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四大類,200多個有趣的科學遊戲

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四大類,200多個有趣的科學遊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科學遊戲
  • 趣味科學
  • 親子互動
  • 科學實驗
  • 兒童科普
  • 益智遊戲
  • 動手能力
  • STEM教育
  • 傢庭教育
  • 科學啓濛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從科學實驗中解答所有你想知道的「為什麼」
四大類,200多個有趣的科學遊戲,
尋找光學、熱能、電力、動植物界生長的原理和真相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勇於挑戰,探索趣味的自然界

  百種科學實驗,動手動腦,讓你成為小小科學傢
  從天文知識到物理現象,從動植物觀察到自製用品,
  從難解謎團到顛覆你想像的各種解答
  通通透過科學小遊戲,
  培養齣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和感知力

  激發你與生俱來的好奇心,
  解答你所有想知道的「為什麼」
  透過實驗,發覺生活中各種現象背後的趣味知識

  爲什麼天會是藍色的呢?
  彩虹又是怎麼齣現的呢?
  怎麼自己動手做一個小小的發電機呢?
  這許許多多的問題背後,都蘊含很多的科學原理。
  這本書用實驗、遊戲等趣味方式,
  爲孩子們打開科學的大門。

  從實驗中寓教於樂,用智慧探索解答
  本書分為「發現身邊的有趣科學」、「你一定會感到好奇的試驗」、「簡單又好玩的小遊戲」、「巧手做齣神奇物品」四大章節,共有200多道科學實驗,使讀者的思考和智力能全方位提升。

  每個實驗都附上步驟、準備器材和解答背後真相、補充知識點,令人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這些實驗都是使用生活中隨手可得的物品,不需要特彆去準備復雜的道具或儀器,加上操作步驟簡單,過程中充滿趣味,而且兼顧安全性,適閤親子共同操作或青少年朋友們互相學習。

  現在,你隻需要動手動腦、擦亮眼睛,就能在生動有趣的實驗中突破思考盲點,打破以往的刻闆印象,激發大腦潛能;更能進一步培養齣敏銳的觀察能力、科學思考的判斷能力、嚴謹的邏輯分析能力,並且用科學的態度去發現、探索自然的規律,越玩越聰明!

  200多個操作簡單又有趣的科學實驗,
  用實證的態度去發現、探索自然的規律


  好奇心是人類的天性,在成長的過程中,每個人的腦海裏裝滿「十萬個為什麼」。青少年時期是認識自我、探索世界的關鍵時期,為瞭滿足求知欲,在這本書中,特彆收錄200多個實驗,讓人用趣味的方式探索科學界。

  第一部分為「發現身邊的有趣科學」,裏麵是各種自然界的神奇現象,比如橢圓形的地球,會「臉紅」的蝦等。
  第二部分是「你一定會感到好奇的試驗」,當中包含許多生活中常發生,卻令人費解的許多神奇現象,比如消失的顔色,磚頭都壓不碎的雞蛋等。
  第三部分是「簡單又好玩的小遊戲」,讓讀者們自己動手去做科學實驗,可以幫光縴轉彎,還可以用手指讀書,這些遊戲既簡單,又有趣。
  第四部分是「巧手做齣神奇物品」,書中詳細介紹如何製作齣一個小小發電機,或者是一個迷你水底火山,光聽就覺得好酷喔!趕快翻開本書照著做吧!

  本書集科學性、趣味性、實踐性為一體,用圖文並茂的方式營造齣快樂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在動手參與的過程中,體驗到科學的神奇,這對激發探索精神、提升獨立思考能力、培養想像力和創造力都有極大幫助。

本書特色

  ★★實驗類型多樣化,滿足所有的好奇心

  本書中精選200多個有趣的科學實驗,集生活性、實證性、遊戲性、趣味性、百變性於一體,囊括光學、電能、植物生長、動物習性、生活中難解謎團等多種類型,能夠滿足所有人的好奇心,並全方位提升觀察力、分析力、判斷力、想像力、創造力以及思考力,充分發掘大腦潛力,越玩越聰明。

  ★★四大主題循序漸進,越做越有成就感
  本書分為「身邊的有趣科學」、「你一定會感到好奇的試驗」、「簡單又好玩的小遊戲」、「巧手做齣神奇物品」四大章節,由淺入深,讀者可以動手做一做這些實驗,看看雞蛋是怎麼齣紅顔色的汗;看看硬幣是如何跳舞;還可以做一些小遊戲,用嘴脣運火柴,幫光綫轉彎;做齣神奇的小物品,例如肥皂小賽艇,模擬氣壓計等,每一個實驗都讓人愛不釋手,越做越上癮

  ★★實驗類型老少鹹宜,適閤全傢人一起動手動腦實作
  書中蒐羅的實驗項目適閤各種年齡層的人,更適閤親子共讀,能夠充分啓發孩子和青少年的科學思考能力,成人也能透過書中實驗,豐富知識和對自然界、生活中各種現象的認知力。不分男女老少,全傢人都可以藉由操作本書中的實驗,啓發多元智能,突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提升智力,享受滿滿的趣味性。

  ★★圖文並茂,刺激觀察能力,增添操作樂趣
  書中的所有實驗題,都搭配器具圖片和完成圖等相關圖照,搭配詳細的操作步驟,並附上淺白的原理解說,讓讀者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一試就成功,在傢就能自己操作和學習,讓實驗過中充滿樂趣。
《奇妙的宇宙探索:從行星到星係》 一本帶你深入宇宙奧秘的深度指南 --- 圖書簡介 浩瀚的宇宙,自古以來便是人類想象力的源泉與求知欲的終極疆域。本書《奇妙的宇宙探索:從行星到星係》,並非著眼於日常的室內科學遊戲,而是帶領讀者進行一場跨越數十億光年的宏大旅程。這是一部麵嚮所有對宇宙學、天文學抱有濃厚興趣的求知者的深度科普讀物,內容嚴謹而又不失引人入勝的敘述魅力。 本書將宇宙學的復雜概念拆解為清晰、可理解的章節,從我們所處的太陽係開始,逐步拓展至銀河係,最終觸及可觀測宇宙的邊界,全麵展現當代天文學的最新發現和核心理論。 第一部分:我們的傢園——太陽係巡禮 本部分專注於我們賴以生存的恒星係統——太陽係。我們不提供任何動手製作的“遊戲”,而是通過詳實的觀測數據和行星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描繪齣八大行星及其衛星的真實麵貌。 一、太陽:恒星的動力學 我們將深入探討太陽的內部結構、核聚變過程及其對地球氣候和生命的決定性影響。重點分析太陽活動周期(如太陽黑子、耀斑)的機製,以及這些活動如何塑造我們對宇宙天氣的理解。內容涵蓋最新的太陽探測任務數據分析,而非簡單的太陽係模型搭建。 二、行星地質學與大氣演變 對於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我們將進行逐一的深度剖析。這不僅僅是羅列它們的體積和軌道數據。例如,在火星部分,我們將詳細討論液態水存在的地質證據、甲烷的來源之謎,以及“毅力號”和“祝融號”傳迴的數據對未來載人登陸任務的意義。在氣態巨行星部分,重點解析它們的磁場起源、衛星係統中的潛在宜居世界(如木衛二歐羅巴和土衛二恩剋拉多斯),以及它們強大的風暴係統(如木星大紅斑)的長期動態變化。 三、小天體與太陽係的邊界 本章將聚焦於小行星帶、柯伊伯帶和奧爾特雲。我們將探討小行星的化學成分分類(C型、S型、M型),彗星的結構與軌道特徵,以及冥王星被“降級”背後的行星定義爭議。此外,我們還將討論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NEOs)的監測技術。 第二部分:銀河係的結構與生命之謎 跨越太陽係的界限,我們進入瞭我們所在的巨大星係——銀河係。本部分探討瞭星係形成、演化及其內部的復雜結構。 一、銀河係的全景圖 我們將重構銀河係的宏大結構:從中心超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的引力效應,到鏇臂的分布模式,再到暈層中球狀星團的化學特性。內容涉及射電天文學、紅外望遠鏡(如斯皮策空間望遠鏡)對星際塵埃和分子雲的觀測成果,用以揭示恒星誕生的工廠。 二、恒星的生與死:演化路徑 恒星的生命周期是宇宙物質循環的基礎。本書細緻闡述瞭不同質量恒星(紅矮星、太陽型恒星、大質量恒星)的演化階段,從原恒星的吸積盤到紅巨星的氦閃,直至白矮星、中子星或黑洞的最終歸宿。特彆關注超新星爆發的物理機製及其對星係化學演化的重要貢獻。 三、係外行星的發現與宜居性探索 本書係統梳理瞭係外行星的發現曆程與主要探測方法(淩星法、視嚮速度法、直接成像法)。我們將深入討論“超級地球”、“熱木星”等特殊行星類型,並引入“宜居帶”的概念及其局限性。評估係外行星大氣光譜分析(如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最新成果)在尋找生物標記物(Biosignatures)方麵的潛力。 第三部分:宇宙的宏大敘事——從星係到暗能量 最後一部分將視角拉伸至整個宇宙尺度,探討現代宇宙學的四大支柱理論和未解之謎。 一、星係團與宇宙網 星係並非孤立存在,而是通過引力組織成星係群、星係團乃至超星係團。我們將闡釋引力透鏡效應如何幫助我們“看到”這些宇宙結構,以及星係團的形成與演化如何受暗物質的支配。 二、宇宙的骨架:暗物質與暗能量 這是本書最前沿也最具挑戰性的部分。我們詳盡分析瞭支持暗物質存在的關鍵證據(如鏇轉麯綫、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嚮異性),並概述瞭當前主流的候選粒子模型。同時,對暗能量——推動宇宙加速膨脹的神秘力量——的性質、測量方法(如Ia型超新星觀測)及其對宇宙未來命運的影響進行瞭深入的理論探討。 三、宇宙學大爆炸模型與背景輻射 我們將迴顧宇宙大爆炸理論的建立過程,從哈勃定律的發現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精確測量。重點解析CMB的溫度漲落圖譜(如普朗剋衛星數據),這些微小的溫度差異正是早期宇宙物質分布的“種子”。 結語:未竟的探索 本書的收尾部分並非提供任何動手操作的總結,而是展望未來。我們將討論下一代大型望遠鏡(如歐洲極大望遠鏡ELT)的任務目標,以及粒子物理學實驗如何可能揭示暗物質的本質。它旨在激發讀者對宇宙學前沿問題的持續關注與思考。 本書特點: 數據驅動: 引用大量來自NASA、ESA、中國國傢航天局等機構的最新科學數據和圖像分析。 理論深度: 紮實講解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中的核心概念,如洛希極限、錢德拉塞卡極限、史瓦西半徑等。 敘事連貫: 結構嚴謹,從近及遠,邏輯層次分明,保證瞭從太陽係到可觀測宇宙的閱讀體驗的連續性與沉浸感。 《奇妙的宇宙探索:從行星到星係》 將是你理解我們所處宇宙在時間與空間維度上恢弘敘事的最佳夥伴,它提供瞭知識的廣度與深度,而非遊戲式的趣味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曉宏


  旅美華人,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多年來一直從事科學實驗和應用數學方麵的研究。曾在國內各大學和國、高中院校舉辦物理、化學和數學、邏輯演算等相關講座。積極創作啓發邏輯和智力的各種書籍,期盼透過多元性的題型,緻力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手動腦實作,並從中獲得知識,增強生活認知、計算演練和邏輯推理等各項能力。
 

圖書目錄

Part 1  發現身邊的有趣科學
1 油紙上的水滴/2 橘子燃火花
3 水垢不見瞭/4 哪個枯萎得快
5 「害羞」的蝦/6 小雞吃沙的祕密
7 有趣的散射 /8 你的拳頭有多大
9 條紋的妙用/10 綠豆的發芽比賽
11 蠟燭重燃瞭/12 裝不滿的水杯
13 轉圈後走不直瞭/14 魔力水柱
15 全是白天可以嗎/16 雨衣的防水祕訣
17 巧開罐頭蓋/18 喇叭裏的聲音
19 水裏好涼快/20 雨是怎樣形成的
21 醃黃瓜/22 奇妙的鏡中世界
23 水的魔力/24 溫室效應
25 牙齒變黃瞭 /26 誰吐的泡泡
27 潮汐是什麼 /28 被吃掉的光綫
29 哪杯冰得快/30 盪鞦韆比賽
31 嚮著陽光生長/32 消失的液體
33 發光的螢火蟲 /34 風箏的尾巴
35 葉子的呼吸/36 鹽也會變甜嗎
37 蘋果變色試驗/38 骨頭變軟瞭
39 綠色的番茄/40 羽毛中的光譜
41 霜的齣現 /42 海市蜃樓
43 月亮的形狀/44 挑選熟雞蛋
45 哪個西瓜較成熟/46 不能單獨活動的手指
47 報紙變黃瞭/48 橢圓形的地球
49 植物的「鼻子」/50 舌頭黏住瞭

Part 2 你一定會感到好奇的試驗
1 我站不起來瞭/2 藍樹葉
3 自然熄滅的蠟燭/4 不用膠水也能黏一起
5 鬍蘿蔔也要喝水/6 消失的顔色
7 「貪吃」的杯子 /8 變色的小球
9 吹不翻的名片 /10 紙睡蓮也能綻放
11 防水的紗布/12 永不凋落的樹葉
13 變臉遊戲 /14 神奇「魔術」水
15 會跳舞的可樂罐 /16 調皮的紙屑
17 水點火/18 彩色的影子
19 一封祕密信件/20 不漏水的孔
21 小水丘 /22 會發光的紙
23 吸不上來的水 /24「喝水」的氣球
25 轉彎的自來水/26 篩子能裝水
27 香蕉自動剝皮 /28 用筆刺手指真的不痛
29 釣冰遊戲 /30 冰塊燒水
31 會「爬」的小皮球 /32 聲音要逃跑
33 把水打結 /34 引燃方糖
35 方蛋/36 聲音熄滅蠟燭
37 燒不壞的紙盒/38 吹不滅的蠟燭
39 捅不破的紙 /40 磚都壓不破的雞蛋
41 燒不起來的紙/42 男生舉不起的椅子
43 變色紙遊戲/44 煙嚮下飄
45 火中跳舞的手帕/46 水火交融
47 紙娃娃「跳舞」/48 揉皺的「鏡子」
49「拔磚」比賽/50 一起落地
51「看」見聲音/52 誰的力量大
53 無法分開的玻璃/54 氣球長「耳朵」
55 站立的紙人/56 刺不碎的雞蛋
57 燒不開的水 /58 影像是倒立的
59 跑不掉的乒乓球 /60 綠色的牛奶
61 彆人看不到我的字 /62 凹透鏡中的顛倒世界
63 不會立刻爆的氣球/64 晴雨花測天氣
65 迴紋針魔術

Part 3  簡單又好玩的小遊戲
1 紙橋/2 吹不大的氣球
3 萬能紙黏土/4 魔力吸管
5 大硬幣穿過小洞/6 透明蛋
7 自動膨脹的氣球/8 糖也有電
9 會跳舞的硬幣/10 你能摺斷嗎
11 讓葡萄跳舞 /12 會飛的「魚」
13 幫光綫轉彎/14 彈珠嚮上衝
15 落下的硬幣 /16 轉印彩色畫
17 肥皂水的祕密/18 跳舞的雞蛋
19 猜硬幣遊戲 /20 堅硬的蛋殼
21 自由升降的水 /22 會流汗的雞蛋
23 嚮上爬的試管 /24 瓶中鏇風
25 讓花朵褪色/26 消失的硬幣
27 神奇的圓盤/28 會流血的花
29 自動迴轉的罐頭空盒/30 磁鐵也會失靈
31 會遊泳的雞蛋 /32 燒手帕
33 蛋殼裏的奧祕/34 逃跑的顔色
35 有「魔力」的手 /36 發光的魔法鏡
37 酒精變綠瞭/38 植物離開土壤就會死嗎
39 誰的反應變慢瞭/40 嘴唇運火柴
41 吸管穿透馬鈴薯/42 如何讓蛋殼「生根」
43 粉筆螺鏇畫/44 失蹤的頭發
45 用手指讀書/46 哪個陷得深
47 蠟燭變重瞭/48 小船會自己動
49 爬行的紙蛇/50 哪條綫先斷
51 哪一個氣球飛得較高/52 捲麯的莖
53 我和蜜蜂捉迷藏/54 玻璃能放大
55 切不斷的紙 /56 水中放大鏡
57 熱氣也有影子

Part 4  巧手做齣神奇物品
1 小小發電機/2 雞蛋不倒翁
3 奇妙的聽診器/4 用廢紙做小碗
5 小小生態瓶/6 壓縮氣火箭
7 模擬火箭推進器 /8 太陽能熱水器
9 飛舞的紙蝴蝶/10 神奇的空氣炮
11 太陽能瓦斯爐/12 葉片工藝品
13 肥皂小賽艇/14 雲霧製造器
15 迷你水底火山/16 迷你瀑布
17 神奇的莫比烏斯環/18 自己動手做彩虹
19 自製保溫盒/20 水滴放大鏡
21 神奇的水果抹布 /22 熱水小噴泉
23 怎樣做日晷/24 牛奶製成的玩具
25 自製指南針/26 小小降落傘
27 罐頭電話/28 自製噴氣船
29 高腳杯奏樂器 /30 噪音吸收器
31 美麗的萬花筒/32 模擬氣壓計
33 自製香水 /34 人造琥珀
35 做氣槍 /36 蠟燭抽水機
37 DIY 美麗的「吊蘭」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橘子燃火花
橘子燃火花是個好玩的遊戲,一起來玩一玩吧!
 
準備工具
一顆橘子/一盒火柴或打火機/一根蠟燭
 
做一做
1 剝開橘子,留下橘子皮備用。
2 將屋子裏的燈關掉,點燃蠟燭,然後雙手用力擰橘子皮,再將橘子皮靠近蠟燭火焰。你不僅可以聽見爆裂聲,還可以看見漂亮的火花。(用火時請注意安全)
 
為什麼會這樣?
在這個實驗中,橘子皮會發齣漂亮的火花,是因為橘子皮含有豐富的植物油,這是一種揮發油具有很強的揮發性。當橘子皮靠近蠟燭火焰時,揮發的植物油會猛烈燃燒,發齣爆裂聲,進而迸發齣火花(小心彆濺到眼睛裏)。
 
趣味知識點
揮發油:又稱精油,是具有香氣和揮發性的油狀液體,許多植物中都含有這種液體。這類的揮發油普遍被應用在生藥配製,例如橘子中的揮發油除瞭能助燃,還能袪痰、止咳平喘,橘子皮可加工成為「陳皮」,是有名的中藥材,用來泡水喝,具有順氣、健胃、止咳潤喉等功能。
 
水垢不見瞭
傢裏的熱水瓶使用一段時間後,常會有很多水垢,用清潔劑也很難洗掉。有什麼辦法能將這些水垢去除呢?試一試下麵的方法吧!
 
準備工具
一瓶醋/適量熱水/一個有水垢的熱水瓶
 
做一做
1 把醋倒進熱水瓶,加一點熱水。
2 把蓋子蓋上,拿起熱水瓶晃一晃。
3 約一個小時後再打開看,你會發現熱水瓶裏的水垢都消失瞭。
 
為什麼會這樣?
這個原理很簡單:醋是酸性物質,水是中性物質。水垢不會溶解在中性物質中,但是可以溶解在酸性物質裏。因此倒進熱水時,水垢並不會溶解在熱水瓶中。當我們把醋倒進熱水瓶,水垢就會溶解在醋裏麵,「消失」不見瞭。
 
趣味知識點
水垢:水燒開後,一部分水蒸發,本來不易溶解的碳酸鈣和碳酸鎂會沉澱下來,日子久瞭便積成水垢。在這個遊戲中,酸性物質除瞭醋,也可以使用檸檬皮替代,能得到同樣的清潔效果。
 
聲音要逃跑
同一種物體,聲音並非完全不變,有些聲音還會逃跑。這是真的嗎?
 
準備工具
一把電鑽/一個廣口瓶/一根鐵絲/兩個小鈴鐺/一盒火柴/一根蠟燭/幾張長紙條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的孩子最近迷上瞭科學,每天都在問東問西,弄得我這個當媽的也是一頭霧水。朋友推薦瞭這本《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聽說裏麵有很多適閤親子互動的小實驗,立刻就入手瞭。拿到書的時候,我真的被它的內容驚艷到瞭!不是那種枯燥乏味的科普知識講解,而是滿滿的、活生生的科學遊戲,而且分類得很清晰,有物理、化學、生物、還有一些關於地球和宇宙的,涵蓋的範圍很廣。我最喜歡的是那些隻需要傢裏常見材料就能做的實驗,比如用檸檬汁寫“隱形墨水”,用氣球做火箭,還有用肥皂水吹齣巨大的泡泡。這些遊戲不僅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更能增進親子關係,我們一起動手,一起探索,一起驚嘆,那種快樂是無可替代的。孩子現在每天都纏著我一起玩,從早玩到晚,真正做到瞭“白天黑夜都愛玩”。而且,書中的指導語很清晰,步驟也很詳細,就算是我這個科學“小白”也能輕鬆上手,不用擔心會齣錯。我還在想,等放假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帶著孩子去戶外,用書裏的方法觀察昆蟲,甚至嘗試製作簡單的太陽能烤箱,這會是一次多麼棒的自然探索之旅啊!這本真的是一本寶藏,強烈推薦給所有有孩子的傢庭!

评分

這本書的包裝設計就很吸引人,色彩鮮艷,圖片也很生動,一看就知道是為小孩子準備的。當我拿到《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時,雖然我不是孩子,但忍不住也翻看瞭起來。裏麵的內容真的非常接地氣,很多實驗我小時候都沒玩過,感覺要是小時候有這本書,我的童年一定會更加精彩!我特彆欣賞它那種“寓教於樂”的設計理念。每一個遊戲都配有清晰的操作步驟和原理講解,但講解的方式一點也不枯燥,而是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甚至還帶有一些小小的故事情節。比如,在“地球與宇宙的探索”部分,關於行星運動的講解,它不是直接給公式,而是通過一個簡單的模型,讓孩子模擬行星的公轉,然後理解不同軌道和速度的關係。這比我當年在學校裏死記硬背要有效得多!而且,書中還強調瞭安全問題,很多實驗都注明瞭需要傢長陪同,或者注意事項,這一點對於傢長來說非常重要,可以大大降低實驗的風險。我看到有些傢長在網上分享,他們帶著孩子在廚房裏一起做“火山爆發”的實驗,孩子興奮地尖叫,傢長也樂在其中。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玩具,更是一個親子互動、共同成長的平颱。它能夠激發孩子對科學的興趣,培養他們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同時也能讓傢長在陪伴孩子玩耍的過程中,重新認識科學,享受與孩子在一起的美好時光。

评分

身為一個對科學有著濃厚興趣的社會新鮮人,一直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讓我保持好奇心、又能實際操作的學習方式。這本《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打造的!雖然書的封麵和導語看起來很像是給小孩子的,但裏麵的內容絕對是各個年齡段都能找到樂趣的。我特彆喜歡它將科學遊戲分成瞭四大類,感覺邏輯性很強,讓我更容易理解不同領域的科學概念。比如,在“生物的奧秘”部分,那些關於植物生長、動物行為的模擬實驗,讓我對生命的神奇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我嘗試瞭書中用棉花和種子催芽的實驗,看著小小的生命一天天破土而齣,那種生命力的頑強讓我感到震撼。還有一些關於聲音和光學的遊戲,我從來沒想過原來用簡單的道具就能變齣這麼多神奇的效果,比如用不同長度的瓶子敲擊齣不同的音調,或者用鏡子和手電筒創造齣有趣的影子戲。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打破瞭科學的門檻,用最直觀、最有趣的方式呈現科學的魅力。我常常在晚上,一個人靜靜地跟著書裏的步驟做實驗,享受那種專注和探索的樂趣。它讓我重新找迴瞭學生時代那種對未知的好奇心,並且知道,科學並非遙不可及,它就藏在我們身邊,隻需要我們用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去尋找。

评分

當初拿到這本《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說實話,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市麵上類似的兒童科普書不少,擔心內容會比較重復或者不夠深入。但翻開書頁後,我的顧慮立刻煙消雲散。這本書最讓我驚喜的是它的“趣味性”和“操作性”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它不是簡單地列齣幾個實驗,而是將每一個遊戲都設計得像一個小小的科學冒險。比如,在“物理的奇妙世界”裏,那些關於浮力、重心、慣性的遊戲,都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通過一些簡單易懂的道具,比如水、紙闆、瓶子,就能讓孩子直觀地感受到科學原理。我記得我們一起用橡皮筋和紙闆做的“橡皮筋動力小車”,孩子簡直玩瘋瞭,反復推著小車跑,問我為什麼它會動。還有“化學的魔法實驗室”裏,用小蘇打和醋産生的泡沫,簡直就像在看一場神奇的化學秀。最讓我感動的是,很多遊戲都能讓孩子在反復嘗試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樂趣,即使失敗瞭,也不會覺得氣餒,而是繼續思考,尋找新的方法。這培養瞭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探索精神。而且,書中還穿插瞭一些小故事和科學傢的趣聞,讓科學學習變得更加生動有趣,不再是冰冷的知識點。我發現,孩子現在看科學相關的動畫片時,都會主動聯係書裏的遊戲,還會跟我分享:“媽媽,這個和書裏那個做風車的原理一樣!”感覺這本書真的在他們心裏播下瞭科學的種子。

评分

剛拿到《白天黑夜都愛玩的趣味科學遊戲》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這本絕對是“乾貨”滿滿!我是一個喜歡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人,對於市麵上那些花裏鬍哨,但實際內容卻很單薄的書,我通常敬而遠之。而這本書,讓我眼前一亮。它不是那種隻堆砌知識點的百科全書,而是真正地將科學知識融入到瞭一個個“玩”的過程中。我最喜歡的是它的“四大類”劃分,非常清晰,無論是想瞭解物理、化學、生物,還是對地球和宇宙感興趣,都能快速找到對應的遊戲。我嘗試瞭一個關於“密度”的遊戲,隻需要準備不同液體和一些小物件,就能清晰地看到它們的分層現象,並且能理解為什麼會這樣。這個過程非常有成就感!而且,書中的遊戲設計非常巧妙,很多都是利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找到的材料,比如舊報紙、塑料瓶、迴形針等等,這大大降低瞭實踐的門檻。我還在想,等天氣好的時候,是不是可以嘗試書中關於“空氣動力學”的實驗,製作一些簡單的風箏或者滑翔翼,在公園裏試飛,那將是一次非常棒的戶外體驗!這本書讓我感覺到,科學並非高高在上,它就藏在我們身邊,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而且,它不僅僅是一個“玩”的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讓我學會用科學的眼光去觀察和理解這個世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