期進修的「詞麯教學研究」激盪而來。全書作者是二十五位全颱各地的國高中國文教師,其後續可發酵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基測作文不可犯的五十個錯誤》也屬於相同的模式。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總策畫與作者介紹
導論  如何閱讀一首詞  潘麗珠

一、詠
01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02蘇軾〈定風波〉
03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04陸遊〈蔔算子.詠梅〉
05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二、感
06李煜〈虞美人.春花鞦月何時瞭〉
07李煜〈相見歡.林花謝瞭春紅〉
08晏殊〈浣溪紗〉
09秦觀〈浣溪紗.漠漠輕寒上小樓〉
10李清照〈武陵春.晚春〉
11李清照〈添字采桑子.芭蕉〉
12蔣捷〈虞美人.聽雨〉
13王國維〈蝶戀花.閱盡天涯離彆苦〉

三、情
14韋莊〈思帝鄉〉
15李煜〈菩薩蠻〉
16柳永〈雨霖鈴〉
17歐陽脩〈生查子〉
18晏幾道〈鷓鴣天〉
19陸遊〈釵頭鳳〉
20元好問〈摸魚兒.雁丘詞〉

四、思
21範仲淹〈蘇幕遮〉
22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23李清照〈醉花陰〉
24蔣捷〈一翦梅.舟過吳江〉
25賈寶玉〈女兒酒令之一〉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如何閱讀一首詞

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專任教授 潘麗珠

◎壹、緣起◎
我很喜歡閱讀古典詩詞,特彆是讀到盛唐李杜王孟、晚唐小李杜的詩作,以及宋朝蘇東坡、李清照和辛稼軒的詞作時,無法靜止的激動心情,在我春花如錦、繽紛如彩的年輕歲月裏,常常一夜無眠意。尤其當讀到李清照與趙明誠夫婦鬥詩、賭書、明誠竊用清照〈醉花陰〉「莫道不消魂,簾捲西風,人比黃花瘦。」詞句的故事,更是清夜有光仿如麗夏的晚霞,為我孤寂的字耕生活增添許多佳韻。在我考試壓力不小的學子生涯中,課外閱讀古典詩詞,是抵禦煩憂、焦慮的一帖良劑。
如今,能夠為喜愛讀詞的朋友們策畫、撰寫這本書,不禁想起民國八十年前後,曾在當時擔任國立颱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的楊師昌年鼓勵、提攜之下,參與教育部人文叢書之撰稿計畫,寫過《詩筆映韆古──唐宋詩選粹》、《高歌一麯斜陽晚──元明散麯選》二書,分彆針對唐宋詩和元明散麯進行過賞析,唯獨宋詞,直到現在纔為之齣版專門的鑑賞書籍,而且是由颱灣師大國文教學碩士暑期班的二十四位在職教師們一起共同完成,愈感意興深長。
而凡是關於鑑賞的學問,大抵都應該瞭解鑑賞對象的相關知識及寫作背景,以幫助我們理解得深刻、透徹。因此,以下談一談「詞的相關知識」。

◎貳、「詞」的相關知識
#一、詞以婉約為正宗、豪放為彆調#
宋詞是我們中華文學的瑰寶,與唐詩、元麯並稱為我國詩歌發展的三座高峰,除瞭李白〈菩薩蠻〉和〈憶秦娥〉兩首詞的創作時間尚未得到確實的認可,一般認為:大緻發端於中唐時期,有白居易、劉禹錫等人的創作參與,而經曆晚唐、五代的綺艷與花間情趣,到瞭北宋而璨然興盛。內容多寫男女戀情、離愁彆恨、惜春悲鞦等傳統題材,感情纏綿悱惻、低迴婉轉。
幾乎所有的文學史都寫著「詞以婉約為正宗、豪放為彆調」,正是因為晚唐五代的影響所緻,後齣的「豪放」派盡管由大文豪蘇軾開山立祖,仍然隻屬詞史上的分流(碩壯的分流)。
「婉約」派的詞適閤淺斟低唱,具有柔媚悠婉之美,被稱為「香而軟」(孫光憲《北夢瑣言》)、「香而弱」(王世貞《弇州山人詞評》。例如「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銷魂,當此際」(秦觀《滿庭芳》)「尋尋覓覓」(李清照《聲聲慢》)等等,很適閤十七、八歲女郎歌唱。歌詠愛情,抒寫婦女和失意讀書人的苦悶不平,都能使人們聽到他們追求理想、渴望幸福的心聲。在有些詞裏,透過花花草草、男男女女的婉約外錶,還會發現更為深廣的寄託。代錶詞人有:馮延巳、晏殊、歐陽修、柳永、周邦彥、李清照等。
「豪放」派的代錶則是:蘇軾以及南宋的辛棄疾。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說:「豪放者欲其氣象恢弘。」蘇軾氣象恢弘的詞作雖然為數不多,當時學蘇詞的人也寥寥無幾,但由於他首開風氣,兼又纔華洋溢,自然受人推崇。豪放派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開闊,氣勢雄放,喜用寫作詩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填詞,語詞宏博,用典較多,不拘守音律,於是難免失之於粗疏平直,甚或涉於狂怪叫囂。北宋黃庭堅、晁補之、賀鑄等人都有這類風格的作品。南渡以後,由於時代巨變,悲壯慷慨的雄渾之調,應運發展,陳與義、硃敦儒、張孝祥、張元乾、陳亮、劉過等人承流接響,蔚然成風,辛棄疾更成為創作豪放詞的一代巨擘和領袖。
婉約派與豪放派的分野,有一則故事極具代錶性。據南宋俞文豹《吹劍續錄》所載:
東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謳,因問:「我詞比柳詞何如?」對曰:「柳郎中詞,隻閤十七八女孩兒執紅牙拍闆,唱楊柳岸曉風殘月。學士詞,須關西大漢,執鐵闆,唱大江東去。」公為之絕倒。
這則故事,錶明瞭兩種不同詞風所存在的強烈對比。詞的發展到瞭南宋中後期,因為詞的寫作技巧已經不容易突破,部分詞人轉而趨嚮聲腔音律的精緻追求,於是又有瞭「格律」派的産生,代錶詞人有:薑夔、吳文英、周密等。

#二、詞的彆名#
「詞」最初名為「麯、麯子、麯子詞」,簡稱「詞」;又名「樂府、近體樂府、樂章、琴趣」;還被稱作「詩餘、歌麯、長短句」。歸納起來,這許多的名稱主要是分彆說明瞭詞與音樂的密切關係,及其與傳統詩歌不同的形式特徵。
其中「詩餘」這一名稱,有一個說法是由於唐人樂府七言絕句衍變而為長短句;另一個說法是指:詩降為詞,詞是詩的餘緒。第二種說法似乎反映著對詞的輕視。當初民間新麯主要是通過歌姬們的漫吟低唱傳到文人手中的,這些文人大都生活比較浪漫,在對酒當歌之際,為瞭佐歡遣興、銷憂解愁,漫筆偶成,付之於歌喉。在這種條件下産生的歌詞,大多屬於描寫男女情愛、流連光景之作,而詞也因此被視為「小道」、「艷科」,不登大雅之堂。作者們對於此一具有新鮮感、優越性的新興詩體,既非常喜愛,又拿來當作一種筆墨遊戲。正如南宋初年鬍寅《酒邊詞‧序》所說:
詞麯者,古樂府之末造也。……然豪放之士,鮮不寄意於此者,隨亦自掃其為,曰:謔浪遊戲而已。
即因讀書人這樣的心態,使得當時有些流傳的詞,雖受歡迎,卻常常不清楚作者是誰,或者逐漸隨著時間消逝而大量散佚。南宋大詩人陸遊也因為存在著輕視詞體的觀念,而抑製自己這方麵的創作。其〈長短句自序〉說:「乃有倚聲製辭,起於唐之季世。則其變愈薄,可勝嘆哉!予少時汨於世俗,頗有所為,晚而悔之。」並錶示「今絕筆已數年」,不再犯此「過失」瞭。這樣的觀念影響許多人,對詞壇造成相當大的損失。
然則,詞之被輕視雖是不幸,在另一種意義上卻是大幸。因為作者們在此卸下瞭創作傳統詩歌時的莊重禮服,換上便裝,得以沒有顧忌地盡量抒發自己心底蘊蓄的哀感頑艷之情,形式上也解除瞭峨冠博帶的束縛,為求賞心悅耳,隨意採用新鮮活潑的語言、小民「裏巷」和外邦「鬍夷」的麯調,使得作品嚮草根接近,具有活潑強勁的生命力。

#三、詞與音樂的關係#
我國古代詩樂一體,《詩經》與漢魏六朝樂府詩大都是閤於音樂而可歌唱的。「樂府」原為漢朝時政府的音樂機關名稱,後來用以指稱由樂府機關所蒐羅的民間歌謠。漢以後的五、七言古體詩和唐以後的近體詩,始為徒詩而不配樂,唐人的擬樂府古題與新樂府不再閤樂,實際是古體詩瞭。但唐代絕句也有可配樂歌唱的,或稱「唐人樂府」,有時與詞相混,如〈陽關麯〉、〈楊柳枝〉等,也被承襲作為詞調的名稱。
唐宋之「詞」,是配閤新興樂麯而唱的歌詞,可說是前代樂府民歌的變易。當時新興樂麯主要是民間樂麯和邊疆少數民族及域外傳入的麯調,那些鏇律的章節抑揚,高亢低迴、變化多端,和中原以「中和」為主的傳統音樂大相逕庭。歌詞的句式也隨之變化,長短、錯落、奇偶相間,相較於大體整齊的傳統古、近體詩歌而言,大有發展的潛能,具有特殊錶現力。麯子詞、近體樂府、詩餘、長短句之名由此而得。詞的創作、撰寫,為什麼叫做「倚聲」或「填詞」呢?因一般是按照某種樂調麯拍的聲腔鏇律調譜去填製歌詞。麯調的名稱如〈菩薩蠻〉、〈蝶戀花〉、〈念奴嬌〉等叫做「詞調」或「詞牌」,按照詞調作詞所以稱為「倚聲」,也稱做「填詞」。宋詞的唱法雖然失傳已久、不易得見,但讀著當時的倚聲或後來依譜所填的詞作,仍然可以從字裏行間品味、感受到音樂節奏之美,或纏綿婉轉,或清雅閑遠,或激昂慷慨,或瀋鬱頓挫,令人盪氣迴腸,彆有一種感人的渲染力量。

#四、詞的體製#
每首詞都有個錶示音樂性的調名,叫做詞調,如〈念奴嬌〉、〈清平樂〉等。它是用來寫作時供依據的麯譜,並非題目。宋詞在詞牌之下加上題目者,始於張先、蘇軾,特彆是蘇軾,有些題目甚至於等同於一篇小品文章。每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各不相同。宋代把詞調名稱刻在小木牌上,以便選唱,所以它纔稱詞牌。解說詞調的書,叫做詞譜,即對每首詞注明字數、押韻的地方、某字的平仄、或可平可仄,以便填詞時作為根據。
前人按照不同的標準,把詞的體製分作不同的類彆:
(一)依據各詞調的字數多寡來分類,將詞分為「小令」、「中調」或「長調」。有人以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到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上為長調;也有人主張六十二字以內的是小令,六十二字以上稱「慢詞」,這些雖未成定論,但前者是較被接受的說法。
(二)以拍節為標準加以分類,詞體常見的可分為四種:令,也稱小令,拍節較短的;引,以小令微而引長之的;近,以音調相近,從而引長的;慢,引而愈長的。
(三)以音樂性質做為標準分類,詞可分為:令、引、近、慢等。大緻說來,令詞最短者是十六字,最長者是一百字;引調最短者二十四字,最長者是九十七字;近詞最短者是四十五字,最長者是一百零二字;慢詞最短者是八十九字,最長者是二百四十字。

◎參、讀詞的方法◎
那麼,我們可以怎樣進行一首詞的閱讀呢?
  建議幾個具體可行的方法:
一、當拿到一篇古詞時,請放聲朗讀,甚至朗誦,透過眼睛把作品的文字讀進心裏,透過嘴巴把文字的音律讀進耳裏!用心地讀、正經八百地讀,讀著讀著,讀到彷彿都要背起來瞭,詞人的心靈就會跟你呼應,共鳴産生,你就會油然而來一種莫名的感動。
清代文學傢李漁在《窺詞管見》裏說:
有摹腔鍊吻之法在。詩有詩之腔調,麯有麯之腔調,詩之腔調宜古雅,麯之腔調宜近俗,詞之腔調,則在雅俗相和之間。
如果不動口誦讀或諷詠,我們如何能夠確實理解到什麼叫做「摹腔鍊吻」呢?又如何能夠掌握「詞之腔調」呢?詞是長短句式,因為長短句而塑造齣來的參差、浪漫韻味,必須透過朗讀、朗誦或吟詠纔容易感受到。
可是朗讀、朗誦或吟詠不可以漫不經心,清人錢裴仲《雨華盦詞話》說得好:
讀詞之法,心細如發。先屏去一切閑思雜慮,然後心嚮之,目注之,諦審而咀味之,方見古人用心處。若全不體會,隨口唱去,何異老僧誦經,乞兒丐食。
如果漫不經心,不但和老僧誦經、乞兒丐食無異,而且無法召喚共鳴,我們就會探觸不到詞人的心靈,對於作品的瞭解就會模模糊糊、隔瞭一層。
最近日本東北大學的龍川太郎教授透過大腦神經科學研究,發錶的成果告訴人們:朗讀與吟誦可以防止老化現象、抵抗憂鬱癥候。所以,當我們閱讀一首詞時,何妨放聲朗誦或吟詠,既可深入詞作的秘境,又可對健康有好處,豈不兩全其美?
二、請盡所能地想像詞句構成怎樣的圖畫。譬如說「我見青山多嫵媚」,就想像一個人麵對翠綠青山的情景,那耀眼的綠使這個人內心充滿喜悅;又譬如「風住塵香花已盡」,就想像暮春風靜,花朵凋落飄零,融入塵土之前餘香猶溫,使得塵土似乎也有瞭芳馨……。人們對於圖像的感受總是比文字來得敏捷、來得多,當我們想像齣詞人以文字所構築的圖像是什麼樣的色調、什麼樣的場景與事物,我們就約略瞭解瞭詞人的情緒,是美麗的哀傷?沉重的感喟?或是無爭的自在?瀟灑的放逸?對詞的理解便能含英咀華瞭。
清代文人況周頤《蕙風詞話》說:
讀詞之法,取前人名句意境絕佳者,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望中。然後澄思渺慮,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詠玩索之。
所謂「將此意境締構於吾想望中」,這段話的意思,不正是要求人們發揮聯想,在腦海構築圖像嗎?圖像構築完成之際,也是詞意理解獲得之時,這是因為古典詩歌和繪畫圖像之間,存在著由來已久的祕密關連,在學術研究中,「詩」與「畫」的互文關係,一直受到持續的重視,是重要的研究課題。兩者之所以能夠密切聯係,和「聯想」、「想像力」的發揮有著相通的本質。
基於上述兩點說法,本書分彆從以下幾個層麵加以因應,引領大傢進入每一首詞的幻妙靈境:
一、 繪畫材料
呈現原詞完整詞文,對生難字詞加以解說,難字予以注音。這是讀詞最基本的工夫,讓讀者針對原典加以閱讀。
二、 輪廓素描
說明作者的生平概要、寫作因緣、旨趣,以及這首詞的特殊性、曆來評價等等,使讀者與詞人的創作背景有所接觸,增進外緣的瞭解。
三、 眾彩設色
是一種視覺轉化與深入理解,情境視覺化與藝術手法的解讀,以探索詞人的感情世界,闡發詞人文字運用與情感錶達的微妙關係,間或進行曆代作品的比較。
四、 構圖骨架
運用「心智圖」的繪製,將詞作的理解錶現齣來,以收提綱挈領的功效,有助記憶及理解。這是本書極重的特殊設計與特色。
五、 詩樂交響
聽覺饗宴,將所選析的詞作,加以朗誦(讀)和吟詠處理,以增進學習效益,真正符閤「眼到、耳到、口到、心到」的學習要領。
六、 餘韻盪漾
閱讀古詞與現代生活有什麼關連?能與教學活動如何聯結?這一部分有許多撰稿者的精心設計,多元、活潑、有用、有趣!

◎肆、尾聲◎
  這本書的完成,必須感謝二○○八年暑假在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學係進修,選修「詞麯教學研討」課程的在職教師們,在筆者的示範、督導與要求下,大傢共同完成瞭這本著作,為此次的課程留下瞭美好且意義重大的印記。雖然最後有幾位撰稿者的吟誦因錄音聽不清楚而必須由筆者重錄(因大傢已迴原校),可是經由這樣的課程,已令參與者瞭解到詞麯吟誦的可能與可行,為將來的教學發展立下具有示範意義的裏程碑,這是筆者深感欣慰之事。
  同時,要感謝商周齣版社為本書的編輯與産齣盡心、努力。另外,美編為本書所作的封麵設計與ppt影音光碟,也為本書生色,於此一併緻謝。

後記:寫本文時,恰巧遇上十分疼惜我的外婆連林玉惠女士仙逝,心緒大受影響,幾乎無法終篇。謹以此書之付梓,做為對老人傢的紀念,以慰其在天之靈。

(本文作者現為颱灣師範大學國文係專任教授、颱灣師範大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位常在颱灣的咖啡館裏,一邊品味著手衝咖啡,一邊沉浸在古籍中的讀者,我不得不說,《如何閱讀一首詞》這個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打造的。我對宋詞的熱愛,由來已久,總覺得那些字裏行間流淌著的,是穿越時空的生命力,是古人細膩又豐富的情感。但實話實說,我常常覺得自己的理解還停留在比較錶層的階段,那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睏境,讓我渴望有一本能夠真正“點醒”我的書。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看到詞的骨骼和靈魂。我希望它能教授我如何去體味詞牌的抑揚頓挫,如何去辨析詞語的妙處,如何去捕捉詞句背後隱藏的時代風貌和作者的內心世界。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種閱讀的“方法論”,讓我不再是零散地、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能夠主動地、有深度地去探索和理解詞的魅力,讓每一次閱讀都成為一次與古人精神的對話。

评分

《如何閱讀一首詞》這本書名,就如同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生活裏,為我點亮瞭一盞通往古老韻律的明燈。我生長在颱灣,從小就對那些用簡短文字卻能勾勒齣韆古風流的宋詞深深著迷。總覺得,每一首詞背後都藏著一個故事,一種心情,甚至一個時代。然而,我常常在閱讀時感到一種無力感——我能讀懂字,卻未必能領會其神韻。那些詞句中的轉摺,那些微妙的情感變化,那些對仗工整卻又意蘊無窮的描繪,總讓我覺得隔瞭一層紗。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幫助我撥開迷霧的書,一本能讓我從“看懂”進階到“讀懂”的書。《如何閱讀一首詞》這個名字,恰恰點齣瞭我內心深處的需求。我希望它能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揭示詞的奧秘,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詞人的情感世界,感受詞句的藝術魅力,進而觸碰到中華文化那深沉而雋永的美。

评分

我一直都很喜歡在午後陽光正好時,泡一杯颱灣高山茶,然後隨手翻開一本關於古典文學的書籍。最近,我的目光被《如何閱讀一首詞》這本書吸引住瞭。作為在颱灣長大,深受中華文化熏陶的一員,我對宋詞有著特彆的情感。那些婉約的、豪放的、悲傷的、喜悅的,仿佛都觸及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然而,要真正“讀懂”一首詞,絕非易事。我常常覺得自己像是站在一座宏偉的宮殿前,雖然能欣賞它的外觀,卻無法窺探到內部精妙的構造和深邃的曆史。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把鑰匙,讓我能夠解鎖那些隱藏在詞句中的智慧和情感。我期待它能教會我如何去辨析詞牌的格律,如何去理解那些古色古香的意象,以及如何去感受詞人在特定時代背景下的悲歡離閤。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是親切的,不會讓初學者感到望而卻步,同時又能保有學術的嚴謹性,讓我真正學到東西。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是《如何閱讀一首詞》,光是看書名就覺得很有吸引力!作為一名從小就對古詩詞情有獨鍾,尤其偏愛宋詞的颱灣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真正引導我深入理解詞作的工具書。《如何閱讀一首詞》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一樣。我一直覺得,宋詞的魅力在於它那種婉轉細膩的情感錶達,以及背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很多時候,讀懂字麵意思是一迴事,真正體會到作者的苦心孤詣、遣詞造句的妙處,以及詞句中所蘊含的時代背景和人生況味,又是另一迴事。市麵上也有不少關於詩詞鑒賞的書籍,但總覺得流於錶麵,或者是過於學術化,對我這種希望能獲得更貼近心靈的共鳴的讀者來說,總覺得缺瞭點什麼。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很典雅,散發齣一種沉靜而有力量的氣息,讓我對內容充滿期待。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耐心地帶著我一步步走進詞的世界,解讀那些看似平常卻飽含深情的字裏行間。

评分

我是一個對宋詞情有獨鍾的颱灣讀者,經常在閱讀時會感慨,為什麼古人能用如此凝練的文字,錶達齣如此豐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意境。那些婉轉悠揚的鏇律,那些如詩如畫的場景,總是能觸動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如何閱讀一首詞》這個書名,讓我眼前一亮,仿佛找到瞭我一直在尋找的“通關秘籍”。我深知,要真正理解一首詞,不僅僅是認識字麵意思,更重要的是要抓住詞的精髓,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詞牌的特點,以及它所處的曆史文化背景。我曾嘗試閱讀過一些詩詞鑒賞的書籍,但有些過於艱深,有些又顯得流於錶麵,總覺得沒能真正觸及到我想要的那種深度。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給我一種係統性的方法,讓我能夠從零開始,一步步地解鎖宋詞的密碼,學會如何去品味詞的韻味,如何去欣賞詞的藝術,最終能夠獨立地、有深度地去閱讀和理解每一首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