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民法概要(20版)

實用民法概要(20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民法
  • 法學
  • 法律
  • 教材
  • 實用
  • 概要
  • 20版
  • 法典
  • 案例
  • 理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內容除就民法作重點闡述外,並將相關之法律名詞,以法律小辭典之方式,附註於旁,更將有爭議之法律問題,於適當章節,列為專欄加以研究分析。在各章節之後,又列有基礎習題與應用習題;另就某一法律問題深入研究之論文,亦並在相關處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書所能及。
現代法學前沿與中國民法體係革新 一部深入剖析當代民法理論演變、立法實踐與司法前沿的權威著作 本書聚焦於當前全球法學思潮的最新動態,並緊密結閤中國民法典實施以來的司法實踐與理論發展,旨在為法學研究者、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高級法學教育提供一個高屋建瓴、兼具深度與廣度的分析框架。全書結構嚴謹,論證細緻入微,力求展現民法學在社會轉型期所麵臨的復雜挑戰與創新路徑。 第一部分:民法基礎理論的當代重塑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20世紀末以來,民法學在經曆私人自治範式危機後所經曆的深刻反思與重構。我們探討瞭“社會化”趨勢對傳統民法(尤其是債法與物權法)基本原則的滲透與影響。 1.1 私法自治的邊界與能動性重估 傳統上,閤同自由和財産權神聖不可侵犯被視為民法的基石。然而,麵對日益顯著的經濟不平等、信息不對稱以及環境約束,學界和司法實踐正重新審視私法自治的適用範圍。本書詳盡分析瞭“情勢變更”原則在當代商業環境中的適用彈性,以及“意思錶示”在受消費主義和算法推薦影響下所呈現齣的復雜性。我們特彆關注瞭“意思實現”理論在解釋格式閤同和網絡交易中的最新發展,批判性地審視瞭過分強調當事人真實意思而忽視社會公平的潛在弊端。 1.2 財産概念的泛化與權利體係的演變 隨著知識經濟和數字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物”的概念受到嚴峻挑戰。本書係統梳理瞭數據、算法、虛擬財産(如NFT和元宇宙中的權益)在民法上的定性爭議。我們深入探討瞭如何在既有的物權法框架內,對新型客體進行有效保護,同時避免過度物權化對社會資源配置造成不必要的僵化。此外,本書對“用益物權”的復興進行瞭專題論述,探討瞭社會公共利益在土地使用權、居住權等新型用益權利設計中的權衡藝術。 1.3 侵權責任的風險分配與預防機能強化 侵權法已不再僅僅是事後救濟的工具,其風險預防和行為導嚮功能日益凸顯。本書重點剖析瞭高科技風險(如人工智能的決策失誤、基因編輯的潛在損害)下的歸責難題。我們引入瞭“行為風險評估模型”,分析瞭在何種程度的社會性風險下,應從過錯責任嚮無過錯責任或嚴格責任傾斜。在環境侵權領域,本書對“生態損害賠償”的理論基礎和實操路徑進行瞭前瞻性探討,強調瞭預防性原則在現代侵權法中的核心地位。 第二部分:中國民法典實施背景下的具體製度創新 本部分將焦點轉嚮中國民法典正式實施以來,在閤同編、物權編、人格權編以及繼承編中齣現的新問題和新探索,這是本書最具有本土實踐價值的部分。 2.1 閤同法的活力與韌性:風險分擔機製的精細化 民法典對閤同的履行、解除和變更提供瞭更具彈性的規則。本書深入研究瞭“情勢變更”與“不可抗力”在新冠疫情後的司法適用,強調瞭情勢變更應聚焦於“閤同基礎的根本性動搖”,而非單純的成本增加。此外,本書對“情境約束下的閤同履行義務”進行瞭專門論述,例如,在長期供貨閤同中,如何平衡供需雙方因市場劇變而産生的期待利益與風險承擔。 2.2 人格權的全麵確認與其實體化路徑 人格權編的設立是中國民法典的重大進步。本書詳細梳理瞭“隱私權”與“個人信息保護”的邊界區分,論證瞭個人信息控製權的法律性質,並將其置於技術規製的大背景下考察。在“肖像權”與“聲音權益”的保護中,我們探討瞭數字化復製技術對權益主體性的衝擊,並分析瞭司法實踐中對於“閤理使用”的界定標準是否過於寬泛的批評。 2.3 傢庭法與繼承法的現代化轉型 本書對傢庭法中關於“傢庭關係”的界定及其對財産製度的影響進行瞭細緻辨析。特彆關注瞭“居住權”的設立如何挑戰傳統的物權體係,及其對傢庭內部弱勢成員的保障功能。在繼承法方麵,本書重點分析瞭“遺囑信托”的實踐操作難點,以及對共同遺囑的有效性認定標準,以期在保障個體自由處分權的同時,維護傢庭穩定的社會功能。 第三部分:民法與其他法域的交織與衝突解決 現代社會中,民法與其他公法領域的邊界日益模糊。本書緻力於解析民法規範在麵對行政、金融、知識産權等領域時的“穿透性”與“吸收性”。 3.1 公共利益與私人權利的價值位階衝突 在土地徵收、生態保護紅綫劃定等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領域,私人財産權的行使必然受到限製。本書通過一係列典型案例,分析瞭“公法限製”的閤理性基礎和補償機製的完善路徑。我們強調,任何基於公共利益的限製都必須符閤比例原則,並對補償標準的確定提齣瞭更精細化的衡量標準。 3.2 算法規製與民事責任的連接 隨著平颱經濟的飛速發展,算法決策的黑箱特性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法律挑戰。本書探討瞭平颱方在利用算法進行價格歧視、流量分配時的“不作為”或“作為”應承擔的民事責任。核心議題在於,如何將傳統的過錯責任或産品責任理論,有效地移植到算法設計和運行環節中,實現對消費者的有效保護。 總結:麵嚮未來的民法學視野 本書旨在提供一個動態、批判性的民法學視角,它不僅梳理瞭既有製度的沿革與適用,更重要的是,它指齣瞭當代民法在應對技術顛覆、社會結構變化和全球化挑戰時所必須采取的理論姿態與製度創新方嚮。閱讀本書,將有助於讀者構建一個更加適應未來社會形態的、具有強大解釋力和能動性的民法思維體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振鯤


  現 職
  中國文化大學法律係副教授

  學 曆
  中國文化大學法學博士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總則/1
第一章 導讀/1

第一節 民法的意義與體例/1
第二節 民法的基本原則/3
第三節 民法的效力/12
第四節 民法的解釋/12
第五節 權利與義務之概念/15

第二章 總則概說/20

第三章 法例/20

第一節 民事法規適用之順序/21
第二節 使用文字的原則/22
第三節 確定數量的原則/24

第四章 權利主體-人/26
第一節 概說/26
第二節 自然人/27
第三節 法人/37

第五章 權利客體-物/45
第一節 物的意義/45
第二節 物的種類/46

第六章 法律行為/52
第一節 概說/52
第二節 法律行為之目的/54
第三節 法律行為的分類/55
第四節 法律行為之要件概說/60
第五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一 - 當事人/61
第六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二 - 標的/66
第七節 法律行為要件之三 - 意思錶示/71
第八節 法律行為之附款 - 條件與期限/87
第九節 代理/92
第十節 法律行為之效力/102
第十一節 期日與期間/110
第十二節 消滅時效/113

第七章 權利的行使/125
第一節 行使權利及履行義務的原則/125
第二節 權利的自力救濟/126

第二編 債/130
壹、債編總論/130

第一章 導讀/130

第一節 債之意義/130
第二節 請求權基礎/134

第二章 債之發生/136
第一節 契約/136
第二節 無因管理/145
第三節 不當得利/149
第四節 侵權行為/154

第三章 債之標的/167
第一節 意義/167
第二節 種類之債/168
第三節 貨幣之債/169
第四節 利息之債/169
第五節 選擇之債/171
第六節 損害賠償之債/173

第四章 債之效力/176
第一節 給付/177
第二節 遲延/183
第三節 保全/183
第四節 契約/185

第五章 多數債務人及債權人/192
第一節 可分之債/193
第二節 連帶之債/193
第三節 不可分之債/194

第六章 債之移轉/195

第七章 債之消滅/197


貳、債編各論(各種之債)/199
第一章 財産契約/199
第二章 勞務契約/212
第三章 信用契約/219
第四章 商業活動輔助人契約/221
第五章 保管契約/222
第六章 閤作契約/223
第七章 射倖契約/226
第八章 和解契約/226
第九章 證券發行行為/227

第三編 物權/230
第一章 通則/230
第一節 物權之意義與原則/230
第二節 物權的效力/233
第三節 物權的變動/234

第二章 所有權/238
第一節 通則/238
第二節 不動産所有權/241
第三節 動産所有權/248
第四節 共有/252

第三章 地上權/263
第一節 普通地上權/264
第二節 區分地上權/268

第四章 農育權/271
第一節 意義/272
第二節 農育權之效力/272
第三節 農育權之消滅/273

第五章 不動産役權/274
第一節 意義/274
第二節 不動産役權之特性/276
第三節 不動産役權之取得/276
第四節 不動産役權之效力/276
第五節 不動産役權之消滅/278

第六章 典權/279
第一節 意義/279
第二節 典權之發生/280
第三節 典權之期限/280
第四節 典權人的權利義務/280
第五節 齣典人的權利義務/283
第六節 典權的消滅/283

第七章 抵押權/284
第一節 普通抵押權/285
第二節 最高限額抵押權/301
第三節 其他抵押權/312

第八章 質權/316
第一節 總 說/316
第二節 動産質權/316
第三節 權利質權/319
第四節 最高限額質權/323
第五節 營業質/323

第九章 留置權/325
第一節 意義/325
第二節 留置權的發生/325
第三節 留置權的效力/326
第四節 留置權的消滅/327

第十章 占有/328
第一節 意義/328
第二節 占有的種類/328
第三節 占有的取得/329
第四節 占有的效力/330
第五節 占有的保護/336
第六節 占有的消滅/337
第七節 準占有/337

第四編 親屬/338
第一章 導讀/338


第二章 通則/340
第一節 血親/341
第二節 姻親/342

第三章 婚姻/344
第一節 婚約/344
第二節 結婚/346
第三節 婚姻的效力/349
第四節 離婚/353

第四章 父母子女/361
第一節 子女/361
第二節 養子女/366
第三節 親權/370
第四節 監護與扶養/372
第五節 傢與親屬會議/375

第五編 繼承/377
第一章 導讀/377

第二章 遺産繼承人/377
第一節 繼承人/377
第二節 代位繼承/378
第三節 應繼分/379
第四節 繼承權之喪失/379
第五節 繼承迴復請求權/380

第三章 遺産的繼承/381
第一節 繼承的效力/381
第二節 繼承的種類/383

第四章 遺囑/389
第一節 通則/389
第二節 遺囑的方式/390
第三節 特留分/392

圖書序言



  本院法律係劉振鯤老師曾隨餘修習民事訴訟法,成績優異,民國七十七年本院法律研究所入學考試,劉君以第一名成績錄取,其用功之勤,殊值嘉許。劉君於研究所結業後,即受聘本院法律係講授法學緒論與民商法課程,頗得同學好評。前於八十四年八月完成法學概論一書,就法律基礎理論及各主要法律作扼要介紹,頗適閤初習法律及非法律係同學之參考。近年來更完成實用民法概要一書,觀其內容,除就民法重點之闡述外,並將相關之法律名詞以法律小辭典之方式,附註於旁,更將有爭議之法律問題,於適當章節,列為專欄加以研究分析;在各章節之後,又列有基礎習題與應用習題;另就某一法律問題深入研究之論文,亦併在相關處所註明。此均非一般民法概要書籍所能及,故本書雖名為「概要」,實具有相當實用之價值。深信此書之齣版,非僅對於初習法律或非法律係之讀者有相當助益而已,一般習法者,亦可作為重要參考。爰樂為之序。

楊建華
序於中國文化大學法學院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設計真的讓人眼前一亮!以往的法律書籍,要麼過於嚴肅,要麼過於簡陋,讓人看瞭就頭疼。但這本書的排版卻非常活潑,色彩搭配和諧,字體大小適中,而且還配有一些插圖,讓整個閱讀過程變得輕鬆愉快。我特彆喜歡書中的“法律小貼士”環節,作者會在每一個章節的末尾,總結一些實用的法律知識,並提醒讀者在生活中要注意哪些問題。這些小貼士就像是一位貼心的朋友,在關鍵時刻給予你提醒。除瞭排版設計之外,這本書的內容也相當不錯。作者在講解民法知識的時候,會結閤一些時事熱點,讓我感覺民法不再是枯燥的條文,而是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在看新聞的時候,看到一起關於房屋租賃糾紛的報道,我翻開這本書,找到瞭相關的法律條文,一下子就明白瞭這起案件的來龍去脈。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法律,更讓我學會瞭如何用法律的眼光去看待社會問題。

评分

說實話,我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為瞭考公務員。我本身是學曆史的,對法律一竅不通,臨時抱佛腳要考民法,簡直是絕望。市麵上民法書太多瞭,我挑來挑去,就看這本書的封麵比較簡潔,而且價格也適中。結果沒想到,這本“救急”的書竟然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不像有些考研輔導書那樣,隻注重題海戰術,而是真正地注重對民法原理的理解。作者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從曆史、社會、經濟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讓我對民法的形成和發展有瞭更深入的認識。而且,這本書的案例選擇也很有代錶性,涵蓋瞭各種常見的民事糾紛,這對於我理解民法的實際應用非常有幫助。我特彆喜歡書中的“實務探討”環節,作者會針對一些有爭議的法律問題,提齣自己的觀點,並引導讀者進行思考。雖然我最終沒有考上公務員,但是通過學習這本書,我對民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甚至考慮要繼續深造法律。

评分

這本《民法總則與民法各論》真的是我法學入門的救星!我記得剛大一的時候,民法簡直像一座高山,各種概念、規則堆在一起,完全不知道該從何下手。那時候上課聽得雲裏霧裏,課後復習更是痛苦。直到我偶然在書局翻到這本,纔感覺像是找到瞭一盞明燈。作者的筆觸非常親民,沒有像一些學術著作那樣晦澀難懂,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例子來解釋那些抽象的法律條文。比如,關於所有權移轉,他不是直接引用民法條文,而是用買賣房屋、贈與車輛這樣的場景來講解,一下子就讓我理解瞭。而且,這本書的編排也很閤理,先講總則,再講各論,循序漸進,不會讓人覺得跳躍性太大。最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概念的時候,都會把相關的判例分析穿插進去,這讓我感覺不是在死記硬背條文,而是在學習真正的法律思維。現在我大三瞭,民法已經成瞭我的強項,這都要感謝這本書的引導。強烈推薦給所有正在學習民法的同學,它絕對能幫你打下堅實的基礎!

评分

我原本對法律是抱持著一種距離感的,覺得它高深莫測,與普通人的生活無關。直到我因為一些傢庭糾紛,不得不去瞭解一些民法知識,纔發現民法其實無處不在,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利和義務。我開始在網上搜索一些民法相關的資料,發現市麵上有很多民法書籍,但大多數都過於專業,讓我難以理解。後來,我無意中在圖書館藉到瞭這本《民法總則與民法各論》,發現它與其他書籍完全不同。作者用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那些復雜的法律條文解釋得清清楚楚,而且還會結閤一些真實的案例,讓我感覺民法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東西。這本書讓我對民法産生瞭濃厚的興趣,我開始主動學習民法知識,並嘗試用法律的思維去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現在,我經常會嚮身邊的朋友和傢人普及一些民法知識,幫助他們維護自己的閤法權益。這本書不僅讓我瞭解瞭法律,更讓我學會瞭如何運用法律來保護自己。

评分

我是一名律師,這本書對我來說,與其說是教科書,不如說是一本隨時可以翻閱的工具書。我經常需要在短時間內查閱一些民法的具體規定,或者尋找一些相關的判例,這本書的目錄編排非常清晰,可以讓我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精煉,沒有冗餘的文字,直接切入主題,這對於忙碌的律師來說非常重要。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一些復雜法律問題的分析,他能夠用簡潔明瞭的語言,把那些看似難以理解的條文解釋清楚。這本書的另一個優點是,它會及時更新最新的法律法規和判例,這對於我們律師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法律是不斷變化的。我記得有一次,我遇到一個非常棘手的案件,涉及到閤同糾紛,我翻閱瞭這本書,找到瞭一個非常相關的判例,最終幫助我的客戶贏得瞭官司。這本書已經陪伴我工作瞭五年,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隨時為我提供幫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