嚮曆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嚮曆史人物學品格‧忍讓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人物
  • 品格教育
  • 忍讓
  • 修身養性
  • 傳統文化
  • 榜樣力量
  • 人生智慧
  • 正能量
  • 勵誌
  • 國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中學生提升品格層麵的最佳讀物

  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曆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啓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

  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兵圍會稽,屈膝求和稱臣,史稱「會稽之恥」。勾踐受辱後,臥薪嘗膽,食不加肉,衣不重彩,摺節禮賢,厚遇賓客,賑貧弔喪,與百姓同勞。內以文種治理國政,外賴範蠡對應四方,國勢漸強。終於二十年後,滅吳以雪「會稽之恥」,並使越國聲威顯赫,號令中國。

  張良並非體格魁偉、英氣非凡的人物,而是容貌竟像婦人女子一般,跟他的誌氣並不配稱。但是,他身逢亂世,胸懷國亡傢敗的悲憤,投身戎馬生涯,為漢朝建立瞭不可磨滅的功勞。曆史傢無不傾墨書載他那深邃的纔智,極口稱贊他那神妙的權謀。

本書特色

  【忍讓的意義】從文獻中引經據典的指齣忍讓的意義。
  【忍讓的故事】列舉13篇中國曆代的曆史人物為榜樣,潛移默化人生的價值觀。
  【聽劉老師說】延伸閱讀,探討真理,剖析人性,更能引導讀者進入。

名人推薦

  【颱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
  【颱北市立至善國民中學校長】葉瑞煜
  【新北市立貢寮國民中學校長】陳君武
  【新竹縣立寶山國民中學前校長】程惠民
  【桃園市立內壢國民中學教師】楊秀嬌
  【颱中市立順天國民中學校長】蔡仁政
  【颱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
  【颱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

  真‧情‧推‧薦

  【颱北市立新民國民中學校長】柯淑惠:《嚮曆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列舉大傢所耳熟能詳的曆史人物故事,並從每一故事中告訴我們如何在他們身上發現做人做事的道理,進而啓發我們奮發嚮上,在在都值得我們細細品味、反思,是一個有係統有可讀性的好書。

  【颱中市立崇德國民中學校長】謝龍卿:《嚮曆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以故事的方式代替說理,貫串古今人物,讓讀者知善並能揚善,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

  【颱中市四張犁國民中學校長】徐榮燦:不論時代如何進步、改變,有些核心價值是永遠不變的,德行即是。透過嚮曆史典範人物學習,更容易達到內化的效果。

  【新北市新埔國中學生】古孟靈:《嚮曆史人物學品格》這套書,讓我學到瞭很多現在已被大傢遺忘的價值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劉昭仁


  學曆:國立颱灣師大國文研究所碩士

  經曆:國民小學、高級中學教師,大學講師、副教授、教授

  現職:實踐大學兼任教授

  著作:《戴東原思想研究》、《海東文獻初祖瀋光文》、《陸宣公學記》、《戴學小記》、《呂東萊之文學與史學》、《細說弟子規》、《應用傢庭倫理學》、《螢雪齋文輯》、《颱灣仁醫的身影》、《螢雪齋文續輯》等。

圖書目錄

推薦序  
編著者的話  

忍讓的意義
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容忍有限度的晏子
忍辱而為秦相的範雎
臨危不亂的荊軻
自薦的毛遂
忍小忿而就大謀的張良
忍胯下之辱的韓信
寬和忍讓的劉寬
以柔剋剛的寇恂
謙讓不驕的羊祜
唾麵自乾的婁師德
百忍治傢的張公藝
忍讓睦鄰的張英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齣版心語

圖書序言

編著者的話

  曆史是過去人類活動的紀錄,是給後人為人處世參考的資料。除瞭空間與時間兩個要素以外,曆史的主體是生活在時空範圍中的人。

  一代史學宗師錢穆先生認為:「曆史最重要的是人物,人物是曆史的主乾、中心和靈魂。」「人是曆史的中心,是曆史的創造者、主乾者、錶現者和支配者。」

  民國初年國學大師章太炎,論史時說:「僕以為民族主義如稼穡然,要以史籍所載人物、製度、地理、風俗之類為之灌溉,則蔚然以興矣。不然徒知主義之可貴,而不知民族之可愛,吾恐其漸就萎黃也。」

  西漢大史傢司馬遷認為,研究曆史可以「彆嫌疑、明是非、定猶豫」,也可以「補敝起廢」。

  錢穆先生說:「中國人稱『史鑑』,既往之曆史,乃如當前人生一麵鏡子。人不能自見其麵貌,照鏡可見。亦如人不能自知其當前之生,鑑於以往之曆史,乃如攬鏡自照。由鏡照己,亦如讀以往之史而知己當前之生,其間實無大相異處。」

  曆史是一麵鏡子,已經是我們普遍的認知。當魏徵辭世之後,唐太宗哀痛地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今徵死,吾失一人鏡矣。」

  曆史與曆史人物,都具有藉鑑作用,故讀史可以鑑往知來。

  英國哲學傢柯林伍德說:「曆史應當被視作在當前依舊存活的一個過程。」

  培根說:「曆史使人聰明。」乃因曆史既是一麵鏡子,它映齣人類的真、善、美,也映齣假、惡、醜。以史為鏡,可以啓迪我們的心智,開拓胸襟,明辨是非,以免重蹈覆轍。

  曆史人物是活生生的榜樣,對後人有啓示作用,故孟子說:「聞伯夷之風者,貪夫廉,懦夫有立誌。」「聞柳下惠之風者,鄙夫寬,薄夫敦。」

  所謂「曆史人物」,錢穆先生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在狹義上,錢穆先生僅把曆史中少數傑齣和正麵的、對曆史發展和進步起深邃和重大影響的人物,稱為「曆史人物」;在廣義上,錢穆先生把凡在曆史上進行活動、對曆史起過影響和作用的人,均視為「曆史人物」。

  錢穆先生又認為曆史人物評判的最主要標準,都是道德而非事功。中國曆史上的所謂失敗人物,如嶽飛、文天祥等,其實並未失敗,因為他們的心性道德,決定瞭他們的曆史地位和影響。他又認為,這種重視曆史人物道德品格的精神,正是中國曆史的精神。

  錢穆先生說:「中國曆史是一部充滿道德性的曆史,中國的曆史精神,也可說是一種道德精神。中國的曆史人物,都是道德性的,也都是豪傑性的。」因此他認為,治史隻有八個字最重要,即「世運興衰,人物賢奸」。

  史學學者甲凱教授,在其所著《史學通論》中,論中國史學的特性時說:「中國史學最大的特性,是長於敘事而重道德,而與西方專重知識者不同。」錢、甲二氏之卓見,可謂不謀而閤。

  本書所稱舉的曆史人物,是錢穆先生所說具道德性的、正麵性的、狹義上的,每一個人物及其故事,都具有道德的意義。是以,本書的旨趣,在企圖以「曆史人物」的事蹟故事,來啓迪當今我們為人處世的道德與智慧。但是,「曆史人物」之多,不勝枚舉,而且其為人處世的德慧,非僅一端或數端,又局限於編著者的學殖、精力與篇幅,隻取孝順、忠貞、交友、寬仁、勤學、廉潔、誠信、節儉、慎獨、忍讓諸端,每端擇幾個曆史人物來敘述,掛一漏萬,殊欠周詳精確,尚請讀者見諒。

  品格、道德是人類的核心價值,美好的名譽,要靠品格、道德和事功貢獻纔能獲得,古今中外皆然。《左傳》以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立德實為立功、立言的基礎,言之輕重,功之大小,必以道德厚薄為準。「曆史不死,前賢長在」,「曆史人物」就像星辰一樣,永遠在蒼穹中閃耀。孔子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自省也。」有人說:「人皆知敬有道者,不知行之自得道也。」是的,能夠「行之自得道」,纔最為殊勝。

圖書試讀

忍讓的故事──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

春鞦時代,吳、越兩國結下世仇。越王勾踐聽說吳王夫差日夜練兵,將要攻打越國,想先發製人,攻打吳國。

他的大臣範蠡勸阻,說:「戰爭是十分殘酷的事,無端鬥殺更違背德信,這是上天所忌諱的,對齣戰者沒有好處,而且非常不利,應該慎之又慎,萬萬不可輕舉妄動。」

可是勾踐不聽,調動全國精兵三萬攻吳,與吳兵在夫椒激戰。結果勾踐大敗,隻剩五韆殘兵退守會稽山,又被吳兵重重包圍。

這時,勾踐纔淒然對範蠡說:「我不聽先生的話,故有此患。要如何收拾殘局呢?」

範蠡進諫說:「持滿而不溢,則與天同道,上天會保佑;地能長萬物,人應該節用,這樣纔會受地之賜;扶危定傾,謙卑事之,則與人同道,人可動之。為今之計,隻有卑詞厚禮,賄賂吳國君臣;倘若不許,可屈身以事吳王,徐圖轉機,這是危難之時不得已之計。」

勾踐隻好派大夫文種去吳議和。

文種初到吳營,受到吳王夫差的大臣伍子胥極力阻擾。

伍子胥對夫差說:「上天把越國賜給吳國,機不可失,韆萬不要答應。」

文種隻得無奈迴來,勾踐痛不欲生,想要殺妻毀室,與吳王決一死戰。

這時,範蠡和文種勸阻他,並且齣主意說,:「吳國權臣太宰伯嚭很貪財,可以利誘他,請他去遊說吳王。」

於是,越國以許多美女、寶器買通伯嚭,使他轉獻給吳王夫差,然後再派文種去求和。

文種對吳王說:「大王如能赦免勾踐,越國情願盡獻珍寶,舉國上下降為臣民。倘若不許,勾踐將盡殺妻子,毀盡寶器,然後率軍和大王決一死戰。這樣吳軍一定會付齣相當大的代價。殺掉一個勾踐,怎能比得上獲得整個越國呢?」

吳王心動瞭,想答應和越國言和。

大臣伍子胥深知越王不過是想要委麯求全,然後再圖東山再起,於是諫阻吳王,說:「樹德行善,莫如使之滋蔓;去病除害,務必斷根絕源。現今勾踐是賢君,文種、範蠡是良臣,君臣同心,施德惠民,一旦返國,必為吳國大患。吳、越兩國今已結成世仇,興亡成敗不可不慮。若使越國復存,實在違背天意,養寇留患。」

可是,伯嚭在旁進讒言,夫差最終沒有聽從伍子胥的勸諫,與越國講和,罷兵而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