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對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之研究與實踐:從金門協議到兩岸電信詐騙的司法閤作

大陸對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之研究與實踐:從金門協議到兩岸電信詐騙的司法閤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兩岸司法閤作
  • 刑事司法
  • 電信詐騙
  • 金門協議
  • 海峽兩岸
  • 法律研究
  • 犯罪預防
  • 跨境犯罪
  • 司法實踐
  • 颱灣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在海峽兩岸隔絕時期,刑事司法互助問題並不突齣。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兩岸人員、經貿、文化等各方麵交流往來日益頻繁,跨境犯罪不僅大量滋生,而且從趨勢看,更是利用海峽兩岸尚未統一的現狀,利用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並不暢通的客觀事實而大勢實施,一定時間內甚至齣現某些或者某類犯罪特彆突齣的情況。

  兩岸的刑事司法互助與其他領域的閤作一樣,與颱灣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在兩岸關係朝著和平方嚮發展之前,閤作打擊跨境犯罪與刑事司法互助並不具備現實的條件。《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是兩岸關係進一步迴暖之後簽署的一係列協議之一,它不僅順應兩岸交往的現實需要,而且是繼《金門協議》之後又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但是,《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隻是一個框架性協議,對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隻做原則性規定,大量的法律問題、實務操作問題還有待於研究和探索,本書正是對這一現實問題的迴應。

  兩岸的政治格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國兩製」。所以,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模式應有彆於一般的區際刑事司法協助,也有彆於大陸與港、澳之間的刑事司法協助,必須探求並建立彼此可以接受的全新的模式。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刑事司法互助曆程
第一節 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刑事司法互助曆程
一、民間交往階段(1979—1987)
二、間接交往階段(1987—1990)
三、半官方交往階段(1990—2009)
第二節 《金門協議》簡析
一、《金門協議》簽署的背景
二、《金門協議》的內容和特點
三、《金門協議》的曆史意義
四、《金門協議》的侷限性——與《南京協議》比較
第三節 《南京協議》評析
一、《南京協議》的內容
二、《南京協議》的學理解讀
三、《南京協議》的現實缺憾

第二章 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的衝突及解決
第一節 海峽兩岸劫機犯罪與刑事管轄權
一、海峽兩岸劫機犯罪情況及原因分析
二、海峽兩岸劫機犯遣返的麯摺曆程
三、海峽兩岸劫機犯遣返涉及的問題
第二節 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的衝突
一、刑事管轄權的法律依據
二、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衝突的原因分析
三、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衝突的種類
四、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衝突的性質和特點
第三節 海峽兩岸刑事管轄權衝突的解決
一、基本原則
二、具體規則

第三章 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逃犯移交
第一節 概述
一、引渡、逃犯移交、遣返的名稱辨析
二、中國的引渡製度
第二節 內地與港澳之間的逃犯移交
一、內地與香港的逃犯移交
二、內地與澳門的逃犯移交
三、內地與港澳逃犯移交閤作的前景
第三節 美國州際逃犯移交
一、美國州際逃犯移交的法律基礎
二、美國州際逃犯移交的原則
三、美國州際逃犯移交的程序
四、美國州際逃犯移交的特點
第四節 海峽兩岸的逃犯移交
一、海峽兩岸逃犯移交協議
二、海峽兩岸逃犯移交的實踐
三、海峽兩岸逃犯移交麵臨的主要問題
四、海峽兩岸逃犯移交的原則構建
第五節 海峽兩岸逃犯移交中的「政治犯罪」
一、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的「政治犯罪」
二、歐盟、美國刑事司法協助中的「政治犯罪」
三、海峽兩岸逃犯移交中的「政治犯罪」問題

第四章 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文書送達
第一節 兩岸及港、澳相互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
一、內地與港澳相互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
二、海峽兩岸相互送達民商事司法文書
第二節 海峽兩岸相互送達刑事司法文書
一、海峽兩岸相互送達刑事司法文書的主要類型
二、《南京協議》約定的兩岸相互送達刑事司法文書
三、海峽兩岸刑事司法文書送達互助製度的完善

第五章 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調查取證
第一節 概述
一、海峽兩岸相互協助調查取證的措施
二、海峽兩岸相互協助調查取證的程序依據
第二節 《南京協議》約定的調查取證措施
一、查找或者辨認有關人員
——確定關係人所在或確認其身分
二、委託詢問證人——取得證言及陳述
三、調取書證材料——提供書證等
四、搜查、扣押和凍結——搜索及扣押等
五、聯閤偵查
第三節 《南京協議》未約定的調查取證措施
一、解送在押人員齣庭作證
二、派員調查取證
三、遠程視頻取證
四、特殊偵查手段

第六章 海峽兩岸司法互助之罪贓移交
第一節 概述
一、相關概念辨析
二、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的「追繳犯罪所得」
第二節 海峽兩岸罪贓移交之基本製度
一、建立「罪贓分享製度」
二、透過民事訴訟直接追迴財産
三、建立「不經定罪的沒收製度」
四、承認與執行對岸刑事裁決中的沒收
五、在特定犯罪中實行舉證責任倒置規則
第三節 海峽兩岸罪贓移交互助與刑法修改
一、將「犯罪所得」擴大到間接犯罪所得
二、將「犯罪所得」的處置方法與國際公約接軌
三、在刑法中增設對「犯罪所得」司法協助的分享製度
四、建立「未定罪沒收」製度
五、完善現行民事訴訟製度以配閤國際、區際追贓閤作
六、保護善意第三人的財産權

第七章 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刑事訴訟移管
第一節 刑事訴訟移管製度的基本內容
一、刑事訴訟移管的含義
二、刑事訴訟移管的産生、發展
三、刑事訴訟移管的原則
四、刑事訴訟移管的渠道
五、刑事訴訟移管的程序
第二節 中國的刑事訴訟移管
一、中國刑事訴訟移管的立法和實踐
二、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移管的性質
三、海峽兩岸適用刑事訴訟移管的具體情形
第三節 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移管製度之構建
一、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移管的必要性
二、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移管的可行性
三、海峽兩岸刑事訴訟移管製度的構建

第八章 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之被判刑人移管
第一節 被判刑人移管製度的基本內容
一、「被判刑人移管」的概念辨析
二、被判刑人移管的特徵
三、被判刑人移管與引渡的區彆
四、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被判刑人移管的立法概覽
五、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被判刑人移管製度的主要內容
第二節 中國的被判刑人移管
一、中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中的被判刑人移管
二、中國區際刑事司法協助中的被判刑人移管
第三節 海峽兩岸被判刑人移管製度之構建
一、海峽兩岸被判刑人移管的基本原則
二、海峽兩岸被判刑人移管的具體問題

第九章 海峽兩岸司法互助之警務閤作
第一節 海峽兩岸警務閤作的現狀
一、海峽兩岸警務閤作曆程
二、海峽兩岸警務閤作的主要內容
三、閩颱警務閤作實踐的新內容
第二節 海峽兩岸警務閤作的發展
一、當前海峽兩岸警務閤作麵臨的主要問題
二、海峽兩岸警務閤作的發展
第三節 海峽兩岸警務閤作之打擊跨境電信詐騙
一、海峽兩岸跨境電信詐騙犯罪的現狀
二、兩岸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的閤作方式
三、兩岸閤作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的難題及原因分析
四、兩岸閤作打擊跨境電信詐騙的對策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圖書序言

前言

張淑平


  在海峽兩岸隔絕時期,刑事司法互助問題並不突齣。隨著全球化的進程和兩岸人員、經貿、文化等各方麵交流往來日益頻繁,跨境犯罪不僅大量滋生,而且從趨勢看,更是利用海峽兩岸尚未統一的現狀,利用兩岸刑事司法互助並不暢通的客觀事實而大勢實施,一定時間內甚至齣現某些或者某類犯罪特彆突齣的情況。

  兩岸的刑事司法互助與其他領域的閤作一樣,與颱灣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在兩岸關係朝著和平方嚮發展之前,閤作打擊跨境犯罪與刑事司法互助並不具備現實的條件。《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是兩岸關係進一步迴暖之後簽署的一係列協議之一,它不僅順應兩岸交往的現實需要,而且是繼《金門協議》之後又一個具有裏程碑意義的兩岸司法互助協議。但是,《海峽兩岸共同打擊犯罪及司法互助協議》隻是一個框架性協議,對共同打擊犯罪和司法互助隻做原則性規定,大量的法律問題、實務操作問題還有待於研究和探索,本書正是對這一現實問題的迴應。

  兩岸的政治格局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一國兩製」。所以,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模式應有彆於一般的區際刑事司法協助,也有彆於大陸與港、澳之間的刑事司法協助,必須探求並建立彼此可以接受的全新的模式。

  由於「海峽兩岸刑事司法互助」尚處於探索中,更因作者水平所限,書中定有疏漏、甚至錯誤之處,敬祈專傢、學者批評指正!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研究颱灣與大陸刑事司法閤作的書籍,讓我深感其切閤時勢的必要性。長期以來,兩岸在法律體係、司法程序上存在差異,導緻跨境犯罪,尤其是電信詐騙等新型犯罪,層齣不窮。過去,我們可能習慣於將這些問題簡單歸咎於“對方”的製度問題,但隨著犯罪手法日益復雜,僅靠單方麵力量已難以有效應對。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它嘗試從一個更務實、更具建設性的角度,去探討兩岸如何通過協議、溝通與閤作,共同打擊犯罪,保障兩岸人民的生命財産安全。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金門協議的深入剖析,這不僅僅是一份曆史文件,更是兩岸司法閤作的起點和基礎。協議的局限性與時代變遷,都值得我們認真反思。然而,僅僅有協議是不夠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實、如何執行。書中對於兩岸電信詐騙案件的分析,更是直指當前最緊迫的挑戰。詐騙集團往往利用兩岸法律漏洞,跨境作案,使得追贓、懲凶睏難重重。這本書沒有停留在泛泛而談的層麵,而是深入探討瞭具體的司法閤作機製,例如證據收集、人員移送、法律互助等,為我們提供瞭一些可行的思路和方案。

评分

坦白說,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對兩岸司法閤作的瞭解,僅限於新聞報道和一些零星的學術文章。我一直認為,由於政治因素的製約,兩岸在司法領域的閤作空間非常有限。但這本書卻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作者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和數據研究,證明瞭在某些領域,兩岸的司法閤作已經取得瞭顯著的成效。例如,在打擊人口販賣、走私毒品等犯罪方麵,兩岸已經建立瞭一定的閤作機製,並取得瞭一些積極的成果。當然,作者也承認,兩岸的司法閤作仍然麵臨著許多挑戰。例如,由於法律體係的差異,導緻證據的采納和程序的執行存在睏難。此外,政治互信的缺失,也使得閤作的推進變得更加復雜。但作者認為,這些挑戰並非不可剋服。隻要雙方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加強溝通與協調,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不僅僅從法律的角度,而是從社會、政治、經濟等多個角度,去分析兩岸司法閤作的現狀和前景。這種跨學科的視角,使得這本書更具深度和廣度。

评分

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學術論文的嚴謹,而是一部充滿現實主義色彩的社會觀察報告。作者並沒有刻意迴避兩岸關係的復雜性,而是坦誠地指齣瞭閤作中存在的障礙與挑戰。例如,政治互信的缺失、法律體係的差異、以及社會輿論的壓力,都可能成為司法閤作的絆腳石。但作者並沒有因此而悲觀,而是強調瞭溝通與理解的重要性。他認為,隻有雙方能夠放下成見,以開放的心態去交流,纔能找到共同利益,建立互信的基礎。書中對於兩岸司法人員交流的建議,我深以為然。通過交流,可以增進彼此對不同法律體係的瞭解,減少誤解和摩擦,從而提高閤作效率。此外,作者還提到瞭一個經常被我們忽視的問題,那就是受害人的權益保護。在跨境犯罪中,受害人往往麵臨著語言不通、法律知識匱乏等睏境,難以有效地維護自己的閤法權益。因此,兩岸應該加強在受害人援助方麵的閤作,為受害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僅在於它提供瞭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更在於它引發瞭我們對於兩岸司法閤作的深入思考。

评分

這本書並非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論述,而更像是一份給颱灣社會,特彆是法律界人士的“備忘錄”。它提醒我們,在麵對日益嚴峻的跨境犯罪挑戰時,單打獨鬥已經行不通瞭。兩岸的命運共同體,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和文化交流上,也體現在司法閤作上。作者對於兩岸電信詐騙的分析,讓我感到非常擔憂。這種新型犯罪不僅給受害者造成瞭巨大的經濟損失,也對社會治安造成瞭嚴重的威脅。而這種犯罪之所以能夠猖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兩岸在司法閤作方麵存在漏洞。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指齣瞭這些漏洞,並提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例如,加強兩岸司法人員的培訓,提高他們對跨境犯罪的認識和應對能力;建立更加完善的證據收集和移送機製,確保證據的閤法性和有效性;加強兩岸的法律互助,為受害人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比較平實,但內容卻非常紮實。作者沒有過多地渲染兩岸關係的復雜性,而是專注於探討具體的司法閤作問題。這種務實、理性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這本書對於颱灣的法律界人士來說,是一本必讀之作。

评分

這本書的寫作風格相當獨特,不像傳統學術著作那樣堆砌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比較通俗易懂的語言,將復雜的法律問題娓娓道來。作者似乎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實務工作者,他對兩岸司法閤作的瞭解,不僅僅停留在書本上,而是來自於真實的案例和實踐。書中對於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讓我印象深刻。例如,作者詳細描述瞭一個涉及走私毒品的案件,以及兩岸司法機關如何通過閤作,最終將犯罪分子繩之以法。這個案例不僅展現瞭司法閤作的必要性,也暴露瞭一些閤作中存在的問題。例如,證據的閤法性、程序的規範性、以及信息的及時共享,都可能成為影響案件偵破的關鍵因素。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問題,而是提齣瞭相應的改進建議。我尤其贊賞作者對於“司法互助”概念的解讀。他認為,司法互助不僅僅是一種法律程序,更是一種政治姿態。隻有雙方都願意積極參與,纔能真正實現互助共贏。這本書的結構也比較清晰,從曆史背景、法律框架、實踐案例、到未來展望,層層遞進,邏輯嚴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