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

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社會正義
  • 公法學
  • 兩岸交流
  • 權利救濟
  • 法學論壇
  • 憲法學
  • 行政法學
  • 人權法
  • 比較法學
  • 法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特色

  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在教育部頂尖大學計畫支持下,進行中國大陸法製之研究與兩岸法學之學術交流,曆經數年努力,不僅持續深化理論與實務的比較研究,並就不同法律領域進行整閤研究與對話。基於這個構想,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及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於2014年初以「社會權」為題,於國立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第五屆兩岸公法學論壇」,與會學者分彆從兩個不同麵嚮發錶學術論著,其一為社會基本權與社會福利國,其二為基本權的社會國功能。

  本書除收錄上述研討會論文外,並收錄同年底於中國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之「兩岸行政訴訟法論壇」上所發錶之部分論文,以及與執行上述計畫相關之學術論著,閤計共15篇,作者則廣及兩岸之公法學者、專傢及實務工作者。本論文集依各文章之主題,區分為「社會權與社會福利國」、「基本權與社會正義」,以及「行政訴訟」三篇,呈現兩岸學者對颱灣、中國與歐盟等國傢之社會基本權理論、社會安全與行政訴訟製度之研究成果。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言 i
社會權與社會福利國篇/001
社會權與社會發展──從理論與實踐觀察大法官的社會理念 林佳和 003
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與我國社會憲法之比較及其實踐──以社會保障權為例 孫迺翊 071
「外籍」就不是「我們」?──以「戶籍」「國籍」作為社會給付資格標準之憲法正當性 廖元豪 121
中國養老保險法製之核心問題 郭明政、林宏陽 153
歐盟社會權:從歐洲社會憲章到歐盟憲法──一個邁嚮歐洲社會模式的重要契機? 林佳和 185
外國人平等社會權的法理初探──以開放來颱中國大陸人士加入健保相關爭議為例 孫迺翊 255
基本權與社會正義篇/333
基本權利的社會功能 李忠夏 335
財産權的社會義務 張 翔 377
集體土地徵收製度變革的憲法空間 劉連泰 411
社會權保障與國傢公共財政製度的關係 姚國建 431
行政訴訟篇/459
行政訴訟三級二審新製之現況與展望 楊坤樵 461
中國行政訴訟的曆史與現狀 林莉紅 509
颱灣行政訴訟法上情況判決製度續存之省思 詹鎮榮 573
「即時司法救濟」的具體化──行政訴訟法與提審法新修規定之評析 廖元豪 593
社會發展與訴訟權能認定之探究──以我國新近(2010-2014年)行政法院裁判為中心 吳秦雯 615

圖書序言

序言

  本論文集為國立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及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共同齣版,主要為執行頂尖大學計畫「行政訴訟與違憲審查」子計畫第二年期,以及理律文教基金會2014年度計畫案之成果。收錄文章來源有2014年初於國立政治大學舉辦之「第五屆兩岸公法學論壇」與同年底於中國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舉行之「兩岸行政訴訟法論壇」上所發錶之部分論文,以及與執行上述計畫相關之學術論著,閤計共15篇;作者則廣及兩岸之公法學者、專傢及實務工作者。本論文集依各文章之主題,共區分為「社會權與社會福利國」、「基本權與社會正義」,以及「行政訴訟」三篇作體係性之編排;並歸納其共通性,爰將書名定為「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一方麵彰顯本論文集作為係列叢書之延續性,另一方麵則錶徵收錄文章之研究主題特色。

  本論文集收錄文章所發錶之學術研討會、論壇及演講等活動,受理律文教基金會、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以及公益信託法治斌教授學術基金等單位鼎力協助,始得圓滿落幕,並能有豐碩之學術研究成果産齣。在此,特緻上最高謝忱。對於中國人民大學憲法與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法學院,以及所有與會學者專傢的共襄盛舉,亦錶達最誠摯的謝意。

政治大學法學院公法學中心
政治大學法學院勞動法與社會法中心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閱讀這本《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論文集,我最為期待的是它對於“社會正義”概念本身的深入剖析。在颱灣,社會正義的議題常常與分配正義、機會均等、弱勢關懷等緊密相連,我們有過許多關於這些議題的討論和實踐。然而,我很好奇,大陸的公法學者是如何理解和定義“社會正義”的?他們是否會從馬剋思主義的視角齣發,強調生産資料的公平分配?又或者,是否會藉鑒西方自由主義、社群主義等不同學派的理論,形成一種更為綜閤性的建構?書名中的“建構”二字,讓我聯想到,作者們可能不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會探討具體製度的設計、政策的製定,以及法律如何在社會結構層麵發揮作用,以促進社會正義的實現。尤其是“權利救濟”這部分,究竟是側重於司法途徑,還是會包含行政、立法等多種救濟方式?我非常想瞭解,在不同的社會經濟發展階段下,兩岸學者對權利救濟的側重點和實現路徑上有何異同,這對於我們理解中國大陸的法治發展,以及反思颱灣自身的社會正義實踐,都將是寶貴的參考。

评分

這本《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論文集,書名中的“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幾個字,就預示著這會是一本充滿學術深度與對話價值的著作。作為一位長久以來關注兩岸法學發展的讀者,我深知兩岸在公法領域,無論是在理論研究還是在製度設計上,都有著各自的探索和成就。尤其是在社會正義這一關乎民生福祉的重大議題上,不同社會環境下的思考邏輯和政策取嚮,往往能激發齣截然不同的觀點。我特彆好奇,在“建構”社會正義的過程中,兩岸學者會關注哪些核心要素?是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的平衡,是公民權利的保障與社會責任的履行,還是特定社會群體的權利維護?而“權利救濟”部分,是否會深入探討司法公正、行政效率,甚至是社會監督等多元化的救濟機製?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展現齣兩岸學界在麵對社會正義挑戰時的智慧火花,或許能碰撞齣一些在颱灣思考社會正義和完善權利保障機製時,前所未有的新思路。這種跨海的學術交流,本身就是一種促進理解和共同進步的良好契機。

评分

這本《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光從書名來看,就讓人感覺到它所蘊含的深刻價值。我尤其對“社會正義之建構”這部分充滿好奇。在颱灣,我們一直在探索如何構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公平性的社會,涉及教育、醫療、就業、居住等方方麵麵。我很好奇,大陸的公法學者是如何看待這些議題的?他們對於“社會正義”的理解,是否會與颱灣存在顯著的差異,又或者是存在某些共通的理念?而“權利救濟”的部分,則直接觸及瞭法律的實踐層麵,我非常想瞭解,在大陸的法律體係中,個人如何獲得有效的權利保障,當權益受到侵害時,有哪些可行的救濟途徑?書名中“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的背景,更是讓我期待這場跨越海峽的思想盛宴,能夠碰撞齣新的火花,為兩岸在追求社會正義的道路上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厚的理論支持。這種學術上的交流,對於促進相互理解、增進法治文明的共同進步,無疑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评分

這本《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的論文集,光是書名就讓人感受到一股厚重的學術氣息,尤其“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這幾個字,立刻勾起瞭我對於兩岸公法學界交流的期待。身在颱灣,我們一直很關注大陸的法學研究動態,但有時信息不對稱,很難深入瞭解。這本論文集正好彌補瞭這樣的遺憾,讓我有機會接觸到海峽對岸學者對於社會正義議題的探討。書名中的“建構”二字,暗示瞭論文集可能不僅限於理論的梳理,更包含瞭對於如何構建一個更公正社會的積極思考。而“權利救濟”則直接觸及瞭法律最核心的功能之一,如何在實踐中保障人民的權益,這部分內容尤其令我好奇。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看到,兩岸學者在理解和實現社會正義上有哪些共通的理念,又有哪些因各自社會背景而産生的不同視角。或許,藉由這樣一本集結瞭雙方智慧的論文,我們能更清晰地看見社會正義在中國語境下的多重麵嚮,也能為颱灣在推動社會正義方麵提供新的啓示。這種跨越海峽的學術對話,本身就極具價值,它不僅是知識的交流,更是思想的碰撞,希望能藉此增進理解,化解隔閡。

评分

《社會正義之建構與權利救濟: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論文集(二)》這個書名,瞬間抓住瞭我對於法學前沿議題的興趣點。作為一名對社會公平正義議題格外關注的颱灣讀者,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社會的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它如何定義和實踐社會正義。書名中的“建構”一詞,暗示瞭作者們不隻是被動地分析問題,更是積極地尋求解決方案,思考如何從根本上塑造一個更公平的社會。而“權利救濟”更是點明瞭法律在保障社會正義過程中的關鍵作用,這部分內容尤其讓我期待。在颱灣,我們對於程序正義、司法可及性、以及不同群體權益的保障都有很多反思和努力,我非常想瞭解,大陸公法學者對於這些議題的看法,他們是否會從獨特的法律傳統和發展脈絡齣發,提齣不同於颱灣的視角?這本書所承載的“海峽兩岸公法學論壇”的背景,更增添瞭一層跨越隔閡、增進理解的意義。我期待這本論文集能為我打開一扇窗,讓我能夠更全麵、更深入地認識兩岸社會正義理論與實踐的最新進展。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