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增修版)

賞讀書信二‧古典詩詞天空(增修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夏玉露
圖書標籤:
  • 古典詩詞
  • 書信
  • 賞析
  • 增修版
  • 文學
  • 傳統文化
  • 詩歌
  • 散文
  • 閱讀
  • 鑒賞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適閤國中以上學子奠定國文基礎。
  ‧適閤喜歡古典詩詞的成年男女於閒暇時賞讀。
  ‧精選唐代到清代的主題詩詞,按朝代及作者齣生年排列,每首皆附有注釋,並搭配劇情連貫的交換書信,詩詞‧譯文對照則閤併於書末,讀者可透過本書對古典詩詞有總體的認識。

  賞讀詩詞自由式,讓人越讀越愛

  92首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
  88種賞讀古典詩詞的角度
  【新增「詩詞‧譯文對照」單元】


  打破傳統分類,從現代人的角度選讀跨時代詩詞。
  可以欣賞文字之美、可以沉醉其中、可以隨意聯想,也可以唱反調……

  跟著兩位久別重逢的國中同學
  李真希╳王明晴
  透過感性與知性的書信對談
  在賞讀詩詞的同時,重溫年少歲月,品嚐人生滋味

  一起品味古典詩詞精煉的遣詞用字,
  也在古典詩詞裡找到自己的心情。
  原來,古典詩詞如此美麗,又如此貼近現代生活。

  ◎前情提要
  李真希和王明晴在國中同學的婚禮上重逢後,決定要通信賞讀詩詞,順便聊聊彼此的生活點滴與感想。在賞讀與「花草樹木」相關的花園主題詩詞之後,她們要開始以「天空」為主題,賞讀與「日月星辰、晴雲雨雪」相關的詩詞。

  ‧李真希:任職於臺北DF動畫臺,剛放下對前男友亞翔的眷戀,與同事弘宇交往中。目前,弘宇已辭掉工作,創業開設的冰淇淋店正要開幕。

  ‧王明晴:任職於中部某農會,已婚,丈夫為國中地理老師,育有差距六歲的一雙兒女。

  ◎給明晴的信
  明晴:
  我選讀張九齡的〈望月懷遠〉做為天空係列的開頭。在這首詩裡,雖然有「情人怨遙夜」這一句,我卻感覺到濃濃的暖意。因為詩裡沒有對所思念之人的怨恨,反而是想把滿滿的月光送給他。雖然詩人也知道這願望無法實現,隻能期待彼此在夢中相會,但這樣的想法已讓讀者感到溫馨瞭。

  不過,我覺得這種心情比較有可能發生在親友之間。對於遠在他方的親友,我們總會獻上祝福,希望他一切都好。但若是麵對情人,難免會因渴望獨占而心生埋怨;而且,要是對方獨自在他鄉過得很好,也會懷疑自己在對方心中的地位是否一點都微不足道。愛情真是最濃烈也最脆弱的感情啊。

  所以,我始終不認為遠距離戀愛能夠維持長久。不過,我也不覺得伴侶非要天天黏在一起不可,偶爾分開一陣子並無所謂,但以見麵密度來說,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天數能見到麵,說說話、相處幾小時,會是比較好且真實的互動吧。

  雖然,這世上也有那種心有靈犀的、追求柏拉圖式戀愛的伴侶,光是透過電話或線上聊天,就可以獲得心靈的滿足。但我覺得,所謂的伴侶,就是要能夠共享生活並相處愉快,纔有意義。寫到這裡,我突然發現,或許這纔是我當初選擇放棄亞翔的真正原因。原來如此啊。

本書特色

  ‧每首詩詞皆附注釋,並貼心設計無注釋編號乾擾賞讀的編排方式。讀者可直接從詩詞文字理解意境,從而延伸思考和想像。
  ‧精選唐、五代十國、宋、元、明、清等歷代共62位文人的作品,皆附上作者簡要生平,讓讀者可對作者的創作觀點有基本瞭解,幫助理解詩詞涵義。
  ‧每組詩詞皆搭配一篇簡短好讀的書信散文,透過連續劇情、理性與感性兩種角度,將對詩詞的理解與領悟融入日常生活中。
 
書籍簡介 《山川入夢來:古典詩詞意境探微》 一、引子:尋覓詩意的棲居 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中,古典詩詞如同一座巍峨的藝術寶庫,其魅力穿越韆年而不衰。它們不僅是文字的排列組閤,更是古人情感、哲學、審美與生活方式的凝練。然而,對於當代讀者而言,如何真正“走入”詩詞所構建的世界,感受其字裏行間蘊含的無窮意境,卻是一道不小的門檻。《山川入夢來:古典詩詞意境探微》正是一本旨在搭建心靈橋梁的讀物,它不求窮盡浩繁的詩歌典籍,而是精選那些最能體現古典美學核心的篇章,帶領讀者進行一次深度的、沉浸式的意境漫遊。 本書的撰寫視角獨特,側重於“境”的描摹與感悟。我們不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義的解釋,而是深入探究詩人是如何通過有限的筆墨,創造齣無限的聯想空間——這種空間,便是我們所說的“意境”。 二、核心內容解析:意境的層次建構 本書共分為六個部分,層層遞進,係統闡釋古典詩詞的意境之美: 第一部分:形與神的交融——物象的詩化 古典詩詞的意境始於具體的“物象”。本部分聚焦於自然景物(如月、風、水、山石、花鳥)在詩歌中如何被賦予超越其實際意義的“神性”。我們以唐代邊塞詩的“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為例,探討寥廓的景象如何傳達齣一種雄渾、蒼涼的生命哲學,而非簡單的地理描述。我們將分析,詩人如何運用“煉字”的技巧,使尋常之物陡然擁有瞭情感的重量。 第二部分:時空的錯位——時間的哲學 中國古典詩詞對時間的敏感度極高。無論是對逝去歲月的追憶,對“當下”的珍惜,還是對未來虛無的喟嘆,時間維度是構建意境不可或缺的元素。本章深入解析“永恒”與“瞬間”在詩歌中的辯證關係。例如,李商隱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其時間感如何被拉伸至極緻,從而引發對生命奉獻的深沉思考。我們還會探討詩歌中常見的“今昔對比”手法,如何構建齣曆史的縱深感。 第三部分:情景交融的“界限”——審美體驗的完成 意境的核心在於“情”與“景”的渾然一體。本部分細緻剖析瞭“一切景語皆情語”的藝術原理。我們區分瞭外露的情感抒發與含蓄的“托物言誌”。通過對宋詞中婉約派作品的解讀,讀者將理解,細膩的情感(如離愁、相思)如何被融入到雨聲、笛聲、柳色之中,達到一種“此時無聲勝有聲”的境界。特彆討論瞭“留白”的藝術——詩人刻意不言明的情緒,恰恰是留給讀者想象和補白的廣闊空間。 第四部分:聲光色的交響——感官的立體構建 成功的意境體驗是多重感官的調動。本章著重分析詩詞中對聽覺、視覺、嗅覺乃至觸覺的精妙運用。例如,如何通過“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捕捉到一種幽微、清冷的夜感;如何通過“大珠小珠落玉盤”感受雨滴擊打的節奏與質感。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調動自己的記憶和感知,去“聽見”詩中的風聲,去“觸摸”詩中的鞦涼。 第五部分:由“我”到“他”——主體意識的轉化 意境的構建不僅是詩人內心的投射,也是讀者主體意識的參與。本部分探討瞭“共鳴”的發生機製。優秀的詩篇總能超越時代和地域,讓不同的人在其中看到自己的人生況味。我們將以杜甫的“安得廣廈韆萬間”為例,分析其博大仁厚的“悲憫情懷”如何成為一種普世的人文關懷,引導讀者思考個人情感在宏大社會圖景中的位置。 第六部分:意境的當代“活化” 古典詩詞的生命力在於其可以被當代生活所激活。本書最後一部分並非停留在曆史的梳理,而是探討如何將這些古典意境融入現代審美與精神追求中。例如,如何從禪宗詩歌中汲取“空”的智慧來應對現代社會的焦慮,或是如何將古典的山水意境應用於現代生活空間的設計與休憩。 三、閱讀體驗與設計理念 《山川入夢來》的文字風格力求典雅而不晦澀,學術性與普及性兼顧。全書配有精心挑選的中國傳統繪畫與書法作品的插圖,這些視覺元素並非簡單的裝飾,而是意境的佐證與延伸,幫助讀者在閱讀文字時,同步進行視覺的想象訓練。 本書適閤所有對中國古典文學懷有深厚興趣的讀者,尤其適閤文學愛好者、藝術教育工作者,以及希望提升自身人文素養和審美能力的進階學習者。通過本書的引導,讀者將不再是詩詞的旁觀者,而是其意境的深度體驗者和共同創作者。翻開此書,便是推開一扇通往古典精神世界的門,去領略那片屬於我們自己心靈深處的,遼闊而寜靜的“詩意天空”。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夏玉露


  1976年生,資深編輯及採訪記者,熱愛寫作,為瞭重溫古典詩詞的美好而企畫此係列書籍,希望讓所有讀者都能輕鬆讀懂詩詞,浸淫在詩詞用字精練、意境無窮的絕美文字世界,著有《賞讀書信一‧古典詩詞花園(增修版):唐至清代繁花盛開一一五首》、《三六六.日日賞讀之二.古典詩詞美麗世界(唐至清代)》、《三六六.日日賞讀古典詩詞經典名作(唐至清代)》。

  另以天真璐為筆名,創作暖心係長篇小說,著有《遇時不候:誰是最愛》、《凝視愛:想要在一起》、《曾經美好:相信或不相信愛情》。

圖書目錄

◎唐
1 [五言律詩] 望月懷遠──────張九齡
2 [五言律詩] 鞦宵月下有懷──────孟浩然
3 [五言律詩] 途中遇晴──────孟浩然
4 [五言古詩] 同從弟南齋翫月憶山陰崔少府──────王昌齡
5 [五言古詩] 月夜江行寄崔員外宗之──────李白
6 [五言古詩] 掛席江上待月有懷──────李白
7 [五言古詩] 淮海對雪贈傅靄──────李白
8 [五言律詩] 春夜喜雨──────杜甫
9 [七言律詩] 新鞦──────杜甫
10 [五言律詩] 鞦晚新晴夜月如練有懷樂天、新鞦對月寄樂天──────劉禹錫
11 [五言絕句] 鞦詞 二首──────劉禹錫
12 [五言律詩] 觀雲篇──────劉禹錫
13 [五言律詩] 中夜起望西園值月上──────柳宗元
14 [七言律詩] 夢天──────李賀
15 [七言律詩] 春雨──────李商隱
16 [五言律詩] 鞦月──────李商隱
17 [五言絕句]、[五言律詩] 細雨 二首──────李商隱
18 [詞] 更漏子 星鬥稀──────溫庭筠
19 [詞] 菩薩蠻 南園滿地堆輕絮──────溫庭筠
20 [五言律詩] 章臺夜思──────韋莊

◎五代十國
21 [詞] 酒泉子 鞦月嬋娟──────李珣
22 [詞] 漁歌子 九疑山──────李珣
23 [詞] 薄命女 天欲曉──────和凝
24 [詞] 喜遷鶯 霧濛濛──────馮延巳
25 [詞] 應天長 石城山下桃花綻──────馮延巳
26 [詞] 喜遷鶯 曉月墜──────李煜
27 [詞] 巫山一段雲 雨霽巫山上──────毛文錫
28 [詞] 生查子 春山煙欲收──────牛希濟
29 [詞] 河傳 鞦雨──────閻選

◎北宋
30 [詞] 佳人醉 暮景蕭蕭雨霽──────柳永
31 [詞] 八聲甘州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柳永
32 [詞] 玉蝴蝶 望處雨收雲斷──────柳永
33 [詞] 禦街行‧鞦日懷舊──────範仲淹
34 [七言律詩] 晚泊嶽陽──────歐陽修
35 [詞] 虞美人 鞦風不似春風好──────晏幾道
36 [七言律詩] 遊月殿──────程顥
37 [七言律詩]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蘇軾
38 [七言律詩] 有美堂暴雨──────蘇軾
39 [詞] 南鄉子 晚景落瓊杯──────蘇軾
40 [詞] 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蘇軾
41 [詞] 念奴嬌 斷虹霽雨──────黃庭堅
42 [詞] 滿庭芳 紅蓼花繁──────秦觀
43 [詞] 蝶戀花 曉日窺軒雙燕語──────秦觀
44 [詞] 洞仙歌‧泗州中鞦作──────晁補之
45 [詞] 少年遊 朝雲漠漠散輕絲──────周邦彥
46 [詞] 玉樓春    桃溪不作從容住──────周邦彥
47 [詞] 霜葉飛    露迷衰草──────周邦彥
48 [詞] 夜飛鵲•別情──────周邦彥

◎北南宋之交
49 [詞] 小重山 月下潮生紅蓼汀──────汪藻
50 [詞] 行香子 草際鳴蛩──────李清照
51 [詞] 念奴嬌 蕭條庭院──────李清照
52 [七言律詩] 雨晴──────陳與義
53 [詞] 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張元幹

◎南宋
54 [詞] 霜天曉角 晚晴風歇──────範成大
55 [詞] 齊天樂‧中鞦宿真定驛──────史達祖
56 [詞] 法麯獻仙音•弔雪香亭梅──────周密
57 [詞] 高陽臺•寄越中諸友──────周密
58 [詞] 聲聲慢‧都下與瀋堯道同賦──────張炎

◎宋
59 [詞] 江神子慢 玉臺掛鞦月──────田為
60 [詞] 驀山溪‧梅──────曹組

◎元
61 [詞] 摸魚子•七夕用嚴柔濟韻──────白樸
62 [詞] 水龍吟 春流兩岸桃花──────王惲
63 [散麯] 雁兒落帶得勝令 雲來山更佳──────張養浩
64 [散麯] 摺桂令‧鞦思──────喬吉
65 [散麯] 塞鴻鞦 愛他時似愛初生月──────無名氏
66 [散麯] 殿前歡──────衛立中

◎明
67 [詞] 浪淘沙‧夜雨──────梁寅
68 [詞] 水龍吟 雞鳴風雨瀟──────劉基
69 [詞] 菩薩蠻 水晶簾外娟娟月──────楊基
70 [七言律詩] 月夜登閶門西虹橋──────文徵明
71 [詞] 一剪梅 雨打梨花深閉門──────唐寅

◎明末清初
72 [詞] 謁金門‧五月雨──────陳子龍
73 [詞] 玉樓春•白蓮──────王夫之

◎清
74 [詞] 蝶戀花‧和少遊──────王士禛
75 [詞] 生查子 惆悵彩雲飛──────納蘭性德
76 [詞] 蝶戀花 辛苦最憐天上月──────納蘭性德
77 [詞] 菩薩蠻 為春憔悴留春住──────納蘭性德
78 [詞] 清平樂 將愁不去──────納蘭性德
79 [詞] 謁金門‧七月既望湖上雨後作──────厲鶚
80 [五言詩] 山行雜詩──────趙翼
81 [七言律詩] 鞦夜──────黃景仁
82 [七言詩] 樓上對月──────黃景仁
83 [詞] 賣花聲 鞦水淡盈盈──────郭麐
84 [七言律詩] 山雨──────何紹基
85 [五言律詩] 人境廬雜詩 二首──────黃遵憲
86 [詞] 浣溪沙 獨鳥沖波去意閒──────硃孝臧
87 [詞] 蝶戀花 獨嚮滄浪亭外路──────王國維
88 [詞] 漁傢傲•東昌道中──────張淵懿

◎詩詞.譯文對照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880961
  • 叢書係列:iP
  • 規格:平裝 / 320頁 / 14.5 x 20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增修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其實更著重於它的「生活化」層麵。古典詩詞,對現代人來說,常常是遙不可及的象牙塔。如果這本《賞讀書信二》能夠巧妙地將那些韆年前的憂愁、喜悅,與我們當下的焦慮、忙碌串連起來,那就太厲害瞭。例如,當讀到某位詩人懷纔不遇時,作者是否能對照當代社會的職場睏境?當讀到關於離別的詩句時,是否能連結到現代人頻繁的遷徙與關係疏離?這種「古今對照」的書信,纔能真正讓讀者產生強烈的共鳴。我猜想作者在信中與虛擬的收信人討論時,語氣會是溫和卻又帶有哲理思辨的,不會過度說教,而是提供一個思考的角度。畢竟,颱灣讀者普遍追求的是一種「實用美學」,也就是說,書中的智慧能夠實際應用到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質和精神層次上。這本增修版,如果能在這方麵做得更深入,那它就超越瞭一般的文學賞析範疇,成為一本心靈導讀手冊瞭。

评分

身為一個對傳統文化懷抱敬意的讀者,我對這種結閤「書信體」與「古典文學」的寫作方式,總是有種莫名的親切感。現在的文學創作,很多都趨嚮於實驗性或極度個人化的錶達,但能將古典的韻味,透過一種相對傳統又富有儀式感的「書信」來傳達,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上的堅守。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颱灣文學界在繼承傳統上,那種既不失本土特色,又具備國際視野的特質。如果書中能探討到一些兩岸三地在解讀特定詩詞時的差異,或許會讓內容更豐富,更有思辨的空間。畢竟,我們在颱灣讀古詩,接觸的脈絡和對岸畢竟有些不同。再者,這「增修版」的重點,我猜測可能在於補充瞭近年來學術界的新發現,或者對早先觀點進行瞭更細膩的修正,這顯示瞭作者對於學術的嚴謹態度,而非僅是消費舊有內容。整體而言,它給人一種「經得起時間考驗」的紮實感。

评分

這本厚實的書,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封麵設計,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淡雅米黃色,就讓人忍不住想坐下來,泡壺茶,慢慢翻閱。光是從書名就能感受到作者對文字的那種溫柔又堅定的態度,讀書信,本來就是一件很私密又很坦誠的事,更何況是與「古典詩詞」這個宏大又迷人的主題對話。我猜想,這書裡頭,肯定不隻是單純的賞析,而是透過書信往返的模式,把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古人,拉迴瞭人間煙火裡,讓我們看到他們在創作時的掙紮、歡愉,甚至是那些不為人知的瑣碎日常。颱灣的文學圈,近年來總是在尋找如何讓古典美學與現代生活接軌的平衡點,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那它的價值就非同小可瞭。我特別期待作者如何處理那些耳熟能詳的名篇,是採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切入,還是用一種更貼近當代讀者的語彙去詮釋那些深奧的意境,這真的很考驗功力。總之,光是這份「增修版」的厚度,就暗示著內容的紮實與作者長期的投入,是本值得細細品味的書。

评分

從書名來看,「賞讀書信」這四個字,就透露齣作者的企圖心——不是「研究」,不是「分析」,而是「賞讀」,帶著欣賞和品味的心情去領會。這代錶這本書的基調會比較偏嚮美學的享受,而非純粹的學術論述。古典詩詞,說到底,就是意境的營造,是語言的音樂性。我很好奇,作者會如何將這種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轉化為書信文字的傳達。也許,作者會藉用書信的特定情境——比如在一個雨夜、或是一場宴會之後——來烘托詩詞的氛圍,讓讀者不僅是讀懂瞭字麵意思,更能「感受」到詩詞背後的情感波動。這種「情境帶入法」,是讓古典文學「活起來」的關鍵。如果書裡頭有附帶一些作者親手繪製的插圖或是手稿的摹本,那將會是極大的加分項,能進一步強化那種「私人交流」的氛圍,讓讀者彷彿真的收到瞭一封來自古代文人的信件,而非麵對一本冰冷的教科書。

评分

最近讀書的口味好像有點偏嚮這種「慢閱讀」的類型,畢竟現在資訊爆炸,眼睛老是在追逐那些快速、碎片化的內容,心裡反而越來越空虛。翻開這本《賞讀書信二》,我第一個感覺是,這本書的編排一定很講究排版與留白,因為「書信」這種形式,最忌諱的就是擁擠,需要空間讓讀者的思緒慢慢沉澱下來。我猜想作者在信件的開頭和結尾,一定會用非常優雅的語句來鋪陳情境,可能是談論時下的風氣,或是對某位詩人的近況感懷,然後纔漸漸帶入主題。這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手法,跟我們現在習慣的快節奏完全相反,但卻能帶來一種久違的安定感。特別是「古典詩詞」的部分,往往是讀者望而卻步的門檻,如果作者能透過書信的親切感,像一位私塾先生般,循循善誘地解開那些格律和典故,那對提升大眾的古典文學素養,絕對是功德一件。我希望書中能收錄一些書信往來的「來迴」,而不隻是單嚮的闡述,那樣的對話感纔能真正模擬齣「讀信」的體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