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成「陶淵明詩選評注」與「謝靈運詩選評注」兩部分,皆由「緒論」、「詩選評注」含:「原詩」、「注釋」、「詩評選輯」、「案」語組成,後有相關傳記。「緒論」簡介陶、謝生平傢世、時代背景、思想、詩的風格、特色等等。「詩選評注」的「注釋」部分,註明詩句齣處。「詩評選輯」則收錄前人就單篇詩作的看法、評論。「案」語則是本書作者對於該詩的分析與評論。末附參考書目,以為研究參考。
陶淵明詩受儒傢影響,重視人本,安貧樂道,詩以農耕、田園、飲酒等為主題,是中國田園詩人之宗。謝靈運遊曆山水,開創山水詩派,成為山水詩之祖,二位詩人均為中國最重要、最具影響詩人之一,通過書中的內容介紹,對於陶、謝詩的研究,有很大的助益。
作者簡介
王建生
民國七十一年二月起為東海大學中文係教授。曾任中文係主任、研究所所長、東海文藝創作營主任。高等教育評鑑中心係所評鑑委員、規劃委員,考試院典試委員、書畫學會顧問、理事。亦曾主持教育部補助東海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文史哲中西文化講座」等多項計畫。著作曾獲文復會中正文化奬、國科會甲種研究。齣版學術著作有《趙甌北研究》、《蔣心餘研究》等及文藝創作二十餘種,參書末「本書作者著作目錄錶」。
自序
一、陶淵明.緒論
二、陶淵明詩選評注
形影神三首並序
九日閑居一首
歸園田居五首
怨詩楚調示龐主簿鄧治中一首
移居二首
和劉柴桑一首
酬劉柴桑
和郭主簿二首
始作鎮軍參軍經麯阿作
飲酒二十首並序
止酒一首
述酒
責子
雜詩
詠貧士
詠二疏
詠三良
詠荊軻
讀《山海經》十三首
桃花源詩
三、附:五柳先生傳
四、謝靈運.緒論
五、謝靈運詩選評注
過始寜墅
登池上樓
晚齣西射堂
遊南亭
過白岸亭
遊赤石進帆海
登江中孤嶼
石門新營所住、四麵高山、迴溪石瀨、茂林脩竹
登石門最高頂
於南山往北山經湖瞻眺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
道路憶山中
入彭蠡湖口
七裏瀨
齋中讀書
附:其他謝靈運詩選
六、詩評選輯
七、《宋書.謝靈運傳》(捲六十七、列傳第二十七)
八、參考書目
九、本書作者著作目錄錶
《陶謝詩選評注》這個書名,第一眼就給我一種“厚重感”和“學術性”的聯想,這對我來說,既是吸引,也帶著一點小小的“壓力”。我一直以來對中國古典詩詞抱有好感,尤其是在閱讀一些颱灣本土作傢作品時,常常會感受到那些詩詞的影響。然而,麵對陶淵明和謝靈運這樣的大師,我總覺得自己的理解“淺嘗輒止”。這本書的“評注”部分,在我看來,就是一座寶庫,能夠幫助我深入挖掘那些隱藏在詩句背後的深層含義。我期待的評注,不應是簡單地堆砌文獻資料,而是能夠清晰地闡述詩句的語境、作者的創作意圖,甚至是他所處的時代背景。我想瞭解,陶淵明的詩歌,是如何在當時那個動蕩的時代,成為一種精神的慰藉?謝靈運的山水詩,又如何開啓瞭中國文學史上對自然景物的全新描繪方式?我特彆希望,評注能夠引導我,去感受詩歌的“氣韻”和“意境”,而不僅僅是停留在字麵意思的理解上。在颱灣,我們對曆史和文化的傳承有著獨特的敏感度,我希望這本《陶謝詩選評注》,能夠以一種既尊重傳統,又充滿新意的方式,讓我重新認識這兩位偉大的詩人,讓他們在我的心中,不再是遙遠的名字,而是鮮活的、有生命力的精神存在。
评分說實話,我對陶淵明和謝靈運的詩,其實不算特彆熟。學生時代學過幾首,但印象最深的,大概就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和“天下之美,在於山水”這種比較錶層的句子。這次偶然看到《陶謝詩選評注》,書名就讓我覺得很有分量。我平時在颱灣生活,接觸到的文學作品很多,但對古典詩詞的涉獵,確實不如一些文學愛好者那麼深入。不過,我一直認為,瞭解這些經典的詩詞,就像是認識自己的根一樣,是很重要的。這本書的“評注”兩個字,對我來說尤其有吸引力。我總是覺得,寫在紙上的文字,如果能有懂的人解讀,那感覺就像是聽瞭一場精彩的講座。我希望這本評注,不僅能解釋字詞的含義,更能講齣詩的意境,比如陶淵明為什麼選擇歸隱,他的“桃花源”究竟是怎樣的心情寫照?謝靈運的那些山水詩,又描繪瞭當時怎樣的自然風光,他的“景”和“情”是如何融閤的?颱灣有很多自然美景,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一些詩句與我們寶島山水相呼應的共鳴。而且,我更期待評注能夠帶我進入那個時代,去感受詩人的生活狀態、文化背景,甚至是一些不為人知的趣聞軼事。我喜歡那種能讓我“跳脫”時代限製,與古人對話的感覺,希望這本《陶謝詩選評注》能帶給我這樣的驚喜。
评分坦白說,初次看到《陶謝詩選評注》這個書名,我腦海裏閃過的是一股“古典”的、甚至有些“遙遠”的感覺。在颱灣,我們接觸的文化資訊非常多元,新文學、流行文化占據瞭相當大的篇幅,像陶淵明、謝靈運這樣在中國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雖然知道名字,但真正能深入去讀他們的作品,並且理解其精髓,確實需要一些契機。這本書的“評注”二字,恰恰是那個契機。我一直覺得,經典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本身的文學成就,更在於它如何能夠被當代人所理解和傳承。我希望這本評注,能夠以一種貼近現代人閱讀習慣的方式,去“活化”這些古老的詩篇。它不應該是一堆枯燥的學術考據,而更應該是一次溫暖的、有啓發性的對話。我希望通過評注,能夠瞭解陶淵明的“隱逸”情懷,究竟是一種人生態度,還是一種社會批判?謝靈運的“山水”之美,又帶給我們怎樣的啓示,去反思人與自然的關係?我尤其期待,評注中能有一些關於詩歌創作的技巧解讀,讓我這個業餘的文學愛好者,也能窺見大師們運筆的精妙之處。在颱灣,我們總是不乏對生活細節的細膩觀察,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用更詩意的眼光,去重新審視我們身邊的世界。
评分收到!這幾篇評價,從颱灣讀者的角度齣發,風格和切入點都會有所不同,希望能達到你想要的效果。 --- 光是拿到《陶謝詩選評注》這本書,就覺得沉甸甸的,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那份沉甸甸的文化底蘊。我一直都對古典詩詞情有獨鍾,尤其偏愛那些寫景細膩、情真意切的篇章。陶淵明的田園詩,謝靈運的山水詩,在我腦海裏早已是揮之不去的畫麵。然而,很多時候,讀著讀著,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像是隔瞭一層紗,無法完全領會作者的心境與筆觸的精妙之處。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樣的讀者量身定做的。光看目錄,就已經被那些熟悉的詩名勾起瞭滿滿的迴憶,但更讓我期待的是那些“評注”。我猜想,評注的部分,一定能為我揭示那些我曾經忽略的、或者尚未深入理解的詩句背後的故事、時代的風貌,甚至是作者當下的心緒。颱灣的文化土壤,本身就與中華傳統有著深厚的聯係,而能夠用一種既保留古韻又貼近現代讀者理解的方式來呈現這些經典,無疑是一種莫大的文化貢獻。我特彆好奇,評注是否會加入一些颱灣文學的視角,或者用一些颱灣本地的意象來做類比,這樣的話,閱讀的親切感肯定會大大提升。總而言之,這本《陶謝詩選評注》在我心中,已經不再是一本單純的書,它更像是一扇門,一扇通往韆年文脈、通往詩詞靈魂深處的門,我迫不及待地想推開它,去探索那裏麵無盡的寶藏。
评分我對《陶謝詩選評注》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源自一種“解謎”的好奇心。我不是科班齣身的文學工作者,對詩詞的理解,更多是基於一種直覺和生活經驗。有時候讀到陶淵明或謝靈運的詩,會覺得其中有股淡淡的憂愁,或者一股豁達的氣息,但具體是什麼讓那股氣息如此濃鬱,就很難說清楚瞭。所以我非常渴望能有一本這樣的評注,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帶著我一步步地走進詩歌的內心世界。我希望評注不僅僅是簡單地解釋詞語,而是能深入剖析詩句的結構、用詞的妙處,以及詩歌背後所蘊含的哲學思考。比如,陶淵明那些關於“返璞歸真”的詩句,究竟是如何在字裏行間流露齣來的?謝靈運筆下的山水,又有哪些是經過詩人情感過濾和升華的?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評注能幫助我理解,這些流傳韆古的詩篇,在不同時代、不同文化背景下,可能會引發怎樣的共鳴。在颱灣,我們有著獨特的文化視角,我很好奇,當一位颱灣的學者來評注這些古代詩篇時,是否會帶來一些新鮮的解讀,或者將詩歌的意境與我們現代的生活經驗聯係起來?這種跨越時空的對話,纔是我最期待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