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鼠的祕密基地(二版)

實驗鼠的祕密基地(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Robert C. O’Brien
圖書標籤:
  • 兒童文學
  • 冒險
  • 動物故事
  • 成長
  • 科普
  • 實驗
  • 友誼
  • 勵誌
  • 幽默
  • 懸疑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107年度颱北市國小兒童深耕閱讀計畫好書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薦選書入選書單(國一組)
紐伯瑞文學奬金牌奬
美國圖書館協會傑齣書籍
路易斯.卡洛書架奬
美國馬剋吐溫圖書奬
西北太平洋青少年精選圖書奬
美國麻薩諸塞州童書奬
「好書大傢讀」選書
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

  「我們就好像跳蚤依附在狗背上生活一樣,如果狗溺水瞭,跳蚤也會跟著淹死。」

  這是一群被科學實驗齣高度智商的老鼠,他們能閱讀、懂書寫,甚至瞭解使用電器與建築原理。

  意外發展齣的文明生活固然舒適,卻同時將他們帶往充滿不確定的未來,當他們懂得越多,也越感到不滿足……

  人物介紹

  傅太太
  住在農夫費吉本菜園中的田鼠,擁有四個小孩的單親媽媽,為瞭小兒子「小提」的病以及「搬傢日」苦惱不已。

  艾吉先生
  艾吉先生是隻白色的田鼠,也是大傢的醫生。他的診所位在農莊對麵的舊農捨下,會用空地中長齣的種子、花朵及地下根、莖,提煉藥水跟藥粉。

  賈若米
  一隻年輕的烏鴉,當他被緞帶纏在鐵絲上時,傅太太救瞭他一命。為瞭報恩,賈若米揹著她去找貓頭鷹求助。

  賈斯汀
  原本是普通的老鼠,被抓去科學院做生物實驗後,成為擁有閱讀、書寫能力、體格強壯,智力不輸給人類的實驗鼠。個性勇敢又富有群眾魅力。

  尼剋
  與賈斯汀一樣是實驗鼠,因年紀較大而成為團隊中的領導者。

  費吉本
  費吉本農場的主人,也是小龍的飼主。當他開始為春天的來臨預備犁田時,就是傅太太得搬離菜園的日子。

  小龍
  農夫費吉本養的貓,有著橘白相間的皮毛跟毛茸茸的粗尾巴。跳起來殺敵的時候,會發齣高亢的號叫聲,把敵人嚇得動彈不得。

  *適讀年齡:10歲以上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羅伯特‧歐布萊恩(1918-1973)


  美國著名的作傢兼記者,1918年生於紐約布魯剋林,從羅切斯特大學取得英語碩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新聞週刊》、《國傢地理》等重要報章雜誌擔任編輯和記者,於1973年逝世。

  歐布萊恩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以《實驗鼠的祕密基地》最為著名,於1971年齣版後獲得許多文學奬項,如紐伯瑞文學奬金牌奬(1972)、美國圖書館協會傑齣書籍(1972)、路易斯.卡洛書架奬(1972)、美國馬剋吐溫圖書奬(1973)、西北太平洋青少年精選圖書奬(1974) 、美國麻薩諸塞州童書奬(1978)等。

譯者簡介

齊若蘭


  颱大外文係畢業,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校區新聞碩士,曾任職好時年齣版社、天下雜誌、康健雜誌,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作包括《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愛因斯坦的孩子》、《數學高手特訓班》、《毒舌頭與夢想傢》等。
 

圖書目錄

為什麼要閱讀一流的文學作品? 002
這本書是誰寫的?   006
認識故事裏的靈魂人物   008
小提生病瞭   012
艾吉先生   022
烏鴉與貓   030
費吉本先生的犁   037
還剩五天    043
賈若米報恩    049
樹洞裏的貓頭鷹    055
去找老鼠幫忙    062
玫瑰叢中的祕密    071
盡忠職守的布魯托    078
在圖書室中    086
小田鼠伊莎貝拉   095
給小龍的藥粉 102
市場驚魂夜 110
關在籠子裏 117
走迷宮 126
我們就這樣學會認字 135
逃亡的日子 145
邦尼費莊園 160
洞穴中的工廠 167
玩具修理匠   178
荊棘榖中的夢土   186
被逮住瞭   199
七隻死老鼠   208
逃齣鳥籠   216
參加老鼠大會   229
某某博士   240
結語   253

 

圖書序言

序言

這本書是誰寫的?


  羅伯特‧歐布萊恩(Robert C. O’Brien ,1918-1973),本名羅伯特‧萊斯利‧康禮(Robert Leslie Conly)美國著名的作傢兼記者。一九一八年生於紐約布魯剋林,於羅切斯特大學取得英語碩士學位後,先後在《美國新聞週刊》、《國傢地理》等重要報章雜誌擔任編輯和記者,於一九七三年逝世。

  一九六○年中期,四十五歲時歐布萊恩因罹患青光眼,在無法開車的情況下,他搬至公司附近居住,因此有瞭額外的時間從事寫作。第一部小說《銀冠》,描寫一個撿到一頂銀色皇冠的女孩,突然間失去瞭她的傢人,為瞭尋求幫助,她孤單地踏上一場艱辛的旅程。雖然在部分劇情鋪陳上略顯拖延,且結局的描寫不夠完整,但寫作風格在危險與暴力的氛圍中已流露齣他創作的潛力。第二部小說《實驗鼠的祕密基地》獲得紐伯瑞文學奬,而第三部小說則於他五十五歲逝世前幾近完成,他的太太及女兒根據他的筆記完成最後幾章,在一九七五年以羅伯特‧歐布萊恩的筆名齣版。

  歐布萊恩的作傢生涯雖然短暫,但其作品備受矚目與贊賞。或許是因為《國傢地理》雜誌並不鼓勵職員在工作外以個人名義寫作,他極少對外公開個人資訊,即或《實驗鼠的祕密基地》贏得瞭兒童文學界極為重要的奬項──紐伯瑞文學奬,歐布萊恩也隻請他的編輯代替他參加頒奬典禮。

  歐布萊恩的作品在奇幻與現實的情境結閤中,構築齣一個可信度極高的世界,盡管逝世近四十年仍能捕獲現代讀者的想像力並引發讀者對自然、文明與生命的省思。而歐布萊恩的兒童文學作品中,以《實驗鼠的祕密基地》最為著名,於齣版後獲得許多文學奬項,如一九七二年紐伯瑞文學奬金牌奬、一九七二年美國圖書館協會傑齣書籍、一九七二年路易斯.卡洛書架奬、一九七三年美國馬剋吐溫圖書奬、一九七四年西北太平洋青少年精選圖書奬、一九七八年美國麻薩諸塞州童書奬等。並於一九八二年改編成動畫電影「尼姆的祕密」。

導讀

窺探人鼠之間:實驗鼠的祕密基地


  在人類發展史上,與老鼠的糾葛始終佔有曆史一席:中世紀的歐洲,黑死病的流行使老鼠成為人人得而誅之的共同敵人;在維多利亞時期的英國,倉鼠卻又是英國小孩最常豢養的可愛寵物(此風延續至今);而在現代醫學的發展上,人類對於疾病的突破,也多虧無數老鼠慷慨捐軀。人類與老鼠長久以來既相厭又相依的矛盾關係,好似那想壓抑卻又不斷復返的記憶,隻能不斷書寫人鼠關係。

  《實驗鼠的祕密基地》書中的角色組閤和重要情節插麯,讀來有種似曾相識的熟悉,好似英國版《小兔彼得》故事的美國篇續集,兔子老鼠雖然易角,但書中也說兔鼠同源,原本即是一傢親。在英國作傢波特小姐的筆下,兔太太傢比起她那神氣活現的兄長班傑明父子,寡母獨自拉拔四兒的生活並不容易,僅靠賣點煙草勉強維係;偏偏獨子彼得又不爭氣,在麥先生的菜園闖禍連連;小命雖保,但裏子麵子盡失,更傷及元氣。波特小姐的童書輕薄卻精悍,短短數語便犀利直點存在英國社會的階級差異。而故事轉到美國作傢歐布萊恩的筆下,《實驗鼠的祕密基地》少瞭些拐彎抹角的刻薄,取而代之的是美國文化特有──或者說戰後美國童書格外強調的圓滿、溫馨。君不見書中的傅太太一傢有難,先夫拜把兄弟二話不說、全員盡齣、一路助挺到底;好個江湖道義、美國人情。

  再從此書的創作背景言之,此書初版於一九七一年,七○年代是美國生物基因工程研究領域屢有突破的輝煌時期,為當代後人類時代的到來奠定基礎。生物基因工程的發展,對人類有哪些影響?本書可視為歐布萊恩於七○年代對於生物基因工程研究前景的勾勒想像。書中原本作為人類實驗客體的老鼠,從暗中觀聽人類舉止的模仿中,竟發展齣等同人類的智慧,因此計畫脫離人類宰製、創造國度;並有鑑人類墮入資本主義消費文化所産生的積弊,極力避免重蹈人類文明發展的覆轍。這群老鼠在未經實驗之前,原本受製於人類,是人類的屬民,但經過實驗改造,搖身/昇成為具有思想與行動能力的鼠國主體,此一從屬民到鼠民的立國工程是否得成,故事結尾沒有提供明確答案,但透過看似美好卻充滿烏托邦色彩的描寫,預示瞭他們的未來。

國立中興大學外文係專任副教授 劉鳳芯

圖書試讀

在圖書室中

通道緩緩下降,走瞭幾十步以後,他們陷入黑暗中。傅太太什麼都看不見,艾吉先生在她後麵一跛一跛地走著,她可以聽到賈斯汀在前麵窸窸窣窣疾走的聲音,她跟著腳步聲嚮前走,聽到賈斯汀說話的聲音。

「傅太太,你放心,就直直往前走,沒有東西會把你絆倒,你也不會撞到任何東西。走偏瞭,自然會碰到兩旁的牆壁。」他又說:「像這樣一片漆黑的情況不會持續太久。」

他說的話是什麼意思啊?她邊走邊想,正打算開口問他,就訝異地發現前麵齣現瞭微弱的亮光。是燈光!但在這麼深的地底下,怎麼可能有燈光呢?「好瞭,通過瞭。」賈斯汀高興地說:「我知道第一次走這片伸手不見五指的地方一定很不習慣,但非走這一段不可。」

「但是,我們不是在地底下嗎?」

「是啊,大概地下三呎左右吧。」

「那麼,怎麼可能會有燈光呢?」

「我可以現在告訴你。」賈斯汀說:「不過隻要再等十五秒鍾,你自己就會親眼看見瞭。」

他們在地道繼續走瞭幾步,傅太太現在可以在昏暗中看見地道的樣子,也可以辨彆方嚮,右轉之後,她果然看見瞭,目瞪口呆地停下腳步。

前麵是一條明亮的長廊,天花闆和牆壁連結成拱形弧綫,地闆堅固而平整,中間鋪瞭一張柔軟的地毯。光綫從兩旁的牆壁發散齣來,牆壁上每隔一呎左右,就有個燈泡,而且嵌入燈泡的凹洞還像個小窗戶般,覆蓋瞭一方黃色、綠色或藍色的彩色玻璃,造成的效果就好像在陽光照射下的彩色玻璃一樣。

賈斯汀臉上掛著微笑看著她說:「喜歡嗎?我們其實不是真的需要地毯和彩色玻璃,那是幾位太太為瞭美觀自告奮勇做的。你相信嗎?玻璃是從舊瓶子割下來的,地毯則是不知哪裏找來的裝飾布料。」

「很漂亮!」傅太太說:「但怎麼……」

「我們從四年前就開始供應電力。」
 
「五年。」艾吉先生說。

「五年。」賈斯汀同意。「燈泡(是那種非常小、非常亮、會一閃一閃的燈泡)則是在樹上找到的。事實上,我們的燈泡多半都是在樹上找到的,當然都是在聖誕節過後──新年期間。我們沒辦法處理大燈泡。」

傅太太對「電」一點也不陌生(她博學多聞的先生曾經解釋給她聽)。她曾在晚上看到費吉本先生的房子透齣燈光,還有每逢聖誕季節,費吉本的孩子會在外麵的鬆樹掛起燈飾。

「你是說,你們就順手牽羊,把聖誕樹上的燈泡拿走嗎?」她問。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