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顔皓首憶當年:流亡甘苦談

蒼顔皓首憶當年:流亡甘苦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憶當年,
  好像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麵,立即濺起一圈圈的漣漪……
  憶當年,
  好像打翻瞭五味瓶,瞬間,酸、甜、苦、辣、鹹一齊湧上心頭……


  本書為李自德先生的迴憶錄,除瞭親述自幼到求學、離鄉到入伍、被俘到重迴復興基地颱灣等經曆,也收錄瞭他在囚禁越南期間及流亡、退引後的詩文創作,最末並附上數百封的往來傢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自德


  作者李名自德,乳名喜全,自號樂天教主,河南省長葛縣人。

  民國37年(1948)正值求學期間,內亂戰火不斷延燒,校園遭波及,當即跟隨學校,餐風宿露,奔走大江南北,一路流亡、乞食。後來局勢動蕩,棄學從軍,轉戰西南邊陲,一度陷入無助的黑暗期,幾遭不測。民國38年(1949)底遁走異域,被法軍囚禁,成為國際俘虜。民國42年(1953)獲釋,轉赴颱灣重作馮婦。民國55年(1966)在艱苦環境中,草率築巢,育三子。民國74年(1985)卸下戎裝,踏上閑雲野鶴之路。

  迴顧這坎坷的一生,可說五味雜陳,有失意時的傷痛,也有苦難中的溫馨。凡此種種,看似多災多難,但非身曆其境,無法體會到真正的辛酸和苦惱。

  目前賦閑在傢,含飴弄孫,依稀安度著閑情逸緻的夕陽生活。(節錄自內文)
 

圖書目錄

題辭代序
兒序
作者肖像群
祖譜簡錶

第一章 我這九十鞦
一、弁言
二、自我速寫
三、生日禮物
四、生辰溯源
五、傢世背景
六、求學過程
七、軍旅生涯
八、步上新裏程

第二章 詩文草
一、被囚禁越南期間之感受詩(含新舊打油詩共30首)
二、流亡、迴鄉及退隱後之感懷
三、其他詩文

第三章 傢信
一、緣起
二、本文
三、結語



 

圖書序言

兒序

  老爸這本迴憶錄定稿後準備齣版,但缺少個序文,老爸錶示說這等拙作不擬找人賜序,以免令人恥笑。可是一般書冊都有個序,獨此缺如,總覺得像少點什麼似的,不完整。為瞭補遺,我就自告奮勇的來「濫竽充數」吧!

  大約在十好幾年前,老爸返迴暌違四十多年的故鄉探親,想著以往,看著眼前,感慨萬韆,想見的人多已凋零,眼前的眾多親人多為他離傢後齣生的晚輩們,在暢談敘舊後,他們懇切要求老爸把離傢幾十年的遭逢,能以書麵文字寫成書冊,好讓傢人後輩仔細瞭解一番。

  老爸返颱後,就著手寫迴憶錄,但他的想法,希望我可以一起協助完成,於是傢父將完成的手稿交由我打字及整理,之後再請他過目檢查,如此反覆多次,經過一段時日,作品慢慢有瞭雛形。

  透過每次的打字,我除瞭深入瞭解父親自幼到求學、離鄉到入伍、被俘到來颱等經曆。更體會到他吃苦、耐勞、忍辱負重、遭受之苦難與摺磨令人鼻酸。父親平時也會跟我提及他過去的故事,但我都當作耳旁風,並不在意,這次看瞭他的钜作,讓我銘感五內,其中還有些情節讓我不禁流下瞭欽佩的眼淚。

  2018年底稿件悉告完成,透過整理老爸的迴憶錄讓我認識到他諸多值得景仰的地方,書不盡意,請讀者諸君仔細品味,就可明瞭我所言不虛瞭。
 
李含青序於自宅
2019.1.28

圖書試讀

一、弁言
 
山中常遇韆年樹,世上少見百歲人,
須臾穿透九十載,迴首檢視這一生。
 
日前,漫步颱北街頭,途經書市,信手翻閱瞭幾本有關傳記文學(迴憶錄)之類的書冊。這些書的作者普及各階層;且不乏退隱後之政商聞人與社會名流。書本的內容,雖因人而異,但總體而言,大多是敘述他們個人一生的奮鬥經過,包括其個人生平、重要言論、以及對社會付齣之心力和貢獻等等。其中有成就非凡的躊躇滿誌,也有壯誌未酬的感慨和遺憾,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歸途上,隨著老爺公車之蠕蠕而行,宛如坐搖籃,難得的片刻享受;放眼車外,街景繽紛,油然心曠神怡。每到一停靠站,不經意的迎送著上下車的乘客;有爭先恐後的躁進,也有謙恭禮讓的溫馨,形形色色,司空見慣。因之,並不影響方纔瀏覽書報攤所獲心得之迴味,一路上勞頓難免,但頗覺不虛此行。
 
踏進蝸居,自我省思,並非聞人,亦非名流,但是倒有一點相似處,那就是皆為退休之輩,於是乎就難免不會泛起一些心靈上的漣漪。說實在的,打從離開職場之後,無案牘之勞形,心情驟然的放鬆,確實有一些難以形容的不自在感:飄忽、落寞、空虛、淒涼,排山倒海般湧現,似是徘徊在黃昏海岸,遊走在晚霞河濱,時而凝視著夕陽餘暉,時而仰望著寒夜流星,驀然迴首,九十年的寶貴歲月已悄悄從身邊溜走,不已悵然。幾個同病相憐的難兄難弟有誌一同,為排遺空寂,共商協議,作定期定量的『方城論劍』,或謂預防癡呆,或謂娛樂消閑,或謂短暫麻醉,或謂不良示範。迨量時漏盡,嘎然而止,輒盡歡而散,不亦快哉!然而在鏖戰之餘,麯終人散後,偶而亦萌異想天開之念,但自忖一介凡夫,豈敢打腫臉自我膨脹?而況敝邑有句譏諷不自量力者的諧後語說:「賴蛤蟆上秤盤,不知自己是幾斤幾兩瞭」,說的貼切中肯,不啻「冷水澆頭懷抱冰」。但是,物有貴賤,人有高下,虎狼吃肉,牛羊啃草,於是就厚著臉皮,不揣謭陋的提起塵封之禿筆,抱持著村童「和尿泥」之心態,把老朽這輩子的見聞概略迴憶一下,想到那兒就寫到那兒,片片段段,星星點點的,宛如流水濫賬,雜亂無章,既沒引人入勝之處,也沒參考價值可言,純粹是率爾操觚,必然貽笑大方。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