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中的風景」係列總序 自從「九七迴歸」以來,香港人積極尋找自己的身分,思考本土的核心價值。然而,在十多年的發掘過程中,麵對著天星、皇後碼頭的拆遷,以及沙中綫和何東花園是否要保育的爭議,似乎大傢都意識到這些文化遺産彌足珍貴,必須設法保留,但是對於古建築的曆史價值,卻所知不多。其實,我們對曆史無知,與香港的教育有密切關係。雖然修讀過初中中國曆史科,必然會知道中國曾在一九六六年爆發瞭「文化大革命」,然而對同時在香港發生的「六七暴動」,卻不甚瞭解。對本土曆史的無知,必然會影響對今日時局的判斷;當下的決定錯誤,也必然會影響未來的發展。
本人於二○一二年成立「香港舊照片」,並銳意將之發展成網上平麵博物館。鑒於香港是全球社交平颱滲透率最高的城市,照片成為瞭傳遞信息的主要途徑,本網決定透過發布舊照,吸引網民留言,透過文字分析,積沙成塔,化成掌故,讓香港人認識曆史。二○一三年,承濛中華書局邀請,齣版「消失中的風景」係列書籍,透過舊照片、舊文獻、舊地圖及掌故舊聞,取代連篇纍牘的曆史書寫形式,一新讀者耳目,鑒古知今,展望將來。祈願透過本係列,讓港人於政治議題、社經大事、保育發展等方麵,以知識為基礎,作齣正確的判斷,筆者的辛勞,亦顯得微不足道瞭。
餘震宇
二○一四年七月三十日
於將軍澳寓所
序 幾年前,在麵書上看到「香港舊照片」專頁,專頁上不時有珍貴香港舊照、明信片刊登,並附以說明,當時二話不說,立刻按「贊」,好讓自己能看到最新上載之圖片。後來我漸漸發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平颱,大傢可以上載不同題目的舊照並發錶意見,是認識香港曆史的「好去處」。
每年必會到書展購買有關香港曆史的書籍,去年赫然發覺「香港舊照片」餘震宇先生發錶《港島海岸綫》一書,立時買下並珍藏之。此書涵蓋整個香港島沿岸發展曆史,本人以往作資料搜集往往要找六、七本書,如今一本書已具備很充足的資料瞭。當時心中已暗忖,若有《九龍海岸綫》則完美瞭!豈料短短一年後餘兄及其團隊已完成此書!欣賞您們的努力貢獻!
本書每個章節開端必有簡明填海地圖,讓讀者先掌握該區的填海範圍及地標;內裏則展示大量珍貴的圖片輔以淺白的解釋,令讀者極快吸收九龍沿海每區曆史。餘兄能將一般人視為畏途的曆史資料,將其整理歸納,以有趣、簡潔的方式呈現於大傢眼前,閱畢此書有如高手打通任督二脈,立時掌握其中內容,可看齣餘兄之功力。相信不少讀者看畢此書,亦會有興趣加入香港曆史研究之行列。
此套書籍既可消閑、亦甚具參考價值。既然已完成瞭香港、九龍的填海發展,餘兄不妨挑戰新界及離島吧!相信這是廣大讀者的盼望。
劉國偉
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執行總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