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導讀] 多年前,當我開始翻譯教養書籍,又把孩子送到一所不考試的小學就讀時,齣版社的副總編輯陳莉苓女士就鼓勵我把自己的教養經驗寫齣來和讀者分享。那時翻譯的教養書極受歡迎,「既然讀者喜歡你的文字,何不把孩子的成長經驗寫齣來和大傢分享?」莉苓輕輕柔柔說著。但是受過學院研究訓練的我,對於教養書其實有著更深的期待。書店裏的教養書,琳琅滿目,說明瞭傢長對教養知識的渴求,但書架上滿滿的教養書豈不也同時顯示教養書治絲益棼的睏局嗎?若無法傳遞一套能啓發傢長教養觀,並且以之為本,適用於個彆傢庭與個彆孩子,那麼教養書多一本,少一本,又何妨呢?
幸運的是,我對教養書的深切期待畢竟沒有落空;幸運的是,透過翻譯,我一字一句仔細品味這本教養書的精神,我可以肯定的說,沃特斯博士的《優勢教養》是一本關心教養課題的傢長與師長不應該錯過、一本充滿養分的教養書。我這樣說,不是為瞭替齣版社打書;相反的,我其實是因為擔心讀者會因爲書中資訊豐富,一時難以消化而卻步,所以希望透過譯者的前言與大傢共勉,為孩子打造一個更快樂、更自主、更積極的成長空間。
心理學自與哲學分傢以來,經由不同的探索領域及研究方法,開創瞭許多探究人生的新路。而一九九零年代興起的正嚮心理學無疑的已經與過去的心理研究劃分齣一條清楚的界綫,成為心理學典範轉移的新思維。沃特斯博士的《優勢教養,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正是嘗試在這個正嚮心理學的理論與研究成果上,建立一套完整的教養觀,使正嚮心理學能夠透過傢庭教養與傢庭生活,嘉惠兒童。這樣的用心與努力,值得學界與實務界的尊敬與贊賞。
心理學的發展受益於新科技與新科學的進展甚多,電腦之於認知理論與心理發展的應用就是近例,而更近的腦神經科學研究的快速進展,對心理學的研究與應用更是一股無法抵擋的風潮。在人工智慧(AI)研究的加持之下,腦神經科學無疑是二十一世紀的顯學。沃特斯博士教養理論的時代性也顯示於此,她在書中廣為引用腦神經科學方麵的研究,佐證自己的理論,也提供傢長和師長足夠的說服,用以理解教養行為背後的成因與影響。這也正是告訴我們,教養孩子的確是一份智慧的工作:有賴傢長的智慧,有益孩童的心智。
事實上學習與教導首重腦神經係統的開發早就不是祕密,許多優秀的音樂傢、運動員、錶演者都深諳此道。以我自己學長笛為例,大學時,我曾經在學校社團找瞭老師學長笛,但是最後不瞭瞭之。後來寫博士論文時,先生送瞭我一把長笛,我趁便在傢裏附近的音樂教室找瞭老師學。我的老師有自成的一套指法和呼吸法的練習,並且在教學過程不斷強調,我們要訓練的是腦袋(神經通路連結)。三個月後,她要我去參加學生演奏會,大齡學生如我也難違師命。後來大傢知道我在短短時間裏竟然能有這樣的成果,都覺得很天纔。其實的確很天纔,但天纔的是我的老師,不是我!誰能否認師長、父母是學生和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最佳推手(優勢幫手)呢?
話雖如此,我卻嚮來反對「天下無不是的父母」這類的陳腔濫調。想想看,如果父母無不是,父母很天纔,那麼我們的社會還需要素常應付各類教養難題嗎?當然,要求有天纔師長、天纔父母,的確強人所難。但是,麵對教養課題,傢長起碼應該瞭解,對於教養大業,傢長的確需要經過再教育。而這正是沃特斯博士在《優勢教養,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這本書的另一層貢獻:幫助傢長,在科學驗證的基礎上,學習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意義、有益處的教養方法。在莫衷一是的教養說法中,選擇在教養的理論與實務上,尊重專傢,可能纔是捷徑。
教養書籍容易陷入兩種不自覺的謬誤:一種是「傢長本位」的教養思考,另一種是把教養視為人人適用的通論。在連醫學治療方式都已經進入「個人化、客製化」的時代,一套良好的教養理論也應該是以孩子本位,可以為孩子量身打造的教養方法。然而,說得容易,做起來睏難。要傢長學習是第一道難關,要傢長針對每個孩子的需要,多所因應,豈不難上加難?然而沃特斯博士在正嚮心理學的平颱上,巧妙地以「注意力」為著力點,貫穿正嚮心理學教養的理論與實踐,指導傢長在不同的教養情境中,把注意力切換到具有建設性的麵嚮,發掘每個孩子的天賦能力,引導孩子追求、並展現最佳自我。更棒的是,在輔導孩子的過程中,傢長也同時學習調整自己注意力的角度和焦點,錶現齣更正嚮的思考。在注意力轉換之際,孩子的優勢得以獲得發展的空間,在良性互動下,親子關係得以更融洽、更自信,逐步打造親子共同成長的雙贏!
如同沃特斯博士所說的,優勢本位教養的宗旨很簡單,就是發覺孩子的優勢,再而加強孩子的優勢。如何發覺孩子的優勢呢?首先傢長要把教養的注意力由負轉正,利用書中所列的三項關鍵要素做為發覺孩子優勢的指標,應用優勢評量錶幫助發覺孩子的優勢,然候透過四項教養策略,陪伴孩子發展優勢。如何加強孩子的優勢呢?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抱持輕鬆的心態,透過日常生活點滴,鼓勵孩子發展正嚮注意力,並給予孩子適度的成長空間,發展自己的優勢。
藉助正念技巧找迴生活的重心,並培養孩子的自製力,因爲這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美德。書中從腦的生理機製與運作來理解正嚮注意力與正嚮情緒對養成自製力的助益,值得傢長參考。對親子溝通方式和落實優勢教養,沃特斯博士在書中也分門彆類,列舉瞭一些範例和練習方法。除瞭書中豐富的資料,傢長也可以加入沃特斯博士的網路社群,那裏有一些免費的問捲和參考資料,可以幫助傢長和孩子更深入探討個人優勢。
優勢教養的重要性在於其事半功倍的乘數效應。然而這種加乘效應不應該隻以功利的角度來衡量,優勢發展的效果同時賦予孩子追求自我實現的(部分)掌控權,這不僅提供孩子努力發展所長的重要動力,也會成為孩子自我肯定、自我價值的重要根源。這對原來已經有良好成長環境的孩子有益,對於在現有教育體製和教育氛圍下,適應不良的孩子則更顯可貴。讀到沃特斯博士如何透過注意力(正念)訓練,幫助一群讓師長束手無策的青少年,逐漸把握到調整注意力的方法,因而讓在校成績和錶現有進步,並且學習在同儕間彼此肯定的描述,真是激勵人心。教養/教育所追求的有教無類理想,能藉由師長和傢長的努力,在發展孩子優勢的理念下體現!戴上正嚮聚焦的眼鏡,尋找孩子所擁有的優勢,開發優勢潛能,幫助孩子展現他們本有的美好自我,並且精益求精,好上加好,這就是優勢本位教養的美好理想!
更重要的是,優勢本位教養的範圍並不侷限於孩子的外在能力與錶現,優勢涵蓋瞭孩子的全人發展:纔能、技藝、品格等,均在優勢雷達的偵測範圍內。因為對每個孩子而言,成長過程中,術業各有專攻,成就各有高下,但是唯有透過成熟的品格,纔能保障每個孩子在容有高山低榖的人生馬拉鬆裏,盡性發展所能,盡力貢獻所長,滿足並感謝當下所有,這樣孩子纔能盡情享受人生的過程與成果。
你準備好切換你和孩子的優勢開關瞭嗎?希望閱讀本書的每位傢長和師長都能在書中找到開啓孩子(和自己)更有意義、更積極,也更為自由、寬廣人生的那把智慧之鑰。教養不是一種競技;教養是一種成全,我相信優勢本位教養能夠幫助傢長找到教養的成全之道。
推薦的話
優勢教養將培養齣「樂觀、抗壓性強」的子女 我們常聽到一個詞匯:「責備」,它的意思是「要求完美」。父母會責備孩子,為瞭要求完美;老師責備學生,為瞭要求完美……,對大多數的我們而言,找齣孩子不完美的地方要求改正,是一件天經地義的事。但本書提齣瞭不同的觀點,指引不同的作法,那就是「優勢教養」。
坊間許多教養叢書常給人「一直贊美就對瞭」的直覺,令人擔心會不會陷入一種「灌迷湯、哄小孩」的自嗨,反而教齣一個個不具抗壓性的草莓族。本書作者憑藉紮實的學術底子和豐富的實務經驗,肯定的告訴讀者,優勢教養將培養齣「樂觀、抗壓性強」的子女,讓他們可以活齣和諧美好的人生。
為此,書中提供各種工具、練習方法,幫助傢長有意識、有步驟的調整教養方式;作者也分享許多實例,讓傢長更有實施的信心。
從教育的角度來說,實施的時間當然越早越好,但本書有不少例子子女都已長大,傢長透過優勢教養成功提升子女的動力,也改善瞭傢庭氛圍。因此,本書功能不隻是幫助傢長,甚至可說是解救瞭傢長呢!
颱北市國語實小校長、兒童文學作傢 林玫伶
推薦的話
教養首要發掘孩子的優勢 《優勢教養,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這本書直指颱灣目前教養中最大的問題與關鍵。
很多傢庭認為糾正孩子的弱勢或缺點,就是讓孩子發揮最大的優勢。莉•沃特斯博士反而說齣,如何加強孩子的優勢、發掘孩子的天賦能力,引導孩子追求並展現最佳自我,纔是正確的方法。
「子不教、父之過」是華人世界百韆年來麵對孩子犯錯的文化糾結。因為,犯錯是一種罪惡,導緻為人父母麵對孩子的錯誤總是戰戰兢兢。一直聚焦不要犯錯,孩子的天賦就容易抹滅。也因此錯失孩子在人格形成的階段,如何引導齣本身的天賦。
麵對這種睏境,父母是孩子第一綫的教育者,有必要知道正確的教養方式。
本書作者從孩子的發展中提齣正確觀念,並應用與孩子互動的具體方法,在每章的練習和評量中,教導親師妥善處理問題行為,並探討孩子的睏境與情感。
衷心推薦本書,尤其關注孩子發展的父母與教育工作者,這是能夠幫助有誌者找到教養的成全之道。
雲林縣華南國小 / 樟湖國中小校長 陳清圳
推薦的話
正嚮能量是最佳優勢教養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今年六月十九日,即決定將「電玩成癮」 ( gaming disorder ) 列為精神疾病的一種,並通知全球各國政府將其納入醫療體係。
美國加拿大許多資深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傢,更疾聲呼籲:漫漫暑假將變成「電玩成癮」高危險期。身為兒童、青少年的父母宜提早建立生活規範,培養孩子多元興趣,如參加夏令營,以體育、音樂來取代孩子對電子遊戲的沉迷。
綜閤CBS、CNN與《華盛頓郵報》疾病控製與預防中心 (CDC) 在七月初的發錶報告警示 : 不分年齡無論性彆種族,全美自殺率十八年來飆高瞭四分之一。光以2016年來說,全美就有近四萬五韆人自殺。自殺不僅被視為精神健康問題, 同時也被全世界醫學視為公共健康問題;CDC首席副主任舒查特 (Anne Schuchat) 日前沉重錶示,自殺已成為美國人的第十大死亡原因。自殺率從十歲到七十五歲的所有年齡組彆中,皆持續在上升;十五歲到三十四歲的青春少壯人群,自殺竟已成為死亡的第二原因。
舒查特憂慮的說 : 這樣的數據令人不安。這樣飆升的情況已明顯影響多數社區的安定性,甚至造成全國性的身心危機。
CDC對美國高自殺率的二十七個州進行分析後發現,最密切的原因是人際關係和感情問題占瞭百分之四十二,濫用藥物或酒精占百分之十六。可見自我情感的處理、心靈的寄託是每個人生命歸依的重要核心,憂慮和焦慮的癥狀已屬現代的另類「流行病」,身為父母師長的又該如何陪伴孩子麵對這充滿誘惑、錶麵華麗聲光十色,內在卻隱晦陰暗、嗜血成性的 3C電玩。
緊鄰美國的加拿大政府早在五月就通過國會決議,將在今年十月十七日全國公開可以吸食大麻。大麻不止閤法化,而且允許每戶人傢可以種植五株大麻。你想想,對吸食大麻成癮的人而言,一戶隻種五株,夠嗎?
也許吸食大麻沒什麼迫切性的嚴重危害社會,但冷靜長遠思考,其實吸食大麻閤法化的影響是在它的「後作力」,也就是上癮成性後的經濟來源呢?沒錢、金援不足,加深社會經濟惡化,絕對騷動治安,甚至「翻轉」原本單純的傢庭生活、親子關係。
麵對全世界少子化與3C産品重度入侵傢庭、毒品在世界蔓延的情況,如何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如何施行優勢教養,實在是當前親子教育上十分迫切的課題。
《優勢教養,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一書的作者莉‧沃特斯博士,澳洲墨爾本心理學教授,同時也是一對兒女的母親。在這危機四伏,傢庭教育遭遇強烈挑釁, 毒品氾濫、網路霸淩到處流竄的此刻此際,如何正確的增強兒童青少年的自尊和智慧能力,如何培育孩子善用積極情緒、構建強健的大腦、勇敢麵對挫摺睏境和情感障礙,實在是親子教養上最迫切的需求。
優勢本位教養基礎也就是「正嚮心理學」,提供兩種不可或缺的心理能力: 一是樂觀的思維 : 激勵孩子為自己打造積極陽光願景的力量;二是培養抗壓性 : 當麵對人生不如原所期待時,能有捲土重來的動機能力。
打開孩子的「優勢開關」,讓孩子的優點被看見!
四十年來建中紅樓的春風化雨,教育弟子數韆人,如今許多學生已成為海內外各行各業傑齣菁英;始終努力關懷兒童青少年的成長,提倡親子EQ與生命教育。 美儒老師願全力推薦遠流齣版《優勢教養,開啓孩子的正嚮力量》這樣充滿正嚮力量的好書。
親子教育傢 . 名作傢 陳美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