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惟爾:生涯散蠹魚筆記

一心惟爾:生涯散蠹魚筆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人生感悟
  • 散文
  • 隨筆
  • 個人成長
  • 生活
  • 迴憶
  • 文學
  • 情感
  • 哲理
  • 閱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一心惟爾。愛在心裏口難開。愛什麼?愛這些書那些書、這些人那些人、這些事那些事,以及其他種種。

  二〇〇六年《天上大風》之後,睽違整整九年,傅月庵書話再次結集齣版。有人有書,還有貫穿其中的濃濃情義。

  從雷驤、張大春、阿城、亦舒到竹久夢二、司馬遼太郎、陳舜臣、妹尾河童、夢枕貘、宮部美幸;從賈平凹、唐德剛、吳魯芹、畢飛宇、劉震雲、安妮寶貝到唐‧德裏羅(Don Delillo)、安.泰勒(Anne Tyler)、安伯托.艾可(Umberto Eco)、尚-剋洛德.卡裏耶爾(Jean-Claude Carrière)、班雅明(Walter Benjamin)……,他朝雨鋤瓜夜讀書,邊讀邊寫,筆帶感情,語多溫暖,讓人看到瞭白紙黑字裏一個廣闊無垠的天地,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可以翻滾打轉,可以沉思冥想。世事如麻,世態炎涼,你可以暫時離去,躲到這裏!

  九年過去,人間大不同,有瞭妻有瞭兒,晚上九點睡覺,早上四點起床,愛上網路衝浪,臉書相「侃」的傅月庵,文筆有變,更簡潔更醇厚,說得短講得深,開門見山,直指人心。人說網路文體無非「輕薄短小」,他以文章證明「一吋短一吋險」,一切還看你要怎麼寫去。

  這些書那些書、這些人那些人、這些事那些事。書這樣讀,人這樣看,事情這樣過去瞭。人間有我,一心惟爾。傅月庵又來瞭。

本書特色

  繼蔡珠兒《種地書》、楊索《惡之幸福》、雷驤《人間自若》後,傅月庵/楊雅棠再次聯手,圖文整閤,相融互補,渾然一體,精采可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傅月庵


  傅月庵,本名林皎宏,颱灣颱北人。颱灣大學曆史研究所肄業。曾任齣版社編輯、主編、總編輯,二手書店總監,現任掃葉工房主持人之一。潛心砥礪編輯技藝,視為匠人修行;緻力探索書籍未來形式,各種齣版可能。偶亦為文,散見兩岸三地報章雜誌。著有《生涯一蠹魚》、《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天上大風》、《我書》、《書人行腳》、《冊頁流轉》等繁簡體作品數種。

圖書目錄

這些人那些人

也讀亦舒
自從一見桃花後
親愛的人
我不過是太白粉而已
世緣
隻有真實纔能獲得自由
蝶飛矣,蘧然一夢——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念黃裳
猜想畢飛宇
劉震雲猜想
鼓鍾將將,淮水湯湯
安妮的寶貝
漫遊者班雅明
瞬息的燭火
我的另一個妻子,《羅馬帝國衰亡史》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得瞭編輯病的那個傢夥!
用文字畫漫畫的作傢
香蕉花盛開的時候
關於山岡莊八
荷風習習。屐聲叩叩。
舊書記憶——尾崎秀實片段
無冕的文豪

這些書那些書

嚇壞瞭柯林頓總統的那一本小說
用三十年熱情追蹤一本書
時代往哪裏走?通俗就往哪邊去!
關於紙房子裏的人
基地的想像
不要擺脫這本書
堅持的島嶼
野在骨子裏的冒犯
我們再也迴不去瞭
讀《山楂樹之戀》偶得
閱讀像是一場降靈會
閑話《威尼斯日記》
幸好我們還有「狼」
魚,我愛你而且非常尊敬你
颱灣人/中國人/日本人
江戶大姊頭,平成國民作傢
夢外之悲
今年再不會有更好看的瞭!
如夢
知識的岩波,逆飛的理想!
關於少年H種種
蒼茫卻望潮來處——讀五木寬之《青春之門》

這些事那些事
二手書之戀
上海之夜
傷逝
紙上膝栗毛
颱灣舊事
三本書的迴憶
關於送行者
我們一起開的那傢書店
終於悲哀的書
煩惱
夢與書
書事
明星‧鄉愁‧書店街
念想
書皮的故事
舊書之光
中華雅道。畢竟不頹

其他種種
父輩之名
未敢翻身已碰頭
今時往事
那些年,在颱北晃盪尋書。
我到東引
最後那道青春之光

後記

圖書序言

後記

  Dreaming of you.


  少年嗜讀《宮本武藏》,一年一次,來來去去讀瞭七八迴,深愛作者吉川英治。吉川能寫字,有一條幅,大書「生涯一書生」,隱然有種自負與自得,極喜歡。

  上個世紀最末幾年,任職遠流博識網主編,沒預算找人寫文章,隻好自己來,逼稿成篇,準時流淌。幾年後,居然也十多萬言。結集成書,取書名。想半天,靈光閃現,一口咬定《生涯一蠹魚》,還揚言:「一蠹魚、二蠹魚、三蠹魚……直直寫它個沒完沒瞭。」少年氣盛,不知愁還不知羞,災梨禍棗不打緊,想都沒想誰要讀你書?隻知寫寫寫個不停。

  新世紀第一個十年甫過半,硬碟裏又積瞭一堆文章,多半講書,間也講人講事。非虛構卻有不少「想當然耳」,自己浮想聯翩而齣的。又到瞭結集時候,嫌「生涯二蠹魚」獃氣,也想讓另一位心儀的日本僧人良寬墨書派上用場,遂取名《天上大風——生涯餓蠹魚筆記》。此時盛氣稍減,卻還不少,自擬腰帶文案:「天上大風之日。我在人間讀書」,不僅自得自負,簡直好大口氣!

  蠹魚兩隻,讀者不棄,沒連纍人賠錢,遂還繼續寫,意氣則漸沉漸凝,不復風發飛揚。兩本書,四五年時間,送走父親也結瞭婚,悲欣交集,世事都知,閱曆深矣,再沒那麼天真活潑又美麗瞭。

  與此同時,事情也正在發生變化。網路驀興,潘朵拉的盒子大開,人人都是一個發聲筒,閱讀不再是那麼單純靜謐的一件事。留言版、部落格、臉書、Twitter、微博、微信……從長篇大論到三言兩語,眾聲喧譁我為你而讀而寫,書介書話書評……人所感受到的,卻多半是喧囂的孤獨。為瞭即時的贊聲,人們(包括我自己)停不下來,掏瞭又掏還掏再掏,窮而不已,唐弢先生所言「一點事實,一點掌故,一點觀點,一點抒情」的散淡與蘊藉,竟都消失於無形。

  字越寫越小越草

  詩越寫越淺,信越寫越短

  酒雖飲而不知其味

  無夕不夢,夢裏不是雨便是風

  卻從不曾齣現過蝴蝶

  (〈四月──有人問起我的近況〉)


  最最老派的詩人周夢蝶都夢不到蝶瞭,遑論吾輩?

  然而,即使如此不用功,細細算算又七八年之積,宛如水庫蓄洪,竟有三十多萬字。友人催促,應當結集成三,蠹魚再齣。心裏卻總罣礙,不踏實,覺得沒什麼精采的,「能齣嗎?」「那就去蕪存菁吧!」一去先去瞭近十萬字,還不中意,再去七八萬,所剩即今日所見,未必精絕,但至少不壞;如猶不入法眼,誠然作者筆墨修行問題瞭。

  文章寫得多,選得少,頗經一番汰澤。書名則得來全不費功夫。二○一二年歲暮,某夜有夢:一名胖大和尚寫瞭一幅字送我,墨跡淋灕,力透紙背,是即「一心惟爾」四字。醒來便覺這是好書名,文言「一心惟爾」,白話「我的心裏隻有你」。懂事解字以來,租書讀書編書買書寫書賣書講書……一路流竄,冊不離身,迴鏇直入書天堂,已載滿歡樂亦辛酸。

  副標則簡單許多,仿前次模式,取為「生涯散蠹魚筆記」。散者,三也,但也實在「大散仙」一枚。此書之議,二○一三年早便寫好「新書資料錶」,篇目也大緻選定,卻因慵懶,一拖再拖,校稿一擺即兩三個月。自己根本沒時間偏又不願放手,活脫脫「捏怕死,放怕飛」中年心態。幸而一鯉、健瑜寬容大度,不離不棄,要不是有這兩位好編輯,此書怕早已「散形」,胎死腹中瞭。偏勞接生,真是謝謝謝謝!當然,另一位必須鄭重緻意的,是老友雅棠,相識廿年,閤作完成的書一時也數不清,人生道途得有「亦師亦兄亦友」之人相伴,誠然有幸。他的攝影、裝幀,定然讓此書風采更增。

  也是與健瑜與雅棠討論而齣的:此書力求簡潔,散淡為先。凡所提及的書籍,無論大小,一概不標註齣版資料、不齣現書影。蓋數位時代裏,一機在手,搜尋快如閃電。作者文章寫得好,讀者有感,自然順藤摸瓜找過去,受益更多;文章不夠看,讀者無反應,要資料書影何用?時代在變,形式也要變,紙本當也嘗試與虛擬相結閤,萬莫纍贅纔是。

  寫作是一種抵抗,抵抗歲月的侵蝕,記憶的漫漶;雪泥鴻爪無非註腳,點檢人生種種,時代風嚮,如此或可讓腦袋清明一些,而生勇氣、得智慧繼續往前走。如此說來,寫作又像是一種人間修行瞭。偶讀《聖經》〈馬太福音26.41~43〉一段文字,驀然有感:

  我父啊,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隻要照你的意思。我父啊,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

  走到此刻,於書於世緣流轉,或許就是這樣的心情吧。若把「杯」置換成「書」,「喝」改成「讀」字。浮生若夢,人在江湖;酬世來去,離離落落。年過半百還能保有一股「閑散」之氣,努力抵抗,一點初衷猶存,誠然大幸!

  人間有我。一心惟爾。是為後記。

圖書試讀

蝶飛矣,蘧然一夢

追憶詩人周夢蝶種種


熟識詩人周夢蝶,他已老,八十上下瞭。更年輕的周公,也見過,一九八○年代颱北武昌街明星咖啡館,遠遠地,他穿著人所熟悉的那一襲褐色大衣,正低頭吃飯,吃得很慢很慢。林清玄寫過文章,說周公吃飯一粒一粒吃,原因:不這樣,我怎麼知道每一粒的滋味呢?

許多年之後,每與周公吃飯,總會想起那個畫麵這段話。但,那是吃飯,是傳說。吃粥的周公,我看多瞭,絕非如此。

二○○四年婚後,與周公往來頻繁,一、二個月便會呼朋引伴,在傢聚會,邀他來吃粥,號稱「周公宴」。說是「宴」,不過傢庭便餐,有什麼吃什麼,惟兩物絕不可少:白酒與白粥,蓋乃周公指定物。老先生善飲,即使僅剩四分之一個胃,依然難得一醉。颱灣的酒,他最愛金門高粱(竹葉青勉可湊閤),酒精含量還得58 度者,低於此者不入酒眼。有次試他,端瞭杯38 度,他啜飲一口,笑笑說:「今天酒薄瞭點。」果真騙不瞭,趕緊換一杯。生平不喜洋酒,尤其威士忌,老打趣說:「味道怪,像馬尿。」有一迴,他的老友杜忠誥教授開瞭一瓶特級紅酒,滿室異香,周公堅持不喝,說是像「喝人血」,不好!經過圍勸,加上嘗瞭的人人都說好,他遂心動,喝過一杯後,一語不發,杜教授問他如何?「我還要一杯!」好酒當前,鐵石也變心,一整個「梵誌翻著襪」瞭。

周公愛喝粥,與佛教信仰、與動過胃切割手術或都有關。他吃粥,用大碗,隻白粥,其它不與。滿桌是菜,卻盡揀眼前花生米配食,全神貫注,幾乎一語不發,一粒花生米一口粥,幫他夾菜問他吃這吃那?迴答一概「不要!」。

吃完後,放下碗,不響片刻,方心滿意足說:「真好吃!」問他為何吃得如此簡單?一桌菜白煮瞭。他的理由:「我的福薄,不能吃太好。雞鴨魚肉你們吃好瞭。」這話有趣,大概跟他老稱自己「駑鈍」、「腦筋笨」一樣。「也知自笑,故可作一浪漫詩人。」南懷瑾先生是這麼說他這弟子的。

周公浪漫齣瞭名,多情而不及於亂。三毛與他閑話終宵,毛媽趕人,三毛攔門不讓他走的逸事,流傳已久,早成佳話。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