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北者,男同誌

脫北者,男同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逃往南邊之後,真的就會是幸福人生的開始瞭嗎?
  是齣於什麼樣的渴望,
  足以驅使一個人願意付齣失去生命的代價,闖過那道再也無法迴頭的關卡?

  一條以鐵絲網圍起的隔離綫,對他而言,切分齣瞭兩種背道而馳的人生風景。
  看得見的差異,是資源匱乏與豐足的對比,是國傢製度的對立;
  看不見的不同,是封閉內在欲望與自由大口呼吸之間的二擇一;
  而唯一的相同,是無論哪一端,等著他的都隻有巨大無比和難以想像的孤獨。
  最終他勇敢齣手,放棄瞭所有,就隻為瞭能夠問心無愧地活著。

  以自傳體寫成的這部長篇故事,在作者筆下,栩栩如生呈現瞭他在北韓清津鄉間的童年少年時光及成長過程所經曆的點點滴滴,讓我們得以窺見1970、1980年代的神祕國度之中,普通人民的生活樣貌與風景。

  在那段歲月裏,他不帶任何懷疑地在原生傢庭及傢鄉中,接受瞭其生命與生俱來的一切:上學、嬉戲、餓肚皮、無條件歌頌領導人及國傢、服兵役、退伍、工作、結婚成傢……

  但是,有一團疑惑卻在他內心,跟著他的長大成人而慢慢滋生、膨脹,使他漸漸懷疑起自己的人生難道就隻能是這個樣子瞭嗎?他想要去看看外麵的世界,想要去弄清楚自己對同性的那些莫名悸動,而必須壓抑自我的婚姻生活,終將他推嚮瞭隻能奮力一搏的境地。

  第一次的逃亡,他選擇瞭多數人嘗試的脫北路綫,取道圖們江、偷渡前往中國,然而在中國大江南北潛伏流亡瞭1年多,換來的隻是一次又一次的被拒與絕望,此時,無法迴頭也無法前進的睏境,讓他已再無力氣持續嘗試,直到心中浮現:也許隻有往死裏跳,纔有重生的可能。

  於是,憑藉內心的強大意誌,他做齣瞭超乎想像的決定,展開第二次的逃亡計畫。
  他循原路「重返」北韓,並用盡一切方法,躲躲藏藏地前往東部停戰綫,挺著最後可能被鐵絲網電死或被北韓士兵槍殺的緻命危險,靠著徒手挖土的方式,成功逃往南韓。

  隻是人生至此,所謂的幸福還尚未齣現,新世界的衝擊和暗黑,就又搶先一步挑釁瞭他的生命;然而也因為這些陸續的新際遇,他纔得以對自己的同性戀者身分,有瞭認同也有瞭理解,同時,也決定選擇以文學創作,來做為嚮世界發聲的途徑。

  作者運作文筆的寫實與細膩,讓人閱讀時彷彿可以親眼看見他所描述的每一個畫麵,猶如觀賞著紙上電影一般流暢;同時,亦能看到作者偶爾的冷靜抽離,企圖幫助我們能客觀地靠近他充滿張力的人生,不至於跌入情緒的漩渦,卻反而更能深刻地、感同身受他所遭遇到的種種。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英進


  1959年齣生於北韓鹹鏡北道鏡城,在清津成長。

  一路從人民小學、中學念到金亨稷師範大學,就讀於大學時入伍從軍。退伍之後過著平凡的勞動生活,後來在1996年3月20日越過圖們江逃至中國,在中國待瞭1年又1個月,期間試圖逃往南韓卻屢屢失敗,最後決定再次返迴北韓,並以徒步的方式在1997年4月27日淩晨,成功穿越東部休戰綫逃往南韓。

  在南韓定居下來之後,將熱情投注在文學上,埋首於小說創作之中。

譯者簡介
 
陳曉菁
 
  韓國西江大學韓國語教育院結業,曾就職於韓國觀光公社及韓國貿易公司。
  在翻譯工作裏找到無窮的樂趣,現為專職韓文譯者,主要翻譯韓國節目字幕及韓文書籍。
 

圖書目錄

作者的話
前言

生之歌
希望
三個朋友
為領袖服務
摺斷翅膀
離彆
越過死亡綫
鋼琴

後記
◎選擇瞭自由與自尊兩個世界的異鄉人/鄭吉娟(韓國小說傢)
 

圖書序言

序    
                                      
作者的話


  春天來瞭,雖然南方的寒風中已經捎來瞭花香的氣息,但是在我北方的故鄉,山林和田野都還是一片白茫茫的雪國世界。即使在夢中也會因為思念而流淚,母親的墳墓、不幸離世的姊姊、雙胞胎哥哥們以及弟弟妹妹們的墓地上,是否也覆蓋上一層白雪瞭呢?

  所以我要寫下來,堆積在我心中的痛苦、思念、悲傷……即使強忍著淚水咬緊牙關,我也要把這一切寫下來。

  十二歲那年的春天,「寫給南方同誌們……」我用短短的鉛筆一字一句地寫下這篇作文,當時的那個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變成白發如霜的老人,在這個春天齣版瞭這本小說。雖然那年春天用鉛筆寫下的那封信無法寄到南方,但是將過去發生的事情集結成冊所完成的這本書,卻會在這個春天與南方的讀者們相遇。

  時間追溯到更久以前,那是我九歲的時候,雖然隻有稀粥可以吃,但是上學的時候卻要引吭高歌「我很幸福,在元帥的懷抱之中,世界上沒什麼可羨慕的。」在我小小的心靈之中,開始産生瞭一絲疑慮:「明明隻有稀粥可吃,抱著飢腸轆轆的肚子,卻要唱著我很幸福,世界上沒什麼可羨慕的歌麯?」那個時候我幼小的心中就已經萌生一個念頭,決定自己長大之後,一定要把我真正的想法照實寫下來。

  這個春天,當初有預料到會變成這樣嗎?這就是我的人生,這就是我的命運嗎?實現瞭九歲時年幼的夢想,難道這也是我無可奈何的人生和命運嗎?

  再次加把勁,繼續寫吧,不停地寫下去,即使含著淚水也要寫到最後。我的國傢,我的山河,直到所有的痛苦和鬱悶像春天的融雪一樣化開為止,我會不斷地寫下去,我相信那天一定會來臨的。

  最後要嚮親自閱讀我尚未成熟的稿件並且鼎力相助的社團法人勿忘草樸善英理事長,深深地緻上我最真心的感謝。另外,為瞭讓我的文章能夠集結成冊,總是徹夜替我操心掛念的鄭吉娟老師,也嚮您緻上我最誠摯的感謝之意。
                                                                       
前言

  通過檢查站瞭,原先緊閉的高聳鐵門開啓之後,車子進入瞭昏暗的地下停車場。從這裏搭乘電梯往上到其他樓層,接受簡單的身體檢查,身高168公分、體重55公斤、血壓正常……我身上穿著白色直條紋的運動服,搭配白色的運動鞋。

  「哇,改頭換麵瞭呢!這麼一看,你真的長得很帥,臉型很俊俏,眉毛的形狀也像是描畫齣來的一樣……」

  不知道是稱贊還是開玩笑,不過即使沒有調查官這一番話,看著鏡中自己的模樣,我自己也覺得不像是剛越過死亡綫的人。

  我被分配到一間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附有廁所的房間,床鋪暖和舒適,冰箱裏麵裝滿瞭水果和飲料。

  下午我搭著負責調查官的車子,到首爾市區去繞瞭一圈。在龍山電子街買瞭音響和相機,也到服飾賣場訂做瞭一套西裝,逛完南大門市場和樂天百貨公司之後,最後登上瞭南山,從南山眺望北漢山的景色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調查官是這麼說的:

「  張先生是第1013號,黃長燁先生是第1012號,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有1013名脫北者,其中穿越休戰綫而來的人隻有十名而已,七名軍人和三名民間人士,可以說是天大的好運,連老天爺也伸齣援手。而張先生你穿越的地區是其中最危險的地帶,在6‧25戰爭的時候,南北雙方為瞭占據金剛山而在那一帶埋設瞭許多地雷,以地形來看也是最險峻的地方。在不知情的狀況下前往還有話說,若是事先知道的話,應該連試都不會想試吧!張先生你是第一個,能夠活下來可以說是一種奇蹟。再加上你曾經穿越圖們江逃往中國,卻因為不順利而再次返迴北韓,接著再越過休戰綫逃齣來,我從沒見過像你這樣的人呢。雖然現在也有很多脫北者試圖經由中國或第三國傢逃至南韓,但是卻從未有過像你一樣的冒險念頭。你所誤觸的鐵網可是流通著一萬伏特的電流啊……真是奇蹟啊,奇蹟。你以後到外麵的社會應該也會適應得很好的,你隻要帶著這樣的覺悟活下去就沒問題瞭。」

  我度過瞭在首爾的第一個夜晚,可能是因為心情突然放鬆的關係,從第二天晚上就開始不斷地腹瀉和發高燒,就連每一餐為我熬煮的鬆子粥,我也完全無法入口,最後他們隻好把我送到國軍首都醫院就醫。

  高燒幾乎延續瞭將近一個月還無法退,負責的軍醫官頻頻地進齣我的病房,但是最後他也隻能搖頭嘆氣。

  「真奇怪,怎麼也找不齣原因。」

  作為治療方式的一環,我試著接受輸血療法,沒想到從隔天起就不再發高燒瞭。隻是全身汗流不止,幾乎讓枕頭和棉被都濕透瞭,不過至少還勉強撐得下去。

  「我們好久沒有到外頭去散步瞭,天氣挺好的……」

  我和負責調查官一起走在花間小路上,公園裏的長椅上坐著一對對情侶,男生們是穿著病患服的年輕軍人,正在和前來會麵的女友們輕聲地談情說愛。

  「北韓的軍人們服兵役的時間往往超過十年以上,所以連和女孩子牽手的機會都沒有,甚至在十年、十三年的服兵役期間,連休假也沒有過。」

  聽瞭我說的話之後,調查官卻沒頭沒尾地迴瞭一句:

  「在我們國傢也有許多同性戀者。」

  「同性戀者是什麼?」

  在我的提問之下,調查官開始支吾其詞:

  「嗯,這個嘛……同性之間互相喜歡……嗯,就是這麼迴事。」

  「同性之間怎麼會互相喜歡呢?」

  「這個嘛……就是同性之間彼此相愛嘛!」

  一般脫北者要接受五個月左右的調查,在這五個月之間會讓我們去大企業觀摩、欣賞公演或運動比賽,或是聽取各種領域的課程等。這個過程結束之後,就可以拿到大韓民國的身分證並且迴歸社會生活。

  和我一起接受調查的脫北者們都已經進入社會生活,而我的身分證卻遲遲沒有發放下來。時間一延再延,他們卻也似乎沒有要讓我齣去的意思。

  「為什麼隻有我還被留在這裏呢?」

  「因為還不明確。我是指你的投誠動機。」

  投誠動機是指拋下養育我的故鄉和父母兄弟,歸順於大韓民國的理由。舉例來說:「全傢人都餓死瞭,隻有我活瞭下來」或者是「因為我的傢庭齣身不好,無法成為黨員就算瞭,甚至父親還被處以死刑」等原因,但是以我的狀況來說,卻沒有一個明確的理由。

  我嚮負責調查官理論,說道:

  「我在調查過程中的說明還不夠充分嗎?就連最後的謊話探測機試驗也閤格瞭,結果並沒有什麼異常。所以問題到底齣在哪裏呢?我已經全部都跟你們開誠布公地錶明瞭,究竟為什麼還不讓我齣去呢?我已經無話可說瞭。」

  說到最後我還是流下瞭眼淚,但是調查官卻仍然不輕易放過我。

  「不是嘛,張先生你的投誠動機不明確呀,一定有什麼隱藏瞭沒說的部分,你再仔細想想看。你又不是直接從北韓越過休戰綫而來,而是先逃往中國,四處漂泊瞭一年又一個月,試過各種方法,最後走投無路纔又穿越圖們江迴到北韓。接著走著走著,五天之後跨過休戰綫,而且還是其中最危險的區域。像這樣賭上自己的性命,抱著必死的覺悟逃到這裏來,一定有什麼讓你非這麼做不可的緣由吧,張先生你得說清楚纔行。」

  語畢之後,調查官又再追問瞭一句:

  「你的太太是老師,你自己也有不錯的工作,應該不需要擔心生計問題,究竟是為瞭什麼逃齣來呢?」

  他說得沒錯,我對於我的結婚生活避而不談,這個部分我並不想要多說什麼。調查最後階段的謊話探測機試驗也是抱持著這樣的心態:「機器怎麼可能瞭解人的內心世界呢?那隻不過是一颱機器罷瞭。」於是我從容不迫地編造瞭一套說詞。而且二、三個月前的提問我都還記得一清二楚,即使再問我一次我也可以毫不慌亂地迴答齣一模一樣的答案。所以我纔會自信滿滿地通過瞭所有的審查。

  某天負責調查官開車載我到一間MTV,我們進入一間狹小又黑暗的房間裏,肩並著肩坐在一張雙人沙發上。

  不久之後螢幕上齣現一對赤身露體的男女在做愛的畫麵,當下我受到很大的衝擊,因為這是自我齣生以來,第一次看到像這樣展現動物本能的性行為場景,或許是心裏受到太大的衝擊,因此後來的幾天之間,這個場麵不斷地在我腦海中重覆齣現,不但讓我腦袋一片混亂,也摺磨著我的內心。不過奇怪的是,當我看到這種畫麵的時候,眼神並沒有被女主角所吸引,反而是對男主角寬闊的肩膀和胸膛、強壯的下半身和古銅色的臉龐産生瞭極大的興趣。

  在我年輕時期也發生過這樣的事,當時大傢在房間裏圍成一圈坐著,正在欣賞最新上映的藝術電影。在我眼裏男主角的模樣實在是太帥氣瞭,至於女主角,我連看都沒看一眼,看電影的時候我不經意說瞭一句話:

  「哇,男主角真的是太帥瞭。」

於是坐在我身旁的朋友帶著奇怪的眼神看著我,並且問我:

  「你好像隻有誇奬男主角長得英俊、很帥氣,看來你的眼裏隻有男人而已。」

  調查官讓我看這種色情電影,一定有什麼特殊的理由,我猜想他應該是想要試探我的性取嚮。

  沒有辦法瞭。幾天之後我嚮調查官如實招來,因為我覺得如果沒有據實以告的話,似乎很有可能會拿不到身分證。

  「我也跟北韓的其他年輕男女一樣,認為退伍之後就應該準備成傢立業,結婚、生下一兒半女就是人生必經之路。舉行訂婚儀式之後,一個月後就結婚瞭,我連對方的手也沒牽過,就像朝鮮時代十二、三歲就結婚的孩子似的,無知地度過瞭我的洞房花燭夜。奇怪的是,從初夜開始我就對和女性的相處感到不太自在,甚至一點感覺也沒有,就這樣一起生活瞭九年之久。雖然我的太太說她對我沒有任何的期望,隻要能待在我的身邊她就覺得很幸福瞭,但是我對她卻感到十分愧疚,因為我認為我毀瞭她的人生。經過三年的勸導,她終於答應提交離婚申請書,但是卻收到無條件必須一起生活的命令,不過我打算放手的決心仍然沒有絲毫的改變,因此我選擇瞭離開。就這樣丟下我的父母兄弟,不知何年何月纔能再見麵,你能瞭解我的內心有多難受嗎?」

  我的母親和可憐的弟弟們,還有,一邊說要跟我走下去,一邊流著淚水的妻子美羅,他們的模樣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我的肩膀不禁劇烈地上下起伏,哭到泣不成聲。

  調查官安慰著我並說道:

  「不喜歡女人一定是有原因的,韓國的醫學比北韓更加發達,讓我們一起把原因找齣來吧。」

  所以從隔天我就開始進齣各大醫院,但是每一傢的檢查結果都是正常的,最後某位醫科大學的教授小心翼翼地對我開口說道:

  「在身體方麵沒有任何的問題,不如到精神科去看看吧。」

  正是如此,我在生理上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成人男子,隻是擁有不同的性嚮,也就是說在「一般」社會中,會被歸類為「異類」的成人男子。

  我是南韓社會中的異鄉人脫北者,也是在異性戀社會中的性少數群體,也就是同性戀……

  這就是我真正的麵貌,在這個社會接受我之前,我是否能夠接受並愛自己呢?一股恐懼感湧上心頭,與賭上性命穿越休戰綫時的膽戰心驚相較之下,性彆認同又是另外一種心理層麵的恐懼。雖然害怕,但還是要活下去,既然已經降臨到這個世界上,而且我也已經無處可去瞭,所以無論如何我都要活下去,這就是我非活下去不可的理由。
 

圖書試讀

選擇瞭自由與自尊兩個世界的異鄉人/鄭吉娟(韓國小說傢)
 
我第一次見到他是在國傢人權委員會所在的大樓裏,這裏幾乎可以說是他工作的地方,不過實際上他是某傢清潔勞務公司的契約職清潔工。在和他見麵之前,我已經先讀完瞭他寄給我的「散文集」,如果要說他的作品是非小說類散文文學的話,作品中不但帶著文學特性,而且他的感受性更是非比尋常;但若是歸納在小說類的話,其中生動的逼真感著實壓得人胸口喘不過氣。
 
我對他這個人感到很好奇,透過「散文集」所認識的他,就一個人的人生而言,實在是包含著太多、太深、太痛苦的記憶瞭,是一個讓人無法輕易撫慰,內心有著各式各樣復雜傷痕的人。身為一名離開北方故鄉的韓半島型流亡者,從他直言不諱的文字裏,可以看得齣他的真誠以及對文學的熱情,所以我想我必須見他一麵。
 
和我所猜測得差不多,他是一位心思細膩又很容易害羞的人,即便如此,他的個性中還帶著一種「酷」的感覺,「我是脫北者的事情,就算人們知道瞭也無所謂,反正我本來就是脫北者,不是嗎?」他是如此地坦率,而且淡泊名利。為瞭要釋放齣這一切,為瞭要放下這一切,從他的文字中可以理解,他用平靜的敘述來填補心中的空虛。然而從他清澈善良的眼神與文靜柔和的語氣中,仍然無法完全掩蓋住他自由奔放的氣息和熱情如火的性情,讓他無法完全放下的某些東西,就這樣在他心中悄悄地燃燒著。我認為這是無論南北韓或任何體製下都無法加以拘束――是一種自由奔放的靈魂及其自尊心。
 
他說,在南韓讓他感到最驚訝和羨慕的事情當中,有一項是大型書店裏整齊排列在書架上的那些書本,他在那些書架中,發現瞭自己埋藏已久的夢想。他的臉上帶著興奮的錶情,談論著他最喜歡的那些作傢,還有構思著自己將來想要寫的小說內容。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