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二一年齣生於法國中部香檳省的蒂埃利堡(Château-Thierry),法國古典主義的代錶詩人之一。從小就對自然、動物擁有濃厚興趣,曾修習過神學、法律,並短暫擔任過律師,後來以詩作聞名於世。他為人和善、風度翩翩,因而交遊廣闊,拉封丹的一生雖然並不富裕,卻受到眾多貴族及朋友相助,讓他能夠無憂無慮地創作、揮灑纔華。其代錶作品尚有《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
寓言乃指以簡單的篇幅蘊含深刻的道理,是一種發展已久的文學體裁,其源流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元前的古希臘、古羅馬以及古印度。最為人熟知的《伊索寓言》擁有豐富的內容和寓意,反映著社會的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念,《伊索寓言》是西方童話的搖籃,影響瞭後世無數童書創作,尤其是十七世紀法國詩人拉封丹(Jean de La Fontaine, 1621-1695)所創作的《拉封丹寓言集》。
拉封丹的一生雖然不富裕,卻是相當幸運,即使他不受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喜愛,但在眾多貴族的庇護以及朋友的相助之下,他能衣食無缺,無憂無慮地創作,馳騁他的纔華。拉封丹在一六九五年因病過世後,法國詩人牟剋瓦(François de Maucroix)曾如此迴憶拉封丹:「他擁有我從未見過的最真誠且率直的靈魂,他不曾背信忘義。我相信他這一輩子沒有說過謊言。」可見拉封丹高貴、真摯的性格與豐采。
拉封丹曾說:「多元就是我的座右銘。」他在創作上的確實踐瞭這句座右銘,他的詩作題材廣泛,尤以《故事詩》(Contes et nouvelles en vers)和《拉封丹寓言集》聞名於後世。《故事詩》的靈感來自薄伽丘(Giovanni Boccaccio)以及拉伯雷(François Rabelais)等人的作品,優美的文字充分展現瞭他的纔情,也受到巴黎文人的推崇。一六六五年,拉封丹齣版瞭《故事詩》第一冊,推齣當時相當受到歡迎,也讓拉封丹首度嘗到成功和名聲的滋味。不過《故事詩》描寫瞭不少淫穢場麵,也有人批評這部作品傷害風俗、違背道德觀念,使得他晚年獲許進入法蘭西學術院的時間受到推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