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學習無方、知識消化不良者的良藥一帖! 已故動物學傢、「老蓋仙」夏元瑜先生曾說:少年時期,在北平地攤見到一字畫,畫中有一黑人模樣者,牽長頸鹿而來。初見時,不知所謂,對字畫來由甚感疑惑。這疑惑一直伴隨他卅多年,直到來颱灣後,在圖書館偶然間再見到此字畫,細細研究,始知他當年見到的長頸鹿字畫,係明代「榜葛刺進獻麒麟圖」,「榜葛刺」即孟加拉,長頸鹿在當時被稱為「麒麟」。一個在心頭卅年的謎團,總算解開。
夏元瑜先生的例子,說明瞭沒有網路的時代,要找尋一個答案、或吸收一個知識,即便上窮碧落下黃泉,也可能事倍功半。如今隨著網路世界的發展,人們獲取新知的速度,以幾何級數增長,夏元瑜先生窮卅年時間所尋覓的答案,在網上可能不消卅秒即可奏功。
知識取得速度大增,知識儲備量更相倍蓰,於今可說「恆河沙數」,永無窮盡之日。故當今人們麵對知識,最大的煩惱,已不是「如何取得」,而是「如何消化」。如此,則一個有效學習方法的問世,自然是人們喜聞樂見之事。
北京孫圈圈小姐,以《請停止無效努力!》一書,梓行於中文書市,文中對於人們平日學習常遇之瓶頸,切中要害,又慧心彆具,設計瞭有效學習的方法,全書可謂振衣挈領,綱舉目張,對於苦於學習無方的人們而言,不啻為一帖良藥。
撇開書中羅列之切實有效的方法,字裏行中,不時齣現珠璣滿紙,提醒人們有效學習的重要,如「知識零散,便無法舉一反三」,如「方嚮找錯,隻有苦勞,沒有功勞」,如「發揮效用的不是知識,而是思維」,如「忽略自己的天賦去模仿他人,是性價比最低的努力方式」。句句綉口錦心,讓人掩捲撫幾,玩味再三。
孫小姐本職是諮詢顧問,基於職業習慣,遇事則爬梳釐剔,遇人則摺衝樽俎,練就齣有效學習的法門旨要,且慨然分享與讀者諸君,金針度世,功德無量。我也自本書中獲益不少,算是結瞭醍醐沆瀣之緣。閱者幸勿以偏門小道而忽之,讀後必有所裨。
老侯
(本文作者為日本職場觀察傢,著有《一邊當夥計,一邊當老闆》等著作)
推薦序
「觀察」相對優勢,「選擇」該做的事 你有思考過,你每天花最多時間跟精力在什麼樣的事情上呢?值得嗎?它為你的人生帶來瞭什麼樣的價值?還是你不停地在重復過去的經驗與學習呢?
忘瞭以前曾經在哪裏看過一個故事,有個大公司裏的行政秘書,在同一個職位上待瞭十年,沒有被加薪、也沒有被升職,有一天,她去找老闆說,公司對員工的功勞跟資曆都不夠重視,像她這樣有十年經驗的人,薪水跟職位都不該隻是如此。老闆語重心長地對她說:「妳覺得自己是一個擁有十年經驗的人,還是擁有十個一年經驗的人呢?」,我當時還年輕,初齣社會,看到這個職場小故事,就覺得深受啓發,很快就離開瞭當下做瞭一年,但第二年開始已經在重復第一年工作內容的職位。
當然不是要大傢不停地換工作來錶示自己有在學習跟成長,但是有些職位的性質的確有它的局限性,人一天上班的時間有限,如果每天埋首於自己的日常事務,環境跟主管都不允許你選擇更有效率的方式來達成目標,以追求更卓越的績效與錶現,那轉職可能就是一種必須的決定。
不過,我自己的生涯發展,在三十多歲時結束全職媽媽的生活,跟著擔任律師工作的先生一起經營事務所,第一年時為瞭節省人事成本,我就是先生的萬用助理,什麼雜務都要做,然而,雖然是從一個傢庭主婦轉換角色,但逐漸熟悉事務所的法律業務後,第二年我就嘗試觀察律師業務的生態,並著手學習當時正方興未艾的社群行銷,結果短短的幾個月內,事務所的業務就齣現爆炸性的成長,至今不過幾年,我在事務所內,手下不僅要管理好幾個助理,連律師幾乎也屬於我調配事務所資源的職掌範圍。
這本書裏,作者破除你覺得自己很認真、努力,卻得不到好的境遇與賞識的迷思,告訴你「觀察」自己的相對優勢、「選擇」該做的事,纔是真正有價值的認真與有效率的努力。
我自己很認同律師先生曾對員工說過一句乍聽很苛刻的話:「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這件事是錯的。」在我們事務所裏,資曆跟薪水完全無關,展現你無可取代價值,纔會在所內得到最好的資源與迴饋。其實,我相信很多老闆,明著不講,暗地裏的算盤也是「我們公司裏沒有懷纔不遇這件事」,所以,現在起,觀察你的所做所得,開始停止無效的努力吧!
律師娘│林靜如
(本文作者為人氣暢銷作傢,著有《為幸福,再勇敢一次》、《轉身的幸福》等著作)
推薦序
不需努力全方位,隻要努力最到位 你認為天賦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嗎?你是否認為性格是影響人際溝通的關鍵因素?你認為知識和技術是幫助你賺大錢的方法嗎?你是否也認為所有的專業都需要從知識層麵上打好基礎?
如果你的答案都是YES的話,錶示你非常需要重新省察自己的觀念,非常適閤研讀這本書(需要用心研讀,而不隻是看),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也就是說:其實你可能一直都努力錯方嚮瞭!
不過彆擔心,你不寂寞,因為我也跟你站在同一邊。
這本書顛覆瞭我對一些概念的原始認知,雖然我不算完全努力錯方嚮,但我可以因此少努力一點(笑)~我們不需努力全方位,但必須努力最到位!
很多人(或很多書)都要大傢增加大量知識,或學習各項技能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但知識、技術和能力之間並非單純的因果關係,如果學瞭知識卻沒有覺察、沒有內化成自己的人格或習慣,也不曾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那學瞭知識也等於白做工!再者,很多知識都能在網路上找到(二十一世紀的優勢),也就是說,大量知識與技術的競爭力不如發現天賦、開發能力來得更重要!
這纔是真正能讓你被市場大量、且長期需求的秘密!
貴婦奈奈
(本文作者為知名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傢,著有《我愛質男》、《有多想要,就有多幸福》、《敬!我們的美味人生》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