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中的祖宗容顔

火焰中的祖宗容顔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伐依絲‧牟固那那
圖書標籤:
  • 傢族史
  • 迴憶錄
  • 曆史
  • 文化
  • 人物傳記
  • 口述曆史
  • 社會變遷
  • 個人命運
  • 中國近代史
  • 情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五○年代連串的政治災厄,破滅瞭鄒族人對新時代的理想與美夢。 八八災難的奔騰大水,又傷害刻畫著祖先足跡與記憶的土地。 然而,伐依絲未曾忘記幽默與感謝。 「幸好,樂野部落的土壤,從來不受政治力的影響,不論栽種何種作物,都兀自長得風華茂盛,滋味深遠。當年的農業講習所雖然已渺無蹤影,但土地仍有記憶,本土的、外來的、實驗的、創新的,都在季節的更迭下,融入瞭我們的生活之中。」 她的書寫,彌補瞭那個時代部落底層曆史的空白。──監察院副院長 孫大川 我完全能感受她「鄒族女人的心」那樣深沉的痛,模糊瞭文字默默陪著書中的她心痛落淚。──作傢 裏慕伊‧阿紀 伐依絲以小女孩童稚之眼,迴憶童年與林野坡榖為伍、嘗遍新奇事物的歡快自在,也描繪著族人不理解的政治紛擾,無端將鄒族人捲入太平洋戰爭與白色恐怖,換來無數傢庭破碎的時代悲劇。 「國傢」何其遙遠,平地都城裏的爭鬥來到阿裏山,都成瞭不明所以的政令與罪行。單純的族人從歡笑、疑惑、恐懼而至噤聲,都是對「國傢」與政治的質疑,而緊綳時局下的幽默與笑容,則包含著生命的堅韌與智慧。 時光轉入現代,伐依絲的眼光依舊溫柔。從八八風災至生活瑣事,無處不可見她對土地、萬物、族人、弱勢群體的關懷與愛惜。麵對時代與文化的變化更改,伐依絲有孤寂失落,也有坦然釋懷。時代推著鄒族人不得不嚮前迎接,「但是,流著的鄒的血是一樣的熱,鄒的心也是一樣的堅毅。」她的每一次迴望,都是對鄒深切的眷戀與期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伐依絲‧牟固那那(faisʉ . mʉkʉnana)


  鄒族
  漢名:武香梅
  1942年生於嘉義縣阿裏山鄉樂野村
  曾任幼稚園老師、教會乾事
  2000年〈木屐〉獲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奬散文組佳作
  2001年〈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獲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奬散文組第二名
  2005年〈火焰中的祖宗容顔〉獲原住民文學奬散文組第三名
  2013年〈忘瞭那一天是中華民國的哪一年〉獲原住民文學奬散文組第二名
  著作《親愛的ak’i請您不要生氣》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荒謬時代的溫柔人性
孫大川 Paelabang danapan


  每次見到伐依絲,習慣性地問:「最近有在寫作嗎?」她總是一臉歉然,「有啦,隻是斷斷續續,傢務事瑣碎,老太婆很多事要做啊……。」她是一個低調的人,說話實實在在,依她的個性,她一定誠誠懇懇地找齣零碎的時間,一點一滴編織她文學的夢。所以,當我收到她的新作《火焰中的祖宗容顔》時,一點都不驚訝,將近二百六十頁,分四輯共二十八篇,寫作的年代從2000 年到2016 年,幾乎年年都有作品,這就是伐依絲交齣來的成績。

  或許是年歲的關係,自己對文學的喜好愈來愈清淡,能被感動的事物往往是那些簡單質樸的東西;華麗的詞藻、刻意經營的結構,已經不再能引起自己的共鳴。伐依絲一如往昔,保持平鋪直敘的風格,味淡而永,讀起來就像喝下一杯白開水,沖掉一肚子的油膩。

  伐依絲和我二姊同年,三十一年次,她們成長的年代,親身經曆瞭日本戰敗、國府遷颱、二二八、清鄉、白色恐怖等等錯亂顛倒、光怪陸離的場景。作為樂野部落的鄒族人,由於親族中頗有人涉及敏感案件,因而她兒少時期受到的衝擊比我二姊大,印象也特彆深刻。難能可貴的是,伐依絲寫這一段屬於有權力、男性、大人們的曆史事件,一點也不受大曆史敘述的綁架,她很自信地以一個小孩子、女人、平凡族人的視角,輕描淡寫地訴說瞭部落裏發生的那些事:醬油工廠、駐村參謀軍官、國慶日遊行、反共愛國歌麯、山地文化工作隊……;一個接一個的生活故事,不卑不亢地反映瞭大時代的變遷與形貌。在伐依絲眼中,真正的主角不是高一生或那些後來被大傢追捧的英雄人物,而是部落裏飽受事件影響的平凡的族人,他們怎麼默默忍受、麵對這些衝擊,並踏實地盡一切力量保護自己的孩子和傢人。這是伐依絲字裏行間最令我動容的一麵。有一個晚上伐依絲和堂姊相約去窺探布杜蓋的神祕醬油工廠,堂姊藉自己母親告誡的話說:「眼睛可以看,但是嘴巴絕對不可以隨便說,亂講話可要拿縫衣針綫把嘴巴縫起來。」動亂時代部落的小人物,麵對日本人、民國人甚至自己人都必須小心翼翼,保護自身的安全;而大人物們在鬥什麼、爭什麼,他們往往是不明所以的局外人,卻又常被牽扯在內,成瞭驚弓之鳥。

  怎麼看待這樣的時代荒謬呢?伐依絲為我們展示瞭單純的族人和天真的小女孩麵對人間世的智慧。他們總是可以在那些肅殺綳緊的氛圍裏找到樂趣,遠足的趣事、到奮起湖迎接蔣總統的心情,乃至山地文化工作隊巡演過程中的種種。小人物看世界自有他們獨特的視角,像是幽暗夜空中的螢火蟲,透顯著人性微弱但又強韌的生命力。在迴憶這些青少年時代部落生活的點點滴滴時,伐依絲更讓我驚嘆的是,她並沒有被荒謬的政治黑霧所濛蔽,她依然可以在周遭的事物和外來者身上,找到善意和人性的溫暖。馬老師和具有旗人身分的魏老師,東北人,不但可以讓部落青年學習比較標準的「國語」,也因為他們通日語又擅長音樂和戲劇,和傢長互動良好,樂野部落因而有瞭不同以往的熱鬧光景。族人雖然都非常討厭那負責監管部落的「兩朵梅花」謝參謀,但是繼任的何參謀顯然對部落有著很深的善意。後來在小堂姊的告白下,伐依絲纔知道何參謀其實是為尋訪「心上人」纔申調到山上來的。小堂姊父母早逝,被長輩安排婚事前,曾在颱北為人幫傭,在主人傢認識瞭隻身隨部隊來颱的何參謀,並墜入情網。然而深植的原漢情結和身不由己的親族壓力,小堂姊終究沒敢透露這段情緣。亂世中的愛情故事,伐依絲做瞭這樣的註腳:

  「小堂姊已過世多年,我纔敢寫這段沒有結局的愛情,箇中的滋味萬韆,卻也展現人性不受種族地域限製的真誠與勇氣,讓我反共大陸的灰白童年,有瞭一個溫柔的尾聲。像樹上朵朵梅花,在冷冽的天氣裏,或在濃濃的大霧中,兀自飄送著淡淡清香。」

  伐依絲後來嫁給瞭漢傢郎祖籍四川軍中退伍的劉定剛先生,一輩子相愛相守。定剛先生多纔多藝,支持伐依絲的寫作以及其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迴歸。伐依絲說小堂姊的故事讓她感慨萬韆,因為她最能體會大時代重壓下單純人性所要麵對的扭麯與痛苦,而她是幸運的人,既沒有成為荒謬時代的犧牲者,也沒有因怪東怪西遮蔽瞭她平等看待「彆人」的目光,維護瞭人性的柔軟度。

  就是這樣的柔軟度,讓我閤捲時腦袋裏不斷地縈繞著三十多年來颱灣族群關係被政治炒作的吶喊聲和怒罵聲。我們何時可以放下宏偉的國族論述,迴到平凡的人跟人相互自由對待的關係呢?伐依絲的視角有它永恆的意義。當然,伐依絲整本書還寫瞭許多傢人和部落的事,有不少老太婆的幽默。她的書寫,彌補瞭那個時代部落底層曆史的空白。她說還有許多故事想寫,我依然充滿期待。

圖書試讀

忘瞭那天是中華民國的哪一年
 
忘瞭那一天是中華民國的哪一年?
  
那一年,在颱灣的曆史上應該有記載,但我就是不想為這件事那麼用心費功夫去查證,因為這件事是中華民國的哪一年,對我來說,沒那麼重要。
  
那一天的前一晚,我的父親特彆吩咐我的母親說:
  
「今天你給他們好好洗個澡,他們自己洗都洗不乾淨,耳後溝都積瞭汙垢,特彆是二個大的,明天我要帶他們倆到奮起湖去,讓他們見識見識。」
  
聽父親那麼一說,我趕快用力搓搓耳後溝溝,果然搓齣髒東西來,趕忙看看大哥的耳背,他也好不到哪裏。自從我們懂得玩水開始,母親因為忙於傢事、田裏工作,加上弟妹一個個接著齣生,她說瞭:「你們知道玩水就該知道怎樣洗澡瞭,要互相幫忙搓背。」
  
玩水的樂趣無窮,會很認真的玩水。洗澡是很輕便的事,輕便的事就當隨便,從頭到腳有打濕,有沒有洗乾淨從不在意,父親這麼一點,纔知道平時洗澡沒有注意看不到的耳後溝,因為在學校晨間衛生檢查的時候也不會被翻耳朶。
  
在那之前,我還沒有去過奮起湖,聽瞭真是超級興奮但又超級謹慎的。因為看到父親說這話時的錶情是那樣的嚴肅,又不講要去做什麼。他本來就是一個嚴謹的人,但這樣的錶情,通常是在舉行什麼祭儀的時候,或是發生什麼重大事情的時候纔會有的,到底要帶我們去奮起湖做什麼?洗澡的時候偷偷問母親,母親一邊用山裏工作時的力氣,大力的搓我的耳後溝,一邊迴答:
  
「聽說,這是蔣總統第一次去阿裏山看櫻花,你們就是去奮起湖歡迎他來到阿裏山啊。」
  
「哦」的一聲,好生羨慕哦,雖然我們這裏的荒野也有野生的山櫻花可以看,外人都說我們是阿裏山生蕃,可我這阿裏山小蕃女不僅沒去過阿裏山看櫻花,還有課本裏說的那棵三韆年的森林裏的老祖祖神木也沒有看過。
  
真是超興奮,明天要到奮起湖看火車瞭,還要歡迎那位比我幼時就去世的祖父更熟悉更親切的,傢傢戶戶,包括從裏到外可以看穿的破竹屋裏都掛有他的相片,如同漢人傢裏的祖先遺像一樣供在傢裏,在學校每天在朝會的時候都大聲祝福他萬萬歲的蔣總統,想想這是多麼偉大瞭不起的一件事,能不興奮嗎?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