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姚謙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雋永的歌詞是如何誕生的? 為什麼有些歌聽過就忘不了? 每個人,每個階段都是一首歌 我們都被寫在歌裡,我們都是有歌的人 「在創作裡有各種方法,千萬不要擔心自己的想法或文筆是不是很厲害,因為誠實會比炫技的文字更為動人,這是創作的重要核心;而每一次書寫就像我們試圖去解答人生的題目,尋求這個階段最能說服自己的答案。只有說服了自己,才有可能說服別人。」——姚謙 有沒有一首歌,陪你走過喜怒哀樂、走過青春、走過起伏?每一首歌的創作都與人有關,從生活中感受,從感受裡發想。歌可以用來記錄人生、傳遞心情,有沒有一首歌,陪你走過喜怒哀樂、走過青春、走過起伏?音樂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而我們都在不同的歌裡,也用歌找到自己的人生。 一首歌是先有詞還是先有曲,詞和曲又是如何互相影響,歌詞的平仄對韻律會產生什麼影響?如何將心情與具體事物揉合,構思歌詞情境,找到節奏秩序?靈感從何而來,怎樣用最精煉的文字在篇幅有限的樂譜中,創造令人難忘的雋永?資深作詞家講述三十多首經典創作背後的故事。 ◎談〈魯冰花〉 往往越簡單的歌越可以讓人有延展思考的空間,〈魯冰花〉就是這樣。大家非常熟悉的副歌,其實就是一個單純孩子的觀點。 ◎談〈窗外的天氣〉 人在真實的悲傷的時候,心情往往不是只有一味悲傷;有更多是內心的掙扎卻徒勞的無奈,才感到悲從中來。這樣的情感正好適合用夏天戲劇化的天氣作為對照。 ◎談〈我只在乎你〉 一首歌要翻譯精準,難度是相當高的。日文很多字有兩個聲階,而中文都單字與獨立聲階;之所以能夠兼顧平仄、韻腳和句句對照的精準翻譯,我想這與慎芝長年從事音樂工作的經驗相關。 ◎談〈答案〉 創作沒有答案,但就是因為沒有答案,所以才有很多挖掘和自我對照的機會;而每一次的自我對照,都會隨著年齡與閱歷增長,有著階段性、漸進式的結論,也許那就是答案吧。 ◎談〈平常郵件〉 我寫著信,紀錄著平常生活裡瑣瑣碎碎的事,與他分享的同時,也對照著自己。偶爾問著:是自己已經習慣了孤獨,還是自己早已習慣了日常?這首歌是在這樣的想法下完成的。 ◎談〈當我在這裡〉 我想用一些個人沉浸在一件事情裡的狀態來描述時光,於是想到了四季。我從四季尋找事物,用秋光、蟬鳴、白雪、楊絮對應這群匠人們的生活,刻意用倒裝或錯開的動詞來凸顯工匠的狀態。 ◎談〈旅行的意義〉 這首看起來清淡的歌,藏了陳綺貞很多巧思。歌詞利用一些小變化把層次做得非常立體。對很多人來說,她的創作風格十分文青,用句淺白,卻很有畫面與意境。 ◎談〈公轉自轉〉 地球與太陽之間有著兩種互動關係;地球繞著太陽轉,地球本身會自轉。副歌在整首歌出現最多,要讓大家記憶的重點和主題必需在副歌呈現。而在主歌與轉折處,就要給予解釋來建立歌的邏輯。 ◎談〈秋天別來〉 這個敘述本是個回憶,但又從中引出對未來秋天的恐懼。暗示上個秋天還情投意合的戀情,沒想到接下來的秋天,自己已經被別人取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姚謙


  音樂人‧文字者‧收藏者,熱愛藝術、文學、電影、旅行。近期將出版《我們都是有歌的人》、《一個人的收藏》《Ah-Art》紀錄片監製,並擔任「細看常玉」策展人。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飛的理由──我有我的方向〉
 
電視劇《人間四月天》在二○○○年播出,它的主題曲〈飛的理由〉這首詞是我在一九九九年為這部劇而寫的,由黃韻玲作曲,林憶蓮演唱。《人間四月天》是描述徐志摩的三段感情故事。我不認識徐志摩,也沒聽過他的聲音;但是如果讓我為徐志摩的影像配音的話,我可能會選擇像張羿凡這樣有著詩人氣息的聲音。
 
當時寫這首歌的時候,戲才剛拍不到三分之一,我還記得跟製作人徐立功、導演丁亞民和編劇王蕙玲幾位從一九九七年就在很多聚會裡聊起這個故事和這齣戲。從腳本定稿、選角過程,以及他們這些年來陸陸續續蒐集到關於徐志摩、張幼儀、林徽因和陸小曼的一些資料與故事,彼此相互討論。
 
在撰寫〈飛的理由〉之前,我特意去找《小腳與西服》那本張幼儀的口述自傳書來閱讀。張幼儀是徐志摩第一任妻子,在《人間四月天》裡,是劉若英來扮演;我特別喜歡奶茶在戲中的表現,這個角色並不討好,她卻能以同理心的角度把角色演繹到一個深度。我記得,林徽因這個角色從眾多女演員試鏡中挑選的,但當周迅一穿上定裝服時,毫無疑問,馬上贏得了在場全劇組員的心。大家一開始相對比較擔心伊能靜所飾演的陸小曼,但是隨著拍攝進行,大家也逐漸安心,更得到許多驚喜。
 
如何以一首歌定義這齣戲?我想《人間四月天》這齣劇名的由來,就像大家所熟知的,它節自於林徽因〈你是人間四月天〉這首詩。不過從許多資料看來,這與徐志摩的大半生沒有太多直接關係。所以當我寫主題曲〈飛的理由〉時,更多是想著徐志摩的詩和他其他作品,而沒有選擇面向這首詩。
 
我覺得主題曲應該站在徐志摩的角度去陳述這三段故事;他在這三段感情經歷所站的立場、位置和感想應該截然不同,可能是無奈、是仰慕,或迷戀。我在寫主題曲同時,整個配樂也在進行編曲,配合劇情安排演繹徐志摩的黃磊來朗讀很多徐志摩的詩與信件。片中的配樂大量對照著這些朗讀,所以我們也刻意從他的新詩來與旋律互相搭配。
 
徐志摩有許多非常有名的詩,我在寫〈飛的理由〉時,也不斷重復閱讀,試圖從中尋找靈感。我從閱讀中發現,徐志摩詩的風格和西方詩人比較相近,常常會用擬人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想法,或者把自己物化,比喻成雲或小草;這是啟發我寫〈飛的理由〉的重要靈感。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