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第八版)【含刀工示範影片線上觀看QR Code】

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第八版)【含刀工示範影片線上觀看QR Cod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振文
圖書標籤:
  • 蔬果切雕
  • 刀工
  • 盤飾
  • 烹飪技巧
  • 美食藝術
  • 餐飲擺盤
  • 食材處理
  • 裝飾技巧
  • 中式烹飪
  • 西式烹飪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內容完整,理論與實務並重,是學習者的最佳寶典。作者除瞭在書中將製作過程以彩色照片與文字一步步解說,並插入「小提醒」方塊,讓讀者更容易掌握關鍵技巧。書末附上評量解答,讓讀者可以在自我評量後立即訂正,避免纍積錯誤印象,也節省教師在課堂中訂正作業的時間,更方便自學讀者,讓讀者使用時更得心應手。
  
  作者周振文師傅設計的蔬果切雕盤飾,兼顧餐飲實用性與藝術性,在書中打破菜係的隔閡,將不同的主題分類呈現。書中除瞭基本的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外,也包含瞭線條美感的排盤訓練,以及花式綜閤水果盤,並將中式排盤、西式排盤、日式排盤分門別類,亦收錄瞭非常完整的各式蔬果盅切雕。此外,由於飲料部門在餐飲業的經營中日趨重要,本書也特別設計瞭杯飾切雕單元。
  
  隨書提供作者刀工示範影片,手機掃描書中QR Code即可觀看,彷彿是把師傅請到身邊貼身示範指導,對於想要自學的讀者而言,本書會是最好的選擇。
  
  坊間蔬果切雕的書籍並不少見,但多數往往是作者們展示作品與成果所發錶,其中收錄的作品多十分繁複華麗,令觀者驚歎,視為鬼斧神工的藝術品。這本給初學者的「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讓讀者瞭解到蔬果切雕實用的一麵,不一定需要繁複超卓的雕工,在巧思與創意之下,即使隻是簡單的直線組閤,也能讓用餐者為之驚喜。
  
  第八版調整更新部分文字與圖片,使內容更臻完善。
《精湛廚藝:從食材到盛宴的藝術之旅》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烹飪技藝提升指南,涵蓋從基礎食材處理到復雜菜肴呈現的各個環節。它不是一本單純的菜譜匯編,而是一本側重於提升廚藝底層邏輯和審美能力的實用工具書。全書內容結構清晰,邏輯嚴謹,旨在幫助烹飪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突破現有瓶頸,達到新的烹飪境界。 第一部分:基礎功的堅實地基——食材的認知與處理 本部分重點剖析各類主流食材的特性、季節性變化及其最佳處理方式。我們深知,優秀的菜肴始於對食材的深刻理解。 第一章:識彆與精選:食材的“第一眼”判斷 本章詳細介紹瞭肉類(牛、羊、豬、禽類)的選擇標準,包括不同部位的紋理、脂肪分布與成熟度的關係。對於海鮮,則著重講解瞭新鮮度的快速鑒彆法,如魚類的眼睛、鰓部狀態以及甲殼類動物的活性指標。此外,蔬菜和菌菇類的挑選標準也被細化,強調瞭原産地、生長環境對風味的影響。例如,如何通過觀察葉片的色澤和莖的硬度來判斷綠葉蔬菜的最佳采摘期。 第二章:基礎刀工的幾何學與實用性 本章摒棄瞭復雜的雕刻技巧,轉而聚焦於支撐日常烹飪效率與菜肴結構的基礎刀法。內容涵蓋瞭精確的切片、切丁、切絲、切塊等標準操作。我們探討瞭不同刀具(主廚刀、鋸齒刀、剔骨刀)的正確握持與使用角度,以及如何根據食材的硬度(如土豆與西紅柿)調整下刀的力度與速度,以保證切麵的平整度,這對後續的烹飪均勻性至關重要。 第三章:預處理的藝術:風味最大化的前奏 預處理是決定菜肴成敗的關鍵步驟。本章細緻講解瞭醃製(乾醃、濕醃、鹽水浸泡)的原理,分析瞭酸、堿、酶對蛋白質和澱粉結構的影響。在蔬菜處理方麵,我們深入探討瞭“飛水”與“焯燙”的時機與溫度控製,以及如何利用短暫的浸泡來去除特定蔬菜的澀味或土腥味,同時保持其色澤與脆度。 第二部分:烹飪哲學的演進——溫度、時間與介質的控製 本部分深入探討瞭熱力學在廚房中的應用,旨在讓讀者理解“火候”背後的科學原理。 第四章:煎炒的動態平衡:鍋氣與美拉德反應 本章著重解析瞭“鍋氣”的形成條件,這不僅僅是高溫的堆砌,而是水分、油脂和食材錶麵化學反應的綜閤結果。我們詳細闡述瞭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溫度區間和時間控製,並通過實例展示瞭如何利用不同鍋具(鑄鐵鍋、不銹鋼鍋、不粘鍋)的蓄熱特性來優化煎炸效果。 第五章:燉煮的深度融閤:慢工齣細活的科學 燉、煮、煨是提取食材深層風味的主要方式。本章提供瞭關於液體介質選擇的指南,包括高湯(雞高湯、牛骨湯、蔬菜清湯)的製作方法及其對最終風味基調的決定性作用。我們分析瞭膠原蛋白轉化為明膠所需的最低溫度和最長處理時間,以及如何通過控製蒸汽和壓力來優化食材的軟爛程度。 第六章:烘焙與烤製的精確掌控 這一章側重於乾熱烹飪法的精確性。內容包括烤箱的溫度校準、熱循環的理解,以及如何利用锡紙、烘焙紙等輔助材料來控製食材錶麵的焦化速度與內部水分的保持。對於肉類的烤製,我們提供瞭溫度計監測的要點,明確指齣不同熟度(如三分熟、五分熟)對應的核心溫度值。 第三部分:風味的構建與平衡——調味與搭配的交響 調味是烹飪的靈魂,本章旨在構建一個立體的味覺感知體係。 第七章:基礎調味料的譜係與組閤 本書係統梳理瞭全球主要的調味料體係,包括酸性(醋、檸檬)、鹹性(鹽、醬油)、甜性(糖、蜂蜜)、辛香料(鬍椒、辣椒)和鮮味(味精、蘑菇提取物)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我們講解瞭“味覺疊加”與“味覺對比”的原理,例如,如何用少許酸來提亮醬汁的整體風味,而非僅僅增加酸味。 第八章:香草與香料的深度應用 本章聚焦於芳香植物的科學使用。我們區分瞭“鮮香草”和“乾香料”的使用時機(前者多用於齣鍋前,後者多用於烹飪初期爆香),並分析瞭不同香料的主要風味分子(如丁香的丁香酚、迷迭香的蒎烯)。通過實例解析,讀者將學會如何根據菜肴的主題(如地中海風味、東南亞風味)來選擇閤適的香料配比。 第九章:醬汁的層次感:從基底到完成 醬汁是連接所有元素的中樞。本章教授瞭五大基礎醬汁(如Béchamel、Velouté、Espagnole)的傳統製作流程,並拓展至現代分子料理中乳化與增稠的技術。重點在於講解如何通過“收汁”來濃縮風味,以及如何運用脂肪(黃油、橄欖油)來“錨定”和“承載”香氣分子,使味道更持久地停留在味蕾上。 第四部分:超越食物本身的呈現——餐桌美學的塑造 本部分將烹飪的關注點從味道轉移到視覺體驗,強調食物的呈現如何影響感官認知。 第十章:餐盤構圖的視覺原理 本章介紹瞭視覺藝術中的基本構圖法則(如三分法、黃金分割)在餐盤設計中的應用。內容包括色彩的對比與和諧、高低層次的建立、以及“留白”的重要性。我們探討瞭如何利用盤子的形狀、材質與顔色來烘托菜肴的主體,而非讓盤子喧賓奪主。 第十一章:食材的自然形態美學 摒棄繁復的雕刻,本章側重於發掘和利用食材本身的自然美。例如,如何通過精確的烹飪,讓帶皮蔬菜的錶皮保持光澤和紋理,如何利用蔬菜或肉類的自然切麵來展示內部的均勻度和多汁性。我們強調“樸素的精緻”,即通過精湛的技術使食材看起來是“最好的自己”。 第十二章:點綴與裝飾的“點睛之筆” 本章講解瞭如何選擇閤適的“點綴物”來完成一道菜的收尾。點綴物必須具有功能性——要麼提供口感上的對比(如酥脆的堅果碎),要麼提供風味的補充(如少許新鮮香草葉)。內容包括油的淋製技巧(利用香草浸泡油或辣椒油勾勒綫條),以及使用可食用花卉和微型蔬菜進行自然布局的方法,確保每一個裝飾元素都服務於最終的味覺體驗。 本書旨在成為每一位緻力於精進廚藝者的案頭常備書,通過對烹飪底層原理的係統化梳理,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獨立、靈活且富有創造性的烹飪思維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振文
 
  ※擅長料理
  江浙和廣東料理(蔬果切雕)
 
  ※經歷
  1984.8開始餐飲廚藝工作
  1. 維多麗亞酒店-副主廚
  2. 欣上海珍品堂餐廳-主廚
  3. 國聯大飯店-副主廚
  4. 鑽石樓粵菜餐廳-主廚
  5. 美麗華高爾夫球場-副主廚
  6. 美麗華大飯店-副主廚
  7. 粵江園海鮮餐廳(二砧)
  8. 香滿樓海鮮餐廳(四鍋)
  9. 香鴨村鴨庒(廚師)
  10. 兩屆參謀總長官邸(禦廚)
 
  ※證照
  1. 中餐烹調乙級證照
  2. 中餐烹調丙級證照
  3. 行政院勞委會(現勞動部)全國技能競賽裁判
  4. 行政院衛生署(現衛福部)廚師專業證書
  5. 中餐烹飪技術士檢定,乙、丙級監評委員
  6. 教育部專科學校畢業程度學歷鑑定考試及格
  7. 臺北市技術及專業教師證書
  8. 中國大陸高級技能中式烹調師證照
  9. 第一屆大陸在臺廚師特考監評委員
  10.食物製備單一級
 
  ※著作
  創意蔬果切雕盤飾(發行大陸簡體版)
  刀法、刀功、食雕、冰雕
  故鄉路邊小吃
  國內首創適用高中職校蔬果切雕(五南版)
  食材切雕
  主廚快餐~飯、麵、粥VS.小菜 共三冊
  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發行大陸簡體版)
  中餐烹飪實習I , II冊,新文京版
  精緻蔬果切雕技法與美學(發行大陸簡體版)
  中餐烹調實習I , II冊,全華版
  等餐飲果雕書籍共23冊
 
  ※授課
  1. 現任臺北市育達高級職業學校餐飲科技術講師 
  2. 現任臺北市育達科技大學推廣部餐飲技術講師 
  3. 現任臺北市實踐大學推廣部餐飲技術講師 
  4. 現任臺北市職能發展學院中餐技術講師
 
  ※獎歷
  1998.08 「臺北中華美食展」蔬果雕刻比賽榮獲靜態雕刻金牌獎、動態雕刻銅牌獎 
  1999.05 「臺灣省廚藝競賽暨花蓮美食展」蔬果雕刻組金牌 
  2000.08 「臺北中華美食展廚藝競賽組」蔬果雕刻比賽靜態雕刻銀牌獎 
  2002.04 「新加坡國際美食廚藝競賽組」蔬果雕刻比賽動態雕刻銅牌獎 
  2003.02 「交通部觀光局評選為92年優良廚師」特頒獎座乙座 
  2003.03 「大陸北京國際美食廚藝競賽組」蔬果雕刻比賽靜態滿分特金牌獎 
  2003.08 「臺北中華美食展」廚藝創意菜烹調比賽雙人組銅鼎獎、團體組銅鼎獎 
  2003.10 全國「可果美美極創意菜」烹調比賽美極金牌獎 
  2003.11 第一屆中西百傢名廚烹調比賽銀鼎獎 
  2004.08 臺北中華美食展名廚烹藝錶演獲頒廚藝楷模獎 
  2004.10 全國稻香料理米酒食補烹飪大賽「複賽」榮獲職業組冠軍 
  2004.11 全國稻香料理米酒食補烹飪大賽「決賽」榮獲職業組冠軍 
  2005.07 客傢美食大賽初賽廚師組榮獲特優獎 
  2005.08 客傢美食展大賽全國冠亞軍總決賽榮獲廚師組銅鼎獎 
  2005.10 牛頭牌沙茶醬美食料理比賽榮獲全國社會組金牌 
  2011.05 世界廚王臺北爭霸賽榮獲神廚雙人組亞軍 
  2012.11 榮獲行政院衛生署舉辦FDA優良廚師獎狀及證書
  個人獎項共得金牌獎:8麵,銀牌獎:4麵,銅牌獎:8麵 
  
  ※指導學生比賽
  2011.11 全國第五屆菩堤金廚獎素食比賽榮獲第一名
  2012.08 中華美食展(明星廚房)分別榮獲第二名、第三名及佳作獎
  2012.11 全國第六屆菩堤金廚獎素食比賽榮獲第二名
  2012.12 全國商業類科技藝競賽中餐烹飪榮獲第八名(金手獎)
  2012.12 第一屆可果美盃全國料理大賽榮獲第一名冠軍
  2013.05 全國素食創意比賽榮獲第二名亞軍
  2013.10 榮獲颱灣美食擂颱賽校園組全國總冠軍金鼎獎
  2013.11 全國第七屆菩提金廚獎素食比賽榮獲第五名
  2013.11 新北市醒吾技術學院中式創意料理比賽榮獲金牌獎
  2013.11 新北市德林技術學院舉辦刀工比賽榮獲第一名
  2013.11 德霖第二屆快刀天王挑戰賽榮獲第二名
  2014.05 第三屆全國佛光創意素食比賽榮獲第一名
  2014.05 苗栗客傢美食創意粽比賽榮獲第一名
  2015.03 臺日城市國際烹飪比榮獲第三名
  2015.05 第五屆金蘭盃全國烹飪比賽團體組第二名、個人組佳作
  2015.05 第四屆新北市神形雕手、果雕菜餚會前賽第一名
  2015.09 第四屆美食藝術大賽榮獲雙料金牌獎
  2015.10 新一代廚藝全國料理大賽團體組榮獲金牌獎
  2015.12 佛光全國創意素食料理競賽榮獲靜態銀牌獎、動態銀牌獎
  2016.03 第一屆德霖盃高中職廚藝競賽榮獲第一名
  2016.06 第一屆全國機能食材料理王榮獲金牌獎
  2016.08 新北市深坑豆腐72變創意料理競賽榮獲第一名
  2016.10 全國健康餐飲實務創意能力競賽動態團體組冠軍
  2016.11 全國高中職極限廚師挑戰賽榮獲金牌獎
  2017.04 第四十七屆全國技能競賽北區榮獲第二名
  2017.06 第六屆果雕技能校園暖身賽榮獲第一名、第三名
 

圖書目錄

Part 01 蔬果切雕基礎知識
選購適閤切雕的蔬果食材
蔬果切雕工具大集閤
磨刀技法與磨刀石選購
刀具認識與拿握技巧
切雕作品保存技巧
自我評量
 
Part 02 基礎切雕技法
甜椒菱形切雕法
甜椒葉子形切雕法
茄子鋸齒花切雕法
洋菇帽切雕法-1
洋菇帽切雕法-2
鮮香菇帽切雕法
削橄欖刀法
大黃瓜鋸齒花切雕法
大黃瓜錶皮葉片切雕法
甜豆切雕法
荷蘭豆切雕法
小黃瓜雕鬆柏法
大黃瓜錶皮小草切雕法
波浪刀各式切法
尖形槽刀各式切雕法
半圓形槽刀各式切雕法
自我評量
 
Part 03 線條切雕美感與排盤訓練
青江菜切法
綠花椰菜切法
大黃瓜圓片切法
大黃瓜半圓片切法
大黃瓜1/2半圓片切法
紅黃甜椒菱形片切法
西洋芹月形片切法
柳橙1/3半圓片切法
小黃瓜斜片切法
小黃瓜半圓斜片切法
小黃瓜套環切法
小黃瓜半圓片切法
蘋果1/4半圓片切法
大黃瓜半圓斜片切法
小黃瓜圓片切法
紅黃綠甜椒條切法
紅蘿蔔半圓片切法
紅蘿蔔菱形片切法
鳳梨片1/4切法
鳳梨半圓片切法
茄子斜片切法
紅辣椒斜片切法
創意加分
自我評量
 
Part 04 中式排盤裝飾
茄子花染色切雕法
南瓜飛魚切雕法
青江菜花切雕法-1
青江菜花切雕法-2
紅蘿蔔平麵切雕法
小番茄兔子切雕法
紅蘿蔔雙天鵝心型切雕法
大黃瓜、紅蘿蔔花切雕法
大黃瓜椰子樹切雕法
大黃瓜熱帶魚切雕法
大黃瓜皮雙飛燕切雕法
南瓜菊花切雕法
紅蘿蔔鯉魚水景切雕法
紅蘿蔔雙鳥映月切雕法
芋頭字體切雕法
方形球中球切雕法
自我評量
 
Part 05 西式排盤裝飾
大黃瓜葉片切雕法
蘋果鳥切雕法
荷蘭豆藤切雕法
檸檬、柳橙碟切雕法
紅洋蔥圈切雕法
什錦蔬菜條切雕法
南瓜乳酪切雕法
檸檬圈番茄碟切雕法
番茄皮花切雕法
番茄皮鋸齒花切雕法
橄欖形鮮菇蔬菜切雕法
紅蘿蔔星形切雕法
芋頭葉片切雕法-1
芋頭葉片切雕法-2
洋菇蔬菜切雕法
紅白蘿蔔球切雕法
馬鈴薯海芋切雕法
醬汁杯切雕法
創意加分
作品欣賞
自我評量
 
Part 06 日式排盤裝飾
生魚片用木薄片摺切法
大黃瓜皮楓葉切雕法
櫻花樹切雕法
韭菜花梗、花朵切雕法
大黃瓜皮竹節切雕法
大黃瓜皮葉子切雕法
大黃瓜皮竹葉切雕法
小黃瓜、茄子扇形切雕法
魚闆疊式葉片切雕法
魚闆菊花切雕法
紅蘿蔔桃子切雕法
大黃瓜圓桶座切雕法
紅蘿蔔花切雕法
韭菜花網狀排法
甜椒小花盤飾切雕法
各式蒟蒻闆捲摺法
大黃瓜皮柳葉切雕法
青木瓜花切雕法
竹葉對摺長形切雕I
竹葉對摺長形切雕II
竹葉對摺一半切雕
創意加分
自我評量
 
Part 07 瓜果盅切雕
大黃瓜竹節盅
南瓜盅與南瓜盤
柳橙盅與柳橙籃
木瓜盅與木瓜盤
鳳梨盅與鳳梨盤
哈密瓜盅與哈密瓜盤
蘋果盅與蘋果碟
甜椒盅與甜椒碟
火龍果盅與火龍果碟
番茄盅與番茄碟
竹筍盅與竹筍碟
白蘿蔔盅
檸檬碟與檸檬籃
自我評量
 
Part 08 簡易水果盤切雕
滿載甜蜜果
比翼常相守
花籃豐滿載
蘋果錶皮各式切雕法
花團錦簇鮮
甜蜜雙飛燕
各式水果盤進階切法
作品欣賞
自我評量
 
Part 09 飲品杯飾切雕
各式杯飾緞帶
楊桃花杯飾
西瓜片杯飾-1
西瓜片杯飾-2
紅蘿蔔鯉魚杯飾
西瓜皮劍插杯飾
鳳梨蘋果杯飾
鳳梨杯飾
楊桃檸檬杯飾
鳳梨櫻桃杯飾
柳橙皮杯飾
小番茄杯飾
作品欣賞
自我評量
 
評量解答
免費下載示範影片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07999
  • 規格:平裝 / 250頁 / 19 x 26 x 1.6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八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讓每道菜餚,增添食趣和食慾
  
  當一道菜餚被端上餐桌,用餐者會先看到餐盤內的顏色和形狀,在還沒嚐到味道之前,就已經先產生瞭視覺印象,這也正是盤飾藝術的價值所在:蔬果切雕是一種非常亮眼、非常美麗的藝術,它用最自然的色彩來錶現生動、活潑、有趣的雕刻技巧,讓每一道菜餚多瞭生命力,增添瞭食趣和食慾。
  
  從事餐飲教學多年,本著與學生們的良性互動,亦師、亦友,互相尊重,以快樂學習的方式進行,但我的要求是一定要學到東西。
  
  時間飛快,從我第一本創意蔬果切雕盤飾書齣版,到此書的付梓,已隔數年,這期間陸續齣版瞭五本關於蔬果切雕的教學用書,有初級、中級、高級,以期能符閤各階段學習者的需要,而每本書都有詳盡的切雕操作圖解與文字說明,可豐富閱讀者的能力與思考方嚮。
  
  迴顧每一本書的編寫過程,是辛苦的,慶幸有朋友的協助與支持,傢人的鼓勵與關懷,點點滴滴都是使我長久以來不敢懈怠的原動力,也讓我得以投注更多的精神與心力在蔬果切雕這項技藝上不斷的精進。
  
  本書的內容與先前齣版的書籍,最大的不同,是新增瞭線條美感的排盤訓練,以及花式綜閤水果盤,並將中式排盤、西式排盤、日式排盤分門別類。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收錄瞭非常完整的各式蔬果盅切雕。此外,由於飲料部門在餐飲業的經營中日趨重要,本書也特別設計瞭杯飾切雕單元,也在此感謝益泰玻璃公司熱心提供各式杯盤拍照使用。
  
  透過本書的齣版,將自己纍積的經驗寫在書中,衷心樂見所有初學者能有個順利的開始。在學習的過程中,免不瞭會遇到疑問或睏難,希望本書能提供給您最大的助益。要有耐心,一次、二次、三次就成功瞭。
  
  本書雖經編者細心核對,仍恐不免有疏漏之處,請各位教學先進不吝指正,以供修訂之參考,不勝感激。
 
編者 周振文 謹識

用户评价

评分

唉呀,說實在話,我當初買這本書純粹是為瞭幫傢裡的餐廳撐場麵,畢竟現在的客人不隻要求好吃,還要「網美級」的擺盤。剛開始看的時候,我有點擔心內容會太過於學術或艱澀,畢竟我主要還是負責齣菜,沒太多時間鑽研那些複雜的理論。不過,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實際,它很清楚地把複雜的技巧拆解成好幾步驟,讓你像在搭樂高一樣慢慢組閤起來。最讓我驚艷的是,它不隻停留在「美觀」層麵,還深入探討瞭食材的保鮮問題,像有些雕刻好的東西放久瞭會變色,書裡就有提供幾種讓它們保持新鮮的妙招,這對我們這種需要提前備料的廚房來說,簡直是太重要瞭。我記得有一次,我們用書上教的技巧做瞭一批水果盤,結果客人都跑來問是哪位師傅做的,可見其效果之顯著。而且,它的盤飾建議非常多元,從中式大氣的龍鳳呈祥到西式簡約的線條感都有涵蓋,讓我在設計菜單時有更多的靈感可以參考,不用再絞盡腦汁去網路上找圖模仿瞭。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實戰守則,而不是空泛的藝術理論。

评分

這套書簡直就是為我們這些追求「儀式感」的現代人量身打造的!我會購買這本,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聽朋友推薦說它更新得很快,而且內容非常貼近當代宴會的需求。我最欣賞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傳統的刀工展示,而是將「餐盤藝術」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書中有很多結閤當季花卉和香草的盤飾設計,讓擺盤不僅僅是蔬菜的堆砌,更像是微型的自然景觀。我最近參加瞭一個社區的園遊會,我就照著書上學到的技巧,用紅蘿蔔和白蘿蔔雕齣瞭一組精緻的小盆景來展示,立刻吸引瞭超級多目光。它教會我的不隻是「怎麼切」,更是一種「看待食材的眼光」——如何去發掘每種蔬果本身就具備的美感,並透過精準的刀法將它放大。這本書的設計理念非常先進,它鼓勵創新的組閤,而不是墨守成規。對於想在節慶宴客時一鳴驚人的朋友們,這本書絕對能給你帶來源源不絕的靈感,讓你的餐桌成為全場焦點。

评分

老實說,這本《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對我這種半路齣傢、全憑興趣在摸索的傢庭主婦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切菜就是求快、求方便,哪裡管什麼角度、什麼紋理。翻開這本書後,我纔發現原來把一顆蘿蔔切齣層次感是這麼有學問的事情。它的圖文並茂程度已經到瞭「連我都能學會」的程度(笑)。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色彩搭配和空間佈局的章節,它不是單純教你怎麼切,而是引導你思考「為什麼要這樣擺」。例如,書裡提到利用不同深淺的綠色蔬菜來營造立體感,這個概念讓我豁然開朗。我試著用傢裡現有的食材,模仿書中的幾個簡單的盤飾範例,結果先生和小孩都驚呼連連,說我好像變成瞭什麼大廚!這本書讓我覺得,廚房原來不隻是柴米油鹽的地方,也可以是展現創意的舞颱。而且,它使用的材料都很貼近生活,不需要買一堆特殊工具,隻要一把好刀,就能在傢裡創造齣驚喜。

评分

我個人對這本關於蔬果雕刻的書籍抱持著一種「工具書的極緻典範」的評價。它之所以能脫穎而齣,關鍵在於它極高的實用性與係統化的編排。不像市麵上有些書隻會堆砌華麗的成品照片,卻對製作過程語焉不詳,這本教材的邏輯性非常強。它會先從最基礎的「握刀姿勢」和「基礎切法」開始建立地基,然後纔逐步推進到複雜的「多層次立體雕刻」。這種由淺入深的設計,讓學習者能夠穩紮穩打,不會因為一下子遇到太難的關卡而產生挫敗感。尤其值得稱讚的是,書中對於不同硬度食材的處理建議,這點是很多入門書籍會忽略的細節。例如,處理南瓜和處理小黃瓜時,下刀的力度和角度的微小差異,都會影響最終成品的美觀與結構穩定性,書裡都有詳細說明,讓我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專業。總之,如果你是認真想把這項技藝學到傢的,這本絕對是案頭必備的參考聖經。

评分

這本《蔬果切雕技法與盤飾》真的是讓我在廚藝的路上又上瞭一個新颱階!我本來就對把食物變漂亮很有興趣,以前總覺得那些餐廳裡精緻的擺盤像是魔術一樣遙不可及。收到這本書的時候,光是看到封麵那個栩栩如生的蔬果雕花,就忍不住哇瞭一聲!內頁的排版設計得很用心,每一個步驟都有清晰的圖解,這對我這種需要「眼見為憑」的實作派來說,簡直是救星。特別是它不隻教你怎麼雕齣漂亮的玫瑰花、天鵝,連一些比較基礎的刀工技巧,像是直線切、斜紋切,都有非常詳盡的說明,讓人一看就懂,馬上就能上手。我記得我第一次照著書上試著切「鳳梨花」,雖然一開始手忙腳亂,但看到成果後那種成就感真是無法言喻!而且書裡對於不同種類的蔬果特性也有分析,知道哪種根莖類適閤做什麼造型,哪種葉菜適閤做底襯,這讓我在實際操作時少走瞭很多冤枉路。總之,對於想讓傢常菜也能有視覺享受的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投資的工具書,讓做菜變得更有藝術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