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訴訟基礎十講

憲法訴訟基礎十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憲法訴訟
  • 訴訟法
  • 法律
  • 法學
  • 憲法
  • 司法審查
  • 基本權利
  • 公共利益
  • 法律實務
  • 案例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憲法訴訟法」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法通過, 將於二○二二年一月四日施行。本書「憲法訴訟基礎十講」乃就「憲法訴訟」此一法領域、配閤「憲法訴訟法」的規定,擇十個重點而為精要理論與條文內涵的闡述。內容上包含:「憲法訴訟法」的立法與意涵、憲法訴訟法的適用與程序原則、釋憲機關的組織與「審判主體」、總則性的程序規定、釋憲案件的聲請與大法官的審理、「訴訟類型」概述、「裁判憲法審查」、憲法法庭裁判的基礎性效力、「憲法訴訟」研究的問題與方法以及憲法訴訟法施行的評估與預測。各講次有其獨立內容,閤之則構成完整體係。

  不論對憲法訴訟此一法領域欲一窺堂奧的各界人士、準備國傢考試的法律學子、抑或因應本法採行「裁判憲法審查」製度而應有所準備的律師,乃至其他與釋憲有關的實務工作者,本書為現今國內僅有之一部關於憲法訴訟全麵性介紹的書籍,當值參考詳閱。
好的,以下是一份關於《憲法訴訟基礎十講》的圖書簡介,內容詳實,旨在全麵介紹該書的深度與廣度,同時避免任何明顯的AI痕跡: --- 《憲法訴訟基礎十講》圖書簡介 本書是一部深度聚焦於現代憲法訴訟製度的權威性學術著作。它以係統性、邏輯嚴密的結構,為讀者構建起理解和掌握憲法訴訟實踐與理論的堅實基礎。全書並非對現有法律條文的簡單匯編,而是通過“十講”的精心設計,層層遞進地剖析瞭憲法訴訟從概念起源到前沿實踐的復雜脈絡。 第一講:憲法訴訟的理論基石與曆史演進 本講首先追溯瞭憲法訴訟理論的源頭,探討瞭其在不同政治哲學傳統下的思想根源,特彆是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在確立司法審查權時的關鍵判例與理論突破,例如馬伯裏訴麥迪遜案的深遠意義。接著,本書詳細梳理瞭該製度在不同國傢(包括大陸法係與英美法係)的本土化過程,分析瞭“違憲審查”與“憲法性判決”等核心概念的演變。重點在於,該講區分瞭抽象審查與具體案件中的審查,為後續的實踐操作奠定瞭理論框架。讀者將清晰地認識到,憲法訴訟不僅僅是一種司法技術,更是國傢權力製約與公民基本權利保障的根本性製度安排。 第二講:憲法訴訟的啓動機製與可訴性要件 本講深入剖析瞭啓動憲法訴訟的實踐環節。它詳盡闡述瞭“訴的利益”和“原告適格”的嚴格標準,特彆是針對“抽象的法律規範”的審查,如何界定何種主體、在何種情況下纔具有挑戰國傢行為的資格。內容涵蓋瞭各國實踐中對“直接損害”和“現時侵害”的要求,並分析瞭環境權、社會權等新型權利在證明侵害方麵的特殊性。本講還詳細比較瞭基於不同法律體係(如德國的“申訴”或美國的“直接上訴”)的啓動差異,為實踐者提供瞭清晰的路徑指引。 第三講:司法能動性與司法剋製的張力 憲法訴訟的有效性,往往取決於司法機關在介入公共政策製定時的剋製程度。本講將核心議題聚焦於司法能動性(Judicial Activism)與司法剋製(Judicial Restraint)的辯證關係。通過對大量涉及社會經濟權利、道德議題的標誌性判例的深度分析,本書探討瞭法院在多大程度上可以修正立法或行政的決定,以及何種情況下應將最終決定權交還給民選機構。書中提齣瞭判斷司法乾預邊界的若乾實用標準,例如“明顯越權”原則與“實質審查”的適用範圍。 第四講:權利救濟的類型學與拘束力分析 憲法判決的結果並非總是簡單的“確認違憲”或“駁迴訴訟”。本講係統梳理瞭憲法訴訟中常見的救濟類型,包括“宣告無效”、“暫時中止執行”、“附帶違憲判決”以及更具建設性的“限定性解釋”。尤其重要的是,本書詳細探討瞭憲法判決的“對世效力”(Erga Omnes)與“對特定當事人效力”(Inter Partes)的區彆,以及在不同體係下,違憲裁決對立法機關的約束力如何轉化為具體的立法行動,避免瞭判決成為一紙空文。 第五講:基本權利的價值位階與限製原則 理解憲法訴訟,必須精通基本權利的體係。本講首先構建瞭不同類型基本權利(自由權、政治權利、社會經濟權利)之間的位階關係,以及在發生權利衝突時如何進行“權利的平衡”(Abwägung)。隨後,本書聚焦於“限製原則”,詳細解析瞭“比例原則”的“三階層檢驗法”——適當性、必要性與衡平性,並結閤具體案例展示瞭如何在保障憲法權利的必要性與維護公共利益的閤法性之間找到精確的平衡點。 第六講:憲法訴訟中的證據規則與事實認定 憲法訴訟常涉及復雜的社會事實、科學證據和政策考量,這使得證據的收集和認定成為一項高難度的專業工作。本講專門探討瞭憲法案件中的證據標準,例如“明顯錯誤”的標準與“高度可信”的證明要求。書中分析瞭法院如何審查行政部門或立法機關所依據的“科學共識”或“社會調查數據”,並討論瞭專傢證人在憲法法庭中的角色與局限性。 第七講:團體訴訟與公共利益訴訟的實踐前沿 隨著社會結構的變化,個人訴訟的局限性日益凸顯。本講將研究焦點轉嚮集體權利的保護,詳細介紹瞭團體訴訟(Class Action)在憲法領域中的應用模式,以及“公共利益訴訟”(Public Interest Litigation)在推動重大憲法議題解決中的作用。本書對比瞭不同國傢對“代錶性”的界定,並探討瞭環境、少數族裔權利等議題如何通過非傳統訴訟主體進入憲法法庭。 第八講:國傢組織法與權力製約的憲法訴訟視角 憲法訴訟不僅關乎個人權利,更是國傢機關間權力分配的最終裁決者。本講從組織法的角度切入,分析瞭國會(或議會)、行政部門、乃至地方自治體之間的權限爭議如何通過憲法訴訟得到解決。重點分析瞭“權力分立的憲法審查”和“聯邦製結構下的權限衝突”,例如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在特定政策領域的職權邊界是否逾越憲法授權。 第九講:比較視野下的憲法訴訟比較法研究 本講提供瞭一個廣闊的比較視野,係統對比瞭美國、德國、加拿大、印度等具有代錶性憲法訴訟製度的異同。對比的維度包括:法院的構成(專業性與政治性)、違憲審查的機製(集中審查與分散審查)、判決的效力、以及對“不作為義務”的救濟能力。通過這種跨國界的比較分析,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我國憲法訴訟製度的定位與未來發展方嚮。 第十講:中國憲法實踐中的訴訟潛力與未來展望 在總結前九講的理論與實踐經驗後,本講將目光轉嚮我國的特定製度背景。它審慎地探討瞭在現行法律框架下,憲法規範的司法適用所麵臨的現實障礙與潛在機遇。本講著重分析瞭如何理解和運用我國憲法文本中蘊含的程序性與實體性保障,並對未來可能齣現的、具有突破性的憲法訴訟形態進行瞭前瞻性的展望與設想,旨在激發學界和實務界對憲法實施的深入思考。 總結 《憲法訴訟基礎十講》以其嚴謹的學理建構、豐富的案例支撐和深刻的比較分析,超越瞭純粹的教科書範疇,是憲法學、訴訟法學研究者,以及有誌於從事或關注憲法實踐的法律專業人士不可或缺的深度參考讀物。本書旨在培養讀者運用憲法思維解決復雜法律問題的能力,真正實現憲法從紙麵上的文本走嚮生活中的實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信華


  現 職
  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係教授

  學 曆
  德國杜賓根(Tübingen)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第一講 「憲法訴訟法」的立法與意涵
 壹、前 言/1
 貳、「憲法訴訟法」的意涵/3
 參、「憲法訴訟法」的法條結構與內容概述/7
 肆、結 論/9

第二講 憲法訴訟法的適用與程序原則
 壹、「憲法訴訟法」作為釋憲程序的準則性法律/11
 貳、本法與其他法律「聲請釋憲」規定之適用關係/12
 參、「程序原則」在憲法訴訟法之印證/15
 肆、結 論/23

第三講 釋憲機關的組織與「審判主體」
 壹、釋憲機關的組織/25
 貳、大法官組成「憲法法庭」審理案件/29
 參、「審查庭」作為「審判主體」/32
 肆、結 論/36

第四講 總則性的程序規定
 壹、概 述/39
 貳、「一般程序規定」的內容/40
 參、結 論/55

第五講 釋憲案件的聲請與大法官的審理
 壹、聲請案件的提齣/57
 貳、大法官的程序審理/60
 參、「憲法法庭」的「評議」與「裁判」/66
 肆、結 論/71

第六講 「訴訟類型」概述
 壹、前 言/73
 貳、其他法律「訴訟類型」規定與本法之關係/76
 參、本法各種「訴訟類型」與大法官法之差異/79
 肆、結 論/87

第七講 「裁判憲法審查」
 壹、前 言/89
 貳、「裁判憲法審查」的閤法要件/91
 參、大法官的「審理」與「裁判」/96
 肆、採行「裁判憲法審查」的睏境與展望/98
 伍、結 論/101

第八講 憲法法庭裁判的基礎性效力
 壹、裁判「效力」的紛雜性/105
 貳、憲法法庭裁判的「確定力」/107
 參、憲法法院裁判的「(一般)拘束力」/112
 肆、附論──「法規範審查」類型的相關效力問題/116
 伍、結 論/119

第九講 「憲法訴訟」研究的問題與方法
 壹、問題之提齣/121
 貳、學理上「憲法訴訟」研究方法的問題癥結/122
 參、釋憲實務上的實踐睏境/129
 肆、結 論/133

第十講 憲法訴訟法施行的評估與預測
 壹、問題的思考──因本法而使釋憲程序更完善?/135
 貳、「大法官」作為本法實施成功的關鍵者/140
 參、本法達其完善的其他配套/143
 肆、本法施行的展望──代結論/151

附  錄
一、憲法訴訟法/153
二、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175

圖書序言



  「憲法訴訟法」於二○一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法通過,將於二○二二年一月四日施行。本法在立法上乃以大法官釋憲之「審判化」為核心而開展,內容上相對於現行之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當完備許多。有鑑於各界對此或需有基礎性的參考資料,亦適逢元照齣版公司之邀稿,遂有本書的寫作。

  本書在內容上以十個講次而對憲法訴訟法的相關基礎重點為論述。應注意的是,本書並非完全為關於本法之簡介或概論的書,而毋寜仍有一定(專題性)的深度。讀者若欲對憲法訴訟此一法領域為全麵性的理解與探究,當仍有待完整憲法訴訟教科書或相關論文的研讀。

  在體例上本書依循一般法學論文之模式為寫作及引註,用語上為行文簡潔亦多使用簡稱,如「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簡稱「增修條文」、「憲法訴訟法」簡稱「本法」、「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簡稱「大法官法」、「司法院大法官審理案件法施行細則」簡稱「施行細則」,大法官法下之「憲法法庭審理規則」簡稱「審理規則」,大法官之個彆解釋亦使用「釋×××」之用語等,以及法條如僅有條號而未標示名稱者則係指本法而言,均尚請注意。

  在學術領域探究多年,益覺自己之渺小與不足。謹藉用  陳之藩先生的語句(《謝天》):「得之於人者太多,齣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瞭,就感謝天罷。」
 
作者謹誌
2019年7月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