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的繆思

左手的繆思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詩文雙璧」的余光中,以右手,向詩的繆思不斷燃香,左手也在案頭筆耕散文。他所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應該有木簫的甜味,釜形大銅鼓的騷響,有旋轉自如像虹一樣的光譜,而明滅閃爍於字裡行間的,應該有一種奇幻的光。一位出色的散文家,當思想與文字相遇,每如撒鹽於燭,會噴出七色的火花。
 
  余光中在台灣文學的豐盛耕耘及重要性,放眼現代文壇,少見能出其右者,《左手的繆思》更成為他散文的代名詞。陳芳明說:「他筆下揮灑成形的恢宏氣象,既是個人豐饒生命的投影,也是當代歷史魂魄的縮影。」他學貫中西,以文為論,有豐富的知識,將夾敘夾議的文章,寫得說理透徹、深入淺出;有璀璨的文采,評述一代文學家或藝術家,均能點出其神魂氣魄,比喻鮮活、精采易讀。
 
  他揮灑詩人的感性,「感情用事」的篇章讀來灑脫浪漫。〈記佛洛斯特〉中一張與美國詩壇巨擘的泛黃合照,紀念東西方兩大詩人交會時互換的光亮。當他初聞佛洛斯特「挾有十九世紀風沙」的聲音,竟熱淚盈眶,盡顯對文學大師的孺慕之情,猶如今日文青仰望余光中這顆恆星。
 
  他具備學者的理性,認為寫文應有知性作為感性的脊梁。他用暢達的文筆與清明的分析,評論艾略特、安格爾,介紹梵谷、畢卡索,綜論各種畫風流派,深究個人生命史的演變,讓我們深深體會到:學理與藝術性竟能完美交融。看詩人論詩分外好看,作者本身詩藝超群,評價影響二十世紀的大詩人時,更能引領我們一窺創作門道的虛實。

  第一篇短文〈猛虎與薔薇〉,暗示他知性與感性兼備的文風,既如猛虎般陽剛,也有薔薇的陰柔。以他在本書揭露的散文美學,來檢視他歷年的文集,無一不符合標準,彷彿實現了遙遠的時空承諾,也預見了未來的創作成就。

本書特色

  ★余光中第一本散文集《左手的繆思》初版於1963年,書名成為台灣文學史中的一個典故。
  ★余光中用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雖自謙散文是副產,但書中收錄了知性與感性兼具、令人讚嘆的美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余光中

  一生從事詩、散文、評論、翻譯,自稱為寫作的四度空間,詩風與文風的多變、多產、多樣,盱衡同輩晚輩,幾乎少有匹敵者。從舊世紀到新世紀,對現代文學影響既深且遠,遍及兩岸三地的華人世界。曾在美國教書四年,並在臺、港各大學擔任外文系或中文系教授暨文學院院長,曾獲香港中文大學及臺灣政治大學之榮譽博士。先後榮獲「南京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國立中山大學榮譽文學博士、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之貢獻獎、第三十四屆行政院文化獎、第十三屆花蹤世界華文文學獎等。現為國立中山大學榮休教授。

  著有詩集《白玉苦瓜》、《藕神》、《太陽點名》等;散文集《逍遙遊》、《聽聽那冷雨》、《青銅一夢》、《粉絲與知音》等;評論集《藍墨水的下游》、《舉杯向天笑》等;翻譯《理想丈夫》、《溫夫人的扇子》、《不要緊的女人》、《老人和大海》、《梵谷傳》、《濟慈名著譯述》等,主編《中國現代文學大系》(一)、(二)、《秋之頌》等,合計七十種以上。

圖書目錄

自序    

記佛洛斯特
艾略特的時代
舞與舞者
莎翁非馬羅
中國的良心——胡適
美國詩壇頑童康明思
死亡,你不要驕傲
繆思的偵探
簡介四位詩人
梵谷——現代藝術的殉道者
畢卡索——現代藝術的魔術師
現代繪畫的欣賞
樸素的五月
石城之行
塔阿爾湖
重遊馬尼拉
書齋‧書災
猛虎和薔薇

後記

圖書序言

生活就是哲學

今天清晨起來,陽光柔和,微風拂面。你順著人行道,往學校或公司的方向走,忽然看見前面一位老太太摔跌。這時你毫不猶豫地趨前將她扶起,還問她受傷沒有。

你為什麼這麼做?這個問題值得想一想,不要輕易回答:「因為我覺得應該」,或者「因為我高興」。

前幾天的一個清晨,天色昏暗,風強雨驟,你在同一條人行道上也瞥見有人摔跌,但是卻自顧?著傘走過去了。為什麼同樣是你,卻有兩種相反的待人態度?

難道是天氣影響你的心情,心情再決定你的行為?仔細反省一下,似乎不是如此單純。人的任何行為,背後都有一個信念做為預設。譬如,當我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應該互相扶持,人類形成一個大家庭,人生是有意義的,別人會在我需要時伸出援手。反之,當我拒絕幫助別人時,我心中相信:人與人各自孤立,人類並無共同關懷,人生難免老死,我也無法逃避命運的擺布。

問題是:你有時樂於助人,有時又拒絕助人,難道是在心中同時接受兩套相反的信念?如果是的話,你又如何認定自己是「一個人」呢?你怎能期望別人瞭解你?甚至,你瞭解自己嗎?

如果你對這些問題覺得好奇,想要進一步探索答案,那麼你就走上哲學之途了。哲學是用比較系統的方式去思考人生的現象,然後為人生的種種抉擇提供指引。為了找到指引,你可以參考古今中外哲人智士的心得,也可以由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著手,看看自己心中究竟潛存著那些互不相容的信念,進而予以疏導、整理、融合,使其顯示統一的立場。這種「化隱為顯」的工作,是哲學上關鍵的第一步。哲學之有益於人生,也由此開始。這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確立自己心中的基本信念之後,我們在人生道路上就可以免許許多不必要的困惑、徬徨、掙扎、挫折。氣候不能再影響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溫暖的陽光;環境不能再干擾我們,因為我們心中自有堅定的主張。我們可以開始活出真正的自我,不僅內外如一、表裡一致,而且始終清楚知道自己正在做什麼,以及為什麼這麼做。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