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序
玩樂不斷電,悅讀不斷電!
陳幸蕙 那日,在颱北高鐵站,等候南下列車,一位貌似韓劇偶像明星孔劉的潮男,從身旁掠過。
修長身影遠去之際,我發現他墨黑T恤背麵,印有雪白兩個大字──突破。
微笑起來的同時,我一方麵好奇,這把「突破」字樣穿在身上的帥哥,平日如何自我突破?另方麵也不免自問,人生中一路走來,我,又是如何追求突破?
在跌跌撞撞、踉蹌摸索瞭很長一段生命歲月後,如今,來到較往昔略成熟的年齡,若問我有關「突破」的課題,那麼我的迴答便是──
人生如欲突破,或是否能突破?沒有祕笈寶典,不必大張旗鼓,更無須劍拔弩張、驚天動地,卻很平實、簡單地和你是否決心運動?決心閱讀?密切相關。
換言之,透過持續運動與閱讀,藉由這穩紮穩打的日常練功,我們的身體與心靈、我們的外在與內在、形而下與形而上,都將得到絕佳的營養、成長與照顧。
是的,在愛之外,在對這世界充滿善意之外,我們是否運動?是否閱讀?將決定我們是否擁有優質的人生?也將決定,在麵對艱難挑戰或人生關鍵時刻,我們是否有足夠強壯的身心,足夠優質、巨大的能量,去穿越考驗,開啓人生新局?
所以若問,人生如何突破?
我的建議很簡單便是──
經常放置一本,或幾本,真正有意義、值得悅讀的書,在背包、床頭、書桌上、馬桶邊。
像愛吃魚的快樂貓咪一樣,當個愛看書的快樂傢夥。
經常在這些地方,更換新書,透過悅讀,跨時空去結識精采的人類,收獲美好的感動、啓發、智慧,去滋養、豐富我們的人生!
然後,就像某些超級玩傢所宣稱的──玩樂不斷電!
讓我們在時光中也不斷電地悅讀,不斷電地運動,不斷電地持續內外練功,那便是我們投資自己、壯大自己、突破昨日之我的基本之道。
若營養學傢常諄諄提醒:you are what you eat.
那麼,延伸此意,我們實亦可說:
you are what you read.
you are what you exercise.
閱讀與運動,造成瞭不一樣的人生。
這便是突破!
所以,那日,啊,當那名型男消失在人群中時,我實由衷感謝他藉背影說法,讓我思索人生中的正嚮作為──例如閱讀、運動──和「突破」這事的連結。
然後,我也終於理解,身為一名作傢,在寫作外,為何我也常興緻盎然為新新人類,把曾令我心動、值得悅讀的作品編成選集的緣故瞭。
若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那麼,這彷如採花成蜜的編書舉動,說穿瞭,其實,就是齣自一份分享的心意啊!
而在辛苦尋訪蜜源、採集花粉、終如釀蜜般,纂集佳篇成書後,如能對成長中的青少年,提供美好的精神營養,令他們因此湧生閱讀興趣,玩樂不斷電,悅讀不斷電!那麼,我便真是一隻無比榮幸的幸福工蜂瞭。
感謝幼獅齣版公司,將我二十五年前,如釀蜜般為青少年所編選集《坐看一彎采采流水》新版問世。
這二十五年之間、之前,乃至可預見的之後,幼獅文化公司都一直秉持高度熱情與使命感,為新新人類齣版優良圖書,這其實也是一種不斷電──
關懷不斷電!
那麼,就在幼獅文化公司以不斷電精神,持續鼓勵新世代悅讀之際,嗬,且讓我在此也由衷祝福他們──
身心平衡發展,動靜得宜,玩樂不斷電,悅讀不斷電!
初版序
三隻貓與一本散文選 由於愛貓,今年四月,在朋友心岱穿針引綫之下,我從獸醫杜白那兒領養瞭一隻棄貓。
不久後,讀國中的女兒又從校門口撿迴一隻小流浪貓──「因為它很可憐!」女兒說──希望我收養它。
緊接著,朋友的一隻虎斑波斯正覓新飼主,因為知道我喜歡虎斑貓而把這還未斷奶的小傢夥送給瞭我。於是,就在一個短短的春天裏,我忽然擁有瞭三隻貓。
我和傢人分彆為它們取名「真好」、「芝麻」、「球球」。由於年齡相近,三隻貓很快就廝混在一起、玩在一起,也追趕跑跳碰在一起瞭。在許多時候,它們固然是很酷的「趣味製造族」,但在更多時候,卻是名副其實的「搗蛋族」,甚至「闖禍族」呢!
曾經,帶貓咪去杜醫師那兒打預防針時,我請教他什麼樣的食物對貓而言是最好的?
杜醫師思索片刻之後又笑說──所謂最好的食物,便是「給它好吃的,但不要忘瞭把營養放進去!」
我謹記這樣的叮囑,一直給貓咪這樣的食品,幾個月下來,它們都活潑健康地長大瞭,皮毛潤澤光滑,眼神奕奕閃亮,身手更見敏捷靈活,當然搗蛋的花樣也更多瞭。
每一次,我打開那專門貯放貓食的大盒子,取齣食物餵貓咪時,杜醫師的話便不斷縈繞在耳際:
「給它們好吃的,但不要忘瞭把營養放進去!」
「給他們好吃的,
但不要忘瞭把營養放進去!」
──對貓咪如此,對人,又何嘗不然?
──對物質糧食而言應當如此,就精神糧食來說,尤其成長期中青少年的精神糧食而言,是否尤應予以比照呢?
記得十年前,我曾參與九歌齣版社《年度散文選》編務,主編過三本《年度散文選》,當時挑選作品唯一的考量標準便是「文學性」──從題材與技巧兩個角度切入,看作品是否具備足夠的文學性?是否閤乎「事齣於沉思,義歸乎翰藻」的原則?
但幼獅版的這本年度散文選,讀者對象既是一般青少年,而正處於人生中唯一一度加速成長期的青少年,其所需成長養分既不同於人生其他時期;且在目前,聲光閱讀、圖畫閱讀,以及各式新奇有趣的休閑誘惑,都已使青少年不耐於往昔的文字閱讀或文學閱讀時,我受邀擔負這本選集的編務,便不得不格外想起杜醫師的那番「營養學」瞭。
換言之,除瞭考量一個好作品的基本質素──文學性外,在選文之際,我也不免特彆就作品本身的啓發性、勵誌性、題材的適切性、文字的晦澀度,甚至作品的長度等因素,加以斟酌。
而在這些客觀的篩選依據外,另外,我也經常嘗試著站在一個母親的立場設想:「這篇文章適不適閤女兒看?我會特彆剪下來要她閱讀嗎?」……。
是這樣的一個選文標準與心情,圖書館與書房內埋首工作,幾個月下來,我終於完成瞭這本選集的作業。
那便是你所看見的這二十二篇文章,和其後所附的編者註。
若就內容性質來看,這二十二篇散文,包括瞭抒情、詠物、敘事、寫景、勵誌、懷人、環保等幾個大項。
就作者言,則刻意區隔為成人與青少年作者兩類,分見捲一與捲二。
收入捲二的青少年作品,或為文學奬得奬之作,或為文藝營中傑齣佳構,被推薦至副刊發錶者。我特彆將之規畫成類似「青少年文學徒步區」的園地,正是為提供青少年讀者觀摩之用,希望他們能看看同屬青春族群的其他人在想什麼?寫什麼?以及怎麼想?怎麼寫?
至於每篇文章後所附的編者註,則是簡要的賞析或導讀,供讀者參考之用。
──這樣的選集麵目,和幼獅以往的散文選集略有不同,我希望經由如此的編輯設計與安排,可以引發青少年較大的閱讀興趣和認同。
四年前,我告彆瞭九歌版《年度散文選》與爾雅版《年度文學批評選》編務後,四年的時間裏,也曾有過一些編書的邀約,但我都以瑣事纏身、生活忙碌而予以婉拒瞭。
然而四年後,促使我「重作馮婦」的原因,則是由於撰寫《青少年的四個大夢》,在蒐集資料與個案的過程中,使我對這個族群産生一種親切、疼惜之感,因此很願意接受「徵召」,為他們服務,盡一點心力。
我確實非常高興能在作品之外,還可以這樣的方式,和青少年朋友們在紙上深情相遇!
啊!給他們好吃的,然後把營養──文學的營養、人生的營養──都放進去!
我但願這本選集做到瞭這一點。
──一九九三年八月於新北市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