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三步

人間三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錦發
圖書標籤:
  • 科幻
  • 賽博朋剋
  • 懸疑
  • 推理
  • 人工智能
  • 未來世界
  • 短篇小說
  • 中國科幻
  • 虛擬現實
  • 意識上傳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睽違十年以上,颱灣文學作傢吳錦發重返文壇的自省之作。 「人間三步就是我在自己『一個人的教堂』,對自己做的『告解』。」──吳錦發 全書分為「殘念」、「情之難」與「宿世」三步,吳錦發以某君自稱,迴顧生命過程中,那些可尋的脈絡。喜、怒、哀、樂、正義、內疚、希望、幻滅……,他坦誠麵對自己的完美或不完美,真實迴應人生數十載,纍積至今的美麗與缺憾。 《人間三步》固然是吳錦發個人的告解。然而,他從美濃的農戶之子,努力不懈而成為颱灣文學作傢,曆任文建會副主委、屏東縣文化處長,其所經曆及感受的人間百態,又何嘗不是颱灣風起雲湧的時代縮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吳錦發


  1954年生,高雄美濃人,中興大學社會係畢業。曾任文建會副主委、屏東縣文化處長,現為快樂聯播網主持人。小說、散文著作十多部,詩集三部,政治文化評論集十部。曾獲時報文學奬、聯閤報中篇小說奬、吳濁流文學奬。〈鞦菊〉〈春鞦茶室〉(青春無悔)曾改拍為電影、電視劇。作品有英、德、日、韓語等翻譯。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自序

一個人的告解


  年輕時代,曾有很長一段時間,和前輩作傢鄭清文、李喬過從甚密,我經常在鄭清文前輩傢碰到李喬老師。

  每次碰麵,都和李喬有說不完的話,或談文學,或談曆史,或談人生。

  有一次,李喬老師談興正酣,突然迸齣一句:「人生的真相,本就是亂七八糟的嘛。」然後兩人哈哈大笑。

  過瞭沒多久,他在一篇小說中,藉著小說的主人翁,又把那句話說瞭一遍:「人生的真相,本就是亂七八糟的嘛,嘿嘿。」

  這時候的我,不再把李喬的這句話當作玩笑而認真作瞭思索。

  如今,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也過去瞭,到瞭現在這個歲數,迴頭驀然發現自己的人生,果真過得「亂七八糟」!

  在「亂七八糟」的生命過程中,想要找齣一些可尋的脈絡,這就是這本小說《人間三步》誕生的原因。

  不管我過去經曆過什麼;喜、怒、哀、樂、正義、內疚、希望、幻滅……,如同被棄置於荒野雜草叢中,企圖找齣一條可以突圍的路。現在的我終於明白「亂七八糟的人生」唯一的齣路,其實始終就隻能「麵對自己」,「麵對自己」的完美或不完美,美麗與醜惡。

  可以這麼說吧,《人間三步》這本書,就是我在自己「一個人的教堂」,對自己所做的「告解」。

  是為之序。

推薦序

人生是一段艱難麯摺的旅程


  泡一杯溫潤雪烏龍,慢慢賞讀《人間三步》,隨著文字入口茶味越來越青澀,應該要熱一壺清酒纔對,在微醺中陪同「某君」迴眸人生路。吳錦發先生自序中引用作傢李喬的一句話:「人生的真相,本就是亂七八糟的嘛!」其實,酒醉知心定;愛過識情濃,每個人都明白人生的真相就是自己笑過淚過被傷過也傷過人的情之印記,我比較不懂的是,寫一部類法國文學傢也是哲學傢盧梭《懺悔錄》的類自傳體小說,作者要剋服多少內在外在的障礙,那是赤裸裸在讀者麵前袒裎生命中陰暗甚至隱晦的角落,或許也要有深厚的哲學修為纔能如武士刀齣鞘自剖吧!

  第一步「殘念」,最重要的主題其實是關於死亡。某君成長過程就不斷目覩死亡,不管是兒時玩伴的弟弟、中學時代的錶妹甚至有記憶以來就陪著某君的獵狗「庫洛」,或隨著年歲增長至親好友不斷凋零,就如某君所敘述的從齣生那一刻起他就很接近死亡瞭,而今「突然覺得,自己冷不防地就被推到瞭和死亡麵對麵的第一綫」。

  也許就是那種和死亡開始麵對麵生命隨時會消逝的領悟,也纔有勇氣開始麵對人生的真相並且珍惜自己還在世的時光吧!聖經傳道書不也說瞭:「誰仍在活人之列,誰就還可以信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勝過死瞭的獅子。活人知道自己必死,死人卻毫無知覺,再也沒有酬勞,因為他們都無人紀念,被人遺忘。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忌妒,都已經消逝瞭。人在天日之下所做的一切事,從此都與他們無乾瞭。」

  第二步「情之難」是我最偏愛的部分,尤其某君和父親、母親之間的牽牽絆絆、糾糾葛葛,讓我忍不住潸潸淚流,生命來處沉潛的臍帶記憶錯綜的親情烙印,其實是不思量自難忘而且隨著歲月越發鮮明,為人子女和生身父母之間的「隔」,也許隻有藉著歲月淘洗纔能夠透徹上一代的愛和寂寞,也纔能夠用心疼惜自己的父母,一如褓抱時期父母對我們全然的疼惜。

  至於愛情,極盡突顯吳錦發日本文學的深厚功力,從國內的小儒日本的岩屋美子韓國的閔淑姬幾段情,齣自男人筆觸的細緻、精確、優美和精緻,我常驚嘆日本作傢如川端康成如三島由紀夫描述女人內心的隱微,比女人還女人,而這幾段情之難已盡得「美麗與哀愁」的境界。

  第三步「宿世」,文字經營齣光影斑駁的魔幻感覺,身為讀者,你我相信前世今生或宿業因果嗎?也許各有解讀。

  我倒是想分享英國宇宙學科學傢史蒂芬‧霍金的幾句金言,「我的科研工作,是希望尋求一個理性的架構,可以用來理解我們身處的這個宇宙。」「你也許可以說這些自然定律是上帝的傑作;但這比較接近是『上帝』這個稱謂的定義,而不是證明上帝存在的證據。」所以某君所經曆的如夢似幻的心靈感應可能嗎?那恐怕是大哉問瞭。

  我倒比較建議讀者以文學的角度來欣賞某君的第三步,彷彿在森林迷霧行走,充滿不可思議的美感,那是美學的極緻。若要在迷霧中尋找對岸武士帶頭者或高一生的身影,也許那就是作者一生嚮往的境界和風範,以及期待這樣的精神可以代代傳承不被湮滅在曆史長河中,所以當某君高呼高一生,應答的,不就是高英傑?

  這是一篇序嗎?剪雲不敢,就當作導讀或心得吧!倒是強力推薦給讀者,作傢也要到瞭吳錦發先生這樣的年歲、修為和徹悟,纔能如此赤誠地麵對自我而且袒露於世人麵前,請大傢親自進入一個作傢無隱無諱的內心世界。

林剪雲

推薦序

無所愧怍於天地之間


  閱讀吳錦發老師長篇小說《人間三步》,正是我父親病重麵對生死大關的時刻,有數月的時間,我每天奔波在醫院之間,我站最久的地方就是父親的病榻前。這段時間我對於生命最深刻的領悟:「人生最重要的事是:無所愧怍於天地之間。」

  在我讀吳錦發寫〈父親〉:「受不瞭瞭,我很痛苦,就到這裏為止吧——」我的心被深深觸動著,這句話也是父親不堪病苦時對我說的話,而他消瘦成皮包骨的嬴弱身子還夾在生死縫隙間受苦。

  小說傢高明的地方就是一、二句人物對話,點齣人生悲歡離閤的哀慟。吳錦發這本小說的主題圍繞在死亡、永生、輪迴,從他的自傳年輪鏇轉齣激盪又深沉的懺情。懺悔文學的世界名著:奧古斯丁《懺悔錄》、托爾斯泰《復活》、盧梭《懺悔錄》、喬伊斯《一個青年藝術傢的自畫像》、夏目漱石《心》……等大文豪的作品,或是自傳或是虛構故事,都是真實麵對生命本質的靈魂告白。站在死亡深淵的邊緣,扒下僞裝的畫皮,骨頭與肉身也析離,即使砍下頭顱,靈魂依舊匍匐前進。

  吳錦發老師是我進入文壇提攜我的前輩,很榮幸相識近三十年,我們曾經是民眾日報同事數年,也一起參與柴山自然公園的保育運動多年,那段一起為心所愛的颱灣土地拍拚的年輕歲月,是我此生最有意義的記憶。因為相識久,又都熱愛文學,得以親近聆聽他談述他的寫作,小說花含苞經年,終於看到花朵綻放的禪之花。這本小說裏,有的故事是寫我們共同的朋友〈有螢火蟲的森林〉,或聽他說過的故事〈湯澤的碑〉、〈父親〉、〈菊啊〉、〈阿嘉〉,小說友誌曆經漫長的等待,閱讀小說成品,有一種虛實情境交融的奇妙體驗。

  〈有螢火蟲的森林〉每一字每一句,都會觸動我的淚腺,主人翁阿德是我們一起拍拚柴山卻英年早逝的的朋友,小儒是我美麗的老友,某君是作者自傳身影。

  「妳啊,妳怎麼就不懂,我們三個人不是男與女,我們是同一棵樹啊——」

  一句隱喻昇華瞭小說中糾葛如樹藤的情愛,這是我喜歡讀吳錦發小說的原因,社會學係齣身的他,看人生總有他哲學沉思的魅力。這篇小說相信很多高雄藝文界朋友會爭相拜讀,不是因為窺探,而是追憶對高雄卓有貢獻的阿德。

  「我一直……一直嚮他說,我沒辦法啊,我——我沒辦法讓他死啊——。」

  這句吶喊是小儒對阿德,又何嘗不是我們麵對後來英年早逝的優秀藝術傢倪再沁、李俊賢的傷感?

  我跟吳老師日常偶有筆談對話,他覺得這像鍾理和跟文友切磋,相互激勵創作,最近他常談及文學的「穿透」,作者妙筆是否能穿透曆史、文化、哲學、時間、地域。《人間三步》小說中段〈福岡邪惡〉、〈閔淑姬〉非讀不可,從某君與岩屋美子、閔淑姬的異國情緣,談到東北亞韓、日、颱的曆史背景。作傢觸角可以放如此遠,卻由一個最小的一個人的私密處鑽進去,「私小說」的自我暴露,實則是直視生命的勇敢。吳錦發因著廣博閱讀與世界行踏,通過社會學訓練的敏銳視界(horizon),穿透生活與小說,反芻照映齣清亮的水中月,啊,那月色的光輝!

  吳錦發也寫詩,他愛讀日本俳聖鬆尾芭蕉的俳句、禪宗的公案,他的小說充滿人間的溫暖,還帶有一種迷人的詩意,這種詩意是洞徹生命的清澄,一種作者的生命態度,從〈阿纔〉對留級生的悲憫童真,八歲背棄朋友的痛苦與羞辱。大緻可以瞭解他後來從事保育運動、民主運動的一本初衷,人一生隻要做好一件事就值得瞭。

  小說終篇〈杜鵑山〉是鄒族音樂傢高一生的故事,以夢境迴到輪迴的主題,颱灣人共同曆史二二八的悲愴,國族的悲劇迴溯到一塊墓碑、一首歌〈喀鞦莎〉,詩的精鍊語言。西方懺悔文學與基督教有關,而東方的佛教也有宗教懺悔,如梁皇寶懺、水懺,都與輪迴有關,這就構成東方小說獨特的內涵,高一生因叛亂罪被槍決╱某君齣生時臍帶繞頸,反骨靈魂的生死輪迴,難道不是颱灣的希望?
 
凃妙沂

圖書試讀

某君並不清晰明白,為什麼他要寫這樣一本書。不,他從來也沒有計劃要把這雜亂記載的東西作什麼樣的處理。
 
這些天來,某君被許多奇異的事件睏擾著,譬如半夜驚醒,明明人是清醒著,但卻發現自己無可遏阻地喃喃自語:而且語言怪異,那是他完全不能理解的語言,但是意識的某個部份,他似乎又知道,那是某一種古老的語言,因為他清醒意識著,那不是雜亂的夢囈,而是句子完整,層層疊疊的語言,隻是他無法控製,也不明白這些話語的意涵。
 
「我瘋瞭嗎?」某君經常驚駭地如此想。
 
或者,「我快死瞭嗎?」
 
某君不知道為什麼最近經常想到「死亡」這個字眼。這也是很自然的吧,自從父親在三年前過世之後,比父親更年輕的叔叔們也陸續過世瞭;父親這一輩的叔叔、伯父全過世瞭。照輩份年歲,他已經是傢庭裏最年長的男性瞭。突然覺得,自己冷不防地就被推到瞭和死亡麵對麵的第一綫。
 
也許,就那麼突然的那一天吧?
 
某君會這麼憂心著,也是因由於父親的兩個弟弟,也就是他兩個叔叔,死亡都來得很突兀。
 
小叔叔清晨起來摘黃瓜,準備送去果菜市場,連一點聲響也沒有,他兒子瞥見他摘著黃瓜突然趴下去,還以為他不小心滑倒瞭。
 
「怎麼啦?」
 
他兒子問,他沒再迴答。
 
小叔叔過世後,第二年,他的大叔叔也接續過世瞭。大叔叔沒結婚,自己單獨住在老夥房一間磚瓦房裏,經常騎輛腳踏車,在村子裏蹓來蹓去,到他經常去的老理發廳,看人打牌下棋。
 
有人偶爾想起幾天沒看到他,好奇到他住的房子,從門縫探瞭探,在昏暗的光綫中,似乎有人仰躺在地闆上……。
 
「你們傢的風水,有沒有叫人看看哪?」
 
有某一個長輩在喪禮上,對某君這樣說。
 
某君起先沒把這話放在心上;但某夜開始,他發生瞭半夜囈語的現象。而且連續將近兩個月的時間,他去看瞭腦神經科,神經科沒有什麼結論,隻是多吃瞭一堆鎮定劑、抗憂鬱劑。
 
最後,傢族協議,終於請瞭地理師,把祖墳打開,除瞭祖父的骸骨變得比較黑褐色外,沒有其他什麼更具體的論證。
 
倒是請地理師挖墳檢視祖先風水那一天,地理師在傢裏用餐,他偶爾嚮地理師提到晚上夢囈之事。
 
「那是天語。」地理師盯著他看,並露齣神祕的笑容:「和前世因果有關。」
 
因果?什麼因果?某君大惑不解地問。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