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選文:一場哲學與心靈的對話

《莊子》選文:一場哲學與心靈的對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哲學
  • 道傢
  • 莊子
  • 心靈成長
  • 古典文學
  • 中國哲學
  • 思想啓迪
  • 人生智慧
  • 選文
  • 內省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全書的選文分成三個麵嚮:一、自我篇──從個人談起,省思人在大自然中的定位,看到人的有限性和思想的框框,並強調養身修心的重要性。二、人我篇──建立人際和諧關係,看清衝突的本質,並覺察躲在欲望背後的危險,去除心機計算,揭露假仁假義,著重內在德性修為,保有內心平靜。三、物我篇──強調人與環境共存共榮,欣賞自然但不佔有,瞭解萬物皆有用,體察生命之美,找迴初心,以及學習無待的人生。
  
  人生的旅途中,無法盼得天色常藍、花香常漫,更何況現在生態環境改變、天候趨勢難測,策略不斷推陳齣新,對於被要求快速應變的現代人來說,多感受到身體的緊綳、心理的壓力,及對未來的不安全感。莊子寓言中的哲思,無疑提供瞭安頓身心之道,縱使外頭是狂風暴雨,若能以自然平常之心麵對,內心就能也無風雨也無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種自在超然的心境便是帖良方妙藥,現在讓我們來趟不一樣的心靈療癒之旅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孝維


  學曆:
  淡江大學中文係
  The University of Hull, U.K. 心理諮商博士

  任職:
  亞東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專長:
  壓力管理、情緒心理學、閱讀治療、老莊哲學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自我篇──放遠人生眼界
單元一 化解自大的習性
寓言1:望洋興嘆〈鞦水〉
寓言2:井底之蛙〈鞦水〉
寓言3:以管窺天〈鞦水〉
寓言4:無知的麻雀〈逍遙遊〉
寓言5:長壽的椿樹〈逍遙遊〉
寓言6:傲慢的陽子居〈寓言〉
寓言7:最大與最小〈鞦水〉
單元二 跳齣成見的框框
寓言1:沉魚之美〈齊物論〉
寓言2:越人紋身〈逍遙遊〉
寓言3:屠龍之技〈列禦寇〉
寓言4:言外之意〈鞦水〉
寓言5:輪扁斲輪〈天道〉
寓言6:物無貴賤〈鞦水〉
寓言7:師心自用〈人間世〉
寓言8:夢中占夢〈齊物論〉
寓言9:言論未曾有一定標準〈齊物論〉
單元三 消除勞頓的心神
寓言1:吾生也有涯〈養生主〉
寓言2:羊不見瞭〈駢拇〉
寓言3:善待身體〈至樂〉
寓言4:真君存在〈齊物論〉
寓言5:母豬死瞭〈德充符〉
寓言6:影子的影子〈齊物論〉
寓言7:惠施耗盡精神〈德充符〉
寓言8:討厭足跡的人〈漁父〉
寓言9:有虞氏不及泰氏〈應帝王〉
寓言10:不係之舟〈列禦寇〉
寓言11:籠中雞〈養生主〉
寓言12:薪火相傳〈養生主〉
單元四 瞭悟生死的執迷
寓言1:麗姬後悔哭泣〈齊物論〉
寓言2:善生善死〈大宗師〉
寓言3:莊子夢見骷髏〈至樂〉
寓言4:藏天下於天下〈大宗師〉
寓言5:化腐朽為神奇〈知北遊〉
寓言6:左肘長齣瘤〈至樂〉
寓言7:至孝的曾參〈寓言〉
寓言8:超越生死〈至樂〉
寓言9:臨屍而歌〈大宗師〉
寓言10:鼓盆而歌〈至樂〉
寓言11:以天地為棺槨〈列禦寇〉
單元五 安頓身心的修為
寓言1:何謂心齋〈人間世〉
寓言2:鬼斧神工〈達生〉
寓言3:黏蟬的駝背老人〈達生〉
寓言4:虛室生白,吉祥止止〈人間世〉
寓言5:鑑於止水〈德充符〉
寓言6:真人深呼吸〈大宗師〉
寓言7:無為則俞俞〈天道〉
寓言8:何謂坐忘〈大宗師〉
寓言9:吾喪我〈齊物論〉
寓言10:朝徹見獨〈大宗師〉

第二篇 人我篇──簡單就是幸福
單元六 拋開名利的枷鎖
寓言1:螳螂捕蟬〈山木〉
寓言2:鴟鴞食腐鼠〈鞦水〉
寓言3:愛炫耀的猴子〈徐無鬼〉
寓言4:神巫給壺子看相〈應帝王〉
寓言5:隨珠彈雀〈讓王〉
寓言6:唇亡齒寒〈胠篋〉
寓言7:廟堂上的神龜〈鞦水〉
寓言8:獻祭的豬〈達生〉
寓言9:什麼是福氣〈徐無鬼〉
單元七 省思世俗的規範
寓言1:盜亦有道〈胠篋〉
寓言2:竊國的大盜〈胠篋〉
寓言3:伯夷為仁義殉身〈駢拇〉
寓言4:子貢乘坐大馬車〈讓王〉
寓言5:莊周貸粟〈外物〉
寓言6:抱甕灌園〈天地〉
寓言7:不言之教〈德充符〉
寓言8:形體有缺陷的人〈德充符〉
寓言9:至仁無偏愛〈庚桑楚〉
寓言10:用愛行孝〈天運〉
單元八 釋放負嚮的情緒
寓言1:好辯者的情緒〈齊物論〉
寓言2:不射之射〈田子方〉
寓言3:操舟若神〈達生〉
寓言4:朝三暮四〈齊物論〉
寓言5:桓公遇見鬼〈達生〉
寓言6:纔全德不形〈德充符〉
寓言7:人是無情的〈德充符〉
寓言8:真宰〈齊物論〉
寓言9:至人用心若鏡〈應帝王〉
寓言10:飲冰解熱〈人間世〉
單元九 破解衝突的矛盾
寓言1:入則鳴,不入則止〈人間世〉
寓言2:不會叫的鵝〈山木〉
寓言3:不入深山隱居〈達生〉
寓言4:林迴棄韆金之璧〈山木〉
寓言5:甘泉先竭〈山木〉
寓言6:越俎代庖〈逍遙遊〉
寓言7:獨腳的申徒嘉〈德充符〉
寓言8:虛心則無禍害〈山木〉
寓言9:木雞養成〈達生〉
單元十 發展適性的纔能
寓言1:螳臂擋車〈人間世〉
寓言2:養虎的人〈人間世〉
寓言3:愛馬的人〈人間世〉
寓言4:匠石與郢人〈徐無鬼〉
寓言5:邯鄲學步〈鞦水〉
寓言6:東施效顰〈天運〉
寓言7:適性發展〈應帝王〉
寓言8:未知的領域〈庚桑楚〉
寓言9:自適其適〈駢拇〉
寓言10:學習的階段〈寓言〉
單元十一 臻至無為的社會
寓言1:蝸牛觸角上的兩國〈則陽〉
寓言2:涉海鑿河〈應帝王〉
寓言3:治理天下的方法〈應帝王〉
寓言4:明王之治〈應帝王〉
寓言5:無為而治〈天道〉
寓言6:不強求〈人間世〉
寓言7:害民的禍根〈徐無鬼〉
寓言8:管仲生病〈徐無鬼〉

第三篇 物我篇──自然的生活美學
單元十二 拒絕人為的破壞7
寓言1:鴨腳不夠長〈駢拇〉
寓言2:以鳥養鳥〈至樂〉
寓言3:絡馬首,穿牛鼻〈鞦水〉
寓言4:渾沌之死〈應帝王〉
寓言5:魚相忘乎江湖〈大宗師〉
寓言6:伯樂馴馬〈馬蹄〉
寓言7:相濡以沫〈大宗師〉
單元十三 順應自然的生活
寓言1:攖寜〈大宗師〉
寓言2:老子死瞭〈養生主〉
寓言3:安之若命〈德充符〉
寓言4:安時處順〈大宗師〉
寓言5:子桑為何貧窮〈大宗師〉
寓言6:孔子被圍睏〈鞦水〉
寓言7:外化而內不化〈知北遊〉
寓言8:昏君亂臣的時代〈山木〉
寓言9:庖丁解牛〈養生主〉
寓言10:道的崇高〈大宗師〉
單元十四 創造多元的價值
寓言1:無用的大葫蘆〈逍遙遊〉
寓言2:不龜手之藥〈逍遙遊〉
寓言3:大而無用的樗樹〈逍遙遊〉
寓言4:社樹〈人間世〉
寓言5:無用之用〈外物〉
寓言6:自食其果〈人間世〉
寓言7:燕子築巢在人屋〈山木〉
寓言8:有得就有失〈山木〉
寓言9:獨腳羨慕多腳〈鞦水〉
單元十五 傾聽自然的天籟
寓言1:天籟〈齊物論〉
寓言2: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知北遊〉
寓言3:無莊之美〈大宗師〉
寓言4:安知魚樂〈鞦水〉
寓言5:莊周夢蝶〈齊物論〉
寓言6:隱士的齣現〈繕性〉
寓言7:隨處可安居〈刻意〉
寓言8:忘適之適〈達生〉
寓言9:真心的談笑〈徐無鬼〉
單元十六 活齣逍遙的人生
寓言1:鯤鵬之變〈逍遙遊〉
寓言2:姑射山之神人〈逍遙遊〉
寓言3:何謂至人〈齊物論〉
寓言4:何謂真人〈大宗師〉
寓言5:如何得道〈知北遊〉
寓言6:天下馬〈徐無鬼〉
寓言7:無所待〈逍遙遊〉

附錄──莊子成語舉隅

圖書序言



  在古代經典中,有關個人身心探索方麵,《莊子》堪稱是鞭闢入裏、發人深省的佳作,小至個人睏境,大至天人關係,篇篇寓意深遠,尤其在高度物質追求的現今社會,更是提供反思的好題材。經典是跨時空,曆久彌新,為何經典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呢?又帶給現代人什麼啓發與應用?在價值觀混淆,功利掛帥的社會,許多人到瞭身心失調後纔悔不當初,藉由閱讀《莊子》來反思生命真義,放慢生活步調,體悟自然之道,逍遙樂活做自己。我們無須做今之古人,但若能用這現有的寶貴智慧來滋養心靈與檢視失衡生活,何樂而不為?
  
  本書寫作旨在「活化經典」,將艱深的莊子文學轉譯成淺顯易懂的白話文,緻力於義理闡述與現代應用,故訓詁考證略少。為瞭將文言版《莊子》還原齣生動活潑的寓言故事,其中難免有筆者個人的延伸詮釋,但原則上不失經典原意。本書字義解讀主要依據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吳怡《新譯莊子內篇解義》、黃錦鋐《莊子讀本》、傅佩榮《解讀莊子》、張默生《莊子新釋》、郭慶藩《莊子集釋》,感謝國學大師們的精湛研究,細心考證,使後學得以進入莊子精神世界,窺其堂奧。莊子思想其實是一個整體,歸根結底,各個概念間是相通的,環環相扣,但為瞭方便論述說明,將書中寓言分成以下三個麵嚮:一、自我篇──從個人談起,說明人在大自然中的定位,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很渺小,看到人的有限性和思想的框框,並強調養生修心的重要性。二、人我篇──著重與人建立和諧關係,看清衝突的本質,並覺察躲在欲望背後的危險,去除心機計算,揭露假仁假義,重視內在德性修為,保有內心平靜。三、物我篇──強調人與環境共存共榮,欣賞自然但不佔有及破壞,瞭解萬物皆有用,體察生命之美,以及學習無待的人生。
  
  本書之體例是將原文編排於首,其次為生難字詞注釋,接著為譯文,最後的現代省思部分是筆者的延伸想法,著眼於現代生活的連結,作為反思的題材,藉由讀後心得之分享,盼能拋磚引玉,使讀者對莊子寓言也有自己的觸動及體悟,不隻是作者的文章,也是讀者自己生命的再現,側重讀者中心的詮釋與發想。本書中,寓言名稱的訂定以成語為優先,旨在讓莘莘學子能加深對莊子成語的認識,對於無成語典故的寓言,則盡量以生動淺白的口語用字來命名,以達經典生活化之效。此外,為瞭提升閱讀時的趣味感與生動性,文中多處輔以插畫,盼能激發讀者之想像,以圖還原文本,也開啓右腦圖像化記憶,留下更深遠的影響。由於篇幅考量,實難網羅所有寓言,各單元僅摘選若乾則代錶性寓言來闡述主題深義,知微見著,藉此傳達逆境中生活達人的智慧。

圖書試讀

第一篇 自我篇──放遠人生眼界

單元1:化解自大的習性

人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在浩瀚無垠的天地中,人實在很渺小。《莊子.鞦水》:「計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其生之時,不若未生之時」算算人所知道的不及所不知道的;我們存在這地球行星的時間不及不存在的時間。很多事情不是我們能完全瞭解,也不是我們說瞭算,若帶著自我中心的盲點,茫然無知而不自覺,則會貽笑大方。那麼,如何看清事物的本質?如何定位自己?又如何使自己在生活中逍遙自在?讓我們藉由莊子寓言來觀照生命、認識我們自己,並創造齣樂活的人生。

◎寓言1:望洋興嘆〈鞦水〉
  
鞦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麵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鏇其麵目,望洋嚮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傢。」

1.望洋興嘆:比喻打開眼界後,發現自己十分渺小而感慨。

2.涘ㄙˋ:水邊。

3.渚ㄓㄨˇ:沙洲。

4.崖:同「涯」,水岸邊。

5.辯:同「辨」,分辨。

6.鏇:轉變。

7.若:海神之名字,海若。

8.伯夷:孤竹君之長子。商末,孤竹君欲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但孤竹君死後,叔齊讓位給哥哥伯夷,伯夷不受,叔齊也不願為君,二人悄悄離開國傢,去投奔深得民心的西伯昌。後來發現西伯昌已死,其子武王欲伐紂,二人反對伐紂,因而極力勸止。他們二人認為武王滅商的行為十分可恥,為瞭守住效忠故國的名節,拒食周粟,采薇而食,餓死在首陽山。然而,封建社會將他們的行為當作守節不移、效忠君主的典範。

9.見笑於大方之傢:即「貽笑大方」的成語齣處,會被有學問的人所取笑。貽:贈送,或通「遺」,遺留,如「貽患無窮」。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意外的驚喜,也是一次深刻的心靈觸動。我一直覺得,人生的意義就在於不斷地追求和成就,但莊子的哲學,卻給瞭我一種完全不同的視角。他所倡導的“逍遙”,並非無所事事,而是一種精神上的自由,一種不被外物所役使的狀態。書中的許多篇章,讀起來就像是在聽一位智者,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拆解我們內心的執念和睏惑。我尤其對“養生主”和“刻意”的篇章印象深刻,它們讓我明白,真正的“養生”,並非僅僅是身體的健康,更是心靈的安寜。而“刻意”,往往會讓我們失去生命的本真。莊子用生動的比喻,比如“庖丁解牛”,告訴我們,真正的技藝,來自於對事物的深刻理解和對自然的順應,而非刻意的雕琢。這本書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成功”的定義,開始明白,有時候,放下執念,順其自然,反而能獲得更大的幸福。它讓我更加懂得珍惜當下,更加關注內心的感受,讓我相信,真正的自由,存在於我們能否與自己、與世界和諧共處。

评分

坦白說,在閱讀這本《莊子》選文之前,我對“哲學”的印象還停留在枯燥乏味的教科書上,以為它不過是些陽春白雪的理論,與我的生活相去甚遠。然而,莊子的文字,卻像一股清風,吹散瞭我心中對哲學的誤解。他筆下的世界,充滿瞭奇特的想象力,卻又無比貼近人生的本質。我特彆喜歡他對於“知”的探討,那種“吾不知”的智慧,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洞見,是一種對未知保持敬畏的態度。書中的許多段落,讀起來像是聽一個老朋友在閑談,卻在不經意間,道齣瞭人生的真諦。他對於“名利”的嘲諷,對於“物化”的警醒,都讓我醍醐灌頂。我常常在讀到“莊子夢蝶”的故事時,陷入沉思:何為真實?何為虛幻?這種對 reality 的懷疑,並非否定現實,而是提醒我們要超越錶象,去探尋更深層次的意義。這本書並沒有給我提供具體的答案,但它卻教會瞭我如何去提問,如何去思考。它像一把鑰匙,打開瞭我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大門,讓我開始用一種更加包容、更加深刻的眼光去審視生活。

评分

讀完這本《莊子》選文,感覺就像經曆瞭一場意想不到的心靈探險。我本來以為哲學總是闆著臉孔,充滿瞭艱深的理論,但莊子的文字卻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他用最樸素、最生動的語言,描繪瞭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世界。那些故事,比如“齊物論”裏的夢蝶,聽起來像是天方夜譚,但細細品味,卻能從中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超越自我的哲學境界。我常常在讀到某些段落時,忍不住停下來思考,莊子是如何用這麼輕鬆詼諧的方式,道齣人生最深沉的睏惑和最根本的智慧的?他看待死亡的態度,那種“安時而命,順其自然”的豁達,更是讓我汗顔。我們總是畏懼失去,恐懼未知,但莊子卻能視死亡為生命旅途的一部分,甚至是一種迴歸。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痛苦,並非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我們看待事物的角度過於狹隘。他教我如何放下執念,如何不被外物所擾,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寜靜。雖然書中的一些概念對我來說仍然需要反復琢磨,但整體上,它為我打開瞭一扇認識世界的全新窗口,讓我在浮躁的生活中,找到瞭一絲超脫和灑脫。

评分

第一次讀到《莊子》這部古籍,內心激蕩萬韆。我一直對東方哲學充滿好奇,但又覺得許多經典太過晦澀難懂,《莊子》之前對我而言,仿佛是一片遙遠而神秘的星雲,隻聞其名,不見其光。這次偶然的機會,翻開瞭這本選文集,像是有人為我點亮瞭一盞燈,照亮瞭那片混沌的星雲。我從未想過,兩韆多年前的文字,能夠如此生動、如此富有趣味,甚至帶著一種孩童般的純真和智慧。書中那些關於逍遙遊的想象,關於物我兩忘的境界,讓我沉醉其中,仿佛可以隨著莊子筆下的鯤鵬一同翱翔,掙脫世俗的羈絆,抵達一片不受拘束的自由天地。那些看似荒誕不經的比喻,實則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仿佛一麵哈哈鏡,映照齣我們生活中那些執著、焦慮和無奈,又如同清泉般,洗滌著心靈的塵埃。我尤其喜歡書中對自然萬物細緻入微的觀察,那種對生命本身的尊重和熱愛,讓我重新審視自己與周遭世界的關係。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感悟,讓我對“道”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的心境變得更加平和與開闊。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長者,在用一種悠然自得的姿態,與我進行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引領我探索生命的真諦,品味心靈的自由。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我一直對“道傢思想”感到好奇,但又覺得難以入門,很多時候隻停留在一些零散的諺語上。這本《莊子》選文,就像一座精心搭建的階梯,讓我能夠一步步地走近那位偉大的思想傢。我尤其被書中那種“無為而無不為”的智慧所吸引。在現代社會,我們總是被教導要積極進取,要努力拼搏,但莊子卻告訴我們,有時候,放下纔是更好的選擇。這種“順應自然”的理念,並非消極避世,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智慧,一種與天地萬物和諧共存的方式。我嘗試著將書中的一些觀點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比如在麵對睏難時,不再一味地強求,而是嘗試去理解問題的本質,去尋找最順暢的解決之道。書中的許多寓言故事,雖然簡短,卻蘊含著深刻的洞察力,讓我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人生的起伏和無常。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許多行為和觀念,發現自己曾經是多麼地固執和渺小。這本書讓我更加敬畏自然,更加珍視生命,也讓我對“自由”這個詞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