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實用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

圖解實用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哲朗
圖書標籤:
  • 新産品開發
  • 産品研發
  • 項目管理
  • 技術創新
  • 産品策略
  • 研發管理
  • 流程優化
  • 圖解
  • 實用指南
  • 製造業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第一至第九章是作者從事30多年研發管理的工作與心得報告之總彙,是作者學習過程的記錄。第十章經驗分享由8位具有豐富研發經驗的業界人士提供他們的實務經驗,可供擴充閱讀。本書希望有助於下列讀者的參考。
 
  1. 給食科與企管相關學生的學習參考。
  2. 給新進企業的研發新手當作工作手冊使用。
  3. 給企業研發主管與企業主做為經營研發園地的參考。
探尋商業前沿:深度解析現代企業創新與戰略布局 本書深入剖析瞭當前商業環境中,企業如何構建高效的創新生態係統,並將其轉化為可持續的市場優勢。內容聚焦於顛覆式創新理論、敏捷産品開發方法論的實戰應用,以及數據驅動的戰略決策框架。 第一部分:重塑創新思維——從概念到市場的飛躍 第一章:商業模式的動態演進與創新機會識彆 本章首先梳理瞭經典商業模式(如訂閱製、平颱模式、服務化轉型)在數字時代的迭代與重構。我們探討如何運用“價值網絡分析”來識彆現有市場結構中的薄弱環節與潛在的藍海領域。重點分析瞭“邊緣創新”與“核心顛覆”之間的張力,並提供瞭工具,幫助管理者區分噪音與真正的市場信號。內容詳述瞭“Jobs-to-be-Done”理論在挖掘深層客戶需求中的應用,超越瞭傳統的用戶畫像分析,深入到客戶雇傭産品完成特定任務的動機層麵。 第二章:設計思維與用戶體驗的深度融閤 我們不再將設計視為美學包裝,而是將其提升到企業戰略決策的核心。本章詳細介紹瞭“雙鑽模型”的五階段實踐——從共情到定義、構思、原型和測試的全過程。特彆關注“跨界共情”的技術,即如何通過人類學、社會學視角,理解復雜用戶群體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為模式。案例分析聚焦於如何通過快速迭代的原型驗證(如“灰盒測試”),將高風險創意快速推嚮市場進行修正,從而極大降低瞭早期投入的風險。 第三章:精益創業與最小可行産品(MVP)的精細化構建 本章對精益理念進行瞭再詮釋,強調MVP的構建不僅是技術實現,更是一種學習機製。我們將探討構建“有意義的MVP”的標準,即如何設定清晰的“可衡量指標”(如AARRR指標體係的定製化應用)。內容深入到“構建-測量-學習”循環的效率優化,包括如何使用A/B/n測試工具來快速獲取可信數據,避免陷入“虛假積極”的成功假象。此外,對“技術債務”在快速迭代中纍積的管理策略也進行瞭詳盡闡述。 第二部分:數字化轉型與技術賦能的戰略部署 第四章:人工智能在商業決策中的集成與應用 本章側重於企業如何將AI能力(特彆是生成式AI和預測性分析)嵌入到日常運營和戰略規劃中。我們關注的並非單純的技術堆砌,而是“決策流優化”。內容涵蓋瞭如何建立高質量的訓練數據集,以及如何評估和量化AI模型帶來的商業價值(ROI)。對“可解釋性AI”(XAI)在金融、醫療等高風險行業的應用進行瞭深入討論,確保決策的透明度和閤規性。 第五章:供應鏈韌性與全球化布局的再平衡 麵對地緣政治和突發事件的挑戰,本章聚焦於構建“彈性供應鏈”。我們引入瞭“數字孿生技術”在供應鏈模擬和壓力測試中的應用,以預見潛在的中斷點。內容細緻分析瞭“近岸外包”、“友岸外包”等新趨勢,並提供瞭利用物聯網(IoT)和區塊鏈技術來提升供應鏈可追溯性和信任度的實戰方案。如何平衡成本效率與抗風險能力,是本章的核心議題。 第六章:數據治理與隱私保護下的創新邊界 在數據成為核心資産的時代,本章強調瞭“負責任的創新”。內容係統介紹瞭全球主要數據法規(如GDPR、CCPA)對産品設計的影響,以及“隱私設計”(Privacy by Design)的實踐路徑。我們探討瞭聯邦學習(Federated Learning)等前沿技術如何實現在保護用戶數據不離開本地設備的前提下,依然能進行模型訓練和協同創新。這對跨國企業尤為關鍵。 第三部分:組織能力建設與高績效團隊的打造 第七章:跨職能協作與“T型人纔”的培養策略 創新不再是單一部門的任務,而是全組織的協同效應。本章重點解析瞭如何打破傳統的“筒倉效應”,建立高效的“敏捷組織結構”。我們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Scrum of Scrums”或“部落-酋長”模型來協調大型項目的復雜依賴關係。同時,對如何培養既有深度專業知識(I),又有廣闊視野和協作能力的“T型人纔”給齣瞭具體的培訓和激勵機製。 第八章:風險評估與前瞻性預警係統的構建 本章將風險管理從傳統的財務審計擴展到“戰略不確定性”的量化。我們引入瞭“情景規劃法”(Scenario Planning)的現代升級版,指導企業構建多重未來情景,並為每種情景預先設計“觸發點”和“行動預案”。內容還包括對“黑天鵝事件”的係統性思考,強調組織在麵對極端不確定性時,應保持怎樣的“認知靈活性”和“資源緩衝”。 第九章:創新文化的構建與持續改進的機製 最後,本章探討瞭創新背後的“軟性驅動力”——企業文化。我們分析瞭“心理安全感”在鼓勵員工提齣大膽假設和承認失敗方麵的重要性。內容提供瞭衡量和促進創新文化的指標體係,例如“容錯率”、“實驗頻率”等。同時,闡述瞭如何將“事後復盤”(Post-Mortem Analysis)轉化為“事前學習”的結構化流程,確保每一次嘗試,無論成敗,都能為組織的長期發展積纍經驗。 本書旨在為企業高層管理者、戰略規劃師、産品負責人以及緻力於推動組織變革的專業人士,提供一個全麵、實戰且具有前瞻性的理論與實踐框架。它不是一個簡單的工具清單,而是一部關於如何在不確定的商業環境中,持續創造並捕獲價值的深度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
 
張哲朗
 
  曾任
  大成長城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資深副總經理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技術副總裁
 
鄭建益
 
  曾任
  泰山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施柱甫
 
  曾任
  康師傅控股公司 方便食品事業群研發中心協理
 
顏文俊
 
  曾任
  中華榖類研究所 研發組組長
 
李明清
 
  曾任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生管本部處長
 
吳伯穗
 
  曾任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央研究所包裝材料研究室經理
 
陳勁初
 
  現任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龍潭園區分公司 總經理
 
邵隆誌
 
  曾任
  味全食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經理
 
黃種華
 
  曾任
  颱鳳股份有限公司 生產管理部經理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緒論
1.1 新產品開發對企業的重要性
1.2 贏在新產品
1.3 新產品開發速度是贏的關鍵
1.4 什麼是新產品
1.5 什麼是研究開發
1.6 什麼是研發管理
1.7 研發管理的發展
1.8 創新與開放式創新

第二章 企業研究開發的基本概念
2.1 研發計畫的方嚮與方法
2.2 研發計畫必須銜接企業的經營計畫
2.3 研發計畫的策略性目標要明確
2.4 研發時程必須加以規劃
2.5 要掌握研發管理的元素
2.6 研發成果是團隊的

第三章 新產品開發的問題點與研發成功的關鍵因素
3.1 要瞭解新產品開發的問題點
3.2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問題點研究之問捲範例
3.3 要有能執行任務的研發組織
3.4 日本食品企業的研究開發體製
3.5 日本食品企業的研發組織與其職掌
3.6 要有傑齣的研發領導人
3.7 要有好的組織運作模式
3.8 要有傑齣的研發人員
3.9 要做最低成本的取捨

第四章 新產品開發作業流程
4.1 新產品開發作業流程
4.2 如何決定新產品研發項目
4.3 開發計畫書的撰寫
4.4 發展新產品概念與設計產品品質規格
4.5 新產品的官能品評
4.6 新產品的工業化研究
4.7 開發報告書之撰寫
4.8 新產品的技術移轉
4.9 產品上市與上市後追蹤
4.10 營養配方食品開發範例—嬰兒配方食品

第五章 複製標的產品的作業流程
5.1 複製標的產品的作業流程
5.2 品質資訊展開錶
5.3 產品組成試算錶
5.4 產品複製範例—冰沙粉配方研究

第六章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的各項評價方法
6.1 新產品開發中的評價體係
6.2 研發項目評價錶(範例一)
6.3 研發項目評價錶(範例二)
6.4 市場評估錶範例

第七章 建構研發管理體製
7.1 建構研發管理體製
7.2 開發部門(研發的重要組織)
7.3 組織編製與人事安排
7.4 研發管理體係與溝通辦法
7.5 開發協調會組織
7.6 研發單位考評辦法
7.7 研發的文件管理與生物資源管理程序
7.8 新產品研發程序
7.9 技術閤作作業程序
7.10 商品標示之製訂辦法

第八章 企業重整研發體製的範例
8.1 重整研發體製的作業流程
8.2 擬訂重整研發體製的實施計畫
8.3 研發體製的現狀分析
8.4 研究開發之組織機能、組織人員及研究開發費的現狀分析
8.5 研究開發部門的教育訓練現狀分析
8.6 研發部門之儀器設備及資訊蒐集活用的現狀分析
8.7 新產品開發作業之現狀分析
8.8 研發管理與評價之現狀分析
8.9 研發人員職務能力與職務適性之現狀分析
8.10 研發體製重整後成效追蹤用問捲
8.11 研發體製重整後成效追蹤報告

第九章 新事業開發
9.1 新事業開發
9.2 新事業開發程序
9.3 新事業開發(投資)程序範例
9.4 新事業創意篩選
9.5 新事業開發概要書的寫法
9.6 新事業投資計畫書的寫法
9.7 新事業商業模式
9.8 新事業投資評估的項目與重點

附錄 經驗分享
附錄1 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緒論
附錄2 研發策略規劃與研發管理
附錄3 創新研發
附錄4 企業研發的基本概念
附錄5 產品的研發切忌亂槍打鳥
附錄6 防腐劑懂不懂?
附錄7 潤滑劑對食品汙染風險及防範之探討
附錄8 新產品開發的問題點與研發成功的關鍵因素
附錄9 研發工具的利用
附錄10 從研發原則找齣關鍵參數—實驗計畫法
附錄11 從技術語言找齣研發原則—萃思(TRIZ)入門
附錄12 製程、配方與品質最佳化研究(1):配方及製程條件設定(案例:奶茶飲料)
附錄13 製程、配方與品質最佳化研究(2):RSM反應麯麵技術三因子實驗
附錄14 製程、配方與品質最佳化研究(3):二因子RSM陡升坡實驗
附錄15 新產品開發流程
附錄16 創意篩選與研發題目的立案
附錄17 研發活動與測試評估
附錄18 產品的測試品評:實例一、Triangle(三角品評法)
附錄19 產品的測試品評:實例二、Ranking(順位品評法)
附錄20 產品的測試品評:實例三、Hedonic Rating Scale(喜愛品評法)
附錄21 產品的測試品評:實例四、Food Action Rating Scale(喜愛情境品評法)與實例五、Profile Analysis(輪廓品評法)
附錄22 原料供應商考察及殺青標準作業製定
附錄23 新產品外在美的研發—包裝設計與包材選用
附錄24 研發新產品的命名遊戲
附錄25 產品上市與上市後追蹤
附錄26 研發新產品之後的存活保證:銷售計畫
附錄27 研發新產品的前置作業:行銷計畫
附錄28 產學閤作經驗談
附錄29 創業的輔導案例
附錄30 鳳梨罐頭添加鳳梨果汁試驗
附錄31 什錦水果罐頭試驗
附錄32 水產罐頭原料之保鮮
附錄33 做好醬油的關鍵技術
附錄34 以大米進行麩酸醱酵提升「麩酸蓄積量」
附錄35 水解植物蛋白發展及應用
附錄36 沖泡速食湯開發之研究
附錄37 沖泡速食湯原料菜滅菌條件探討
附錄38 傢庭取代餐產品開發策略及作法
附錄39 掬水軒生物科技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0 掬水軒休閒米食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1 掬水軒擠壓膨發食品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2 掬水軒擠壓應用餅乾糖果經驗分享
附錄43 掬水軒餅乾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4 掬水軒飲料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5 掬水軒糖果研發經驗分享
附錄46 把你放在生產線一個月,你能否看齣它的缺點
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5226626
  • 叢書係列:圖解係列
  • 規格:平裝 / 324頁 / 17 x 23 x 1.6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企業經營環境不斷的在變化,當今麵臨的是激烈競爭的時代。研究開發是企業競爭力來源的一大原動力。企業研究開發力的大小直接影響企業的競爭力。
 
  很多人覺得自己公司的研發團隊不夠強,研發腳步總是慢人一步。高階主管抱怨找不到好的研發人纔:研發主管認為研發經費不足,難做無米炊:研究人員則抱怨沒有研究設備,英雄無用武之地。事實上,研發資源的投資再多也會覺得不足的,研發管理的重點是如何配置與運用企業內外部研發資源。簡單的說,研發主管要選「對」的題目做研究(Doing the right projects),研發人員要把研究工作做「對」(To do projects right)。
 
  要選對題目,做對研究工作,必須要有一套適當的研發管理體製與精實的研發工作方法。筆者從事研發管理工作長達36年,1982年在曾任日本武田製藥株式會社研究所所長的中榖弘顧問指導下,著者與公司研發一級主管共同學習如何在一個已具規模的公司裡改善研發體製。經全員的努力下,公司分別於1993年獲得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優良產業科技發展「優等獎」,1995年再度獲得中華民國產業科技發展協進會優良產業科技發展「傑齣獎」。個人方麵,於1988年獲得中華民國企業經理人協會頒發研發類的國傢傑齣經理人獎。
 
  本書除筆者個人的學習與經驗的整理之外,更廣邀多位具豐富研發經驗的業界人士撰寫經驗分享做為擴充閱讀。本書冀望能提供食科與企管相關學生閱讀:能為新進企業的研發新手提供作業手冊:能有助於研發主管與企業主管經營研發園地的參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記得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隻是隨便翻瞭幾頁,結果一發不可收拾,連週末都在看。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總經理,在你身邊手把手教你怎麼從零開始打造一個明星產品。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產品生命週期管理」(PLM)的探討,遠遠超齣瞭單純的上市階段。它深入分析瞭如何進行產品的優化升級、成本控製,甚至是最終的退市規劃。這對於我們公司那種產品線拉得很長、需要不斷迭代更新的企業來說,簡直是及時雨。它不隻談「開發」,更談「經營」。書中提到一些很實際的指標監控方式,像是如何用ROI(投資報酬率)來衡量研發部門的績效,這讓研發工作不再是孤立的技術活動,而是真正與企業的營收掛鉤。這種宏觀視野的建立,對我們基層主管的決策製定非常有幫助。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場上充斥著一堆翻譯過來、水土不服的理論書,讀起來總覺得少瞭點什麼味道。這本《圖解實用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顯然是針對華人市場的實際狀況設計的。它處理瞭許多我們在東亞文化圈特有的問題,例如層級結構下的溝通障礙,或者在快速抄襲環境下的差異化策略。特別是書中關於「小批量試產與快速迭代迴饋」的章節,它給齣瞭一套非常務實的SOP(標準作業程序),讓我們在導入初期就能有效控製不良率,而不是等到大批量生產纔發現問題。這套方法論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型企業尤其友好,因為它強調在有限的預算內,如何最大化地獲取市場驗證數據。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整個新產品的「戰略地圖」更清晰瞭,不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是從源頭開始,就佈好局,讓產品開發流程像精密儀器一樣準確運行。

评分

這本《圖解實用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我真是從頭到尾翻瞭好幾遍,每一頁都像是給我們這些在業界打滾多年的老鳥上瞭一課。坦白講,現在市場變化太快,很多老方法根本行不通。這本書最讓我驚豔的是它的「實戰性」,它不是那種空泛的理論,而是真正把從市場調研、概念發想到最後的量產驗證,每個階段的眉角都攤開來給你看瞭。特別是它在「風險評估」那塊著墨很多,用瞭很多圖錶和案例說明,讓你清楚知道哪些關卡是地雷區,該怎麼提前佈局。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部門在開發一款智慧傢電,卡在規格定義很久,就是因為對客戶潛在需求理解不夠深。翻瞭這本書後,我纔恍然大悟,原來我們在定義核心價值時就跑偏瞭方嚮。作者用很接地氣的語言,把那些原本看起來很複雜的流程圖,拆解成幾個簡單的步驟,讓跨部門溝通順暢很多。對於我們這種需要緊盯時效又不能齣差錯的PM來說,這簡直是救命仙丹,隨時翻閱都能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而不是在那邊空想。

评分

說實話,市麵上介紹研發管理的書多到數不清,但大多都是照本宣科,看瞭讓人想睡覺。這本《圖解實用新產品開發與研發管理》的厲害之處,在於它非常「視覺化」。我對那種密密麻麻文字的書比較頭痛,但這本一打開,滿眼的流程圖、時間軸、決策矩陣,立馬就能抓住重點。尤其是它在介紹「敏捷開發」和傳統「瀑布模式」的整閤應用時,畫瞭個非常清晰的對比圖,馬上就能理解兩者優劣及適用情境。對於我們這種傳統製造業背景,想要導入新式開發思維的團隊來說,這個圖解的價值簡直是無價之寶。它不是教你「要」怎麼做,而是細心地展示「為什麼」要這麼做,以及「如果這樣做會發生什麼」。我個人覺得,光是書中對於專案階段性審查(Phase Gate Review)的標準化範本,就值迴票價瞭,直接套用,大大減少瞭我們內部開會前的準備時間,讓討論更有效率,直指核心問題。

评分

身為一個資深工程師,我對管理學的東西本來是抱持懷疑態度的,總覺得流程越細就越綁手綁腳。但這本書讓我對「管理」的看法徹底改觀瞭。它強調的不是僵硬的規範,而是如何透過科學的管理框架,去激發團隊的創新潛力。書裡有一章專門講「知識管理與專利佈局」,這部分對技術部門來說太重要瞭。它沒有陷入生硬的法律條文,而是告訴我們如何在新產品開發的初期,就把專利申請的策略嵌入到設計細節中。這比事後補救要有效率太多瞭!我特別欣賞作者對於「跨領域協作」的描述,提到如何讓設計師、工程師和行銷人員在同一個平颱上有效溝通,減少因為認知落差造成的返工。這本書更像是一個高階協作的指導手冊,讓我們意識到,好的產品不隻是技術上的突破,更是團隊協作的結晶,那種細膩的層次感,是其他書裡很難看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