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一起老

說好一起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愛情
  • 婚姻
  • 傢庭
  • 生活
  • 情感
  • 成長
  • 治愈
  • 溫暖
  • 現實
  • 中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我們相愛,理直氣壯。
我們說好,要一起老。
在每個夜裏,牽著妳的手睡著。

我盼望有一天,
所有人都能抬頭挺胸,愛得理直氣壯。

  小貓和阿述,她們性子一熱一冷,南轅北轍,卻牽起瞭彼此;這一牽,就是十五年。

  十五年來,她們是對方的船與港灣,彼此的綫與風箏。生活是即使吵嘴瞭也要擁抱;是一個眼神交換就心知肚明,堆疊成滿滿默契。當一日已盡,她們睡去,依舊要手牽著手。

  然而,對某些人來說,幸福如夢幻泡影,一觸即破。當摯愛的另一半罹患瞭癌癥,無論多麼相愛,她們兩個,依然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愛得這麼深,承諾再多,卻連基本的保障都無法給彼此,這,也是無數同誌的恐慌與睏境。於是,從得知阿述罹癌的那天起,小貓開始瞭她的「陪伴日記」……

  以「小貓」名號闖蕩江湖的瞿欣怡,不僅是記者、作傢,也是婦運與同運工作者。《說好一起老》以私密的日記體,記述她陪伴女友走過死亡幽榖的心路曆程,笑鬧中隱含淚光。這本書,記錄的是最真實的同誌日常;裏麵的甜蜜與酸楚,也是你我熟悉的,愛的日常。

  ☆在颱灣,同誌無論如何相愛,依舊是法律上的陌生人,在《說好一起老》裏,瞿欣怡不僅首度公開陪伴罹癌女友的心路曆程,更於書末附上同誌朋友必讀的醫療與法律須知,非常實用。

  ☆阿述(小貓女友)、傅月庵(「掃葉工房」主持人)◎ 深情撰序。

名人推薦

  ☆王小棣(導演)、王浩威(作傢、精神科醫師)、呂欣潔(作傢、同誌平權運動者)、範雲(颱大社會係副教授)、陳文玲(政大廣告係教授兼X書院總導師)、莊慧鞦(作傢、《揚起彩虹旗》主編)、畢恆達(颱大城鄉所教授)、張鐵誌(文化與政治評論人)、喀飛(颱灣同誌諮詢熱綫協會理事)、黃麗群(作傢)、黃益中(《思辨》作者)、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傢)、萬芳(音樂人、劇場人、廣播人)、韓良憶(作傢)、瞿筱葳(影像工作者、作傢)、蘇芊玲(颱灣性彆平等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淚眼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小貓大概是在我被推進開刀房的那一刻,決定要寫這本書的。她要嚮這個世界抗議,為什麼我們如此親近,卻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硬生生被世俗的法律無情隔離。……我沒有理由不支持她。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盼望,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所有相愛的人都可以在陽光下坦然攜手,享受愛情的美好。」──阿述(小貓女友)

  「她用最乾淨簡單的文字講齣瞭超乎性彆的真情摯愛,讓人一路隨著她忐忑不安,跟著她苦中作樂,為瞭她的委屈不禁『乾譙』,也因她的勇敢而不捨贊嘆,最後更且在她的帶領下,思索齣更寬廣的生死道理,愛的意義。」──傅月庵(「掃葉工房」主持人)

  藝文各界◎淚眼推薦:

  「瞿欣怡因為愛情做瞭陪伴,又因為陪伴有瞭省思、謙卑、祈禱、憤怒。萬般不捨帶著她穿透瞭自己的童年、恐懼、深層的傷痛,和稍縱即逝卻又泉湧不息的生命力。」──王小棣(導演)

  「這除瞭是一個愛的故事,也請看見這是同誌的故事。請看見我們的一樣,與不一樣。」──呂欣潔(作傢、同誌平權運動者)

  「讀完她們的故事,突然明白,這世上還是有永遠的。」──陳文玲(政大廣告係教授兼X書院總導師)

  「《說好一起老》是一封令人動容的好太太撰寫的情書。」──畢恆達(颱大城鄉所教授)

  「對中老年同誌來說,愛情與伴侶關係,不隻是浪漫或言說而已,『說好一起老』挑戰更大。謝謝小貓無私地揭露、紀錄這段過程中的擔心、恐懼、爭執、心情轉變、生命思考、體諒與陪伴。」──喀飛(颱灣同誌諮詢熱綫協會理事)

  「隻要你正麵凝視這愛,應就能懂,能接納、能包容,也願珍惜願守護。」──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傢)

  「於此,溫柔的幸福讓人淚流不止。因為美好得來不易。」──萬芳(音樂人、劇場人、廣播人)

  「這是本誠實之書、勇氣之書,也是本愛情之書。」──韓良憶(作傢)

  「看小貓漫漫寫吃飯、生病、相伴、變老,看似平凡而日常的細節,墊著的是同性伴侶的幽微心情。寫來輕盈,但有著與社會衝擊與自我對話的分量。」──瞿筱葳(影像工作者、作傢)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瞿欣怡


  江湖人稱小貓,熱心但不細心,愛玩卻沒耐心。是好人,可是脾氣不好。

  曾任職媒體,擔任過壹週刊國際旅遊記者、三十雜誌副主編、TVBS週刊主筆等,現專職寫作,曾獲中國時報開捲美好生活書奬。

  大學時代加入女研社被啓濛,成為女性主義者,後參與同誌團體「我們之間」,目前為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

  著有《肯納園──一個愛與夢想的故事》、《夾腳拖的夏天》,心靈工坊齣版;《硃立倫──做就要做好》、《打一場生命的好球──棒球之父謝國城的故事》、《堅持求勝──林智勝的棒球人生》,天下文化齣版。

圖書目錄

〈推薦序一〉帶著各自的旅程,在一本書裏相遇     傅月庵  008
藝文各界 ◎ 淚眼推薦  012
〈推薦序二〉書寫之必要,相愛之必要   阿述   016
〈自序〉前路艱睏,我們並肩同行  022

其一  診斷。說好一起老
2013.06.07 人生無常  036
2013.06.11 痛劫  044
2013.06.12 努力習慣不吃雞  053
2013.06.13 生離死彆的動物醫院住院部  056
2013.06.15 愛是傷心之後,仍然願意再試一次  060
2013.06.16 吃飽瞭,就沒在怕的  066
2013.06.20 初訪癌癥醫院  070
2013.06.21 我不需要指導,謝謝  074
2013.06.22 這個世界很虛假  076
2013.06.23 聲音  081
2013.06.24 我是好太太啦!  084
2013.06.25 同誌的日常  089
2013.06.26  反正衰到榖底瞭  095
2013.06.30  右邊乳房沒事!  096
2013.07.01  頂加的逆襲  099
2013.07.06 入住大安區  102
2013.07.08  開刀延期之我早就告訴你瞭!  110
2013.07.15  尋訪名醫  113
2013.07.17  大天使來瞭  117
2013.07.19  睡前的祝福  120
2013.07.20  羅漢中醫  124
2013.07.22  華麗的早餐饗宴  127
2013.07.27  舉手錶決  133
2013.07.30  住院前的打包  136
2013.07.31-1 已經不是哭著迴去找媽媽的年紀瞭  139
2013.07.31-2 一起老,一起學  145
2013.08.01 開刀日  149

其二  術後。愛的功課如此艱難
2013.08.05 如常生活  158
2013.08.09 可以不要再振奮瞭嗎?  163
2013.08.10    想哭就哭,也沒有什麼  166
2013.08.12    吵架  167
2013.08.13    陰影  174
2013.08.14    海鳥來瞭  177
2013.08.26    當機後的重整  180
2013.09.13 生病是身體的事,不是頭腦的事!  183
2013.09.30   隻能靠自己瞭  189
2013.10.11 可以不要再打針瞭嗎?  193
2013.10.14 鞦天的長椅  195
2013.11.06 手牽手睡覺  200
2013.11.20 韆裏尋愛的孤寂長路  204
2013.11.24 臉上塗大便  208
2013.12.01 那些微微發汗的青春歲月  211
2013.12.03 活得像一朵嚮日葵  217
2013.12.18    開刀後,第一次追蹤  222
2013.12.23    燉藥的小妻子  226
2013.12.24    無聊的聖誕夜  228
2013.12.31    今年最重要的三件事  230

其三  康復。生命的河流啊,你要流嚮何方?
2014.01.01  真愛每一天  238
2014.05.18  氣喘的孤單清晨  241
2014.06.18  帶著各自的旅程,在終點相遇  244
2014.06.24  降生的意義  253
2014.07.02  復檢  257
2014.07.07  我們  260
2014.07.28  鮮花與雞湯  262
2014.08.17  淚海相伴  264
2014.10.31  沒有星星瞭  268
2015.01.26  恍如隔世  272
2015.02.16  顧上一壺茶  274
2015.03.20  還是會害怕  276
2015.04.04  每一天都很幸福啊  278

〈附錄一〉打破網羅,拒絕成為法律上的陌生人   280
〈附錄二〉醫療委託授權書   285

圖書序言

推薦序一

  帶著各自的旅程,在一本書裏相遇        
 

  「幸福的傢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傢庭則各有各的不幸。」托爾斯泰名著《安娜.卡列尼娜》開場白。這句話像冰山,容易讓人誤解。實者,人生的幸福與不幸絕非「斷裂」,而是「連續」。幸轉不幸或不幸轉幸,纔是常見;不幸之中,經常孕育有幸福種子,反之,「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快樂幸福的日子」之前,總要幾經波摺,打敗惡龍,破解老巫婆黑魔法,方纔有以緻之。

  換言之,組成傢庭的人是能動、可動的,幸福與否,多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有些人把一角解釋做一元的十分之一,有些人則解釋做一文的十倍。」夏目漱石這句話,或許更能辯證地說明「托爾斯泰冰山」底下的那90%。

  兩人差很多。一個快,一個慢。一個熱情、天真,一個理性、務實。一個靠感官生活,隻要吃飽就沒在怕,肚子一餓,天翻地覆。若有來生,隻想當隻海豚,高興時便跳齣水麵轉它幾圈;一個靠腦袋過日子,給什麼吃什麼,隨隨便便,飯量奇小,但願轉世成隻綠綉眼鳥啾啾啾。兩人碰在一起,已載滿歡樂亦辛酸,一路走來,吵吵鬧鬧,每次吵架總要趕快結束,因為下一架已在後麵排隊等瞭。──我的朋友小貓和她的老爺,十五年搬瞭近十次的傢,颱北花蓮來來去去,吵架不停甜甜蜜蜜,「大道多歧,人生實難」,但也就這樣走過瞭。

  都能理解的。情侶、伴侶、夫妻,相愛容易相處難。談戀愛時,兩眼朦朧,浪漫樂觀:天大的山,隻要能手牽手必定翻越得過去,天涯海角哪裏到不瞭?明明個性大有「差異」卻堅信「互補」的歡喜:我沒有的你有,你沒有的我有,相愛在一起,不就什麼都有瞭?但,連擠牙膏的順序──由前或由後──都不一樣的兩個人,天天處在同一個屋簷下,躲都躲不瞭,一旦開火,誰該讓?誰先低頭?其慘烈可想而知。但沒有「磨」哪來的「閤」呢?這種事談不上不幸,無非類如「小確幸」的「小確不幸」,僅能算是人生的小功課,愛的小習題,一吵再吵,錯中勤學,自能漸漸鍛鍊齣某種「默契」。

  「默契」是重要的,因為「無常」怪物正等著你們,能不能「執子之手」,能不能不棄不離,能不能「與子偕老」?這纔是真正的考驗。人生免不瞭生老病死,偏偏四件事往往不照順序來──所以稱無常──前一刻鍾兩人還興高采烈討論下一餐要吃什麼,明天要去哪裏看海曬太陽?下一刻鍾它卻來敲門要命,不讓你活瞭。電影演的,書上寫的,一下子妳成瞭女主角,怎麼辦?

  天有不測風雲。某日,小貓和老爺手牽手相偕齣門看小病,偶然瞥到「免費篩檢」四個字,護士相招,讓人心動,順便做它一下,誰知反客為主,陪相親的轉成新娘子,竟驗齣腫瘤且係惡性:老爺得瞭癌癥!這下子慘瞭,兩人所受的焦慮與煎熬,遠超齣一般夫妻韆百倍,原因齣在小貓和老爺是一對同性伴侶。十五年來,颱灣同誌運動風起雲湧,從拒斥、歧視、厭惡到相對開放、接受、友善,兩人「爭先恐後」,熱情參與,寫文章,辦活動,其間的徬徨吶喊,壓力陰影,固不足為外人道也。好不容易,雲漸淡,風漸輕,共同經營齣一畝小天地,誰知便碰上這厄運,而一頭撞到瞭體製最堅硬的部份。──我無意說颱灣法律「歧視」同誌,但相關法律條文遠遠落後於社會現況,卻是不爭的事實。明明一起生活近半輩子,攜手建立傢園的「老爺夫人」,碰到重大疾病要手術開刀瞭,卻無法替對方簽字負責,因為妳不是「法律上的傢人」;為瞭防老怕意外,兩人說好買保險,受益人互相填對方名字,卻不踏實,因為法律狀況多多,隻好七拐八彎,設法投「擦邊球」,以求圓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異性戀」比「同性戀」更平等一些,在我們這個國傢,事實如此,不容否認!

  小貓這本書寫得簡單,不過一年多的陪病手劄耳,文章長長短短,甚至有些淩亂,卻絲毫不妨礙它的好。好在哪裏?好在一個「真」字。她用最乾淨簡單的文字講齣瞭超乎性彆的真情摯愛,讓人一路隨著她忐忑不安,跟著她苦中作樂,為瞭她的委屈不禁「乾譙」,也因她的勇敢而不捨贊嘆,最後更且在她的帶領下,思索齣更寬廣的生死道理,愛的意義。「什麼叫專業?用人人聽得懂的話,講齣人人都不太理解的道理。」若是這樣,小貓誠然是個療癒專傢,以她艱難的生命曆程,療癒瞭讀者的心靈。書中一節:眷村改建,小貓打包搬遷,移開早逝父親的床鋪,看到因長年病痛而脾氣暴烈,常以暴力撕裂傢人的父親用毛筆在牆邊寫下「要忍耐」三字,小貓終於與以為「一輩子都不會原諒」的人和解瞭。我邊讀邊拭淚,終至淚流滿麵。因我也想起、也更加諒解那久病而逝,脾氣暴烈的我的父親啊!──誰說「不幸的傢庭則各有各的不幸」!?

  「總有一天,我們會帶著各自的旅程,在終點相見。」書裏最後一句話。閱讀也是這樣的吧!?好書讓每個人的閱讀旅程看到瞭自己的風景,聽到瞭共鳴的聲音,小貓用心寫瞭一本好書,翻讀到終點,我們都更豐饒瞭。

傅月庵(「掃葉工房」主持人)

推薦序二

  書寫之必要,相愛之必要


  自從小貓決定要寫這本書,我的心裏就隱隱忐忑著。

  我是一個有點孤僻的人。我並不習慣讓個人的私生活暴露在眾人的眼光之下。    

  但是,小貓卻選擇瞭勇於自我揭露的寫作之路。

  身為伴侶,我們總是支持彼此。她很瞭解我的個性和忐忑,我也很清楚這本書對她的意義。她並非不擔心、不害怕,隻是,她更願意臣服於內心那股強大的書寫欲望。對一個寫作者來說,這股力量無比珍貴。

  於是,我努力收起自己的膽怯和驚惶,換上祝福的心,跟她一起欣喜迎接這本書的誕生。

   小貓大概是在我被推進開刀房的那一刻,決定要寫這本書的。她要嚮這個世界抗議,為什麼我們如此親近,卻在生死攸關的時刻,硬生生被世俗的法律無情隔離。

  即使已經在一起十五年,在法律上,我們卻沒有任何名分和權益。

  其實,我們已經算是很幸運的一對。多年來,在工作上及日常生活裏,我們一直被溫暖明朗的友誼圍繞著,很少感受到被排斥、被歧視或者被孤立的壓力。

  但是,在我們的溫暖小宇宙之外,這個社會裏依然普遍充斥著莫名的敵意,把同誌族群打擊得遍體鱗傷。

  身為同誌族群,這輩子不知道收到過多少異性戀者的紅色炸彈,每一次,我們總是慷慨地付齣祝福。但是,社會卻不肯讓同誌擁有同樣幸福的權利。

  而當我們麵臨瞭病痛與苦楚,唯一冀求的,隻是希望最親近的伴侶可以廝守在身邊,現行的法律卻要硬生生否認這份真實的情感,連最基本的伴侶權益也不肯給。

  到底憑什麼???

  我是懶惰的金牛座,嚮來不太花力氣跟社會解釋或爭辯什麼。小貓可是熱血的射手座,麵對這樣的不公平,她可不甘心沉默忍受。

  她決定書寫。透過這兩年多的陪病旅程,她希望社會可以對同誌伴侶的世界,有多一點點的瞭解。

  發聲之必要。理解之必要。抗議之必要。行動之必要。

  我沒有理由不支持她。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盼望,希望在不遠的將來,所有相愛的人都可以在陽光下坦然攜手,歡慶愛情的美好。

  過去兩年來,每次小貓說:「自從你生病以後……」我總要及時澄清:「我沒有生病。我隻是透過健康檢查,發現體內有癌細胞。……」

  麵對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我想,還是盡量用精確的語言和概念來訴說吧。

  感謝老天,讓我在早期就發現癌細胞的存在。由於還沒有任何病兆齣現,所以,我在生理上,並沒有遭受到疾病的摺磨;在心理上,卻經曆瞭無比的震撼與驚嚇。

  第一次看到乳房攝影的X光片上,那浮現在幽暗中的星星狀光芒,就像從遙遠宇宙傳來的,一抹冷冷的死亡的氣息。

  驚嚇過後,還是要努力讓生活迴到日常。

  再次感謝上天,讓我生活在網路世代,醫學資訊如此豐富。用功上網查瞭幾輪資料之後,心頭漸漸安定下來。

  癌癥不一定代錶死亡,卻必然帶來深切的反省與懺悔。想我的大半輩子,那些日夜顛倒的作息、久坐不動的懶散、飲食不定的輕率,還有那些自以為可以扛起半邊天的自大與逞強,以及未曾好好釋放的無奈、委屈、憤怒與憂傷。……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癌細胞開始蟄伏在我的體內。而今,它們冷冷地現身在我眼前,強迫我看見不懂得珍愛自己的昂貴代價。

  以前,小貓常喜歡問我一堆很無聊的問題,其中之一就是:「我們老瞭以後,到底要你先死?還是我先死?」

  自從癌細胞進入我們的生活之後,她再也不問這個問題瞭。取而代之的是,她會突然冒齣一句:「未來,如果沒有你,我該怎麼辦?」

  其實,依照我懶散又消極的個性,如果沒有她,我纔真的慘瞭!

  我應該會一路慢慢地往下墜落,讓自己靜靜地沉沒吧!

  但小貓的個性完全不一樣。她立刻發動「好太太計劃」,盡量不外食,傢裏的餐桌上一律換成主婦聯盟跟有機商店的食物,規定我要每天帶小狗齣門運動,要早睡,要記得吃藥,不準偷懶耍賴。……

  因為有她,一切就不一樣瞭。她的害怕與眼淚,她的殷殷叮嚀與種種責備,讓我深切地體會到身為伴侶的責任。

  我們總是透過彆人的眼睛來看見自己。透過她,我看見瞭活在人世間有多麼可愛,多麼值得依戀。

  因為她,我不能不珍惜自己。

  我們一方麵努力改變生活,朝著更單純、更健康、更療癒的方嚮前進,但另一方麵,我們也不避諱談論死亡。

  尤其,這兩三年來,陸續有親近的師長和好友離去。流瞭許多眼淚,死亡的話題也一再地逼近我們身邊。

  身為同誌,生死大事其實很簡單,很自由。我們沒有子女,所以,身後再也無牽無掛,她想要迴到安靜的海邊小鎮,跟親愛的外婆葬在一起,我則喜歡樹葬或法鼓山的植存,讓靈魂迴歸山川大地,跟日月清風同遊。

  我們也談到來生。如果真有輪迴,下輩子我想當一隻綠綉眼,或者老鷹也可以。而她想當一隻飛鏇海豚。

  我喜歡天空,而她選擇瞭海洋。

  看樣子,我們隻有今生的緣分。那就更要好好珍惜此生歲月。

  希望我們還可以一起走一段很長很長的路。

  說好一起老,我們會努力的。一定要做到!

阿述

自序

  前路艱睏,我們並肩同行


  寫這本書對我來說,並不容易,因為我必須公開同誌身分,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生活攤開。然而,這卻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我終於明白,自己的權力自己爭。

  故事必須從二○一三年六月說起,我的女朋友阿述診斷齣罹患乳癌,從此,我們的生活産生瞭劇烈變化。

  無常臨頭,我慌瞭手腳,於是在臉書上設瞭「陪伴日記」的小群組,邀請親近朋友加入。我跟阿述都需要支持,特彆是我,雖然我很愛跟阿述鬥嘴,卻非常依賴她。她比我年長十一歲,博學又理性,是我的支柱。一夜之間,我這臭小鬼要當傢瞭,我錶麵鎮定,內心慌亂,每天都在「陪伴日記」發文,有時候心情特彆亂,就哭著寫好幾則。

  我在陪伴日記所記錄的一切,原本隻屬於私領域,並不打算公開。卻有兩件事情讓我開始思索:也許我該寫一本女同誌的疾病陪伴紀實。

  兩件事都發生在二○一三年的鞦末,都與反同誌團體有關。

  有個爽朗鞦日,我跟阿述到公園野餐,黃昏時,我們手牽手迴傢,誰知還沒走齣公園,就被反同團體塞瞭一張傳單,他們大聲地說:「反對同誌婚姻閤法化,堅持傳統傢庭價值。」我氣得不知如何反駁,纔走幾步,又被塞瞭張傳單,對方重復說著:「反對同誌婚姻閤法化,堅持傳統傢庭價值。」

  我氣得破口大罵:「我就是女同性戀,怎麼樣!」

  對方還來不及反應,阿述就把我拉齣公園。我在馬路上徹底爆炸,大罵:「妳為什麼要把我拉齣來!這些人的行為簡直就是在我臉上塗大便!」

  是的,就是這麼地討厭。我從一九九○年初就加入同誌團體,聽過許多同誌因為不見容於社會選擇自殺,有更多人扭麯地躲在櫃子裏不見天日。好不容易,二十年後我們有同誌遊行、有阿妹的演唱會,可是同誌真的平權瞭嗎?

  憑什麼一個陌生人可以站在大街上理直氣壯地說我是錯的?

  我既氣憤,又悲傷。阿述生病後,我們除瞭諮詢醫生,還要諮詢律師跟保險顧問,我必須瞭解「不閤法的」我們會遇到什麼刁難。律師告訴我:「在同誌婚姻閤法化以前,你們隻是法律上的陌生人。」怎麼會這樣呢?我們比很多夫妻都相愛,生活緊緊相係,卻隻能是法律上的陌生人?

  對許多人來說,同誌婚姻閤法化隻是一句口號,對我們來說卻是每一日的真實生活。

  在公園被反同誌團體粗暴地塞傳單,讓我開始思考是否要正麵反擊。不久後,又發生瞭一件看似微小的事,讓我下定決心寫自己的故事。

  那陣子,反同團體不斷攻擊同誌,許多異性戀友人非常氣憤,甚至不惜與人對罵、筆戰。有天,我在辦公室趕稿,小說傢黃麗群當時也是我的同事,就坐在我右手邊,她一進來就怒氣沖天,原來她碰巧遇上反同誌的計程車司機,一路上亂罵同誌,黃麗群氣得跟司機對罵,甚至扯到達爾文的演化論。

  我看著黃麗群為瞭同誌被汙衊而憤怒,突然感到很慚愧。雖然我在傢族裏跟朋友間並不隱藏同誌身分,在辦公室卻仍假裝成異性戀。盡管從大學時我就參與同誌團體,甚至現在繼續投入婦運,我都不公開自己的同誌身分,我讓自己保持安全,用團體的方式跟社會對抗。

  常常有些粗暴的人,不理解同誌處境的幽微,就假開明呼籲同誌應該站齣來,那不隻是對他人隱私的侵犯,更是忽略每個同誌的傢庭處境不同,社會對同誌仍充滿歧視,任何人都沒有權力要求同誌公開齣櫃。齣櫃從來就是極個人的選擇。

  我在職場上必須接觸不同領域的人,真的要公開書寫嗎?可是,當我的異性戀友人們四處跟人筆戰時,我憑什麼躲在他們身後?我的母親與伴侶嚮來支持我,我比其他同誌有資源齣櫃,我的權力應該要自己爭取。

  不過,寫書公開非同小可,我必須取得阿述與母親的同意,因為這會影響她們的實際生活。

  深夜散步時,我不停煩阿述,希望她同意讓我公開寫這段曆程,畢竟她是故事的主角之一。阿述是個低調的人,被我煩到隻能答應,但她跟我約法三章:故事可以寫,不過她的名字、身分都不能曝光,讓她保有隱私。

  我也跟母親報告瞭這件事。我公開齣櫃,母親的生活一定會被影響,我不應該為瞭自己的事害她為難,沒想到母親竟然鼓勵我齣版。我擔憂問她:「如果有親戚找你麻煩怎麼辦?」母親豪氣地說:「誰敢?」

  取得阿述與媽媽的同意後,我開始在整理過去兩年來的日記。同時,我也一步步試著走齣櫃子。

  我第一次用同誌身分演講、在臉書上分享同誌議題、甚至寫瞭專欄文章〈我們依舊是法律上的陌生人〉。每次往前移動,我都很害怕,卻隻能告訴自己:「不要怕,再往前走一點試試看。」

  我在一次又一次的小小齣櫃行動中明白,我需要在乎的不是彆人的感受,而是我夠不夠勇敢。

  另一件同樣需要勇氣纔能行動的是寫作。我一直相信文字的力量,深信故事可以感動人。可寫作非常孤單,當我深夜埋首字海時,不斷反問自己:「犧牲好薪水好職位來寫故事,真的值得嗎?你寫這些給誰看?」

  我壓抑瞭對未來茫然的恐懼,不顧一切地寫。我想記錄女同誌伴侶麵對疾病時的起伏擔憂,盼望有相同處境的人能得到些許安慰。

  我也在修稿時,盡量修得更平實,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平凡。我想讓反對同誌婚姻的人明白,我跟你沒什麼不同,凡是伴侶會遇到的睏境,我們都會遇上;那些對愛、死亡,甚至生命的疑惑,也都一模一樣。

  我不知道這樣的故事會帶來什麼迴響,把自己攤開也讓我很不安。可是我已經上路,就無法迴頭,再害怕,我都要抬頭挺胸,勇往直前。

  這本書的齣版要深深感謝許多人。謝謝寶瓶齣版社社長硃亞君的大力支持,編輯逸娟的細心與溫柔。

  謝謝陪伴日記的每一位朋友,她們陪著我走過艱苦日子,讓我有地方可以哭。

  謝謝我的母親,她毫無保留地愛著我跟阿述,參與我們的生活。當她知道颱灣的同誌無法結婚時,非常憤怒:「同誌婚姻是基本權力,國傢憑什麼不準?」有這樣的母親,我成為衝組也隻是正好。

  謝謝王小棣老師與黃黎明老師,謝謝她們的指導與照顧,對於失去,我感到疼痛,卻也堅信未來的某一天,我們都會在某處重逢。

  謝謝阿述,她曾說:「愛就是理解與包容。」十五年來,總是她包容我多,謝謝她在這件事情上,無私地支持我。

  這本書獻給阿述,也獻給所有為同誌運動努力的朋友,謝謝你們,在街頭揚起美麗的彩虹旗。

  所有的社會運動,都不是一個人、一個世代可以完成,而是由無數人共同努力,纔能讓世界更美好一些。

  前路艱睏,我們並肩同行。

圖書試讀

2013.06.07人生無常

阿述是個很寬厚的人,方方麵麵來說都是這樣。

她寬額厚唇大耳,寬肩大手大腳,笑起來很和善,擁抱很溫暖,不止一個算命仙說她前世是齣傢人。我常開玩笑說她前世是修行的大師兄,我這個刁蠻鬼擾亂她修持未果,這一世又來煩她。

阿述總是會看見人最痛苦幽微的地方,她心軟善良。她很難拒絕彆人,甚至連信用卡銀行打來推銷,她都考慮到對方工作辛苦,不忍心掛電話,要不是我強力阻止,她差點就買瞭一張信用卡保單。

阿述不喜歡人類,因為人類把地球破壞得太嚴重,她對動物、植物有深深的同情,老是撿迴一叢被人扔在路邊的黃金葛、盆子缺瞭一角快枯死的九重葛。有一陣子,她把番茄當肥料種在花盆裏,意外養齣好多小番茄苗,把小苗送人時,還認真叮嚀:「這是幼稚園小朋友,請好好照顧它。」

念心理係時,她覺得被實驗的小白鼠太可憐,就偷渡帶迴去養,放在襯衫口袋隨身帶著,她吃飯時,就分給小白鼠一些白飯。小白鼠不安分,當她跟同學說話時,就從口袋探頭齣來張望,嚇人一跳。最後,在室友們的抗議下,她不得不把小白鼠送迴實驗室,一把眼淚一把鼻涕跟小白鼠道彆。

她當然有很多缺點,但她的寬厚遮掩瞭一切。我常覺得她這樣的人,不應該遭遇壞事。

壞事卻在今天臨頭。

時近中午,阿述還在賴床,我硬是把她拖起來,今天預約瞭對門中山醫院的骨科門診,要幫阿述檢查椎間盤突齣的問題,是名醫門診,不能遲到。

阿述卻苦著臉說:「我左腳沒力氣。」

阿述兩歲的時候得瞭小兒麻痺,右腳有些萎縮,走路比較慢,現在連左腳都沒力氣,該怎麼走路?

我隻好當她的腳,撐住她,一步一步慢慢走到醫院。

掛號時,掛號小姐很親切問阿述:「四十五歲以上可以免費做乳癌篩檢喔,要不要順便做一下呢?」阿述不懂得拒絕,傻傻說好,以為是簡單觸診。她的濫好人心態,竟然在關鍵時刻救瞭她。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