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AIAG FMEA:2008 與 新版AIAG VDA FMEA:2019 解說

最新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AIAG FMEA:2008 與 新版AIAG VDA FMEA:2019 解說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劉昱廷
圖書標籤:
  • FMEA
  • 失效模式分析
  • AIAG
  • VDA
  • 質量管理
  • 可靠性工程
  • 風險評估
  • 汽車行業
  • 工程技術
  • 2019標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不久前,AIAG與VDA整閤瞭FMEA方法論,開發瞭失效模式分析新法,
  使其架構更完整;隻要用心,即可鏈結至設計驗證、管製計畫、
  作業指導書及其流程運作,達到零缺陷目標。

  大多數工廠隻把FMEA與管製計畫當成一個填錶之工作,未能依其邏輯展開,做好後就束之高閣,沒有真正發揮它的功效。

  現今工廠對於供應商管理常常覺得無能為力,形成整體品質提升的瓶頸。FMEA與管製計畫是執行供應商管理的利器,若能協助輔導每傢供應商建立其FMEA與管製計畫,就能依此深入其產品與製程規劃以及量產管控,掌握其品質管控之關鍵細節,也形成雙方品質溝通與風險管理之平颱。

  FMEA工具也可廣泛使用於各類工廠製造業與產品設計開發,其成敗則決定於管理階層的重視與關注。期望此書能顛覆大眾對FMEA與管製計畫的刻闆印象,真正發揮其強大功能。
好的,這是一份根據您的要求撰寫的圖書簡介,內容聚焦於描述其他可能存在的、與您提供的書名主題相關的、但未被該書覆蓋的圖書內容,且力求風格自然、信息豐富。 --- 圖書簡介:質量管理與可靠性工程的宏大圖景 探尋超越標準操作流程的係統性改進方法 在現代工業製造與服務領域,可靠性工程和質量管理體係是確保産品性能、降低風險和提升客戶滿意度的基石。盡管失效模式與影響分析(FMEA)作為一種核心的預防性工具,被廣泛應用於設計、過程和係統層麵的風險識彆與控製中,但質量管理的範疇遠不止於此。本書旨在探討一係列與FMEA緊密相關,但在特定應用場景或理論深度上有所區彆的質量與可靠性工具和方法論。 一、 統計過程控製(SPC)的深度應用與進階:從基礎管製圖到多變量分析 許多質量管理書籍側重於FMEA的定性或半定量分析,但對於如何通過實時數據監控和過程能力評估來固化改進成果,則可能著墨不多。一本優秀的補充性著作,應深入剖析統計過程控製(SPC)的精髓。 這包括對Shewhart控製圖的全麵解析,不僅僅是X-bar和R圖的繪製,更要涵蓋對過程失控的診斷,例如識彆非隨機模式(如漂移、周期性變化)的八種西格瑪規則的嚴格應用。更進一步,它會探討過程能力指數($C_p, C_{pk}, P_p, P_{pk}$)的計算、解釋及其在評估過程是否能滿足規範限度方麵的關鍵作用。 在更高級的統計層麵,此類圖書會深入講解多變量 SPC。當一個産品或過程的質量受多個相互關聯的參數影響時,例如在化學反應器控製或復雜裝配綫上,傳統的單變量圖已顯不足。因此,介紹Hotelling $T^2$ 圖和主成分分析(PCA)在 SPC 中的應用,以捕捉過程的整體漂移和早期異常,將是極具價值的內容。這為FMEA中識彆齣的潛在失效模式,提供瞭量化的、持續監控的手段。 二、 穩健設計(Robust Design)與參數設計:源頭消除變異 FMEA往往在産品或過程定義的中後期發揮作用,著重於“減輕”或“預防”失效。然而,一個更具前瞻性的方法論是田口方法的穩健設計。 一本深入探討此主題的圖書會詳盡介紹如何通過正交試驗設計(DOE)來區分控製因子(Design Factors)和噪聲因子(Noise Factors)。FMEA強調對已知的風險進行分級管理,而穩健設計則強調如何設計係統,使其對未知的、不可控的噪聲(如環境溫度、材料批次差異、用戶誤操作)不敏感。 重點內容會包括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 S/N)的計算和優化,如何通過選擇最佳的參數組閤,使産品或過程的性能輸齣方差最小化,從而在根本上降低瞭“過程失效”的概率,這是對FMEA預防有效性的終極補充。 三、 依靠可靠性工程的專業分析:壽命預測與加速測試 FMEA雖然涉及失效模式的嚴重度評估,但它通常不涉及對産品壽命分布的精確建模和剩餘壽命的預測。專注於可靠性工程的專業書籍,將係統地介紹如何使用概率分布來描述産品失效的時間點。 這包括對威布爾分布(Weibull Distribution)的深入應用,如何利用樣本數據估計其形狀參數($eta$)和尺度參數($eta$),從而預測特定時間點的可靠度$R(t)$。此外,對於那些設計壽命很長,無法通過常規測試來獲取足夠失效數據的産品(如航空航天部件、高壓電纜),此類書籍會詳述加速壽命試驗(ALT)的設計和數據分析方法,例如阿倫尼烏斯模型或逆冪律模型,以閤理推斷其正常使用條件下的壽命預期。這種分析能夠為FMEA的“發生度”和“嚴重度”提供基於物理模型和統計驗證的強有力輸入。 四、 製造係統與供應鏈的係統可靠性建模:從部件到係統集成 現代産品和服務的復雜性使得單一組件的FMEA難以完全概括整體係統的風險。因此,係統可靠性建模的書籍會關注係統結構函數和故障樹分析(Fault Tree Analysis, FTA)。 故障樹分析作為一種自上而下的演繹分析方法,與FMEA(通常是歸納的自下而上方法)形成完美的互補。它允許工程師從係統級頂事件(如“係統停機”)開始,通過邏輯門(與門、或門)追溯到導緻該事件的底層基本故障。這種方法特彆適用於分析軟件、復雜電子係統或集成服務流程中的串聯和並聯冗餘結構。 此外,對於涉及多個供應商和流程的供應鏈,專門的可靠性書籍會探討供應鏈風險的建模,如何通過對關鍵節點進行風險評估,並計算整體供應鏈的中斷概率,這超越瞭單一製造工廠內部的FMEA邊界。 五、 故障診斷、根源分析(RCA)與失效分析(FA)的實踐技術 雖然FMEA緻力於預防,但一旦失效發生,如何高效地進行故障根源分析(RCA)至關重要。與FMEA側重於“可能發生什麼”不同,RCA關注“已經發生瞭什麼”。 此類書籍會詳細介紹一係列結構化的RCA工具,如“5個為什麼”、魚骨圖(石川圖)的深化應用,以及更強大的柏拉圖分析和因果鏈分析。更重要的是,它們會深入探討失效分析(FA)的實驗室技術,如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能譜分析(EDS)、拉曼光譜分析等,這些物理和化學檢測手段是驗證FMEA假設、確認實際失效機製的最終證據。 總結 因此,如果說您所提及的FMEA書籍是掌握預防性風險評估的核心手冊,那麼這些補充性的專業著作則構成瞭質量工程的完整工具箱:它們提供瞭從統計監控、源頭設計、壽命預測、係統建模到事後診斷的完整鏈條,共同支撐起一個持續改進和高可靠性保障的工程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昱廷 (Benson Liu )


  BSI 英國標準協會 颱灣分公司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Taiwan )
  IATF16949產品經理(IATF16949 Product Manager)

  學歷:
  國立成功大學機械係學士

  專長:
  ISO22301 主任評審員 / 講師
  IATF16949 & 核心工具  主任評審員 / 講師
  ISO13485 主任評審員
  ISO/IEC 17025 評審員
  ISO9001  主任評審員

  資歷:
  4年之汽車OEM廠技術開發
  25年之稽核與管理係統講課經歷
  纍積超過1000場次稽核與100場次講課

  •汽車中心廠類: 裕隆汽車 / 中華汽車
  •汽車底盤機械係統類:濰柴動力 / 和大工業 / 倉佑工業 / 泰元鋼鐵   
  •汽車內裝係統類:全興集團 / 新三興 / 建上 / 美安 Autoliv
  •汽車橡塑膠部件類:繼茂橡膠工業 / 元成工業 / 位速
  •煉鋼類:上海寶鋼 / 中鋼
  • 汽車五金部品類:慶達 / 春銘 / 時碩 / 六方 / 易連 / 雄仁 / 泰銘實業 / 名山
  •光學類:住華 / 揚明光 / 大立光 / 歐特明
  • 汽車電子部件類:德爾福 (Delphi) / 摩托羅拉Motorola / 歐姆龍 / HTC宏達電/ 新普電子/ 天虹電子Celestica / 颱達電子 / 佳世達 / 泰榖光電/ 今颱電子 / 東筦技嘉 / 廣州宏仁電子/ 廣州三希集團 / 勝美達電子 / 中芯國際半導體 / 越峰電子 / 光頡電子 / 晶技 ……等  

  著作:《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
 

圖書目錄

自序:新版AIAG VDA FMEA………………………………03

1. FMEA的源起與應用   …………………………………09
2.汽車供應鏈追求的零缺陷概念   ………………………14
3.五大核心工具簡介   ……………………………………21
4.運用五大核心工具達成零缺陷   ………………………25
5.五大核心工具中的核心: FMEA ………………………29
6. FMEA所建立之設計脈絡   ……………………………32
7. FMEA各欄位內容說明   ………………………………42
8.產品設計階段 D-FMEA的展開–範例說明 …………66
9.複雜組件之S-FMEA分層展開–範例說明  …………90
10. D-FMEA與驗證計畫之連結以達成產品設計零缺陷
–範例說明 ……………………………………………94
11.製程設計階段P-FMEA的展開–範例說明…………98
12. P-FMEA與驗證計畫之連結以達成製程設計零缺陷
–範例說明   …………………………………………132
13. P-FMEA展開至管製計畫Control Plan
與現場作業要求SOP  ………………………………136
14.以FMEA之設計脈絡執行設計審查  ………………149
15.新版FMEA簡述與架構說明  ………………………153
16.新版D-FMEA以及展開–範例說明 ………………158
17.新版P-FMEA以及展開 –範例說明  ………………190
18.新版FMEA-MSR以及展開–範例說明   …………228
19.量產後的製程穩定與能力   …………………………253
20.標準作業之監控–異常管理模式   …………………263
21.持續維護與更新FMEA   ……………………………266
22. FMEA的多重功能   …………………………………269
23. FMEA執行成功之關鍵   ……………………………272
24.結語   …………………………………………………274
 
附錄A:舊版FMEA嚴重度/發生率/難檢度之評分錶‧‧‧277
附錄B:-新版FMEA 嚴重度/發生率/難檢度以及Action Priority(AP)之評分錶
- FMEA-MSA嚴重度/頻度/監視以及Action Priority(AP)之評分錶……284
附錄C:舊版D-FMEA、P-FMEA、Control Plan 查檢錶…307
附錄D:參考工具與書目 …………………………………325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6465390
  • 叢書係列:元神係列
  • 規格:軟精裝 / 328頁 / 15 x 21 x 1.6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新版AIAG VDA FMEA
 
  緣起  

 
  FMEA潛在失效與效應分析是工業界廣泛使用的產品工程風險之分析工具,尤其在汽車行業,更是強製指定之產品開發與量產管控流程必須採用之風險分析工具。經常與管製計畫(Control Plan)相提並論。筆者二十多年來稽核許多汽車供應鏈工廠,深刻體驗到FMEA與管製計畫在串聯品質管理係統與製程管控的重要功能。但可惜的是,大多數工廠隻把FMEA與管製計畫當成一個填錶之工作,未能依其邏輯展開,鑑別關鍵細節,鞏固基本功;而隻是將之形成一份文件,做好後就束之高閣,沒有真正發揮它的功效。
 
  是故筆者以BSI-Taiwan的訓練平颱,推齣FMEA或核心工具之課程,望能推廣FMEA與管製計畫的功能,讓品質係統管理人員、產品開發人員、製程管理人員、供應商管理人員以及品保人員能深入認識它們的好處。也發錶瞭幾篇短文,得到一些迴響,隻是成效有限。
 
  因緣際會,筆者一位前輩:黃坤炳先生發現FMEA與管製計畫在工廠的係統管理與品質管控上,有深遠的利益,極為重視,也在工廠內努力推行。便建議筆者應該將這些FMEA與管製計畫的運用方法與實務工廠稽核經驗彙整成書,印刷流通,則影響方能無遠弗屆,方能真正助益工廠實務管理。並介紹元氣齋、元神館齣版社的林社長讓我認識,故決定齣版此書。
 
  汽車產業之品質要求:零缺陷準則
 
  此書: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多使用案例圖錶與簡明解釋,強調邏輯性的展開,並聯結到品質管理係統之主要層麵,務使讀者能易於瞭解,讀完即能動手做齣功能強大之FMEA與管製計畫,並與實務結閤,深入其品質要素之關鍵細節,鑑別與強化工廠品質管控之基本功。其中所呈現之理論與實務,皆是筆者二十多年來在稽核工廠所得之經驗結晶,不斷探詢與驗證汽車OEM廠的要求與品質管理精神所得齣。FMEA是整個產品設計開發與製程管控的主軸,其所建立之設計脈絡,是達成汽車業核心要求「零缺陷」的基本支柱。是整個核心工具的主角,汽車認證標準IATF16949與VDA6的絕大部分條文都跟FMEA所建立之脈絡有直接或間接關係。有瞭正確完整的FMEA與管製計畫,管理階層或專案負責人纔易於浸入工程麵,進行全麵與有條理之設計審查,預先發掘設計缺陷。設計驗證與設計確認也需根據FMEA的設計脈絡,建立有邏輯之計畫,比對測試結果,方能確認產品設計與製程設計確實達成「零缺陷」。如此,量產後品質就能穩定,可節省許多客訴與市場退迴,甚至召迴之重大賠償。
 
  FMEA的主要使用者是管理階層,它能形成與工程人員之溝通平颱,通嚮審視品質管理細節。FMEA與管製計畫是達成零缺陷的主要文件。但仍需配套核心工具之運用,以及相關技術經驗。實務上也須管理所有關鍵細節,練好基本功,纔可能健全標準化作業,達成零缺陷。
 
  現今工廠對於供應商管理常常覺得無能為力,形成整體品質提升的瓶頸。FMEA與管製計畫是執行供應商管理的利器。若能協助輔導每傢供應商建立其FMEA與管製計畫,就能依此深入其產品與製程規劃以及量產管控,掌握其品質管控之關鍵細節,也形成雙方品質溝通與風險管理之平颱。
 
  品質管理趨勢:風險思維
 
  隨著ISO9001:2015版的發行,ISO組織傳遞瞭一個強烈的品質管理概念:風險管理之思維。FMEA即是產品麵的風險管理與分析平颱,它可以幫助工程與管理人員鑑別關鍵的風險,再予以改善。這些關鍵的風險在工廠裡很少發生,或從未發生,但一旦發生,其所造成之嚴重度極高,賠償金額都很巨大,又不能確保能於製程管控與品質檢驗中攔阻不流齣,缺陷產品一旦流到市場麵,後果不堪設想。這些未被高層所留意的關鍵風險,正可以藉由FMEA來發現。這就是風險管理的特徵:關鍵的少數,應列為優先改善,並將大部分之資源花在改善此關鍵風險。
 
  新版失效模式分析方法發行
 
  2019年AIAG與VDA整閤瞭FMEA方法論,發齣新版AIAG VDA FMEA手冊。此FMEA方法架構更完整,並以功能展開其失效,分析脈絡更廣更深,更增添書寫FMEA的難度。故本書再次改版,增加新版FMEA的說明,包括D-FMEA,P-FMEA與全新的FMEA-MSR。以令讀者能有條理的在新版FMEA錶格做齣層次分明、脈絡完整的大篇幅失效模式分析,以及能鏈結至相關設計驗證、管製計畫、作業指導書以及其他流程運作。
 
  雖然新版FMEA已成為主要OEM車廠對供應商的強製要求,但若組織設計開發案是結構較簡單之零部件或原料,仍推薦本書所主要介紹之舊版FMEA方法,可以簡易明暸地解析齣失效模式與失效原因。
  
  FMEA成敗關鍵
 
  此FMEA工具也可廣泛使用於各類工廠製造業與產品設計開發,其成敗則決定於管理階層的重視與關注。期望此書能顛覆大眾對FMEA與管製計畫的刻闆印象,真正發揮其強大功能。
 
 

用户评价

评分

從一個資深工程師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深度絕對超越瞭一般的入門書籍。它對於**「方法論」**的探討,特別是 AIAG VDA 標準中強調的**「將 FMEA 與係統思維結閤」**的觀念,著墨甚深。我記得過去我們在跑 FMEA 時,常常將 DFMEA 和 PFMEA 視為兩個獨立的作業,各自為政,導緻設計階段確認的潛在失效模式,到瞭製程階段又被重複討論,效率極差。這本書很明確地指齣,在新標準下,如何利用前一階段的輸齣作為下一階段的輸入,形成一個滾動式的改善循環。這種係統整閤的思維,對於我們正在推動的模組化設計和自動化生產線導入,提供瞭非常清晰的指導方針。它不隻是教你怎麼「填錶格」,而是教你怎麼在產品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思考風險」**。這纔是真正的高階應用,讓 FMEA 從一個審核工具,昇華為一個核心的決策輔助係統。

评分

這本《最新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AIAG FMEA:2008 與 新版AIAG VDA FMEA:2019 解說》,我老實說,一開始看到書名就覺得挺有份量的,畢竟 FMEA 這個東西在製造業跟品管界就是個繞不開的大魔王級工具。我自己的背景是從傳統製造業齣來的,對那些厚重的標準文件常常感到頭痛,很多時候看瞭解說還是一頭霧水。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是它真的把 **「圖解」** 這件事做到位瞭。它不是那種冷冰冰、隻會照本宣科的教科書,而是像是有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把那些複雜的分析步驟,像是產品設計、製程規劃時最容易卡關的地方,都用非常生活化、甚至有點詼諧的圖示把它畫齣來。光是看到那些流程圖和錶格的對照,就能夠理解 2008 年版到 2019 年版之間,那種思維模式的轉變,特別是針對風險評估權重(RPN)的調整,書裡用實例呈現瞭對決策的影響有多大。對於像我這種需要帶領團隊進行 DFMEA 或 PFMEA 的人來說,這本工具書絕對是放在手邊隨時可以查閱的聖經,它讓 FMEA 從一堆理論變成可以實際操作的利器。

评分

說真的,颱灣市場上關於工具書很多,但真正能兼顧「圖解的易懂性」和「內容的權威性」的,相對稀有。這本《最新圖解失效模式分析(FMEA)與實務運用》在這兩方麵取得瞭很好的平衡。它不像一些學術專著那樣高不可攀,讓基層的品管人員望之卻步;但同時,它也沒有犧牲掉對標準細節的嚴謹性,讓高階管理者可以放心引用。我特別喜歡它在不同章節之間,會用**「交叉參照」**的方式來強化記憶點,例如當你讀到製程控製計畫時,它會引導你迴頭去看設計失效模式的對應項,這種不斷的對照和驗證,讓知識結構更紮實。總之,對於任何想在當前嚴苛的品質環境中生存發展的颱灣製造業夥伴來說,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套完整的**「品質思維升級指南」**,值得投資下去,反覆閱讀並在實務中不斷對照運用。

评分

我個人對這本書的編輯風格給予高度肯定,它在結構編排上展現瞭極高的專業水準,完全不是那種拼湊資料的感覺。如果你是初學者,可能會被一開始大量的術語嚇到,但隻要撐過前幾章,你會發現作者的用意。他先把基礎的理論和歷史脈絡交代清楚,讓你明白為什麼 FMEA 會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對於建立正確的品質意識非常重要。最讓我驚豔的是,書中穿插瞭許多**「陷阱提醒」**和**「實戰經驗分享」**的區塊。例如,它會特別點齣,很多團隊在執行 FMEA 時,容易陷入「隻關注故障模式的嚴重性,而忽略瞭預防措施的有效性」的誤區。這種貼近現場痛點的提醒,比單純的標準條文來得更有價值。我甚至把書裡關於「如何有效地召開 FMEA 審查會議」的章節影印齣來,當成我們部門每個月品質會議的參考議程,效果齣奇地好,整個討論的深度和廣度都提升瞭。

评分

坦白講,颱灣的產業結構其實很需要這種能銜接國際標準的實用教材。我們公司很多時候是接到歐美客戶的訂單,他們對品管的要求越來越嚴格,尤其是 FMEA 的應用,已經從「做完交差」變成「預防設計」的核心環節。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我覺得在於它對 **AIAG VDA FMEA (2019)** 的解析非常到位。很多坊間資料隻會提到新版齣來瞭,但具體在「七步驟方法論」裡,每個步驟的邏輯鏈是怎麼串起來的?尤其是 Action Priority (AP) 的判斷邏輯,跟舊版的 RPN 到底差在哪裡?這本書不隻解釋瞭差異,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大量的範例去驗證新舊方法的適用情境。這對我們這些想從舊思維跳脫齣來的從業人員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特別欣賞作者在闡述「如何建立有效的設計矩陣和流程矩陣」時的細膩度,這部分往往是團隊內部意見分歧最大的地方,書中的建議操作性極強,讓我迴去跟主管報告時,都能有理有據地推動變革,感覺專業度立刻提升好幾個層次。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