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是看著,遺忘了我們……
我們不是統計數字、新聞標題,不管是炸彈空襲、地面攻擊,
都真真實實地承受著……
◆被背叛的人們啊,我為你們書寫。 一個流亡巴黎的敘利亞作家、記者薩瑪•雅茲別克,在故鄉的民主革命爆發流血衝突後,三度偷渡回國,以自己的眼見證,並以無比的勇氣,深入死亡之地,以外國記者無法關照的角度寫下第一手報導,保存戰火中的人民紀實。
雅茲別克不是媒體中常見的逃出之人,而是「翻回家鄉」,打撈、撿拾故事碎片的人。她回到敘利亞蒐集身陷內戰的人民證詞。
我們可能以為自己知道敘利亞是怎麼一回事,畢竟看過新聞,知道那裡從2011年起就在打仗,不過他們過的生活實際上是這樣的:
「墓地開始與活人並存,如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就跟商店、房屋間的巷弄一樣。」
「現在是齋戒月,這裡的居民希望一天之中能吃東西的時間來臨前,家人的頭還沒斷,父親不需要從大砲或桶裝炸彈造成的廢墟中拖出孩子的屍體。」
「此地日日被轟炸兩年半之後,最明顯的改變是人們改變了與天空的新關係,三句不離天空。每個人出門前,一定先仰望天空,或是先爬到屋頂研究天空,看看下一次炸彈會從藍空哪個方向過來。」
在《走入敘利亞破碎的心臟》一書中,她完整呈現了敘利亞當前的惡劣現實。她記述了第一場民主活動、敘利亞自由軍,敘利亞最初只是從事民主和平抗議,卻演變為失控的難戰,動盪中,ISIS趁機崛起,人民在苦難之中試圖生存。在不止歇的大屠殺中,看到了政府軍用桶裝炸彈轟炸自己的人民,極端團體殘虐百姓;在艱難又殘酷的處境中,她也見到人性的光輝:人們如何在狙擊手的注視下,互相掩護生活、有原則的政府軍士兵如何反抗上司泯滅人性的命令,寧死不屈……
雅茲別克記錄了受困在敘利亞內戰裡的人民,在不間斷的空襲、地面攻擊中,如何不屈不撓奮力地活下去,並寫下敘利亞人血與淚的證詞與目擊者的紀錄。
得獎記錄 ●國際筆會品特獎得主
●入選2016歐威爾獎
●入圍法國美第奇獎(Prix Médicis)
●榮獲2016 法國最佳外文書獎(Prix du Meilleur Livre Étranger)
●已售英國、德國、瑞典、挪威、西班牙、法國、波蘭、葡萄亞、印度、丹麥多國版權
本書特色 1 專業導讀,清楚說明敘利亞內戰各方勢力,了解一場革命如何演變為代理人戰爭。
2作者用敏銳的雙眼,一支鋒利的筆,寫下敘利亞當地掩蓋在新聞下的日常生活,也對西方政治提出控訴。
3.特別收錄作者冒著生命危險拍攝的戰地照片,見證戰爭的殘酷。
名人推薦 《我是馬拉拉》作者、《星期日泰晤士報》駐外首席記者 克莉絲汀娜‧拉姆、國際獨立記者 張翠容、跨國自由記者 廖芸婕 序言
前端傳媒編輯/自由撰稿人 張育軒 導讀
作家 李牧宜、高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黃益中、作家 盧郁佳、小貓流文化總編輯 瞿欣怡——真誠推薦
各界讚譽 ★「想了解敘利亞革命是怎麼一回事的話,雅茲別克的作品是首選。」──《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
★「感人至深 ……二十一世紀第一部政治經典作品。」──《觀察家報》(Observer)
★「雅茲別克是高超敘事者,步調與對話抓得極為精準,讀來有如文學作品,傳達出人類共通的哀傷,令人聯想起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戰爭省思《向加泰隆尼亞致敬》(Homage To Catalonia)。本書跨越實況報導的界限,走向文學傑作的殿堂。」──《觀察家報》(Observer)
★「勇於異議,熱情洋溢……雅茲別克是不凡的敘利亞反抗者。」──《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讓不為外界所知的敘利亞黑暗日常生活,照進寶貴光線……心情沉重地一窺戰爭帶來的滿目瘡痍。」──《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雅茲別克令人想起書寫人類苦難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烏麗卡‧米爾(Ulrika Mille),瑞典電視台(Sveriges Television)
★「說出戰爭苦難的傑出著作……每位公民的必讀。」──摩因•阿爾拜亞歷(Mou’in Al Bayari),《新阿拉伯》(Al Araby)
我的背擦過鐵絲網,忍不住顫抖起來。先前為了躲避土耳其士兵視線,我苦候數小時,直到抬頭仰望,遠方蒼穹終於連成一片黑。鐵絲網下,被挖出剛好容得下一個人的小空隙。我趴下往後踹開沙土,匍匐爬過國界,尖刺劃過身體。
我深呼吸,拱起背,跑,用生命跑,照別人教的做。一穿過國界,就頭也不回往前跑,全力衝刺半小時,就會安全在望。我跑,不停奔跑,直到離開危險地帶。地上坑坑窪窪,礫石遍地,但愈來愈感受不到雙腳的存在,心臟怦怦怦跳個不停,整個身體被熱血帶著往前衝,氣喘吁吁之中,心底不斷吶喊:我回來了!這不是電影場景,這是真的。我喃喃自語跑著:我回來了……我在這。
後頭傳來槍聲,軍事車輛在土耳其那一頭集結,但我們已經成功穿越國界,一直往前跑,一切感覺像是命運早已安排好。為了這一天,我特地戴上頭巾,換穿長外套和寬鬆長褲,跳上接應的車子之前,先得爬上一道陡坡。此次返鄉,天地之中,只有嚮導和我,身旁沒有其他逃難人群,甚至不曉得稍後能否活著寫下這段經歷;我原本以為自己回歸故土時,將如同無數前人,死於半路。黑夜降臨,四周看似一片祥和,但難保下一秒危機將至。
接下來的十八個月,我將多次穿越邊界,這其中情勢千變萬化:敘利亞邊境安塔基亞(Antakya)機場的混亂狀況,說明許多事。我將自己的見聞,以及所有能見證國家急遽變動的事物,深深刻印在腦中。不過,我第一次衝下邊境山丘時,渾然不知等在前方的是什麼,只曉得雙腿抽痛不已。
我跑至丘底時,至少蹲下休息了十分鐘,不停大力地抽氣,試圖讓心跳恢復正常。一旁陪著的年輕嚮導,一定還以為我全身顫抖,為的是再度見到家鄉過於激動,不過實情是,那一刻我顧不上傷感。剛才逃命太久,肺和身體好像分家了,腿直不起來。
上車後,我終於又能正常呼吸。我坐在後座,一旁是未來將替我帶路的梅薩拉(Maysara)與穆罕默德(Mohammed)。這兩位性格迥異的戰士,來自同一個家族,我將借住他們的祖宅。梅薩拉是起義鬥士,原本以和平方式對抗阿薩德(Assad)政權,後來才拿起武器。二十多歲的穆罕默德原是商科生,跟梅薩拉一樣,最初也是參與和平抗議運動,之後才加入武裝反抗。接下來數星期,我將與穆罕默德在合作過程中成為至交,前座是司機與另一名年輕人。
走入敘利亞破碎的心臟:請不要遺忘我們!我重返故鄉,見證那些困守內戰的人們怎麼愛、怎麼活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