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喝瞭生薑紅茶,「過敏性結膜炎」竟不藥而癒!
本書譯者 鬍慧文
我從小就是過敏體質——咳喘、鼻涕倒流、耳廓反覆乾裂結痂、眼睛黏膜瘙癢、濕疹。當年醫學不發達,不知道這些都是過敏體質的緣故,分頭看瞭好多科的醫生,病情總是時好時壞,幾乎不曾斷藥。
最令我睏擾的,莫過於「靈魂之窗」的過敏問題。翻開下眼瞼,上麵會有好多透明小顆粒,磨擦眼球錶麵奇癢無比。忍不住揉揉眼睛,角膜立刻水腫,覆蓋住大半麵的眼球。嚴重時,甚至齣現紅腫熱痛的急性發炎癥狀,眼白冒齣殷紅的大血塊,好像隨時會爆開。幾十年來,幾乎每天一睜開眼,就要和過敏性結膜炎奮戰,忍受搔癢、刺痛和畏光之苦。
然而,直到大學畢業前,我的過敏性結膜炎總是被醫生當成砂眼治療,也不知點瞭多少金黴素藥膏,我對於自己何以老是感染砂眼百思不解。後來到教學大醫院求診,眼科開給我類固醇藥膏,因為效果奇佳,所以我「一試成主顧」,誤以為醫生開的藥一定安全,於是將它列為「隨身必備良藥」十多年。直到接連幾次到西藥房「指名購買」,看到老闆狐疑又驚訝的錶情,追問「是誰教你用這種藥」,我纔意識到這原來竟是「危險用藥」。斷然戒掉瞭類固醇眼藥以後,過敏性結膜炎又繼續睏擾我十多年,我對它完全無計可施。眼瞼上的小顆粒在眼球錶麵磨呀磨,癢得我坐立不安,眼壓升高。
去年五月中旬,接下本書的翻譯工作以後,被石原醫師給說動,開始喝生薑紅茶。早上起床後,我先磨一大塊老薑加入現煮的紅茶,隻在肚子餓的時候纔加一些黑糖,以免黑糖味掩蓋瞭薑的清香與紅茶的甘醇韻味。辣口的生薑紅茶喝到胃裏,全身立刻暖洋洋,不消幾分鍾就完成身體的「熱機」,感覺活力充沛,大腦很快啓動,可以立即「上工」進入「作業模式」。纔喝第一次,我就知道「這帖方子吃對瞭」。連喝幾天後,臉上冒齣幾顆小痘子,我視這些痘痘為難得的「青春」,堅持喝下去。三、四天後,上火癥狀即自行消失。
約莫一個多月後,左眼忽然齣現大血塊,依照一般人對「上火」的認知,我難免疑心這是吃瞭太多老薑的緣故,於是停喝生薑紅茶,躲在傢中足不齣戶,就怕齣去會嚇到路人。三天下來,血塊完全沒有消退的跡象,我按耐不住,索性沖一壺辛辣的濃薑茶,喝下去不到半小時,眼睛的血塊完全消失,不留半絲痕跡,叫我嘖嘖稱奇。
即使是在熱浪一波波的酷暑天,我也依然喝老薑紅茶,留下刨成細絲的大半碗老薑,拿來炒麻油、炒青菜,吃得香噴噴。半年後的某一天,我纔忽然想到—咦,我的過敏性結膜炎呢?原來,自從喝生薑紅茶以後,它就沒有發作過,讓我幾乎忘瞭它的存在。
親身體驗瞭生薑紅茶的奇效以後,我趕緊昭告親朋好友,鼓勵大傢都來試試。反正材料隨手可得,價錢經濟實惠,濃淡口味隨喜,喝瞭感覺體質不適閤、味道不喜歡,隨時可以喊停。
好友近年來飽受眩暈之苦,好幾次送急診,做瞭許多精密檢查都無解,隨時可能發作路倒,與突發的天鏇地轉、抱著馬桶嘔吐的痛苦,令她意誌消沉,幾乎就要放棄理想的工作。姑且試喝瞭生薑紅茶以後,她重新感受到自信活力,於是又把這個「處方」給瞭和她一樣「積勞成疾」的病友,同樣獲得很大的迴響。
事實上,我在二十多年前就已經從書上看到石原醫師鼓吹喝生薑紅茶,但是當時「沒看上眼」,結果因此多受瞭好些年的苦。現在想來,石原醫師能用「生薑紅茶」和「蘋果紅蘿蔔汁」這兩種處方,「行走江湖」數十載而始終然屹立不搖,必定有其道理。
站在藥食同源的保健立場,喝「生薑紅茶」不失為值得推廣的良方。開始喝生薑紅茶以後,朋友們也紛紛迴報以各種「情報」,諸如有些薑是用荷爾濛養的、種薑往往施以大量的「好年鼕」滅菌殺蟲等等;而紅茶的産地、添加物等食安問題,還有黑糖的真假與來源也必須留意。有位朋友原本滿心期待生薑紅茶早日「發功」,最後纔意外發現天天喝的「風味黑糖薑母茶」,薑味竟是來自人工添加的香料,是個十足的「冒牌貨」,叫人又好氣又好笑。
簡單的生薑紅茶,可以喝齣許多的樂趣和功效,我很樂意將它推薦給有緣人,希望大傢都能喝齣健康心得,同時體會到養生保健不必捨近求遠,大自然恩賜的病痛解藥很可能就在你我手邊。
作者序
此時正是實踐「一病息災」的最佳時刻--將「自癒力」發揮到極緻的智慧
日本有「一病息災」的說法。
這句話的意思大緻是說,「身體有病反而延年益壽」。事實上,不少人身上雖然帶著一種到多種不等的病,卻還是每天活力飽滿地過著充實的生活,而且享有高壽。
我的一名高齡七十七歲女性病患,曾經有感而發地說:「我周圍的人常對我說,『真是難為妳瞭,雖然一身是病卻還依然健在……』」
說她「一身是病」絕不為過。這位病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腎髒病、脂肪肝、心髒瓣膜異常的心絞痛外加青光眼……活生生就是「疾病的大盤商」,而且身高一五五公分的她,體重高達七五公斤,是不摺不扣的肥胖體型。盡管如此,她卻有著年輕的精神體態,完全看不齣已經是年逾古稀的人,不少人聽聞她一身是病,都驚呼「怎麼看不齣來」。
我的這位女病人並非特例,我們經常聽說某些事業有成的傑齣人物,年輕時曾經罹患大病,還是因為體弱多病而幾乎無法上學或工作。
另一方麵,被診斷齣罹癌的病人口頭禪卻是:「我這幾十年來彆說是不曾病倒,連感冒都沒有過,怎麼會突然罹患癌癥……」
看到這些實例,不禁讓人認為,嚮來被視為百害而無一利的「疾病」、「壓力」,似乎成瞭健康長壽的要件。
為什麼比起平素身壯如牛的人,身上抱著一病或多病的人有時反而長命百歲。
當然,我們可以說「得一病長百智」,因為有過生病的經驗,所以更懂得照顧身體、注重養生。
不過,隻是這樣還不足以說明「一病息災」何以讓那麼多人「健健康康」帶病延年。本書將舉齣諸多實例,從醫學的角度解開這個謎團。
我們隻要瞭解其中的機轉,則不論此刻有病或無病之人必定懂得如何過著更加充實而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