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特色
颱灣位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地震災情頻傳,曆來造成的生命與財産損失,實在難以估算!
1999年的九二一大地震,至今仍讓全國民眾餘悸猶存。有鑒於「地震防災」的重要性,本書作者乃將專業素養化為平易文字,藉以傳達正確的地震常識與防災觀念,期能將地震帶來的災害減到最低。本書富涵專業,又極具實用性,堪稱最優質的通識教材,並且適閤一般讀者自學研讀。
作者簡介
陳光榮
高雄市人,颱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主修地震學)。1983~1994年任中央研究院助研究員,從事 重力、磁力及地震學之研究工作。1994年後,任職於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係。研究領域以地震地磁學、地震震波衰減、地震震源等為主,於國內外著名學 術期刊發錶論文數十篇。2000年後,於研究工作之餘,緻力於通識教育工作。
第一章 地震概述/001
1-1地震的傳說1
1-2地震的定義2
1-3地震的成因3
1-4闆塊運動與地震起源4
1-4-1大陸漂移學說4
1-4-2海底擴張學說11
1-4-3闆塊構造學說24
1-4-4闆塊的定義27
1-4-5闆塊邊界的三種型態28
1-4-6颱灣附近的闆塊運動30
1-5彈性迴跳學說36
1-6斷層37
1-6-1斷層的定義37
1-6-2斷層的成因37
1-6-3斷層的分類38
1-6-4斷層形成之地形39
1-6-5斷層的特徵39
1-6-6斷層對工程的影響40
1-6-7怎樣的斷層容易發生地震?40
1-6-8活動斷層的定義41
1-6-9颱灣的活動斷層44
1-6-10活動斷層的調查方法46
1-7震波的種類47
第二章 地震觀測/049
2-1地震儀與地震網49
2-2地震的規模與震度52
2-2-1規模的計算52
2-2-2震度的分級53
2-3颱灣地震帶的分布54
2-4颱灣的地震活動56
第三章 地震災害/063
3-1地震災害的型態63
3-1-1直接性災害63
3-1-2間接性災害68
3-1-3地震伴隨的現象69
3-1-3-1地鳴與地光69
3-1-3-2震生湖69
第四章 防災概念/071
4-1地震來臨前的防範措施71
4-1-1建築工程防震設計應注意之原則72
4-1-1-1建築物的耐震構造73
4-1-1-1-1建築平麵型狀探討73
4-1-1-1-2建築立麵型狀探討74
4-1-1-1-3牆麵與樑柱配置探討75
4-1-1-1-4管綫配置探討76
4-1-1-1-5共振探討77
4-1-1-2防震設施77
4-1-1-2-1結構係統的調整77
4-1-1-2-2隔震設施77
4-1-1-2-3製震設施78
4-1-1-3基地的選擇78
4-1-1-4基礎的判斷79
4-1-2興建特種重大工程如何慎選地點79
4-1-3特種工程之防震設計應特彆考慮80
4-1-4地震對建築物的影響80
4-1-5如何避免海嘯災難83
4-2地震來臨時應注意事項83
4-3個人與傢庭健康與安全的預防與準備86
第五章 地震預測與地震速報/097
5-1地震預測97
5-1-1地震預測的目的97
5-1-2研究地震預測的原因98
5-1-3地震預測的原理98
5-1-4地震預測的方法與實例100
5-1-4-1利用統計分析結果做預測100
5-1-4-2利用地震發生前的各種前兆做預測104
5-1-4-2-1地球物理104
5-1-4-2-2地球化學120
5-1-4-2-3生物異常現象124
5-1-4-2-4其他129
5-1-5地震預測注意事項131
5-1-6地震預測研究的現況132
5-2地震速報133
5-3結語134
參考文獻135
前言
颱灣九二一集集地震之後,有鑑於地震教育之重要,筆者便開始在服務的大學開授「地震與防災」課程(包含開放式課程,參見本書參考文獻內之參考網站)。當時筆者希望藉由師範體係之學生具有繼往開來、承先啓後、教育下一代之既有責任,能將地震的基本知識及其造成之災害認知,如同「防災種子」般,傳遞至全國各地中小學中,以達到全民皆知的地步。此課程係開在「通識教育」課程分科中,有彆於地球科學傳統相關科係中所授之「觀測地震學」、「地震學」或「高等地震學」等。至截稿為止,已有超過7,000人修過該課程。
本書是筆者十多年來陸續纍積之教學筆記及收集整理之資料。內容僅涉及粗淺之教學及一般地球科學領域,適閤各種領域的學生與各界人士之參考。
本書的內容共分成五章。
首章為地震概述,是地震研究者首先必須研讀的基礎知識,蓋因目前世界上的地震成因,主要是闆塊運動所緻。
第二章略述如何觀測地震及地震大小的量度等。
第三章說明地震災害的種類。
第四章談一般對地震災害的防範措施,包括建築物如何防災等。
第五章說明徹底解決地震災害對人之傷害的最佳選擇為預測地震。
筆者纔疏學淺,書中如有敘述不周、謬誤或雷同之處,尚望各位先進海涵並不吝指正。
《地震防災概論》,這個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分量,也很務實。在颱灣,我們對地震的敏感度是毋庸置疑的,但有時候,對於地震的預防和應對,我們可能還需要更係統、更專業的指導。我希望這本書能超越那些碎片化的信息,提供一個全麵、係統的地震防災知識體係。它是否會從地震的成因、地震波的傳播、到地震監測技術等科學原理方麵進行深入講解,並且能夠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我特彆關注的是,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和傢人的具體方法,例如,正確的避險姿勢、傢庭應急包的配置、以及如何應對地震後的次生災害(如火災、海嘯等)?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非常實用、可操作的建議,讓讀者能夠在實際生活中真正受益。此外,我還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涉及到颱灣地區特有的地震風險分析,以及相關的防災政策和法規?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起一種“居安思危”的防災意識,並且能夠為我們提供一套完整的防災方案,那麼它將成為一本非常有價值的工具書。
评分說實話,我對《地震防災概論》的期望,更多的是一種“安心感”。颱灣的天災,地震總是排在前麵。每次聽到警報,心裏還是會咯噔一下,雖然已經習慣瞭,但總覺得“知道”和“準備好”之間,還是有一段距離。我希望這本書能填補這個空白。它會不會從最基礎的建築安全標準談起?比如,我們現在住的房子,有沒有達到最新的抗震要求?如果住在老房子裏,又該如何加固?我特彆想瞭解,市麵上那些所謂的“防震産品”,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哪些是真正有效的,哪些隻是噱頭。另外,對於我們普通傢庭來說,一個完整的“傢庭防災計劃”該包含哪些內容?除瞭地震包的準備,還有緊急聯絡人、疏散路綫的規劃等等。這本書會不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模闆或者指導,讓我們能一步步地建立起自己的防災體係?我有時候會覺得,我們對地震的認知,很多時候停留在“搖一下就過去瞭”的層麵,但實際上,地震帶來的次生災害,比如火災、停電、土石流等,可能纔是更具威脅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全麵地解析這些潛在風險,並給齣相應的應對策略。如果它能讓我們在麵對地震時,不再隻是茫然無措,而是能有條不紊地采取行動,那它就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
评分這本書的題目聽起來就充滿瞭力量與現實感,《地震防災概論》。在颱灣,我們對地震的感受,是刻在骨子裏的,從小到大,每一次搖晃,都像是大自然的提醒。我一直覺得,防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保護自己和傢人最實際的方式。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齣現,內心是充滿期待的。我希望它能從最根本的科學原理講起,比如地震是如何發生的,地殼的運動是怎麼一迴事,是不是能有圖解說明,讓我們這些非專業人士也能一目瞭然。當然,更重要的是,它能否提供一些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就能實踐的防災措施。我知道,市麵上可能已經有一些關於地震的文章或視頻,但總覺得不夠係統,不夠深入。這本書如果能從“為何會地震”到“地震時怎麼辦”,再到“地震後如何應對”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那就太棒瞭。我尤其關心的是,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颱灣本土的地震特點和相關的研究成果?畢竟,我們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地質構造,與世界其他地方可能不盡相同,有針對性的建議纔會更有價值。而且,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不要太過學術化,盡量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解釋復雜的概念,畢竟,防災知識的普及,需要讓更多人能夠理解和接受。這本書,如果能成為我們傢庭必備的防災指南,那它存在的意義就非凡瞭。
评分讀到《地震防災概論》這個書名,就勾起瞭我很多關於地震的迴憶和思考。在颱灣,地震就像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學會瞭習慣,但內心深處對它的敬畏從未減少。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視角。例如,它是否會深入探討颱灣在地質構造上的特殊性,以及這些特殊性如何影響地震的發生頻率和強度?我希望它能從科學的角度,為我們揭示地震的“秘密”,讓我們不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而是能更主動地去理解和應對。另外,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會不會對不同類型的地震(例如,淺源地震、深源地震)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進行區分和講解?以及,針對這些不同類型的地震,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有針對性的防範措施?我一直覺得,防災教育不應該隻停留在學校,而是應該滲透到每一個傢庭,每一個社區。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簡單易學、切實可行的防災演練方法,或者一些關於如何組織社區進行防災演練的指導,那將非常有價值。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一本能夠引發讀者深度思考,並切實指導實踐的“防災教科書”。
评分我一直覺得,《地震防災概論》這個書名,很直接,很接地氣。在颱灣,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地震的陰影之下,但同時也學會瞭與它共存,並且努力去減少它的傷害。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做到“概論”,那它的內容一定是很紮實的。我最期待的是,它能深入淺齣地講解地震發生的原因,不僅僅是簡單的“闆塊碰撞”,而是能講到一些地質構造、斷層活動等更深層次的科學原理。我希望作者能用一些生動的比喻或者圖示,讓這些復雜的概念變得容易理解。除瞭科學原理,我對實際的防災措施也非常感興趣。比如,地震發生時,我們應該如何選擇正確的避難姿勢?不同的環境(傢中、辦公室、學校、戶外)又有哪些不同的應對方法?我希望書中能有詳細的操作指南,甚至是一些圖文並茂的示範。此外,地震後的救援和重建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這本書會不會涉及一些關於如何自救、互救的知識?以及在災後如何獲取援助、如何進行心理重建等方麵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麵的視角,讓我們從地震發生前、發生時、發生後,都能有所準備,有所瞭解。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應該是一個可靠的“防災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