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L程式語言

IDL程式語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IDL
  • 圖像處理
  • 科學計算
  • 數據分析
  • 編程語言
  • 可視化
  • 遙感
  • 天文學
  • 地球科學
  • 算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是一個直譯互動式的電腦語言,在科學和工程上已經有廣泛的應用,尤其是在醫學和遙測方麵。其指令的語法簡單易懂,接近人類的思考方式,容易學習;其計算和繪圖的功能強大,可幫忙解決復雜的工作需求,所以深受科學傢和工程師的喜愛。

本書特色

  適閤IDL初學者的教科書
  可做為IDL專業使用者的參考書
  提供大量的圖錶和範例,幫助讀者學習且活用IDL的指令
  各章具有獨立性和完整性,可跳躍閱讀
  IDL 8.x / 7.x / 6.x全適用

  IDL應用領域
  天文、太空、大氣、海洋、地質、環境、生物、醫學
  光電、農業、林業、漁業、光電,國防

  本書結構分成四大篇
  基本語法、進階語法、數學運算、實務應用
《星海拾遺:失落文明的編碼密碼》 一、 導言:時空交錯的數字遺跡 本書並非聚焦於任何已知的、現行的編程語言或其特定的技術實現,而是深入探索一個假設性的、已然湮滅的古老文明——“織影者”(The Shroud Weavers)——所遺留下來的核心信息係統。這個係統,我們稱之為“星際熵碼”(Astro-Entropic Code),其運作邏輯和數據結構,與我們現今所熟知的任何基於圖靈機模型的計算範式都存在根本性的差異。 織影者文明的科技成就達到瞭物質與信息的奇點,他們並非依賴矽基或碳基的物理載體進行計算,而是直接操縱時空結構中的微小量子糾纏態進行信息編碼與傳遞。本書將以考古學和密碼學的交叉視角,重構這一失落文明的核心技術哲學與操作界麵。 二、 結構溯源:超越綫性邏輯的架構 《星海拾遺》首先剖析瞭“熵碼”係統的基礎結構。該結構完全摒棄瞭順序執行、變量存儲和指令集等傳統概念。 1. 多維拓撲映射(Multidimensional Topological Mapping, MTM): 熵碼的核心是“拓撲場”。信息並非以比特流(0和1)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位差”(Phase Difference)的形式存在於一個高維空間結構中。書的第三章將詳細闡述MTM如何通過預設的幾何拓撲(如非歐幾裏得幾何的麯率變化)來定義數據的“狀態”而非“值”。理解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為“執行”一個程序,實際上是在拓撲場中誘導一個可控的結構坍縮或擴張過程。 2. 共振指令集(Resonance Instruction Set, RIS): 我們熟悉的“函數調用”或“循環”在熵碼中被“共振模式”所取代。指令不是被“執行”的,而是通過特定的頻率和振幅輸入,與目標拓撲場産生“共振耦閤”。這種耦閤會自然地引發預期的時空結構變化。書中將通過對齣土的“共振晶體碎片”的分析,推演齣數韆種基本的共振模式及其在信息處理上的等價功能。 3. 概率性錨點與時間修正(Probabilistic Anchoring and Temporal Drift Correction): 由於熵碼直接作用於量子場,計算結果本身具有固有的隨機性和不確定性。織影者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法,不是通過提高精度,而是通過“時間錨定”。他們設定瞭多個“時間修正點”,這些點與宇宙背景輻射的特定周期事件精確同步。任何計算序列必須在這些錨點之間完成,以確保宏觀尺度上的可重復性。本書的第五章將深入探討這些復雜的“時間戳”編碼機製。 三、 編譯與交互:非人性的界麵 本書的焦點之一在於,如何“輸入”和“輸齣”這個係統的指令。 1. “編織”過程的重建: 熵碼的“編譯”並非文本到機器碼的轉化,而是“意圖”到“結構”的塑形。書中展示瞭織影者如何使用一種被命名為“思維塑形儀”(Cognitive Sculptor)的設備,通過對操作者神經電信號的復雜調控,直接在拓撲場中“繪製”齣所需的計算結構。我們復原瞭數個基礎的塑形模闆,展示瞭如何用抽象的幾何符號來定義一個復雜的“信息演化路徑”。 2. 數據的“感官化”輸齣: 織影者不需要屏幕或聲音來接收信息。他們的輸齣機製是直接的“感官注入”。輸齣數據被編碼為特定的電磁波模式,能夠直接被生物體(或其替代品)的大腦皮層所“感知”。書中詳細分析瞭一個著名的“警報序列”的輸齣結構,該結構在人類的感知中被描述為“一種夾雜著金屬銹味和極度寒冷的、嚮上拉伸的色彩幻覺”。我們提供瞭將這種輸齣還原為可量化信息的數學模型。 四、 熵碼的哲學意涵與終結 超越技術層麵,本書探討瞭熵碼背後的哲學基礎。織影者認為,信息即是宇宙的內在結構,編程的目的不是“計算”未來,而是“觀測”和“微調”現實的固有傾嚮。 1. “無痕編程”的悖論: 熵碼係統的設計目標是“零痕跡”——計算過程本身不應在宇宙中留下任何可被追蹤的能量或信息殘留。然而,正是這種對“完美隱藏”的追求,最終導緻瞭該文明的不可逆轉的衰亡。最後一章推測,正是由於持續地、大規模地對時空結構進行微調,最終纍積瞭一個不可修復的“結構應力”,導緻其文明載體在一瞬間的“相位錯位”中徹底湮滅。 2. 對現代計算的反思: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熵碼係統的原理與現代馮·諾依曼架構進行對比。它提齣瞭一個深刻的問題:當我們花費巨大精力去優化綫性邏輯時,是否忽略瞭信息存在的更深層次、更具包容性的結構? 目標讀者: 本書麵嚮對深度密碼學、前沿物理學中的信息理論、古代文明考古學,以及哲學與計算交叉領域有濃厚興趣的專業研究人員和高級愛好者。它要求讀者具備紮實的數學基礎和對傳統編程範式跳齣思維定勢的準備。本書內容完全獨立於任何現代語言的語法、關鍵字或應用場景。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許誌浤


  1961年生於颱南市

  學曆: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物理碩士
  美國阿拉斯加大學太空物理博士

  經曆:
  國立中央大學 太空科學研究所 博士後副研究員
  日本名古屋大學 太陽地球環境研究所 講師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應用物理研究所 資深研究員
  目前是國立中央大學 太空科學研究所 教授兼所長

  專長:
  資料分析與模式化、太空物理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篇  基本語法
第一章  IDL 係統介紹
1.1  認識係統
1.2  軟體安裝的相關事項
1.3  係統環境的基本操作
1.4  係統環境的進階操作
第二章  純量的建立與運算
2.1  純量的建立
2.2  指令的基本語法和操作
2.3  純量的基本運算
第三章  嚮量的建立與運算
3.1  嚮量的建立
3.2  嚮量的操作
3.3  嚮量的數學操作
第四章  矩陣的建立與運算
4.1  矩陣的建立
4.2  矩陣的操作
4.3  矩陣的數學操作
第五章  陣列的建立與運算
5.1  陣列的建立和型態轉換
5.2  陣列的下標操作
5.3  陣列的數學操作
5.4  陣列資訊的查詢
第六章  基本繪圖的實施
6.1  連結資料點的程序
6.2  繪製等值綫的程序
6.3  其它與繪圖相關的程序
6.4  控製繪圖的係統變數
第七章  二維影像的繪圖
7.1  影像的種類和格式
7.2  影像存取的相關函數
7.3  影像繪製的程序和函數
第八章  三維空間的繪圖
8.1  立體麯麵的繪製
8.2  三維座標係統的建立
8.3  三維繪圖的實施

第二篇  進階語法
第九章  特殊資料型態的介紹
9.1  特殊的資料型態
9.2  結構的實施
9.3  指標的實施
9.4  係統變數的客製化和查詢
第十章  字串的處理
10.1  字串操作的目的和種類
10.2  字串操作的實施
10.3  檔案路徑的處理
第十一章  裝置環境的設定
11.1  裝置環境的種類
11.2  繪圖視窗的操作
11.3  設置繪圖裝置的方式
第十二章  顔色的運用
12.1  顔色的電腦錶示法
12.2  顔色錶單的設置
12.3  顔色模式的轉換
第十三章  字體的選擇
13.1  文字的電腦錶示法
13.2  字體的種類
13.3  字形位置的改變
第十四章  控製指令的運用
14.1  運算子的種類
14.2  控製指令的種類
14.3  運算子和迴圈的聯閤運用
第十五章  副程式的實施
15.1  程式的種類和執行方式
15.2  主副程式之間資訊的傳遞
15.3  錯誤訊息的處理
第十六章  一般資料的存取
16.1  一般資料的介紹
16.2  存取資料的基本執行方式
16.3  讀取資料的進階執行方式
第十七章  特定資料格式的存取
17.1  特定資料格式的種類
17.2  存取特定影像格式的實施
17.3  科學資料格式的相關資訊

第三篇  數學運算
第十八章  微積分的計算
18.1  差分的計算
18.2  一維積分的計算
18.3  二維以上積分的計算
第十九章  綫性代數的執行
19.1  矩陣的建立
19.2  矩陣的運算
19.3  矩陣的應用
第二十章  統計值的估計
20.1  統計的函數
20.2  直方圖的製作和應用
20.3  錯誤桿的製作
第二十一章  擬閤的實施
21.1  擬閤的功用
21.2  多項式擬閤的實施
21.3  非綫性擬閤的實施
第二十二章  內插的運作
22.1  內插的定義和應用
22.2  一維和二維的內插
22.3  三維內插的實施

第四篇  實務應用
第二十三章  時間序列資料的繪製
23.1  時間格式的轉換
23.2  時間軸的繪製
第二十四章  頻譜的分析
24.1  頻譜分析所需的函數
24.2  頻譜分析的實施
24.3  訊號濾波的實施
第二十五章  地圖的繪製
25.1  座標係統的轉換
25.2  地圖繪製的實施
25.3  地圖和影像的套疊
第二十六章  動畫檔的建立
26.1  支援的動畫格式
26.2  GIF動畫檔的製作
26.3  MPEG動畫檔的製作
第二十七章  數位影像的處理
27.1  像素位置的變換
27.2  影像處理的進階技術
27.3  物體形狀的萃取和分析
27.4  影像與畫框的套疊
第二十八章  感興趣區域的分析
28.1  滑鼠的控製
28.2  感興趣區域的選擇與發展
28.3  感興趣區域的標示與統計
第二十九章  圖形界麵的設計
29.1  圖形元件的介紹
29.2  處理界麵事件的方式
29.3  圖形界麵程式的範例
第三十章  物件繪圖的製作
30.1  物件繪圖的介紹
30.2  物件繪圖的實施
30.3  物件繪圖的範例

參考書籍
英文索引
中英文對照錶

圖書序言

前言

  IDL(Interactive Data Language)是一個直譯互動式的電腦語言,在科學和工程上已經有廣泛的應用,尤其在醫學和遙測方麵。其指令語法簡單易懂,接近人類的思考方式,其計算和繪圖功能強大,可幫忙解決復雜的工作需求,所以深受科學傢和工程師的喜愛。它與學習其它電腦語言一樣,基本的概念和技巧易學,但要廣泛、深入且精通,則需要不斷地研讀和練習。颱灣的IDL 使用者不多,主要的原因是市麵上的IDL書籍大部分是以英文書寫,而IDL 內建的綫上查詢係統也是英文版,在語言的隔閡下,學生的學習效果自然下降,作者在此動機下,纔提筆撰寫。因學校工作繁忙,無法全時撰寫,曆經數年,纔得以完成。

  本書的作者於 1989 年進入美國阿拉斯加大學費爾班剋分校的地球物理研究所攻讀博士學位。在學期間,師事 Dr. Daniel Weimer ,學習太空衛星資料分析和研究地球極區上空電離層的對流電場,Dr. Weimer 是 IDL 的專傢,開始帶領作者進入 IDL 的殿堂,作者因此開始感受到IDL程式撰寫的簡單性和方便性,也深深地感受到IDL強大資料處理和繪圖功能的震撼,從此離不開IDL。博士畢業後,在颱灣做博士後副研究員,到日本當研究講師,然後前往美國做研究員,最後迴到母校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所任教,也都使用IDL進行做太空物理研究。因 IDL 是跨電腦平颱,在做工作單位轉換時,不需要學習新的程式語言,節省許多寶貴的時間。迴颱灣後,開授「高等程式設計」和「太空資料分析與模式化」二門課程,為課程教學需要,開始研讀與 IDL相關的書籍和綫上查詢係統,在教學相長的作用下,讓作者更深入瞭解 IDL 的概念和運作方式。在此感謝 Dr. Weimer 對作者在 IDL 方麵的啓發和教導。

  本書是根據作者長期使用 IDL 的經驗和參考 IDL 的綫上查詢係統撰寫而成,編排方式盡量簡單易懂,並附上大量的範例,讓讀者快速地從範例中學習IDL指令的語法和關鍵字的運用,以期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學習的效果和工作的需求。而且,本書的大部分章節會配置至少一個錶格,簡單扼要地敘述每個章節的內容。進階的讀者可以隻參閱錶格內的重點,迴憶曾經學習過的指令和語法。初學者則需要詳細閱讀各章節的內容,然後實際地操作練習,以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本書章節的編排是參照洪維恩教授編著的《Matlab 7 程式設計》書籍而訂定,本書作者認為洪教授的書籍編排簡單明瞭且有條理,各個章節獨立,讀者可以根據工作需求來參閱特定章節,以節省查詢的時間。

  本書將完整地介紹 IDL 的基本概念和實施方式,對於IDL 的專業物件和視窗界麵指令,隻是做基本的介紹。本書主要是適用於IDL的初學者,如果想成為 IDL 的專業程式設計師,則需要閱讀其它的專業書籍,甚至包括 C 語言撰寫、資料庫管理以及網頁程式設計等主題。在熟悉 IDL 基本的物件和視窗界麵之實施方式後,很容易繼續學習進階的物件和視窗界麵之實施方式。本書作者相信, IDL 的基本指令精通後,許多復雜的計算和繪圖工作都可完成,進階的指令也是由基本的指令所寫成,直接使用可以節省很多程式撰寫的時間,但會受限於進階指令執行流程的設計和規格,可能不會完全滿足工作的需求。例如ENVI 軟體是IDL 進階的視窗界麵,影像處理的功能強大,但必須熟悉ENVI界麵的特定運作方式,纔能靈活運用,另外ENVI軟體也需要IDL來擴展其現有的功能。市麵上也有許多第三者撰寫的 IDL 進階程式,如果剛好符閤工作需求,也可以直接拿來使用,但不要太依賴,以後變成都會上網尋找特定程式,並不是自己寫程式來解決工作上的問題。本書作者不是反對使用進階的程式,隻是希望讀者能更熟悉且精通基本的指令,遇到特彆的工作需求時,可以自己獨立撰寫程式。

  從IDL 7.0 版本開始,IDL公司推齣新繪圖係統(new graphics),提供一些繪圖函數,可以簡單地繪製復雜的圖形,例如顔色桿、條形圖以及箱型圖等,但在本書中不介紹新繪圖係統,因本書作者相信這些復雜的圖形以IDL傳統的繪圖係統也能做到,隻不過比較費時。新繪圖係統是建立在物件的繪圖和傳統的指令語法上,等傳統的繪圖方式熟悉後,再從綫上查詢係統去學習新繪圖係統,這些新繪圖指令的掌握可以更得心應手。本書介紹的指令和關鍵字至少可以適用至IDL 6.0 版本,更低的版本也可能適用,但有少部分的指令或關鍵字會發生問題,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讀者可以使用綫上查詢係統去做確認。在 IDL 中,有些指令所配閤的關鍵字很多,本書隻列齣常用的關鍵字,作者不希望以本書去取代綫上查詢係統,希望讀者先熟悉常用的關鍵字,然後再從綫上查詢係統擴展至其它特殊需求的關鍵字。對於各個指令的完整關鍵字集,讀者可以查閱 IDL 係統的綫上查詢係統,注意的是,有些指令的關鍵字會互相衝突,不能同時使用,或者某一個關鍵字一旦使用,就會讓另一個關鍵字失效。

  本書採取不精簡的寫作風格,有些內容會在不同章節中重復介紹,主要是為瞭各個章節的獨立性和完整性,作者希望讀者在同一章節學到與相同主題相關的IDL觀念和技巧,盡量不要跳到其它章節去學習,以避免分心至其它主題,作者也極力避免重復過多的情況。本書附上的範例眾多,讀者需要反覆練習,直到熟練為止。有些範例針對相同的工作需求,卻以不同方式來實施,一樣都可達到目的,作者希望以這樣的書寫方式,讓讀者不要拘泥於某一種特彆的方法,能夠多方嘗試來找齣最適當的方法,另外也可傳達「執行方式不隻有一種」的概念,讓讀者能夠靈活應用IDL程式語言來幫忙解決工作上的需求。在本書的範例中,如果指令敘述的前麵包含提示符號「IDL>」,代錶這個指令敘述可以直接輸入,如果沒有包含提示符號,則需要使用文字編輯器把所有的指令敘述鍵入成為一個檔案,然後以指令「.RUN」實施編譯與執行。

  對於初學者,作者建議讀者先閱讀第一章的IDL係統之基本操作、第二至四章的三維以下陣列之建立與運算、第六至七章的二維之基本影像繪圖、第十四至十五章的控製指令之運用和副程式之實施、第十六章的一般資料之存取。當讀者熟悉上述章節的內容後,則變成進階使用者,自己可以依據不同的工作需求來選擇適當的章節閱讀,例如需要做三維繪圖的讀者,可繼續閱讀第五章和第八章的三維陣列之建立和繪圖;需要做數學運算的讀者,可跳至第三篇的微積分、綫性代數、統計、擬閤以及內插的實施;需要做數據訊號處理的讀者,可研讀第二十三至二十四章的時間序列資料之繪製和頻譜之分析;需要做地圖繪製的讀者,可參照第二十五章的地圖之繪製;需要做影像處理的讀者,可參考第二十七至二十八章的數位影像之處理和感興趣區域之分析。專業程式設計師可從第二十九至三十章獲得圖形界麵製作和物件繪圖的基本知識和概念。本書提供中英文對照錶和英文索引,方便讀者查閱特定內容的位置。本書範例的程式碼可以從網頁 www.ss.ncu.edu.tw/~jhshue/idl_programming.html 下載。

  有很多人的協助纔能讓這本書完成,感謝老婆(李碧惠)的全力支持,讓作者沒有後顧之憂;感謝兒子(許柏祥)提供的封麵設計靈感,本書纔有簡單而有力的封麵;感謝地科領域同事(呂淩霄、黃世任和黃健民)的激勵,作者纔沒有半途而廢;感謝助理(齊宇柔)和學生們(吳冠廷、徐稚婷、畢可為、黃冠瀚、陳沛羽、蔡承新、謝文傑、謝怡凱)的校稿,纔能讓本書得以完美呈現;感謝中大齣版中心(李光華、周惠文、張翰璧、徐幸君)的審查、遠流齣版公司(簡玉欣)的排版,以及科協股份有限公司(康念滇)的授權,本書纔能順利齣版。

  本書封麵的主插圖是由IDL的物件繪圖製作而成的,包含一個IDL標誌和二個魔術方塊,一個雜亂的魔術方塊代錶執行IDL前的工作狀態,另一個整齊的魔術方塊代錶執行IDL後的工作狀態,雜亂的魔術方塊掉至IDL標誌後變成整齊的魔術方塊,就像生澀的蘋果掉至牛頓的腦袋上後變成有條理的科學成果。IDL 程式語言的功能強大,可以幫助使用者將雜亂的工作狀態變成整齊的工作狀態,成就豐碩的研發成果。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身為一個對影像處理和分析領域充滿熱情的初學者,這本《IDL程式語言》的齣現,無疑是我踏入這個奇幻世界的敲門磚。我一直很著迷於那些將模糊的影像變得清晰,將複雜的圖像數據轉化為有意義資訊的技術,而我聽說IDL在這個領域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引導我認識IDL在影像處理方麵的強大功能。從基本的影像讀取、顯示、儲存,到點運算、區域運算、濾波器的應用,再到更進階的影像分割、特徵提取、幾何變換等,我都希望能夠在這個學習過程中有所掌握。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豐富的範例,最好是結閤實際的影像數據,例如衛星影像、醫學影像、或是科學實驗中的顯微鏡影像,透過這些具體的例子,我纔能更深入地理解IDL如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介紹如何利用IDL來進行影像的量化分析,例如計算影像的亮度、對比度、紋理特徵,甚至是如何利用IDL來進行影像的分類和辨識。如果書中還能稍微提及如何利用IDL來進行影像的3D重建或可視化,那將會讓我對這個領域的想像空間大大拓展。我迫切地想知道,IDL在這個影像處理的生態係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相較於其他影像處理軟體,又有哪些獨特的優勢。

评分

這本《IDL程式語言》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身處學術研究前線,卻又被複雜程式碼搞得焦頭爛額的學弟妹們,帶來一線曙光!想想看,我們平常做實驗、跑模擬,動不動就是幾十萬筆的數據,原始數據根本不能看,一定要經過嚴謹的處理和視覺化纔能析齣有意義的結果。過去,我都是依賴學長姐留下的舊程式碼,東拼西湊,遇到問題也隻能盲目地搜尋網路上的零散資訊,常常花瞭大量的時間在除錯,卻收效甚微。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係統性的學習路徑,從IDL的基礎語法、變數、迴圈、判斷式,到更進階的函數撰寫、檔案讀寫、甚至是一些常用的科學計算函式庫的介紹,那將會是多麼寶貴的資源啊!我特別期待書中能有針對科學計算和數據分析的專門章節,比如如何處理數值積分、微分,如何進行傅立葉轉換,如何繪製各種專業圖錶(像是散點圖、長條圖、熱力圖等),並且能夠對這些圖錶進行客製化設定,像是標籤、圖例、座標軸範圍等。如果書中還能示範如何將IDL與其他常見的科學軟體或硬體介麵整閤,那更是錦上添花。我認為,一本好的程式語言入門書,不應該隻是一本語法手冊,更應該是一本引導讀者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書。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擺脫對他人程式的依賴,真正掌握數據分析的主導權。

评分

哇!這本《IDL程式語言》的書,光是封麵設計就讓我眼睛一亮,很有專業感,也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我本身是個不太懂程式設計的人,平常工作會接觸到一些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場閤,像是市場分析、問捲調查的統計,常常都需要仰賴同事幫忙寫程式。每次看到他們在電腦前敲敲打打,然後幾分鐘內就能算齣我跑瞭幾天幾夜都跑不齣來的結果,就覺得程式語言根本是個神秘的魔法。這本書的標題很直接,就是「IDL程式語言」,聽起來應該是針對這個特定語言的入門介紹,非常適閤我這種完全沒有基礎的人。我特別在意的是,它會不會一開始就講一堆很難懂的理論,還是會從最基本、最容易上手的概念開始,一步一步引導讀者。我希望它裡麵能有很多實際操作的範例,最好是跟我們日常工作比較貼近的,例如如何匯入Excel資料、如何進行基本的數據整理和圖錶繪製。畢竟,學程式最終還是要能實際應用,光是死記硬背語法規則,對我來說實在是太痛苦瞭。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學會一些基本的數據處理技巧,以後遇到類似的數據分析任務,就能自己動手試試看瞭,那真的會大大提升我的工作效率,也少瞭很多求助別人的尷尬。我非常好奇書中對於「程式語言」的定義和它在各個領域的應用,不知道作者會不會帶我們稍微瀏覽一下,讓我們對IDL有個宏觀的認識。

评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在科技業打滾多年的老鳥來說,程式語言就像是吃飯的傢夥,而IDL這個名字,總是在某些特定場閤耳熟能詳,卻又好像從來沒有機會深入瞭解過。最近聽到一些關於IDL在科學計算、數據分析、甚至是一些工程領域的應用,覺得似乎錯過瞭不少東西。因此,我對這本《IDL程式語言》的期待,更多的是想透過它,快速地梳理一下IDL的脈絡,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獨特的魅力,能夠在這麼多程式語言中佔有一席之地。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清晰的架構,讓我瞭解IDL的核心概念、語法特點,以及它與其他程式語言(例如Python、MATLAB)的異同。我對它在處理巨量數據、高性能計算方麵的錶現特別感興趣,想知道它在數值運算、矩陣運算、圖形處理等方麵,是否有什麼殺手級的應用。此外,我也想瞭解IDL在科學研究和工程應用中的實際案例,像是天文學、氣象學、地球科學、或是航太工程等領域,IDL是如何發揮作用的。我不需要太過基礎的教學,更希望看到一些能夠讓我有「原來如此」感覺的深入探討,或者是一些進階主題的簡介,讓我對IDL的潛力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我好奇,IDL的生態係是怎樣的,是否有活躍的社群支援,或者豐富的開源函式庫可以利用。

评分

坦白說,我對程式語言一直抱持著一種既敬畏又好奇的態度。一方麵覺得它很厲害,能讓電腦做很多神奇的事情;另一方麵又覺得它很難學,畢竟我念的是文組,平常跟數字和邏輯打交道不多。這本《IDL程式語言》齣現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能不能讓像我這樣對程式「零基礎」的讀者,也能輕鬆入手呢?我最怕看到那種一開始就充斥著艱澀術語、複雜演算法的書籍,那絕對會讓我直接放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用非常淺顯易懂的語言,就像跟朋友聊天一樣,一步一步地講解IDL的原理和用法。想像一下,書中有豐富的插圖、流程圖,來幫助理解抽象的概念;有許多「動手做」的小練習,讓我們可以邊學邊練,馬上看到成效。像是如何讓電腦顯示「Hello, World!」,如何讓兩個數字相加,如何讓文字在螢幕上跳動,這些最基本卻又最關鍵的啟濛。更進一步,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讓電腦幫我做一些簡單的文字處理,例如統計文章中特定詞彙齣現的頻率,或者如何將一堆零散的筆記整理成有條理的清單。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對程式語言不再那麼畏懼,甚至激發我對這個領域的興趣,那它就已經成功瞭一半。我非常好奇,IDL這個程式語言,在處理非數值型態的資料時,有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