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密使路:穿梭兩岸密使群像

迢迢密使路:穿梭兩岸密使群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兩岸關係
  • 冷戰曆史
  • 情報戰
  • 秘密外交
  • 曆史人物
  • 文化交流
  • 政治史
  • 颱灣史
  • 大陸史
  • 迴憶錄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超越藍綠●從蔣經國至陳水扁,曆任總統皆須仰賴他們的人脈
穿針引綫○傳達訊息、試探意圖,他們是兩岸最早的「熱綫」

  從辜汪會談到和平協議,兩岸密使都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書描繪那些穿梭兩岸的使者群像,從解嚴之前的兩蔣時期到民主化後的李登輝與後李時期,這些形形色色的密使們,包括他國政要、中研院院士與新聞記者等「民間友人」,皆身懷不同的任務與使命,為兩岸政治領袖帶信、傳話,甚至參與兩岸事務秘密談判。他們或被奉為座上賓、牽動兩岸政局的發展:或慘遭官方切割、承擔客死異鄉的風險。這群人的傳奇際遇,也隨著事過境遷與政治的民主化、製度化而逐漸透明。本書匯整作者多年研究成果,並提列重要參考著作近百種,是理解兩岸外交與人物史話所不可或缺的參考著作。

本書特色

  *考察蔣經國與李登輝任內,兩岸之間那些密而不宣的特使往來。是喜讀人物佚事的讀者、新聞評論人、政治觀察傢、曆史研究者必備之參考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三井


  颱灣彰化縣人。民國二十六年六月生,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史地係畢業,法國巴黎大學文學博士。曆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員、組主任、副所長、所長,曾藉調擔任淡江大學教授兼曆史學係主任、國立空中大學教授兼人文學係主任。現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華僑協會總會理事、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顧問。
 

圖書目錄

代序/我為什麼要研究兩岸密使?
第一章:李次白到上海投石問和談路
第二章:宋宜山大陸行為和談「摸底」
第三章:曹聚仁穿針引綫大陸行
第四章:章士釗為兩岸和談鞠躬盡瘁
第五章:瀋誠充當密使為北京傳送「密函」
第六章:廖承誌公開緻書蔣經國為兩岸和平統一
第七章:旅美學人穿梭兩岸忙
第八章:新聞工作者的兩岸統一夢
第九章:中央研究院院士的中國情結
第十章:兩岸調人李光耀促成辜汪會談
第十一章:星雲大師的兩岸佛緣
第十二章:北京傳話人南懷瑾傳奇
第十三章:蘇誌誠充當李登輝密使大曝光
第十四章:李登輝訪問康乃爾大學衝擊兩岸
第十五章:李玉階兩度緻函鄧小平
第十六章:李登輝密使曾永賢的北京任務
第十七章:陳建中北京行傳達的訊息

附錄一:廖承誌緻蔣經國公開信
附錄二:蔣夫人緻承誌世侄公開信

主要參考書目
作者著作目錄

 

圖書序言

代序

我為什麼要研究兩岸密使?


  個人主要研究興趣在政治人物史和外交史。在曆史舞颱上, 人物永遠是啓動風雲的主角,令人依依難捨。外交史的研究是我的「最愛」,雖說「弱國無外交」,但外交官能夠在外交玷壇上展現無礙辯纔,摺衝樽俎,為國爭光,何其難得?我特彆不喜歡研究經濟史,除瞭本身素養不夠外,也直覺認為數字和錶格,加上各種麯綫圖,太枯燥乏味。我也不喜歡搞製度史,因為太單調刻闆,瞭無生趣。同樣的,我也不想治軍事史或戰爭史,雖然古人常說:「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但「兵者, 凶也」,戰爭的殘酷,傷亡的慘重,真叫人觸目驚心,翻開古今中外史冊,斑斑可考,所以實在不願碰。

  最近我迷上兩岸密使。首先,該給「密使」下個簡單的定義, 畫個範圍。「密使」在英文裏有emissary、secret envoy兩字,或亦包含messenger(傳話者、信差),或commissionaire(經紀人、掮客)等,但絕非從事特務活動專搞破壞的secret agent,那是電影裏007式的傳奇情節,精采刺激有之,恐怕未必真實。

  論密使身分,種類繁多,有軍人,有民意代錶(立法委員), 有媒體工作者,有學者教授,有中研院院士,有政治掮客,有宗教領袖,亦不乏外國政治首腦,不一而足。他們的身分雖然不同,但大前提(無論主動或被動)旨在促成兩岸和平發展和統一,與目前兩岸的情勢發展息息相關。故這是個有待開發的研究專題,當然就成為我退休後怡情養性的新興趣所在。

  大約兩年多前,我開始撰寫自兩蔣時代以來,曆經李登輝、陳水扁兩位總統,那些穿梭兩岸,為政治領袖帶信、傳話,甚至參與兩岸事務祕密談判的使者群像,共得十七篇,以「舊莊居士」為筆名,陸續在華僑協會總會的雙月刊―《僑協雜誌》上發錶,如今已到瞭收網、集結成書的階段。付梓前,除瞭重新校訂增補以外, 並增列兩岸主要參考著作近百種,藉此拋磚引玉,企望海內外有誌一同,大傢閤力來灌溉這一塊新園地,讓它樹茂花香,美不勝收!

  感謝秀威公司主編蔡登山的支持和鼓勵,本書始有和大傢見麵的機會。林弘毅先生全程幫忙輸入電腦並製作參考書目等工作,洪仕翰先生負責編輯,均備極辛勞,在此一併緻謝!個人能力有限, 本書不足之處,尚祈海內外方傢不吝賜教是幸!

陳三井 謹識
2016年6月15日於南港四分溪畔

圖書試讀

第十三章: 蘇誌誠充當李登輝密使大曝光

一、鬱慕明揭發密使案


自1993年8月新黨脫離中國國民黨另起爐竈後,一直有人說新黨是「中共同路人」,會齣賣颱灣,給新黨扣紅帽子。麵對「中共同路人」的指控,新黨內部開會要予以反擊,但反擊要有證據,立委鬱慕明就負責蒐證。

鬱慕明花瞭半年多的時間嚮各方求證,從入齣境管理局到香港的飯店,等資料查證到與自己所瞭解的基本架構大緻相符時,便於1995年4月18日立法院總質詢時,掀齣瞭密使案,他言之鑿鑿,列舉時、地、物,當場揭發李登輝總統派齣親信蘇誌誠、紅頂商人尹衍樑和文建會主委鄭淑敏三位密使,多次暗中抵達香港與中共代錶進行談判,更於1994年曾經兩度進入珠江與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曾慶紅密談。證實瞭李登輝時代的密使案不是「天方夜譚」,而且其撲朔迷離,詭譎復雜多變,更勝兩蔣時代。

二、「密使」資料相繼外洩

首先,2000年7月6日,大陸全國政協常委賈亦斌接受颱灣網路報《明日報》記者採訪,透露瞭1992年間,李登輝總統曾派遣蘇誌誠、鄭淑敏、尹衍樑等人赴香港,和他本人及前中共颱辦主任楊斯德會麵。據賈亦斌說,雙方觸及的議題,主要是颱灣當局主動提議,將前往大陸進行浙江金溫(金華-溫州)鐵路等多項經濟投資,而希望以此換取颱灣的外交空間。

其次,南懷瑾的弟子魏承思根據南師所持有的九份密談錄音帶謄寫整理,撰成一萬餘言的曆史文獻,以〈李登輝時代的兩岸九度密談實錄〉為題,在《商業周刊》第661期(2000年7月24日至7月30日)獨傢刊載,並提供珍貴照片,讓當事者的蘇誌誠與鄭淑敏無法三緘其口。「密使」事件纔正式浮上颱麵,引發議論。

魏承思根據南懷瑾的口述,提供兩岸九次密談經過,不過蘇誌誠錶示,他與北京方麵密使會晤的次數遠超過南懷瑾所說的九次,甚至是「九的好幾倍數」。後來因蘇誌誠與南懷瑾失和,以及許鳴真到颱灣麵見李登輝時雙方各執己見,還有北京方麵懷疑李登輝玩兩手策略等因素,始中斷兩岸此一密談管道。

三、九次會談舉隅

不管如何,單是九次密談的內容便很精采,較前勁爆。茲扼要摘錄重點如下: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