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訂版序 2007編著瞭本書,提齣新世代應該培養自己的軟實力,提升個人在時間管理、情緒管理、領導能力及推銷能力,好麵對新世代的競爭。
轉眼將近十個年頭,重看書中內容,尤其是前輩及好友們的經驗分享,發覺對新一代依然閤用,可以再作補充增訂。
近年經常聽到父母說怕孩子輸在起跑綫,所以孩子從小就要催榖,好入名校,似乎入到名校,孩子的一生就會一帆風順。可是另一邊我們卻看到很多怪獸孩子,更震驚的是過去幾年有多名學生輕生,更有年輕人因暴力行為被捕,甚至判刑。今天的年輕人似乎比十年前的年輕一代更迷失,書中提齣的核心能力似乎仍未被重視,學校、傢庭、社會都忽略瞭這些能力比學業成績更會影響年輕人的一生。
就增訂版我再訪問瞭多位不同背景的傑齣人士,他們和之前訪問過的19位前輩及好友一樣都日理萬機,在各自的範疇上發揮所長,對社會有積極的貢獻。我相信他們的經驗及心得定必能為傢長、老師及年輕朋友帶來啓發。
每一個人都是獨特及有能力的,我對每一位青年人都充滿期盼。我希望每一位都活得快樂,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做自己能充份發揮的工作,在工作中獲得滿足及成就感,亦關心社會,有健康正麵的價值觀、開放、包容,會珍惜香港,珍惜身邊的人和事,會和上一代攜手為香港、為自己的傢奮鬥。
因為隻有這樣的新世代,香港的未來纔有希望,你和我纔可以繼續在香港安居樂業。
這本書的影響有限,但每一個人都有能力帶動改變。我期望本書可以為讀者注入正能量及正麵的價值觀,由每一位讀者開始,讓生命影響生命,新世代在提升自己的核心能力的同時,亦為香港、為世界加多一點點正麵的力量。
葛珮帆
立法會議員
智慧城市聯盟創辦人及聯席主席
2016年7月
原序 21世紀是充滿挑戰及機遇的新世代。科技的進步、互聯網的廣泛應用,促進瞭全球一體化,營商環境及個人生活方式亦急促改變,為新一代提供瞭韆載難逢的機遇及創造無限可能的平颱。然而,新一代亦同時麵對前所未有的激烈競爭環境。以往國傢、城市、企業,以至個人賴以成功的方式及特質,若沿用於今日而非與時並進,則有機會成為往後失敗的主要源頭。
新世代需要新人纔。
今天在最常聽到對人纔的要求是:「精通兩文三語,具國際視野的復閤型人纔。」語言及溝通能力十分之重要,國際視野所指的除瞭國際知識外,更包括對各國文化的認知及包容,以及個人的國際網絡及關係。復閤型人纔既要是專纔又是通纔;既要有能力不斷學習新事物,更要能融會貫通,勇於求變,且對科技的發展及應用有一定的識見及掌握。
過去20年,我有幸參與不同行業的發展,包括房地産發展、管理顧問、零售及資訊科技行業,亦有機會在國內及世界各地工作,遇到無數傑齣的人纔,在交流中我們經常討論到今天招聘人纔時遇到的問題。我們發覺今天剛齣來工作的年輕人一般在專科知識或技術上能力足夠,但在自信心、溝通能力、社交能力、創造力及解決問題能力等方麵就很不足,另外在工作態度方麵則缺乏責任感、熱誠、主動性及麵對失敗及挫摺的能力。現時的常規教育似乎並不著重培養年輕一代這些將嚴重影響他們的事業及人生發展的態度及能力。
結閤多年觀察分析及個人經驗所得,我把這些新世代人纔必不可缺的態度及能力,歸納為4大「新世代核心能力」:
(1)時間管理能力;
(2)領導能力;
(3)推銷能力;
(4)情緒管理能力。
本書內容主要沿用我由2001年起就此4大核心能力為主題、分彆於香港中央圖書館、各分區圖書館、各大專院校及公私營機構等約70多次專題演說的內容為範本。此外,為求嚮讀者提供更多實例分享,我訪問瞭19位傑齣人士,他們的非凡成就及自身經驗的分享已使我獲益良多,我相信必能為你未來的自我提升及實踐帶來更深層次的啓發。在此,我衷心的感謝王䓪鳴女士、何超瓊女士、李誌剛先生、李業廣先生、李樂詩女士、李麗娟女士、範徐麗泰女士、容永祺先生、陳誌輝先生、陳念慈女士、麥瑞瓊女士、楊文銳先生、楊偉雄先生、劉江華先生、蔣麗蕓女士、鄭李錦芬女士、鄧淑明女士、龍子明先生及譚惠珠女士在百忙中抽空接受訪問。
本書並非學術論文,旨不在說教,隻期望以個人經驗及心得,引發你從更多角度去思考及嘗試,創作能激發自身潛能的方法,盡展你所長,在你發展個人事業之同時亦為香港、為祖國、為世界作齣積極及正麵的貢獻。
我明白時間的寶貴。更明白要現今的城市人,尤其是香港的年輕人花時間看完一整本書是多麼睏難的事。所以,在編寫此書時,我以簡短精要為原則,盡量少長篇的論說,並以心得、實例及練習方法為主導。本書每個章節都能獨立閱讀,不一定需要從頭看到尾,亦不一定需要把整本書看完。我希望你不會把此書藏起來,而是放在身邊隨手的地方,有一點時間或有需要時就隨手拿來,選最想看的一章來看看,或做一兩個練習。希望你會覺得這是一本很容易讀、有啓發性又實用的書。
想寫、想分享、想再討論的主題仍有很多,我期望能收到你的意見,更歡迎你隨時告訴我你有興趣想探討的主題,我將繼續以網站文章、講座、電郵等不同渠道繼續與大傢保持交流。我的聯絡方法:電郵:eq@eqweb.hk;網址:www.eqweb.hk。
最後,我衷心感謝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的李安副總編輯、陳靜雯助理編輯、三聯仝人、楊文銳與李渭賢的信任、協助及在編校與齣版過程中的貢獻;感謝我的啓濛老師──已故的吳詠勛博士多年的啓發及栽培,對老師的教導我未有一刻敢忘;感謝我的母親經年的言教及身教,教我積極樂觀,守信承擔,勇於麵對睏難及挑戰;感謝我的好友鄧淑明及劉詠儀的鼓勵,她們的支持伴我度過無數個趕稿的晚上;特彆感謝我丈夫的支持、鼓勵、體諒及愛護,讓我在全無壓力的環境下繼續快樂的生活及忙碌地工作。
葛珮帆
互聯網專業協會創辦人及前會長
一位北京學生的話(代序) 為促進內地與港澳地區青年管理人纔的交流和培養,北京市委組織部、市委黨校和北京團市委、北京青聯近年來組織多批北京青年乾部和共青團乾部赴港澳研修,本人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
學習歸來,學員乾部聚會時經常談起和想念的一位老師,就是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葛珮帆會長。葛博士主講的課題是:領導管理人與互聯網時代。葛博士的課程提綱挈領、啓發思維、催人奮進、倍受鼓舞。
新一代互聯網促進社會經濟關係迅速變革和全球經濟一體化,它將深刻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企業如何麵對?公共管理和服務如何改革?領導人和管理者如何迎接改變?葛博士以她對互聯網技術經濟發展的充分領悟、對社會時代的負責精神和對企業管理和公共服務十多年的參與經驗,在她的富有哲理和激情的課堂上,帶領大傢思考和總結在以「更快、更細、更整閤、更普及」的資訊科技産品和服務進入社會生活,領導人及企業應有的使命及價值觀,領導管理者應有的特質、精神和遠見,如何積極提升和正視自己的知識、技能及專業態度。
在港研修期間,參觀瞭多個政府部門、公營機構和團體企業,感受到香港麵對金融風暴、禽流感、SARS等前所未有的睏難挑戰,政府、企業和市民積極和科學應變、進一步發揚專業精神,堅守崗位、盡職盡責,在祖國的關心支持幫助下,經濟迅速復甦。香港迴歸10周年,香港政府製定瞭與內地「十一五規劃」協同發展的社會經濟計劃,萬眾一心,是香港曆史上最為暢旺的發展階段。
香港之所以成功,就是擁有像葛珮帆博士這樣充滿理想和專業精神的中堅力量,在各自的崗位上為社會作齣奉獻。赴港學習的學員乾部不少已擔任領導工作,葛博士課上提倡的專業並與時代共進的精神,將一直激勵大傢學習、奮鬥和做好每項工作。
羅月豐
北京市青年學生乾部赴港研修班學員
現任國務院辦公廳公務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