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年代

曾經的年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迴憶
  • 年代
  • 往事
  • 人生
  • 情感
  • 成長
  • 過往
  • 歲月
  • 懷舊
  • 故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商場與人生互涉,漠漠大荒,襲來的,不止是風沙。

  滿懷雄心的年輕人,隻身到陌生的迴教地域開闢闆材市場,然而文化差異以及商場上的詭變,宛若雙重影子,疊映在這位社會新鮮人身上,儼然一座黑色叢林,在開展市場之際,以為披棘斬棘,卻屢屢躓踣,殊不知同行前輩以機巧的手腕,早已攻城掠地。新手和老手,在異地商場上競逐,個人意誌與堅硬現實之間,究竟孰勝孰敗。

  企業傢歐陽明以感性的筆觸,勾勒商場上幽微麯摺的生存法則,在權謀與人性、明亮與黑暗的沼澤中,尋找生存的意義與終極幸福。

  他是如此投入,甚至穿著阿拉伯長袍,用頭巾的下擺包覆著口鼻,搭上穿行過沙漠的長途巴士趕在午夜之前離開沙國的邊境。 阿拉伯語的交談能力救瞭他,穿越沙漠途中好幾次他被檢查哨的騎兵盤查……

名人推薦

  作傢 楊照
  立法委員 陳學盛
  特力集團李麗鞦董事長
  車王電子蔡裕慶董事長
  ——推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歐陽明


  原打算以筆名史考特齣書,最後卻用上真名。史考特是他護照上英文名字Scott Ouyoung的中文音譯。他是文壇新人,卻是企業界老兵。上市公司成霖企業的創辦人兼董事長,安永創業傢大奬2009年的颱灣得主。曾任中部磐石會的第五屆會長、大陸颱企聯的第二屆副會長;現為海貿會理事、颱中扶輪社會員。本書是他的第一本創作,刻劃一個即將走入曆史的世代。

圖書目錄

【推薦序】
一個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讀歐陽明的《曾經的年代》/楊照
追/立法委員 陳學聖
點一盞燈/特力集團李麗鞦董事長
幸福的祕訣是從努力中發現快樂/車王電子蔡裕慶董事長
 
【自序】
如果重來一次
 
曾經的年代

圖書序言

推薦序

一個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讀歐陽明的《曾經的年代》
楊照


  《曾經的年代》小說中的主要事件,發生在一九七八年。那正是「鄉土文學論戰」在颱灣熱鬧沸騰的時候。「鄉土文學」揭櫫寫實主義的信念,主張文學應該反映現實,文學有著一份基本的社會道德責任,不能淪於空想夢幻或自言自語。而「鄉土文學」進一步將這份寫實主義的信念,實踐在對於颱灣農村現實的描述上,透過文學讓社會看到農村的殘破、傳統的失落,以及底層人民的辛勤與痛苦。

  三、四十年後迴頭看,我們不得不看到「鄉土文學」信念中的內在齟齬。一邊是「寫實主義」的普遍原則,一邊是聚焦於颱灣農村的題材選擇,這兩者顯然無法完全對上。最簡單的一個疑問:那除瞭農村之外的其他社會麵相呢?如果按照「寫實主義」、「社會關懷」的普遍精神,是不是也該以同樣的關注眼光,在文學上錶現這些農村以外的現象呢?為什麼隻是「鄉土」,為什麼集中、凸顯農村?

  因為農村、「鄉土」是最弱勢的,也是最受傷害的。這是當時「鄉土文學」所給予的主要理由。文學在颱灣擁有特殊的發言權,應該要為最是被噤聲壓抑的農傢說話,讓大傢能夠看到他們,意識到他們的痛苦狀況。這樣的理由,從道德上、從反對威權的政治態度上,當然都言之成理,但若是換從文學本位的角度看,卻難免有所偏廢。

  那個時代,颱灣社會最有活力、産生瞭最強烈戲劇性,最值得由文學來挖掘、記錄的領域,其實既不是農村,也不是政治。而是新興的商業、貿易現象。從六○年代的「齣口導嚮」,進入七○年代之後開始瞭「第二次進口替代」階段的颱灣經濟結構,在短時間內激烈轉型變化,愈來愈多人或自願或被迫地投身參與商業貿易活動,並在遠大過個人的時代力量支配下,被拋擲到許多陌生的地方,從事過去連想像都想像不來的新奇工作,接觸各種異質異樣的人群與環境。

  那樣快速興起又快速變化的活動,後來留下瞭一個鮮明的形象─拎著○○七手提箱跑遍世界的「颱商」。然而遺憾地,這樣一個形象幾乎始終維持著就是刻闆、單薄、平麵的形象,缺乏血肉,更缺乏細節。在最適閤存留人間戲劇血肉與細節的文學、電影、藝術中,很遺憾地,我們找不到走在各個陌生城市街頭的「颱商」形影。

  這意味著那二、三十年間多少或驚心動魄或突兀冒險或堅忍掙紮的故事平白地流失瞭!有一陣子,這些或驚心動魄或突兀冒險或堅忍掙紮的故事在親身經驗者的口中流轉著,卻沒有用什麼形式更有效並更深刻地轉化保留下來,時間久瞭,事過境遷,便就連當事者也記不得也說不動這些故事瞭。

  這些故事,本來應該是颱灣曆史、颱灣人認同的骨乾內容。然而因為颱灣文學、藝術教育的失敗,因為颱灣文學、藝術走嚮的傾倚,颱灣社會竟然就坐視如此關鍵的颱灣經驗,從參與者的記憶裏,在所有人的眼前,寂靜流過,沒有留下痕跡。

  包括奔走其間的「颱商」自己在內,颱灣社會普遍不瞭解文學、藝術的深層價值。大傢以為文學、藝術是沒有用的,是閑暇的優渥消遣。文學、藝術絕對無法被取代的功能,是將個彆的、特定的經驗、體會予以復雜化、普遍化,因而能夠一方麵保留當下時空特質,另一方麵又能超越時空限製,讓不同時空背景的人們也産生感動、共鳴。沒有經過文學、藝術的轉化,「颱商」故事隻能在少數參與者之間作為酒酣耳熱之際的談資,找不到管道進入彆人、尤其是不同世代其他人的生活裏。

  颱灣的文學、藝術中,一嚮有太多「文青」與社會脫節的自說自話。過去三、四十年中,又有許多關於「鄉土」和政治的描述。相對地,商業貿易經驗一直徘徊於文學、藝術門外,似乎與文學、藝術無涉。有很多一時的、當下的新聞與報導,有很多庸俗的成功神話,但那些八○年代之後齣現在報紙、雜誌上的內容,本質上和酒席談資一樣,方生方死、方死方生,過瞭一陣子就煙消雲散瞭。

  歐陽明的《曾經的年代》用小說的形式,盡力地探入參與者生活與內在,記錄瞭我們幾乎無法在其他地方找到的「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的經驗。曆史因素的泊湊,將颱灣一度拉得如此靠近遠在沙漠裏的沙烏地阿拉伯。堅持反共的立場、和美國的曖昧關係,加上七○年代初期的全球石油危機,使得沙烏地阿拉伯獲緻瞭驚人的財富,有條件也有意願資助颱灣進行關鍵的基礎建設升級,同時也成為「颱商」的新齣口市場希望。

  套用蓋希文的樂麯〈一個美國人在巴黎〉標題,「曾經的年代」也可以叫做「一個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當然,七○年代在沙烏地阿拉伯的颱灣人,和二十世紀初在巴黎的美國人大大不同。那裏沒有浪漫咖啡館、沒有一種置身世界文化中心的迷醉、更沒有細品音樂與詩的空閑餘裕。「一個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有的是一股身處陌生茫霧中的「憨膽」,強迫自己不能多想,專注地隻看訂單、隻管買賣,甚至不能對自己有任何懷疑,對那個陌生國度有任何好奇或害怕。

  更重要的,歐陽明藉由小說中不同的敘述觀點,還寫齣瞭當時「颱商」的後勤支援係統。雖然是「一個颱灣人在沙烏地阿拉伯」,但這個颱灣人不是浪遊者,不是expatriate,他隨時帶著颱灣的傢庭牽絆,隨時念著自己在颱灣的傢庭責任,他在韆裏之外的所思所行、成功失敗,也隨時拉扯著颱灣多少人的情感與期待。

  沒有人用這種方式闖蕩天下做生意的。這不隻是獨特的「颱灣經驗」,還是屬於特定時代的「颱灣經驗」。頂多十年,十年後,颱灣和沙烏地阿拉伯的世界貿易相對位置改變瞭,中國大陸崛起,這樣的經驗就快速且絕然地終止瞭。

  因而,《曾經的年代》不隻具備瞭提供一塊颱灣現代曆史拼圖的作用,而且保留並提醒瞭我們那一份值得存記的精神價值。人還真誠相信自我努力,還願意思考生命,探索著追求最現實的理想、最理想的現實,那樣一個時代、那樣一種精神價值。


立法委員 陳學聖


  歐陽是摯友,更宛如兄弟,我們無話不談,但這是第一次看到他用小說形式追憶自己過往踏及商界的膽識,也因第一迴商場交手的失敗,確認自己日後從商殷實之道,於大藍海中找到立足,而成就今日之企業規模。

  過,閱讀這本書,除瞭依稀摹畫歐陽的身影,勾勒齣颱商在海外打拼的艱辛外,我有更大的期待。即令年輕世代無法體會沒有簽帳卡、電話人工轉接……的「史前」時代,但有一些價值是貫穿時空的,是一種對永恆追尋的夢。也許驀然間立定,你會懷疑自己存在的真實,更會頻問自己為何走下去的動機,但路最後還是延伸、續延伸,最終也許沒有瞭目的意義,隻有一個片段一個片段的日常喜悅與哀愁……。

  歐陽曾是文青,新詩寫得極好,一直鼓勵他再恢復文思的筆,未想到他先從小說開始,或許他想讓我們還有另番等候的期待!就這麼約定瞭吧!

點一盞燈
特力集團李麗鞦董事長


  我在公司裏常常喜歡跟很多年輕朋友們聊天,問問大傢最近好不好啊、傢裏先生太太孩子怎麼樣,聊的話題算是天南地北,到瞭這個年紀,就讓大傢當我是個慈祥的老奶奶、囉嗦的歐巴桑都可以,主要還是希望跟同事們分享一下生活的甘苦,鼓勵大傢能夠在崗位上安心工作、繼續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不過,大傢在談到這些年來颱灣社會的快速改變時,幾乎都會忍不住的發齣一些輕聲嘆息,有時是抱怨感傷、有時是懷念青春、有時是覺得可惜;當然也會衍生齣一些正麵積極的想法,認為自己應該要努力創造改變、或是幫助這個社會什麼。很有意思的是,這些反應好像不分年齡層,不管是公司的老乾部、老同事,或是正當青壯年的中堅份子,甚至是所謂九○後的小朋友,或多或少的,不免流露齣對於過去颱灣社會那個勤奮認真時代的留戀或是想像。

  歐陽董事長與我相識多年,我們恰恰都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從事的也都是貿易工作,心裏猜想歐陽兄恐怕也和我一樣,時常得麵對後來的這些朋友不停地追問:董事長,那你年輕的時候是如何麵對外在環境的挑戰?那時的颱灣社會是什麼樣子?如果當年的你遇到瞭現在我的這個問題、你又會決定怎麼做?

  老實說,我自己迴想起的是,第一次在美國請老外吃飯,為瞭開一瓶紅酒,幾個人還得先跑到餐廳外麵,把口袋裏美金鈔票都拿齣來數的畫麵,那時候沒有信用卡、換外匯要管製,而且,紅酒是什麼?為什麼這麼貴?吃牛排就吃牛排嘛、為什麼還要配著紅酒喝?

  我們也曾經那樣年輕單純,也曾經在夜裏喟嘆惋惜,為瞭掙得一張訂單搏命演齣,為瞭失去一張訂單氣到流淚;但是我們執著而勇敢,繼續提著一卡皮箱趕汽車飛機去見下一個客人。我想當時是一種求生存的本能驅動著,讓我們無所畏懼勇往直前,因此見到瞭更大的市場格局,看到瞭一個更好的美麗世界!而那個時代正在國際局勢中風雨飄搖的颱灣,也由此與全球市場建立瞭緊密的連結,一九七一年颱灣首度齣現對外貿易順差,七○年代齣口總額更占到颱灣GDP的百分之四十以上,一九八八年對外貿易總額第一次突破一韆億美金、一九九五年突破兩韆億美金,這個勢頭一直要到一九九八年爆發亞洲金融風暴纔稍有停頓。

  相對我一嚮拙於言詞,歐陽兄一直是很有文藝氣息的,如果生在現代應該就是活脫脫一個「文青」瞭,所以麵對這個「時代差異」的相同命題,歐陽兄可是很用功的寫瞭一整本小說來迴答這個題目,把小說寫得好像電影畫麵一樣,交代瞭很多細節場景,直接把那個時代的氣息氛圍在讀者的想像中從頭建立起來,用很生動的筆法,同時描寫國際局勢、商場爭鬥、男女情愛、道義人性,也許有一點點半自傳性質的味道,卻很詳盡的留下瞭一個紀錄。

  受到科技進步的影響,現代的年輕朋友享有更多的知識與資訊,有更便利的溝通交流途徑,就連實際旅行往返的交通工具都比以前更為快捷,但挑戰全球放眼國際的格局卻似乎變得小瞭。如果年輕的你有機會讀完這本小說,我真心希望你能試著理解歐陽兄意在言外的錶達,試著體會在數十年前曾經如你現在一樣年輕的颱灣人,是用什麼樣的態度麵對自己、看待世界,如果能夠由此帶來一點啓發、産生一些鼓勵,能夠幫助你更細心大膽、勇敢堅強,那麼,歐陽兄的生花妙筆就真的具有時代意義瞭!而故事中談到的風土人情、曆史典故、以及商場上的誠信原則,就算時隔久遠,卻仍然值得細細品味。

  我和同輩的朋友常開玩笑說:哎,我們以前念書的時候,颱大國貿係可是第一誌願啊!現在一般大學的國貿係到底都跑到哪裏去瞭,怎麼都找不到?想想貿易是數韆年來不曾消失的重要商業,而以颱灣特殊的地理位置與政經環境,就說必須以貿易立國也不算誇張,隨著讀完這本書,我同時也在心裏深切期盼著,期盼這本小說能夠激發更多具有雄心壯誌的年輕朋友,願意投身到這個行業裏來,讓我們這些老兵還能傳承有人,讓我們在這條漫長絲路上為你多點一盞燈。

幸福的祕訣是從努力中發現快樂
車王電子蔡裕慶董事長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迴韆裏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白首為功名,舊山鬆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這是我在半夜讀完歐陽明董事長著作後猛然想起嶽飛〈小重山〉的這首詩;「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月黑雁飛高,單於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歐陽明兄年輕壯誌淩雲,渾身英雄氣慨,帶領旗下大軍徵戰世界各大商場,纔能成就今日的成霖集團,他已是「世界衛浴龍頭」企業。

  我閱讀無數企業傢的傳書,事實上企業傢的經曆,並不是人人都感興趣,但是歐陽明兄將其年少勇闖阿拉伯市場所曆經的人事物,以「阿拉丁神燈」般的故事描述,情節精采迭起,書中敘述瞭他與商場競爭對手呂新銘先生的故事。不論呂新銘是否為真人真事,在一九七○年代正是颱灣國際貿易及電子科技産業茁壯的年代,當時年齡不到三十歲的這群青年,眼見第二次石油危機後,世界經濟百廢待興,處處是商機,抱持「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的膽識,勇敢的加入一場場誤以為囊中取物般容易的國際貿易商場,殊不知國際商場危機重重;故事中的史考特,初齣國門卻抱著「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高昂鬥誌、前去開疆闢土,但是終於敵不過商場前輩呂新銘,承受鎩羽而歸誓不迴的慘痛經曆。故事中的呂新銘卻也因公司政策遊走商場灰色地帶,陷自己於極端險境,幾乎已到山窮水盡生存無以為繼的地步,他遠在颱灣的妻子及同僚,雖然送齣一封封「一行書信韆行淚,寒到君邊衣到無」的關懷信息,卻無法解決他的燃眉之急,也凸顯齣當時駐外單位官僚與慢作為。如今這群如同歐陽兄當年勇於闖天下「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韆重隻似無」的豪氣青年,如今大部分雖已年過花甲,但是「老驥伏櫪,誌在韆裏,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他們仍然抱持「白發未除豪氣在」的鬥魂,兢兢業業為自己的事業在打拚。

  認識歐陽兄已數十年,平日好友相聚,大部分時間他是沉默寡言,但是發言則義正嚴詞,條理分明,見解獨特。他的俠義風骨更是處處可見,兩年前他齣資五韆萬捐助颱北「齊東詩捨」,用於支持詩歌創作,並經常支助各項社會公益,著實令我們感佩。

  蘇軾在大江東去詩中寫道:「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人生本是夢,任何英雄豪傑及豪門富貴在浩瀚的時間洪流中,終將「灰飛煙滅」,但是我們赤祼齣生,就是為「生存」來打拚的,活著就得不怕艱苦,從艱苦中體會成就的喜樂,誠如法國作傢紀德的話:「幸福的祕訣並非努力於追求快樂,而是從努力中發現快樂」。

自序

如果重來一次


  當本書印刷成冊邀請我寫自序時,不能免俗地我也想說些感謝的話。的確,小說得以齣版真肩負著好多朋友的恩情。然而,首先竄入腦海要感謝的竟是—感謝當時厚待颱灣的上蒼。

  一九七八年時的颱灣正處於風雨飄搖中,現在迴顧當時正是尼剋森要去訪問大陸的數月之前。在那之後,緊接著中日建交、颱美斷交……等。在外人眼中,當時的颱灣是個戰爭迫在眉睫、隨時可能傾覆的地方。問題是,身為當事人的我們並不知道,還以為自己站在堅實的土地上。提著皮箱一心爭前程,悶著頭往前衝的這一代,從而奠定瞭颱灣的繁榮。後人稱那一代為提著○○七闖天涯。

  那是一種硬殼的塑膠手提箱,內裝有筆記本、計算機、目錄、文件和少量樣品;當然也可以是真皮硬質外殼,就像早期○○七係列電影裏史恩康納萊所使用的一樣。這樣造型的硬殼手提箱,因電影大紅而成瞭當時的標準配備—如果你妳也想加入貿易人的話。

  颱灣能順利地從美援結束的危機中走齣並且快速地積纍起財富,卻是肇因於我們的無知。這一切可笑嗎?隻是個特例嗎?

  不!它不是個特例。它每天都在你我周遭發生。現在仍然,隻是以不同的形態齣現。

  幾年前,在颱中國美館聽瞭一場關於地球演化的演講。講演者使用瞭大量的圖錶和影片來說明。事實上,地球在過去的幾十億年,大部分的時間是不停地活動著。因此,天搖地動、山崩地裂是地球的本質;隻有在極為稀罕、對地球而言極為短暫的時刻,它是靜止不動的。靜止對好動的地球是十分異常並且極為稀罕。然而這般稍縱即逝的片刻卻是人類的一切。

  我們都假設這片土地是可信賴的,人類的存在是無涯的;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隻是片刻。下個天搖地動到時,眼前的萬物將會消失。

  人們以為飛蛾七天的壽命,因太過短暫而沒有意義;但是人類七十年的壽命,卻會留下意義。真的如此嗎?

  從地球幾十億年的演化過往,飛蛾的七天和人類的七十年,並無差彆。但在物種完全絕滅前,人類卻可藉代代繁衍而産生瞭共同記憶,從而創造齣價值來。比如,我們這一代因為對時局的無知、對當政者的盲目信賴,傻呼呼的隻問耕耘不問收獲地往前衝。如此無知卻讓颱灣開創齣繁榮、給自己帶來瞭前程、也為後人留下瞭己身存在的痕跡!

  漫漫洪荒,時間終將淹蓋你我。然而,明知徒勞的努力就像希臘神話裏對抗天神宙斯的普羅米修斯一樣,給努力本身註明瞭意義。《金剛經》上所雲「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明知不可為,但為瞭他人的福祉,卻心誌純一的去做,努力的本身能創造齣它自己的意義,不因腐朽而消失!

  小說裏提到很多不知結果將會是徒勞卻還鼓勇去做的故事,比如那在大雪夜一心要追單於的漢將,雖然雪已堆滿瞭弓刀,他仍然追上荒原;也有明知結果是徒勞卻基於職責而奮鬥不懈,比如那在中橫山道上修路的錶舅就說:「修路是我的職責,坍塌看老天的意思,我管不瞭。」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作者在小說中問那漢將,如果重來一次,是否還會再去追那單於?也問他的朋友呂新銘,如果重來一次,是否還會再用詐術把作者趕齣市場?在他的地盤插上呂新銘自己的旗幟?這自問自答的答案是:「是!」他想他們也將如同作者一般,選擇過同樣的生活,如果重來一次的話。

  而你、我呢?如果我們可以重新再來一次,我們是否選擇同樣的角色而不悔?

  一個真正的小說傢能夠建構齣比3D還真實的虛擬空間,讓讀者穿梭其中,沉吟低迴而不願離開。偉大的創作憑藉的是驚人的創造力;然而目前的我並不具備那樣的實力,隻能一刀一斧地刻劃齣那個即將走入曆史的世代,也算是個生命的謳歌吧!

圖書試讀


 
當裏麵傳來大概是「請進」之類總之是聽不懂的阿拉伯語後,我立即反射性地推開瞭大門探頭進去,迎麵撲來瞭一股涼風和明亮的燈光,隻見室內三個人正伸長脖子好奇地望嚮我,黑眼珠亮晶晶地滾動著。
 
「我是颱灣來的廠傢代錶史考特。可以進來嗎?」
 
三個人都頷首笑瞭。麵嚮我穿著阿拉伯白袍的青年立刻放下腿,起身歡迎。進入坐定後我從手提箱中拿齣瞭名片恭敬地雙手奉上,他們似乎也很高興,好像我的齣現帶來瞭新話題;白袍青年應是店裏的主人而另兩人則是他的訪客。
 
我到沙烏地阿拉伯的工作就是要進行所謂的「陌生拜訪」。像我這種對客情關係一無所有的人,「陌生拜訪」是最有效建立起人脈的方法。我要在這條三百公尺長的商街中,挖掘齣潛在客戶並與之交易;我要帶迴至少一百萬美元的生意,運氣好的話一韆萬也說不定。
 
我們從菲律賓的柳安木管製開始聊起,接著我介紹柳安木進口到颱灣以及被加工成闆材的過程。
 
「濕度必須控製在5%─8%之間,」我一副專傢樣的神情。
 
「否則,運到瞭目的地之後,會吸收空氣的水分而龜裂。」
 
我接著又介紹瞭夾闆黏閤膠的製作以及重點。
 
白袍青年聽得很仔細,問瞭些問題;我拿齣閤闆的樣品,引導他用手掌來迴的摩擦以體會拋光的緻密。他更從側麵觀察闆材結構的密實度。
 
「多少錢呢?」
 
「要什麼厚度呢?」
 
他遲疑瞭一下,「十六公釐跟十二公釐。」
 
我拿齣計算機,裝模作樣的一陣計算。
 
「如果不含運費、保險和報關,FOB 十六公釐一立方米要一百五十元;十二公釐一百八十元。」
 
「不要算立方米,每片多少錢呢?」他接著說,「要帶運費的 CIF。」
 
是個懂進口的內行人。我精神更加抖擻介紹得更為賣力。一番討價還價,喝瞭兩杯咖啡,兩個小時後,簽下瞭來到沙烏地阿拉伯的第一張訂單。四萬五韆美元!哇塞!
 
我意氣風發地走齣店門,尋訪下一個目標。
 
我搭乘華航,昨天纔從新德裏轉機過來,這是我第一次離開國門。之所以到阿拉伯的原因,除瞭商業上挖金的浪潮以外,就是從小對浪漫神話的憧憬。昨天飛機著地的震動驚醒瞭我,意識到的那一剎那,我聽到自己心裏的歡呼:
 
阿拉伯,我來瞭!
 
一韆零一夜的國度,罩著麵紗的肚皮舞孃,綠洲汲水的風情。
 
沙漠,我來瞭!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