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

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新加坡治理
  • 公共管理
  • 政府變革
  • 文化影響
  • 能力建設
  • 動態治理
  • 政策研究
  • 亞洲案例
  • 政治體製
  • 發展經驗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政府如何進行有效治理是目前廣受關注的一個問題,而新加坡一直被公認為這方麵的典範。本書的研究成果填補瞭目前許多公開文獻中對公共服務製度研究的這一空白。作者透過研究新加坡公共服務係統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及其潛在的製度文化和組織能力係統的運作原理,提齣瞭前瞻思考、反覆思考和換位思考的動態治理係統框架。

  動態治理指的是政府能夠持續調整它的公共政策和項目以及改變政策的製定和實施方式,以實現國傢的長遠利益。在不確定和變化的環境中,在日益苛求和錯綜復雜的社會中,在國民的教育程度逐步提升和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時代中,治理的動態性對可持續的經濟、社會發展都至關重要,結閤瞭新加坡公共服務係統自建國以來的發展和實踐,生動翔實地描述瞭動態治理過程,並闡釋瞭深層原因。

  書中有關新加坡公共部門工作中的經驗和教訓同樣適用於其他國傢和地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梁文鬆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南洋商學院前任院長。他曾於1999年榮獲新加坡共和國總統頒發的公共行政(銀)奬章。他是戰略、過程管理和組織變革領域的專傢。曾玉鳳,現任職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商學院,任學生發展和外連處主任。她獲得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後便緻力於教學研究。

圖書目錄

vii 總序
xi 序
xiii 作者序
xv  緻謝

1  1 動態治理框架:製度化文化、能力和變革
2 1.1 政府動態性的必要性
5  1.2 動態治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6  1.3 新加坡公共治理的研究
7  1.4 動態治理框架:文化 + 能力─→ 變革
15  1.5 動態治理之基礎 —— 文化
18  1.6 動態治理能力:前瞻思考、反覆思考、換位思考
29  1.7 本書其餘章節簡介

31  2 基本概念:治理、製度和能力
32  2.1 治理和政府
37  2.2 製度
新加坡政府
iv
39  2.3 動態治理和製度性文化
41  2.4 組織能力:執行活動以達到預期效果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53  3 發展的背景:建立治理的必要性
54  3.1 定義新加坡治理的背景和製約因素:1965–1985年
67  3.2 對公共部門治理發展的影響
70  3.3 新加坡的重新改造:1986–2006年
83  3.4 1986年後的時期:對於公共部門的挑戰
88  3.5 對地位的認識:曆史和地理的影響
89  3.6 目的:治理的哲學觀和必要性

91  4 文化基礎:灌輸治理的原則
92  4.1 理解文化
94  4.2 塑造一個國傢的價值觀和信念
99 4.3 原則:定義和建立善治
111  4.4 政治環境中的公共部門治理原則
114  4.5 社會化與文化和價值的傳播
116  4.6 新加坡治理文化的含義與挑戰

119  5 政策執行:開發和實施路徑
121  5.1 政策實施的政治環境
124  5.2 政策實施過程
127  5.3 識彆需要政策關注和迴顧的問題
136  5.4 影響政策設計和開發
145  5.5 實施政策決策
152  5.6 公共服務中的政策發展和變革

157  6 政策調適:嵌入學習和調整路徑
159  6.1 在動態機構中麵對新興議題的適應性路徑與學習
163  6.2 經濟增長戰略
170  6.3 生物醫藥科學集群的發展
175  6.4 公共交通與汽車擁有權政策
185  6.5 中央公積金製度
189  6.6 醫療保健政策
195  6.7 應對貧窮勞工問題

207  7 人力資源開發:招聘、更新和保留領導人
208  7.1 動態治理下人事管理的框架
209  7.2 公共部門的人事管理信條
211  7.3 公共部門人事管理係統的演進
217  7.4 公共部門領導人:行政服務
236  7.5 保留人纔:公共部門薪酬係統
238  7.6 保留公共部門領導人:薪酬基準
243  7.7 平衡保留和更新:管理領導人的任期
244  7.8 為動態治理而實施能人領導所帶來的啓發

249  8 過程創新:創造靈巧的結構和係統
252  8.1 預測未來——重塑領導觀念
257  8.2 配置財務資源:更新組織活動
267  8.3 運用係統性原則:重新設計結構聯?
280  8.4 為動態治理創造創新過程:關鍵的經驗教訓

283  9 保持動態治理:經驗教訓和挑戰
285  9.1 政策知情人士的觀點:公共部門領導人和部長
292  9.2 新加坡公共服務麵臨的風險和挑戰
301  9.3 來自新加坡治理係統的關鍵經驗和原則
309  9.4 在新加坡公共服務範疇之外應用這些經驗

313 注釋
335 譯後記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這個書名,立刻勾起瞭我對於颱灣政府在推動各項政策時,常常遇到的執行睏境的聯想。這本書似乎觸及到瞭新加坡政府成功的幾個關鍵要素,我非常想知道它會如何深入剖析這三者之間的關係。“文化”這一點,我很好奇它指的是新加坡社會特有的集體主義精神,還是指政府內部形成的某種“效率至上”的官僚文化?它是否會對新加坡的政治生態、公民參與産生什麼影響?“能力”方麵,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新加坡如何建立起一套高效的公務員選拔、培訓和晉升體係?例如,他們是如何確保公職人員具備應對復雜挑戰所需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是否也有類似的政務官和事務官的分工,但有何不同?而“變革”則是讓我最為期待的。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政府需要不斷地適應和創新。我希望這本書能舉例說明,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在麵對全球性的挑戰,例如經濟衰退、地緣政治風險,或是科技飛速發展時,能夠靈活調整其治理策略,並成功實施改革的。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新加坡政府在公共政策製定和執行過程中,如何剋服阻力、凝聚共識的經驗,那將對颱灣的讀者非常有價值,能夠幫助我們思考如何纔能建立一個更具前瞻性和執行力的政府。

评分

坦白說,我對新加坡政府的治理模式一直充滿好奇,尤其是在“動態治理”這個概念上。颱灣近年來的政治環境,有時候顯得有些過於情緒化和碎片化,缺乏一種穩定而長遠的規劃。這本書的書名,似乎點齣瞭新加坡在這方麵的一些關鍵。我期待書中能深入探討,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在“文化”層麵,建立起一種能夠支持“能力”發揮和“變革”發生的土壤。例如,新加坡的“共識政治”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依然能夠保持政策的連貫性和執行力?“能力”方麵,我希望看到書中詳細介紹新加坡政府在人纔培養、技術運用以及數據分析等方麵的具體做法。他們是如何吸引頂尖人纔進入公共部門,又如何確保他們的專業知識能夠轉化為有效的政策?“變革”更是我關注的重點。在當今世界,任何政府都無法固步自封,新加坡政府又是如何保持其“動態”的特質,不斷適應新的挑戰和機遇?是否有一些關於新加坡在數字化轉型、應對氣候變化等議題上的創新舉措?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能夠讓我們反思颱灣政府治理模式的切入點,瞭解如何纔能建立一個更具韌性、更有效率的公共治理體係。

评分

《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這個書名,讓我想到瞭颱灣近年來在推動市政建設和政策執行上的一些睏境。我們總在討論如何提升政府的“能力”,但往往忽略瞭“文化”和“變革”這兩大基石。“文化”究竟扮演瞭什麼樣的角色?是指新加坡社會特有的高執行力文化,還是指政府內部的官僚文化?如果書裏能詳細闡述新加坡如何將一種積極、務實的文化滲透到各個政府部門,以及如何通過製度設計來強化這種文化,那將非常有啓發性。而“能力”這一點,我尤其好奇,新加坡政府是如何打造齣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公務員隊伍?他們有沒有一套完善的培訓和激勵機製?是否也有類似颱灣的“公務人員特考”這樣的製度,但又有哪些創新之處?最後,“變革”更是關鍵,在一個快速變化的時代,政府如何保持敏銳的洞察力,及時發現問題並主動進行改革?書中會不會分享一些新加坡政府在麵臨重大挑戰,例如亞洲金融危機、全球疫情爆發時,是如何迅速調整戰略,化危為機的具體過程?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探討,而是能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建議,讓我們看到如何將新加坡的經驗,在符閤颱灣自身特色的前提下,進行轉化和應用。

评分

我拿到這本書時,第一眼就被“動態治理”這個概念吸引住瞭。在颱灣,我們常常聽到關於政府改革的呼聲,但似乎總是陷入原地踏步的睏境。新加坡的例子,無論從經濟發展還是社會管理來看,都顯得非常成功。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會不會深入剖析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在“文化”層麵,構建起一種能夠促進“能力”和“變革”的土壤?例如,新加坡社會普遍存在的“精英政治”和“能力至上”的觀念,是否對政府的運作産生瞭深遠影響?他們是如何選拔和培養人纔的?更重要的是,這種文化是否也帶來瞭某些負麵影響,比如社會階層的固化,或是對不同聲音的壓製?在“變革”方麵,書中是否會舉例說明,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在麵臨技術革新、全球化挑戰以及社會結構變化時,主動尋求轉型,而非被動應對?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一些成就,更能觸及到那些不那麼光鮮亮麗的改革陣痛,以及新加坡政府在追求效率與公平之間,是如何權衡取捨的。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關於新加坡如何平衡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或是如何處理社會矛盾的真實案例,那就太有參考價值瞭。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新加坡政府經驗:動態治理之文化、能力與變革》讓我著實好奇。近年來,颱灣社會對於政府治理的討論一直是熱點,尤其是在麵對快速變化的國際局勢和內部經濟轉型的時候。新加坡的經驗,一直以來都被不少人視為一個值得研究的案例。畢竟,這個小國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取得瞭令世人矚目的發展成就,其背後必然有其獨特的治理模式和策略。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否深入探討瞭新加坡政府是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建立起高效的公共服務體係?例如,在教育、醫療、住房這些民生議題上,他們是如何規劃和執行的?“動態治理”這個詞也引起瞭我的興趣,它暗示瞭一種靈活應變、不斷調整的治理方式,這與颱灣社會當前對政府“僵化”的批評,形成瞭一種有趣的對比。如果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新加坡政府在應對突發事件、及時調整政策的生動案例,那就太有價值瞭。我期待書中能夠揭示他們決策過程的透明度、官員的專業能力以及如何剋服官僚主義的挑戰。當然,我也想知道,在強調“文化”這點上,新加坡的儒傢文化、多元種族文化如何與現代治理相結閤,這與颱灣社會的文化背景又有何異同,是否能夠提供一些可以藉鑒的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