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300(習字本(一))

漢字300(習字本(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漢字學習
  • 書法
  • 練字
  • 基礎漢字
  • 兒童
  • 識字
  • 毛筆字
  • 硬筆字
  • 教材
  • 習字本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包括筆畫(即筆順)、部首、國字(即中文字)書寫。以教你正確使用漢字筆劃,瞭解部首,以及如何寫好國字。

  在國字書寫部分,共計25單元,包括數字、自然、季節、方位、味道、傢人稱謂、動物、植物、量詞……等分類成各個單元,每一單元都另設計漫畫式的漢字練習,讓你輕輕鬆鬆,除瞭能正確的練習書寫國字,也能藉由單元遊戲學習單的設計,讓你國字(即中文字)認字率大增。
書籍簡介:中國書法藝術鑒賞與實踐指南 書名:翰墨丹青: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鑒賞與實踐教程 作者:[此處可填寫一位知名書法/美術史學者或資深藝術傢的名字] 齣版社:[此處可填寫一傢有聲望的文化或藝術類齣版社名稱] 齣版日期:[此處可填寫一個近年或經典的齣版年份] --- 一、本書的定位與核心價值 《翰墨丹青:中國傳統書畫藝術鑒賞與實踐教程》是一部旨在係統梳理中國書法與繪畫曆史脈絡、深入剖析藝術原理,並提供詳實實踐指導的綜閤性讀物。它不僅麵嚮初涉中國藝術領域的學習者,更期望成為專業人士和鑒賞傢案頭常備的參考手冊。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打破傳統藝術學習中“重理論輕實踐”或“重技法輕審美”的壁壘,構建一個理論與實踐並重、曆史與當下對話的立體化學習體係。 我們深知,中國藝術的精髓在於“氣韻生動”與“意在筆先”。因此,本書摒棄瞭枯燥的學院派敘述,轉而采用“溯源、析理、摹習、賞鑒”的四位一體結構,力求引導讀者真正領悟中國藝術的獨特魅力。 二、內容結構深度剖析 本書共分為四大篇章,涵蓋瞭從宏觀曆史到微觀筆法,從書法獨立審美到與繪畫的相互滲透的完整知識體係。 第一篇:溯源與脈絡——中國藝術史的韆年流變 (約占全書30%) 本篇緻力於勾勒齣中國書法和繪畫藝術自先秦至近現代的演變軌跡。我們不追求麵麵俱到的羅列,而是聚焦於“關鍵轉摺點”和“核心風格定型期”的深入解讀。 1. 文字的藝術化起源: 從甲骨文、金文的莊重威嚴,到篆書的規範化和審美自覺,詳細分析篆書如何從記錄工具升華為純粹的綫條藝術。 2. 隸變與草書的革命: 重點剖析漢代隸書的“蠶頭雁尾”如何打破篆書的圓轉,奠定今文基礎,並探討隸變對早期楷書形態的決定性影響。草書在漢末的狂放不羈,是藝術傢個性解放的早期體現。 3. 魏晉風度與“尚韻”時代: 聚焦王羲之、王獻之等大傢,深入解析“二王”一脈對筆法結構、結體章法的奠基性貢獻,以及魏晉士人群體如何將書法提升到關乎個人修養和道德操守的高度。 4. 唐楷的鼎盛與法度: 對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顔真卿、柳公權等唐代楷書大傢進行個案分析,闡述唐代“尚法”精神如何成就瞭楷書的典範性。特彆剖析顔真卿“雄渾開闊”的審美特徵及其背後的時代精神。 5. 宋代的尚意與文人畫的興起: 探討宋四傢(蘇黃米蔡)如何反撥唐代的法度森嚴,轉嚮追求內在意趣和筆墨的抒情性。同時,本部分將引齣中國繪畫史上最重要的轉摺點——文人畫的獨立,及其與書法的密不可分的關係。 6. 元明清的轉承與創新: 分析趙孟頫對晉韻的迴歸,明代吳門畫派與董其昌的“南北宗論”,以及清代碑學的復興對帖學的衝擊,展示藝術史的螺鏇式發展規律。 第二篇:理法探微——書畫創作的核心原理 (約占全書35%) 本篇是全書的理論核心,著重解析支撐中國書畫藝術的抽象概念,幫助讀者從“看熱鬧”進入到“懂門道”的層麵。 1. 筆法基礎與“十八勢”的精要: 對提、按、頓、挫、絞、轉等基本用筆技巧進行詳細圖解和文字說明,強調“中鋒”與“側鋒”在不同書體和畫科中的應用。 2. 結體與章法的平衡哲學: 探討漢字結構中的“重心”“疏密”“欹側”關係,解析“黃金分割”在字形和篇幅布局中的體現。著重講解一幅作品的整體氣脈如何由章法決定。 3. 墨分五色與“氣韻生動”: 深入解析墨色的層次變化(焦、濃、重、淡、清),這是中國畫區彆於西方造型藝術的關鍵。闡述“氣韻”並非虛無縹緲,而是通過對綫條運動和空間留白的控製達成的視覺效果。 4. 中國畫的“寫”與“意境”: 重點剖析中國畫的寫意精神,區彆於西方的“寫實”。論述以書法入畫的“筆墨”如何承載畫傢的學識、胸襟與哲思。 5. 金石入書與碑學的力量: 詳細介紹清代中期以來,碑學對僵化的館閣體發起的挑戰,以及如何從漢魏碑刻中汲取古樸雄強的筆意,反哺書法實踐。 第三篇:實踐指導與摹習方法 (約占全書25%) 本篇是麵嚮實踐者的實用手冊,提供科學、高效的臨摹和創作指導。 1. 選擇範本的原則: 指導初學者如何根據自身性情選擇閤適的字帖或畫譜,避免“好高騖遠”或“眼高手低”。 2. 科學的“讀帖”方法: 強調臨摹不是機械的描摹,而是“意臨”與“描摹”相結閤的過程。提供詳細的步驟,如“看”“記”“寫”“思”的循環訓練法。 3. 綫稿與結構練習(針對繪畫部分): 提供基礎的“皴法”和“點苔”練習範例,強調從掌握基礎筆法過渡到運用筆法構建山水意境。 4. 創作的導入與心態調整: 討論從“模仿”到“齣新”的過渡,提供如“集字成篇”“拆解組閤”等輔助創作的技巧,鼓勵在法度內尋求個性錶達。 第四篇:藝術鑒賞與文化語境 (約占全書10%) 本篇旨在提升讀者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品味,學會如何“品鑒”一件作品的價值。 1. 款識、印章與題跋的解讀: 探討印章、題跋如何作為作品的“第二文本”,補充說明作品的創作時間、背景與作者心境。 2. 書畫裝裱的藝術: 介紹傳統裝裱(立軸、中堂、冊頁等)的形製如何影響作品的展示效果,以及裱糊工藝本身也是一門獨立的美學。 3. 藝術品收藏與保護基礎知識: 簡要介紹基本的紙張、墨色保存常識,以及鑒定中需要注意的基本要素(如筆墨的“生動性”與刻意雕琢的區彆)。 三、本書的特色與風格 語言風格: 本書力求沉穩、典雅而又不失現代學術的清晰度。行文間吸收瞭古代文論的韻味,如使用“意蘊”“神采”“氣象”等詞匯,但解釋概念時則力求精確和直觀,避免晦澀難懂的行話堆砌。 視覺呈現: 鑒於內容涉及大量範例,本書在設計上將采用高清原大、多角度的圖版,並配以詳盡的局部放大圖,以幫助讀者清晰辨識關鍵筆畫和結構。 理論深度: 本書不僅關注“怎麼寫”,更深入探討“為什麼這麼寫”,將哲學思想(如道傢“虛實”觀、儒傢“中和”思想)融入藝術分析,使讀者在技法學習的同時,完成一次深度的文化洗禮。 目標讀者: 藝術院校學生、書法和國畫愛好者、文化學者、以及對中國傳統美學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 總結而言,《翰墨丹青》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份跨越韆年的藝術地圖,它邀請每一位求知者,拿起筆墨,親身去感受那融匯在綫條、墨韻和留白之中的中華民族的審美精神。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楊琇惠(Cristina Yang)


  民國六十年生,颱北人,射手座。

  十五歲時,移民阿根廷,旅居他鄉六年。在經由異國文化的洗禮後,豁然照見自己,並開啓瞭探索原鄉的旅程,而「中文」竟成瞭「迴傢」唯一的一條路。

  「迴傢」的路雖然遙遠,但是有「中文」相伴,再遠,都會有到的那一天。

  現職:颱北科技大學華語文中心主任

  學曆:颱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

  教授課程:莊子、中國思想史、佛學與人生、《西遊記》、兒童文學及外藉生華語。

  e-mail:ygo21@ms7.hinet.net

圖書目錄

一、筆畫練習 1

二、認識部首 9

三、國字書寫 35

(一)數字 036
1.一036
2.二036
3.兩036
4.三037
5.四037
6.五037
7.六037
8.七038
9.八038
10.九038
11.十038
12.零039
13.百039
14.韆039
15.萬039
(二)主要代詞041
1.你041
2.您041
3.我041
4.他042
5.它042
6.們042
7.誰042
8.這043
9.那043
(三)自然045
1.天045
2.地045
3.金045
4.木046
5.林046
6.果046
7.水046
8.河047
9.海047
10.雨047
11.風047
12.雷048
13.電048
14.火048
15.光048
16.土049
17.石049
18.山049
19.日049
20.月050
21.星050
22.明050
23.氣050
(四)季節052
1.春052
2.夏052
3.鞦052
4.鼕053
(五)天氣055
1.晴055
2.雨055
3.陰055
4.雪056
5.雲056
6.霧056
7.虹056
8.冷057
9.冰057
10.涼057
11.凍057
12.溫058
13.暖058
14.熱058
15.乾058
16.濕059
(六)方位061
1.上061
2.下061
3.左061
4.右062
5.前062
6.後062
7.東062
8.西063
9.南063
10.北063
11.中063
12.內064
13.外064
14.裏064
(七)形容066
1.大066
2.中066
3.小066
4.多067
5.少067
6.高067
7.低067
8.矮068
9.胖068
10.瘦068
11.長068
12.短069
13.方069
14.圓069
15.直069
16.輕070
17.重070
18.硬070
19.軟070
20.柔071
21.強071
22.弱071
23.快071
24.慢072
25.老072
26.年072
27.輕072
28.凹073
29.凸073
30.平073
(八)形狀075
1.圓075
2.形075
3.橢075
4.三076
5.角076
6.正076
7.方076
8.長077
9.扇077
10.梯077
(九)動詞079
1.曰079
2.說079
3.吃079
4.喝080
5.唸080
6.拿080
7.拍080
8.打081
9.讀081
10.寫081
11.行081
12.走082
13.跑082
14.跳082
15.聽083
16.聞083
17.看083
18.玩083
19.洗084
20.用084
21.學084
22.教084
23.念085
24.開085
25.關085
26.睡085
27.醒086
28.叫086
29.喊086
30.問086
31.覺087
32.做087
33.作087
34.齣087
35.入088
(十)虛詞090
1.也090
2.太090
3.很090
4.不091
5.真091
6.好091
7.的091
8.得092
9.之092
10.著092
11.瞭093
12.吧093
13.嗎094
14.呢094
15.啊094
16.在095
17.從095
18.為095
19.和096
20.跟096
21.沒096
22.是097
23.有097
24.而097
25.隻097
26.當098
27.因098
28.些098
29.把098
30.被099
31.纔099
32.所099
33.以099
34.對100
35.就100
36.過100
37.每100
38.喔101
39.哪101
40.啦101
(十一)傢人稱謂103
1.父103
2.爸103
3.母103
4.媽104
5.兄104
6.哥104
7.弟104
8.姊105
9.妹105
10.堂105
11.錶105
12.叔106
13.伯106
14.姨106
15.姑106
16.舅107
(十二)次要代詞109
1.各109
2.第109
3.某109
4.另110
5.彆110
6.其110
7.什110
8.麼111
(十三)身體113
1.口113
2.嘴113
3.目113
4.眼114
5.眉114
6.自114
7.鼻114
8.耳115
9.首115
10.頭115
11.心115
12.手116
13.腳116
14.人116
(十四)味道118
1.酸118
2.甜118
3.苦118
4.辣119
5.鹹119
6.香119
7.臭119
(十五)顔色121
1.紅121
2.橙121
3.黃121
4.綠122
5.藍122
6.紫122
7.白122
8.黑123
9.灰123
10.金123
11.銀123
(十六)服飾125
1.衣125
2.服125
3.裝125
4.衫126
5.套126
6.褲126
7.裙126
8.鞋127
9.襪127
10.毛127
11.棉127
12.麻128
13.包128
14.眼128
15.鏡128
16.錶129
17.鍊129
18.環129
19.帶129
20.戒130
(十七)動物132
1.鼠132
2.牛132
3.虎132
4.兔133
5.龍133
6.蛇133
7.馬133
8.羊134
9.猴134
10.雞134
11.狗134
12.犬135
13.豬135
14.貓135
15.鳥135
16.象136
17.獅136
18.魚136
19.熊136
20.鹿137
21.鴨137
22.龜137
23.蟹137
24.鵝138
25.蛙138
26.蟲138
27.雄138
28.雌139
29.公139
30.母139
(十八)植物141
1.花141
2.草141
3.樹141
4.根142
5.莖142
6.葉142
7.果142
8.子143
9.豆143
10.薯143
(十九)文具145
1.筆145
2.墨145
3.紙145
4.硯146
5.擦146
6.尺146
7.刀146
8.膠147
9.盒147
10.袋147
(二十)國傢149
1.亞149
2.歐149
3.非149
4.美150
5.澳150
6.颱150
7.颱151
8.中151
9.韓151
10.日151
11.俄151
12.印152
13.越152
14.泰152
15.英152
16.法153
17.德153
18.西153
19.葡153
20.義154
21.荷154
22.美154
23.加154
(二一)情緒156
1.喜156
2.怒156
3.哀156
4.樂157
5.歡157
6.悅157
7.愛157
8.笑158
9.羞158
10.妒158
11.窘158
12.愧159
13.驕159
14.苦159
15.哭159
16.泣160
17.懼160
18.怕160
19.驚160
20.恐161
21.慌161
22.恨161
23.厭161
24.惡162
25.悲162
26.傲162
(二二)食物164
1.米164
2.飯164
3.麥164
4.麵165
5.菜165
6.茶165
7.酒165
8.糕166
9.醬166
10.油166
(二三)量詞168
1.個168
2.隻168
3.枝168
4.張169
5.條169
6.座169
7.所169
8.篇170
9.塊170
10.件170
11.間170
12.根171
13.顆171
14.棵171
15.架171
16.節172
17.堂172
18.傢172
19.颱172
20.棟173
21.場173
22.部173
23.把173
24.串174
25.副174
26.對174
27.雙174
28.套175
29.元175
30.位175
31.輛175
(二四)禮貌用詞177
1.請177
2.謝177
3.對177
4.不178
5.起178
6.你178
7.好178
8.不179
9.客179
10.氣179
11.不179
12.會180
13.沒180
14.關180
15.係180
16.麻181
17.煩181
18.保181
19.重181
20.再182
21.見182
22.抱182
23.歉182
24.拜183
25.託183
26.不183
27.好183
28.意184
29.思184
(二五)交通工具186
1.車186
2.開186
3.騎186
4.搭187
5.坐187
6.乘187
7.飛187
8.降188
9.飛188
10.機188
11.捷188
12.運18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的循序漸進和細節處理。它並沒有上來就扔給你一堆生僻字,而是從最基礎、最常用的漢字開始,比如“一”、“二”、“人”、“大”等等,每一個字都給瞭充足的書寫空間,讓你反復練習,直到掌握為止。而且,它給齣的範例字,大小適中,非常適閤初學者模仿。我尤其欣賞它在字形結構上的講解,雖然篇幅不長,但卻點齣瞭關鍵的平衡和比例,比如橫平竪直,撇捺舒展,讓我在書寫時,腦海中多瞭一份指導,而不是盲目地臨摹。翻到後麵,字的數量雖然在增加,但整體難度並沒有陡然提升,依然保持著一種平緩的學習麯綫。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有些字,它會給齣幾種不同的寫法,並解釋其中的細微差彆,這讓我意識到,漢字的書寫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有其靈活性的。這種細緻入微的處理,讓我在學習過程中,減少瞭很多不必要的睏惑,也能更清晰地理解同一個字的不同形態。它就像一位非常耐心的老師,每一個知識點都講解透徹,讓你真正做到舉一反三,而不是死記硬背。

评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學習體驗。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誇張的宣傳,但每一個細節都透露齣對學習者的關懷。比如,在書寫區域的設計上,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格子,而是根據字的筆畫多少和結構特點,給齣瞭最閤適的輔助綫,讓你下筆更有信心。而且,它的紙質非常適閤用各種書寫工具,我嘗試過鉛筆、圓珠筆,甚至是我個人的鋼筆,都能有非常好的書寫效果,沒有齣現毛邊或者墨跡擴散的情況。我特彆喜歡它在某些字的旁邊,會附帶一個簡單的描紅字帖,讓你在完全熟悉字形之前,有一個可以參照的模闆,這對於一些結構比較復雜的字,幫助真的很大。讀著這本書,我仿佛迴到瞭學生時代,那種專注而寜靜的學習氛圍,在這裏得到瞭完美的重現。它讓我相信,學習漢字,其實可以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情,關鍵在於找到對的方法和對的工具,而這本書,恰恰提供瞭這一切。

评分

在我看來,這本《漢字300(習字本(一))》在編排上,非常有巧思。它不像其他習字本那樣,將所有字都堆積在一起,而是將300個漢字巧妙地分成瞭若乾個小章節,每個章節都圍繞著一個主題或者一類偏旁部首進行展開。比如,有的章節可能專注於“人”字旁相關的字,有的章節則可能涉及一些錶示方嚮或者動作的字。這樣的分組,讓我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容易地建立字與字之間的聯係,形成知識的網絡,而不是孤立地記憶每一個字。而且,每個章節的開頭,都會有簡短的引言,點明本章節學習的重點,讓我心中有數。最讓我感到貼心的是,在每個章節的結尾,都會有一個小小的迴顧或者小測驗,雖然形式很簡單,但卻能及時檢驗我的學習成果,也讓我知道哪些字需要加強練習。這種結構化的學習方式,讓我的進步更有條理,也更有成就感。它讓我想起小時候學數學,老師會把相似的題目歸類講解,這樣我更容易理解其中的規律。

评分

我個人認為,這本書在提供漢字書寫練習的同時,更注重文化內涵的滲透。它並不是簡單地讓你抄寫,而是在每一個漢字背後,都盡可能地挖掘齣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文化背景。比如,對於一些象形字,它會簡單地介紹字形是如何從原始的圖形演變而來,讓我瞭解到漢字是如何反映古代人們的生活和認知。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僅僅是在教我寫字,更是在引導我理解漢字的生命力,以及它在中國文化中的獨特地位。我感覺,通過這本書,我不僅僅是在練習書法,更是在進行一次小型的文化掃盲。它用一種非常溫和的方式,打開瞭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讓我覺得,學習漢字,其實也是在學習一種思維方式,一種觀察世界的方式。這種深度的融閤,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習字本,更像是一本啓濛讀物。

评分

初次拿到這本《漢字300(習字本(一))》,就被它那種溫和而堅定的學習氛圍所吸引。翻開扉頁,並非那種生硬的列錶,而是用一種非常親切的語氣,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娓娓道來漢字學習的樂趣和重要性。字裏行間充滿瞭鼓勵,讓你覺得學習漢字並非一項艱苦的任務,而是一次探索古老智慧的奇妙旅程。內頁的設計,每一個字都仿佛經過精心雕琢,結構清晰,筆畫間的呼應和起承轉閤都展示得淋灕盡緻,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筆來,在紙上描摹。紙張的觸感也很不錯,厚實而光滑,即便是用毛筆書寫,也不會輕易洇染,這對於初學者來說,無疑是極大的福音。我特彆喜歡它在每個字旁邊,用小小的篇幅,點齣瞭這個字的起源或者有趣的字形演變,這讓我對漢字的理解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形狀,更能深入到其背後蘊含的文化和曆史,仿佛在與古人對話。這樣的設計,讓枯燥的習字過程變得生動有趣,充滿瞭發現的驚喜。它不像市麵上很多習字本那樣,隻是機械地重復,而是有意識地引導讀者去感受漢字的靈魂。這本書的整體風格,我覺得更像是一本引路書,帶你走進漢字的世界,讓你愛上這個過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