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耕心集
  • 景福兄弟
  • 詩歌
  • 文學
  • 古代文學
  • 清代
  • 詩集
  • 文化
  • 傳統文化
  • 文學作品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這本《景福兄弟耕心集》之所以能成書齣版,最重要的原因,毫無疑問地,是緣於1984年年底創刊的《景福醫訊》。如今迴想起來,當初我也沒有想到,我會陸續投這麼多的稿,直到有一年,大約是在二十五年前,我迴頭再看過去自己寫過的文章之後,纔猛然覺得「幸好」(颱語「好佳哉」)!並且驚喜於還好因為這些年來,如果沒有在最適當的情況與最快的時間之內,立刻下筆的話,這些珍貴的「史料」和「想法」,恐怕不是已經石瀋大海,就是變得七零八落瞭。於是,從那時開始,我就下定決心,把自己走過來的,人生路上的「小石頭」,低頭、彎腰撿瞭下來,一個接一個,疊成今天的「耕心集」。
《山川舊影:邊塞詩人與故鄉的記憶》 捲首語 本書並非聚焦於任何具體的個人情感記錄,而是一部對中國古典文學中,特彆是唐宋時期,與邊塞、故鄉主題相關的詩歌、散文進行係統梳理與深入解讀的文獻匯編。我們試圖在浩瀚的文海中,提煉齣那些關於遙遠疆域、邊關風物以及對故土復雜情思的文學錶達,構建一個超越個體生命經驗的、關於“遠行”與“歸思”的文化圖景。全書秉持客觀、審慎的學術態度,力求在文本考據與文學闡釋之間找到恰當的平衡點。 第一章 邊塞意象的演變與地理的映照 本章首先考察瞭“邊塞”概念在中國文學語境下的曆史流變。從早期的《詩經》中對邊防的樸素描繪,到漢樂府的雄渾悲壯,再到唐代邊塞詩派的成熟,地理環境如何塑造瞭文學的基調,是本章關注的核心。 1.1 關山月下的地理標識: 詳細分析瞭“玉門”、“陽關”、“飛狐”、“燕山”等地理名詞在詩歌中的反復齣現及其象徵意義的層遞。我們不僅關注詩人提及的地點,更探討瞭這些地點如何成為一種文化符號,承載著朝代興衰的重量。例如,對“河西走廊”地貌特徵的文學化處理,如何反映瞭不同時期戍邊政策的實際情況。 1.2 軍旅生活的細節描摹: 深入探討瞭詩人對軍營日常的記錄,包括但不限於:戍卒的衣著、軍中的器械、戍地的氣候特徵(如“朔風”、“鬍沙”)、以及行軍途中的艱辛。這些細節的堆疊,構建瞭一個真實可感的邊疆世界,而非僅僅是抽象的背景。我們比對瞭不同地域(如河東、河西、隴右)戍卒生活的細微差異。 1.3 邊塞詩中的“異域”想象: 梳理瞭詩歌中對非漢文化人群(鬍人)的描繪,分析瞭這種描繪的復雜性——既有敵對的刻闆印象,也有因文化交融而産生的復雜情愫,例如對異域音樂、風俗的引用和審視。 第二章 離彆、徵戍與士大夫的哲學睏境 邊塞文學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來源於“離彆”這一永恒的主題。本章側重於分析士大夫階層在國傢使命與個人情感之間的張力,以及他們如何用哲學思辨來調和這種內在衝突。 2.1 “齣徵”的使命感與“羈旅”的現實: 分析瞭“奉命”、“從軍”、“建功”等行為背後的政治驅動力。重點考察瞭那些主動請纓赴邊者,他們的抱負如何與長久戍守的孤獨形成對照。我們選取瞭部分名篇進行細讀,探討詩人如何在一日之內的光景中,將“朝廷的期許”與“眼前的蕭瑟”並置。 2.2 友朋之間的贈答酬唱: 邊塞詩中大量的送彆和懷友之作,構成瞭其獨特的交際網絡。本章梳理瞭這類詩作的固定格式與創新之處,分析瞭“摺柳”、“烹羊”等特定儀式的文化內涵,以及友誼如何在極端環境下得到升華和考驗。 2.3 盛衰輪迴的史觀: 許多邊塞詩人並非隻描繪當下,他們常常將邊塞的景象與曆史的興亡聯係起來,錶現齣一種深刻的曆史宿命感。本章探討瞭“登高懷古”的母題在邊塞詩中的變異,即不再是單純憑吊古都,而是對長城內外興亡更迭的深刻反思。 第三章 故園之思的深層結構:從鄉愁到“精神原鄉” 故鄉,是邊塞詩人望嚮遠方時,內心始終未能割捨的參照係。本章超越瞭簡單的思鄉之情,探究“故園”在文學中更深層次的心理投射。 3.1 故鄉的具象化書寫: 考察瞭詩人如何通過記憶碎片來重構故鄉的形象。這不僅僅是“傢中的梅花”或“故裏的河流”,而是對故園時間感的把握——是故鄉日復一日的寜靜,與邊疆年復一年的肅殺的對比。本章詳細分析瞭不同地域文人對“故鄉”意象的選擇偏好。 3.2 歸鄉的期望與失落: 探討瞭“凱鏇歸來”主題的復雜性。一方麵是對功成名就、重返故裏的熱切盼望;另一方麵,也存在著對“迴鄉後人事已非”、“韶華不再”的隱憂。這種期待中的不確定性,增加瞭作品的張力。 3.3 精神的棲居: 最終,我們討論瞭當物理上的故鄉遙不可及時,詩人如何在詩歌本身中建構起一個“精神的原鄉”。這是一種文學上的超越,即將對傢園的眷戀,轉化為對某種理想秩序、永恒美好的寄托。邊塞詩的許多優美篇章,實則是心靈在嚴酷現實中為自己搭建的避難所。 結語:文學地理學的再審視 本書以古典文學為鏡,映照齣古代文人在廣闊國土上所經曆的精神跋涉。通過對邊塞與故園主題的細緻剖析,我們不僅能更深刻地理解唐宋詩歌的藝術成就,也能洞察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對傢國、責任與個體命運的思考深度。此番梳理,旨在提供一個多維度的閱讀框架,引導讀者在字裏行間,體味曆史的重量與人性的溫度。本書的價值在於對既有文學遺産的重新組織與闡釋,其內容絕不涉及任何其他特定的、私人化的文集或係列。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樂以醫者為誌業 楊泮池 xiii
陳定信院士序 陳定信 xv
推薦《景福兄弟耕心集》序文 賴明詔 xvii
景福兄弟,耕心有成 莊永明 xxi
基因、言教、身教:多麼幸運的兄弟醫師教授檔 賴其萬 xxv
《景福兄弟耕心集》-颱大醫學院張上淳院長推薦序 張上淳 xxvii
成大醫學院林其和前院長序 林其和 xxix
耕心文集序 藍萬烘 xxxi
醫牙典範,信手撚來 林俊彬 xxxiii
醫心至誠‧醫德至俊 顔欽堉 xxxv
陽光基金會執行長序 舒靜嫻 xxxvii
韓門雙傑,樂善好施,見義勇為 江俊斌 xxxix
上醫醫國的典範—韓良俊教授 郭彥彬 xli
醫牙界奉獻貢獻的典範 林立德 xliii
從無到有,承先啓後 王東堯 xlv
成大口腔醫學研究所前所長序 謝達斌 xlvii
以管窺天─旁記韓院長影響世人的儒莊舞墨八十身影 郭乃文 xlix
活躍的生命實踐者 張淑霞 liii
醫界典範‧颱灣之光 黃德成 lv
醫師、教育傢、社會關懷者─我所景仰的韓良誠醫師 林敬良 lix
編著者自序 韓良俊 lxi
編著者後記 韓良誠 lxiii

下  冊
5. 社會參與
 5-1 參加廣島國際和平研討會側記 韓良誠  493
 5-2 防檳榔,救颱灣 韓良俊  499
 5-3 一份六十六年前「颱灣民報」的剪報 韓良俊  503
 5-4 痛心口腔癌依然肆虐─敬請陳水扁總統一起關心口腔癌防治 韓良俊  505
 5-5 颱北大安公園怪現象 韓良俊  513
 5-6 他山之石─收視NHK心得啓「試」錄 韓良俊  517
 5-7 檳榔危害防製與我 韓良俊  521
 5-8 從邱小妹事件談先父的鄰人之愛 韓良俊  525
 5-9 基督教青年會與我─寫在颱南YMCA五十週年慶 韓良誠  529
 5-10 頭版頭條背後的故事 韓良俊  535
 5-11 颱灣第一首檳榔防製歌麯 韓良俊  539
 5-12 基督教青年會與我─寫在颱南YMCA五十五週年慶 韓良誠  541
 5-13 吸菸不過量,還是有害健康 韓良俊  547
 5-14 二二八事件與和平─颱灣近代史中被遺漏的一頁 韓良俊  549
 5-15 酒駕的根源─颱灣的勸酒文化  韓良俊  559
 5-16 給關心教改人士的一些淺見 韓良誠  561
 5-17 前額葉學校.光華女中董事會 韓良誠  563
 5-18 董事長的話 韓良誠  565
 5-19 九十九學年度光華女中畢業典禮緻詞 韓良誠  567
 5-20 光華女中2012年畢業典禮緻詞 韓良誠  569
 5-21 我對現代青年的期許─光華女中畢業典禮緻詞 韓良誠  571
 5-22 高中學生如何追求幸福─兼論我對教育的一些看法
(颱南市基督教青年會高中團體成立典禮緻詞) 韓良誠  575
 5-23 小市民的兩件心聲 韓良誠  579
 5-24 國傢永續發展計畫,檳榔防製竟遭排除! 韓良俊  581
 5-25 口腔癌專輯引言 韓良俊  583
 5-26 颱灣檳榔防製的裏程碑─記主編「口腔癌專輯」經過及其他 韓良俊  585
 5-27 一失「口」將「嚼」恨終身─青少年切勿沾染嚼檳榔惡習 韓良俊  591
 5-28 《預防嚼檳榔教育手冊》序 韓良俊  595
 5-29 和平之價值在「二二八史」中的消失與重現─
《二二八事件與和平》自序 韓良俊  599
 5-30 請在大安森林公園池邊加設座椅 韓良俊  603
 5-31 關於海珊的牙齒 韓良俊  605
 5-32 大眾媒體請慎選言詞  韓良俊  607
 5-33 緻全體縣市長候選人的一封公開信  韓良俊  609
 5-34 十次車禍九次「近」  韓良俊  613
 5-35 SARS聲中談口罩  韓良俊  615
6. 感懷師友
 6-1 「懷念與感激」:許書劍教授榮退有感 韓良誠  619
 6-2 恩師─謝院長 韓良誠  621
 6-3 鼓勵並增加我信心的連教授 韓良誠  623
 6-4 亦師亦友的洪鈺卿教授 韓良俊  627
 6-5 追憶師大音樂係周遜寬教授 韓良俊  631
 6-6 年輕的醫者典範 韓良誠  633
 6-7 話說藍主任與我─敬賀藍萬烘教授榮退 韓良俊  635
 6-8 感恩之旅─為90年前在颱灣總督府醫學校發生的事件而辦 韓良誠  639
 6-9 感恩之旅(二) 韓良誠  649
 6-10 嚮日本人恩師感謝─因其先人在二次大戰前曾前來熊本研習醫學,颱灣人遺族特來熊本在父親恩師墓前參拜感恩 中村勝洋著、韓良俊譯  655
 6-11 1960年班的2008年同學會 韓良誠  657
 6-12 堀內次雄校長銅像之重建 韓良誠  659
 6-13 「颱灣夢」的終生追逐者─硃真一教授 韓良誠  663
 6-14 追念我的「益師」、「益友」黃崑巖教授 韓良誠  665
 6-15 追憶纔華洋溢的黃崑巖教授 韓良誠  673
 6-16 從小事看大師─為《陳定信院士七十歲紀念文集》而寫 韓良誠  677
 6-17 追憶杜聰明博士 韓良俊  681
 6-18 光華女中第九任校長郭乃文博士就職典禮緻詞 韓良誠  685
 6-19 我心目中的醫師科學傢典範 韓良誠  689
 6-20 有所教而又有所不為的郭主任 韓良俊  693
 6-21 黃崑巖院長永遠的兩句話 韓良俊  697
 6-22 盡在無題中 韓良俊  701
 6-23 無常是常─敬悼吾友坤智兄 韓良俊  703
 6-24 郭英雄教授榮退獻言 韓良俊  707
 6-25 姚振華教授榮退獻言 韓良俊  711
 6-26 懷念大傢心中永遠的「如意」 韓良俊  713
 6-27 我所認知的龍老師,以及失智癥 韓良俊  715
 6-28 記念郭水教授百歲冥誕 韓良俊  717
7. 文學、語言、音樂
 7-1 川端康成軼事外一章 韓良俊  723
 7-2 也談「父親命名背後的謎」 韓良俊  725
 7-3 關於「韆風」一麯 韓良俊  727
 7-4 古典音樂與我  韓良俊  731
 7-5 整整六十年前失,而復得的「傢寶」 韓良俊  735
 7-6 颱灣高鐵車廂內的颱語播音 韓良俊  743
 7-7 十三年來我的醫生生活 韓石泉述、韓良俊整理  745
 7-8 感恩與念舊 韓良俊  763
 7-9 《彆鬧瞭!癌癥》序 韓良俊  765
 7-10 影響我最深的文章─也談托瑪斯‧卡萊爾與我 韓良俊  767
 7-11 初做父親的感想 杉山平助作、韓良俊譯  771
 7-12 關於「硃子治傢格言」 韓良俊  773
 7-13 當前颱語應用現狀及問題 韓良俊  775
 7-14 再談「『一口氣』可當成颱語嗎?」 韓良俊  779
 7-15 迴應「颱語文界大車拼」    韓良俊  781
 7-16 請高鐵注意颱語播音的適當性 韓良俊  783
 7-17 張嘉讌編著《醫護颱語用書》─序 韓良俊  785
 7-18 「颱語」就是代錶颱灣的一種語言! 韓良俊  787
 7-19 《檳榔不入口,文化仍可守—隻要檳檳有禮,不要榔榔上口》
14族群母語紀錄片母語文字手冊 序 韓良俊  789
 7-20 童言孫語 韓良俊  791
8. 其 他
 8-1 歲末有感 韓良誠  795
 8-2 生活雜記 韓良誠  797
 8-3 親人、傢人和往事 韓良俊  799
 8-4 我踢到鐵闆瞭 韓良俊  803
 8-5 敬緻日本友人 韓良俊  809
 8-6 先父留給我的身教與言教六則─紀念他111歲冥誕並迴想其在我人生
旅程上的影響 韓良誠  811
 8-7 造就人的故事 韓良誠  817
 8-8 1918年的「颱灣新流感」實錄 韓良俊  821
 8-9 我的植物觀 韓良俊  825
 8-10 「阿公,無論何時,我們都能懷抱夢想!」 韓良誠  829
 8-11 65年已過,噩夢依舊─記錄韓傢所遭受的二戰禍害兼悼念不幸華年
早逝的大姊 韓良俊整理  831
 8-12 莫那魯道是「英雄」嗎? 韓良俊  839
 8-13 我的「失眠」觀 韓良俊  843
 8-14 自傳─給光華女中師生的自我簡介與給學生們的勉勵 韓良誠  847
 8-15 勇往,做對的事 韓良誠  849
 8-16 子孫袋仔(一)(二) 韓良誠  851
 8-17 我對趙建銘案的思考 韓良誠  853
 8-18 天佑災後的日本─給日本人的慰問信函 韓良誠  857
 8-19 《颱大景福醫訊封麵集No.2》序 韓良誠  859
 8-20 我有幸得到的「父教」─尊重他人 韓良俊  861
 8-21 母親的全口義齒 韓良俊  863
 8-22 醫療奉獻奬得奬有感 韓良俊  865
 8-23 堅毅的日本災區兒童 韓良俊  867
 8-24 日本人能復興成功的最大保證 韓良俊  869
 8-25 矢內原忠雄(1893~1961) 韓良俊、陳美蓉  871
 8-26 一個剛退休颱大教師的危機感 韓良俊  879
 8-27 談先父的婚禮改革與學生運動 韓良俊  881
 8-28 兩位諾貝爾化學奬得主感憶恩師 韓良俊  883
 8-29 追究空前水災禍源 韓良俊  885
 8-30 暗殺袁世凱計畫是「學運」嗎? 韓良俊  887
 8-31 可憐的行道樹 韓良俊  889
 8-32 「大胃王」比賽及賽車應予禁止 韓良俊  891
 8-33 颱灣原住民族的拔牙風俗 韓良俊  893
 8-34 《颱大景福醫訊封麵集No.2》序 韓良俊  895
 8-35 從邱淑容聯想到蘇麗文 韓良俊  897
 8-36 颱灣前途的理想與現實 韓良俊  899
 8-37 請正視創造性至上的時代 韓良俊  901"                

圖書序言



樂以醫者為誌業
楊泮池
國立颱灣大學校長∕颱大醫學院前院長


  韓良誠教授和韓良俊教授聯袂齣書,題為《景福兄弟耕心集》,著實意義深遠。基於傢學淵源,兩位醫者秉承其尊翁韓石泉醫師的庭訓,以行醫助人為終生誌業,數十年來「樂此不疲」,不隻是以治癒患者身體的病痛為誌,更費心為病人挑旺信心和勇氣來麵對人生。收錄在「醫病通函」和「醫學倫理」相關的文章,充分流露齣兩位前輩與病人溫馨的醫病緣,讀來令人深深感動。

  在e a good doctor?信念驅策下,「景福兄弟」在颱灣一南一北,畢生竭盡心力為國人的健康把關。服務於成大的韓良誠教授,原專攻寄生蟲學,後赴美進修老年醫學,跨足兩個不同的專科領域,兼顧教學研究與臨床醫療,且都有傑齣錶現,然做人謙沖為懷,足為醫界典範,故受邀於本校醫學係2013年的畢業典禮上緻詞,與生力軍分享醫者之道。而服務於颱大的韓良俊教授更是將此生完全奉獻給口腔醫學,為口腔醫學正名、為設立專業學院大聲疾呼,為根除國人「口腔檳榔癌」不遺餘力,乃至由此開創「檳榔學」,並在颱大開起導論課程,被譽為世界首創實不為過。甚至為瞭徹底根除檳榔的危害,「侵門踏戶」至種植檳榔所衍生之生態破壞,以及嚼食、買賣等社會文化問題,十足錶露他率直剛正的性格,展現其走齣白色象牙塔、落實社會關懷的醫者胸襟。

  二位教授不僅在醫學專業各有擅場,獨具見識,分彆引領其所屬專科前進;更重要的是,他們終生奉行醫師誓詞不渝、尊重生命,樂以醫者為誌業、行醫助人。雖說漫漫長路,曾經幾乎灰心喪誌,卻從未失卻理念,進而樂觀進取,令泮池至為欽服。

  所以,《景福兄弟耕心集》被列為颱大醫學院醫學人文叢書之一,相信不僅對在學中的醫事相關學生,並且對已畢業正在執業的各類醫事人員,必可提供醫學人文教育上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楊泮池 謹識
2013年7月



陳定信
颱大醫學院內科特聘講座教授、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講座


  至友颱南韓內科醫院院長韓良誠教授不久前告訴我,將把他和弟弟韓良俊教授多年來發錶的文章集結成書,編成《景福兄弟耕心集》以饗讀者。我認識韓氏昆仲多年,他們兩位多年緻力於醫療及醫學教育、民眾教育,觀察力敏銳、分析能力超強,對醫療乃至社會上的種種問題都有獨到的見解,文筆又好,知道他們將齣書後,舉雙手贊成。

  本書涵蓋瞭韓氏昆仲幾十年間兩百多篇的作品,小至醫病間的通信,大至醫療政策的探討,林林總總,包羅甚廣,但是一直有一個主軸貫穿其間,就是對人的關懷。從執業醫師的角度去看醫師的養成,醫事人員的互動,與病人及病人傢屬的互動、與社會人群的互動、對師友的感懷,另外還有他們個人對文學、語言、音樂乃至社會上諸多現象的親身體會和評論,深入淺齣,可讀性甚高。個人對韓良誠學長在地方執業長期打拼,照顧鄉親的健康,並且不時充實並更新自己的醫療知識和技術,以求能給病患最好的醫療照顧一直很佩服,在本書中屢屢提到他在國內外進修的第一手經曆和體會,娓娓道來,令人動容。他的理念也充分錶現在多次對醫學生的演講中,老實說,比任何在醫學中心工作的人的體會都要更深。尤其難能可貴的是,他的人文素養與關懷在多次的演講中錶露無遺。

  本書可讀性最高的可能是「醫療現場」和「醫病通函」瞭,經由他們兩位自己實際的經曆寫齣來與讀者共享,既溫馨又富有教育意義,闡述瞭醫者的使命和應有的素養,令人再三品味,同時也不禁引起會心的共鳴。

  老實說,多年前在認識韓氏昆仲之前,我並不知道他們兩人的文筆有這麼好,其後陸續在《景福醫訊》上拜讀文章纔深深體會到此點。近年來,承韓良誠院長厚愛,常把他即將發錶的文章先讓我一睹為快,更加深瞭我對他的敬佩。此次他們把曆年心血集結成冊發錶,可讀性甚高,又富有意義,適於閱讀的對象包含甚廣,從醫學生到老師都很適閤,故樂為序如上。

2013年9月12日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這本書,對於我來說,是一場心靈的洗禮,也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對話。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滋養著讀者的心靈。景福兄弟的故事,充滿瞭生活氣息,他們的成長,他們的掙紮,他們的喜悅,都那麼真實,那麼貼近。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繪,那些猶豫、那些不安、那些突然湧起的希望,都讓我感同身受。 下冊在“耕心”這個主題的延伸,讓我看到瞭“心”的無限可能。它不是僵化的,而是不斷生長和蛻變的。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情節,是關於兄弟倆在一次挫摺後,並沒有沉淪,而是選擇反思,並且從中找到瞭新的方嚮。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從失敗中學習的能力,正是“耕心”最真實的體現。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擁有瞭更多的智慧和勇氣,能夠更加從容地去麵對生活中的種種不確定性。

评分

這部《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我真的捧在手心裏看瞭好幾遍,每一次翻閱都有新的感觸。尤其是在最近這個階段,感覺生活裏總有些莫名的焦慮和不確定,讀瞭這本書,就像是在一片喧囂中找到瞭一處可以停泊心靈的港灣。作者在描繪景福兄弟的成長曆程中,並沒有刻意去拔高他們的艱辛,而是用一種非常真摯、生活化的筆觸,將那些平凡日子裏的點滴磨礪、細微的希望、以及麵對睏難時的掙紮和成長,刻畫得淋灕盡緻。書中的很多場景,我仿佛都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影子,比如麵對學業的壓力,傢庭的期望,或是初入社會時的迷茫,甚至是與朋友間的相處之道,都能在書中找到共鳴。 下冊的部分,我覺得尤其是在探討“耕心”這個主題上,有瞭更深層次的挖掘。兄弟倆在經曆瞭一些挫摺之後,並沒有因此消沉,而是選擇瞭更加積極地去麵對,去反思,去調整自己內心的方嚮。這種“耕心”並非是轟轟烈烈的壯舉,更多的是一種持之以恒的內在修煉,是在每一次失敗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是在每一次迷茫時尋找內心燈塔的堅持。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寫,那些猶豫、那些不安、那些突然閃現的頓悟,都被描繪得極其真實,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讀著讀著,就好像自己也跟著他們一起經曆瞭一場心靈的洗禮,學會瞭如何更加溫和地對待自己,也學會瞭如何在復雜的世界裏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寜靜。

评分

我必須說,《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帶給我的震撼,是一種悄無聲息,卻又綿長久遠的。相較於那些跌宕起伏、充滿戲劇衝突的故事,這本書更像是清晨的一縷陽光,或是傍晚的一陣微風,它不張揚,卻足以溫暖人心,驅散陰霾。作者對於人物情感的捕捉,簡直是齣神入化。尤其是景福兄弟之間那種深厚的手足之情,不是那種時刻掛在嘴邊的“我愛你”,而是體現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看似不經意的話語中。當一方遇到睏難時,另一方總能在最恰當的時機伸齣援手,即便不言語,那種默契和支持也足以讓人動容。 下冊中,對於“耕心”的理解,我感覺更上升到瞭一個哲學的高度,但又不會顯得過於空洞。它探討的不僅僅是個人能力的提升,更是如何去涵養一顆善良、堅韌、懂得感恩的心。書中有一段描寫,關於兄弟倆在一次重要的考試中失利後,並沒有互相指責,而是坐下來,共同分析原因,並且互相鼓勵,繼續努力。這種成熟和擔當,讓我深思。在當下這個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追求外在的成功,而這本書卻在提醒我們,內在的修養,內心的平和,纔是長久幸福的基石。我把這本書推薦給瞭我的幾個朋友,他們都錶示讀完後覺得特彆治愈,像是給疲憊的心靈做瞭一次SPA。

评分

我對《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這本書的喜愛,已經超越瞭單純的閱讀樂趣,它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作者的筆觸樸實而真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直抵人心。景福兄弟的故事,就像是發生在我們身邊,每一個普通人都能感同身受的成長軌跡。他們經曆瞭迷茫,也曾跌倒,但從未放棄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一些生活細節的刻畫,那些為瞭夢想而付齣的汗水,那些在艱難時刻相互扶持的溫暖,都讓我感動不已。 下冊在“耕心”這個主題的探討上,更是將這份成長推嚮瞭更深的層次。它不再僅僅是外部的努力,更是內在的修為。我特彆欣賞書中的一個觀點,即“耕心”是一種持之以恒的自我反思和調整,是不斷地去滋養內心的善意和勇氣。書中有一個橋段,講述瞭兄弟倆在經曆瞭一次重大打擊後,並沒有被擊垮,而是選擇從失敗中汲取教訓,重新齣發。這種韌性,這種不嚮命運低頭的精神,給瞭我極大的鼓舞。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獲得瞭更多的力量,能夠更加積極地麵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

评分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這本書,就像是一杯溫熱的茶,在寒冷的鼕日裏,溫暖瞭我的手,也溫暖瞭我的心。作者的文筆樸實而真誠,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打動人心的力量。景福兄弟的成長故事,充滿瞭生活的煙火氣,他們的每一次進步,每一次跌倒,都深深地觸動著我。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兄弟倆之間深厚情感的描繪,那種無需言語的默契,那種在睏難麵前相互支撐的力量,都讓我看到瞭手足情深的珍貴。 下冊在“耕心”這個主題上的探索,讓我對“心”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它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和體悟。我記得書中有一個情節,是關於兄弟倆在一次看似無法逾越的睏難麵前,並沒有放棄,而是選擇共同麵對,並且從中找到瞭新的希望。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在逆境中尋找力量的能力,正是“耕心”的精髓。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也獲得瞭一份來自心靈的力量,能夠更加積極地去擁抱生活,去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

评分

這部《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給我的感觸,是一種深沉而雋永的。作者的文字,樸實無華,卻充滿瞭力量,仿佛能觸碰到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景福兄弟的成長故事,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卻充滿瞭真實的生活氣息,讓人在閱讀中,能夠找到自己的影子,也能從中獲得啓發。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兄弟倆情感的描寫,那種深厚的手足之情,不是依靠華麗的辭藻來錶達,而是體現在他們日常的相處,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關心的話語中。 下冊在“耕心”主題上的挖掘,讓我對這個概念有瞭更深的理解。它不再隻是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到內心的修養和成長。我尤其欣賞書中的一個細節,是關於兄弟倆在麵對生活中的睏境時,並沒有選擇抱怨,而是積極地尋找解決辦法,並且從中汲取經驗,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這種堅韌和樂觀的精神,是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獲得瞭一股內在的力量,能夠更加坦然地麵對生活中的種種挑戰。

评分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這本書,對我而言,不隻是一本讀物,更像是一位人生導師,一位默默陪伴在身邊的朋友。它以一種平和而深邃的方式,引導我反思自己的生活,審視自己的內心。景福兄弟的故事,沒有那些戲劇性的轉摺,沒有刻意製造的衝突,但正是這種樸實無華的敘述,反而更能打動人心,讓人在字裏行間感受到一種真實的力量。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人物內心世界的細膩描摹,那些微妙的情感波動,那些難以言說的糾結,都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下冊在“耕心”這個主題上的延展,讓我看到瞭“心”的廣闊和韌性。它不是一種單嚮的付齣,而是一種雙嚮的互動,是與自己對話,與世界連接的過程。書中的某些段落,我反復閱讀,甚至在紙上做筆記,因為它們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一些睏惑,給予瞭我啓發。比如,當兄弟倆在麵對外界的誤解和質疑時,他們並沒有選擇爭辯,而是更加專注於做好自己的事情,用行動來證明自己。這種沉靜的力量,讓我學到瞭在紛擾的世界裏,保持清醒和專注的重要性。讀這本書,就像是在給自己的心靈做一次深度清潔,把那些不必要的雜念和浮躁都一一掃除。

评分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的閱讀體驗,對我來說,是一種久違的寜靜和力量。它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卻有一種直擊靈魂的力量,讓人在閱讀中不由自主地放慢腳步,去感受生活本身的美好和力量。書中的人物,尤其是景福兄弟,仿佛就是我們身邊的朋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成長煩惱,都那麼真實,那麼貼近。我尤其喜歡作者在描繪一些生活細節時的筆觸,比如他們為瞭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時的那種執著,麵對傢庭的變故時那種相互扶持的勇氣,還有在取得一點點進步時,那種發自內心的喜悅。 下冊深入探討的“耕心”理念,並非隻是口號,而是通過具體的事件和人物的成長,一點一滴地展現齣來。它教會我們,所謂的“耕心”,其實就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態度,一種對生命的熱愛,一種在睏境中尋找希望的能力。我記得書中有這麼一個情節,是關於兄弟倆在一次創業失敗後,沒有放棄,而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調整方嚮,最終走上瞭另一條成功的道路。這個過程中的艱辛和不易,作者都如實地呈現瞭齣來,但更重要的是,它展現瞭他們內心不屈的鬥誌和堅定的信念。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生活有瞭更深的理解,也更有勇氣去麵對未來的挑戰。

评分

《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感受,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啓發。作者以一種細膩而真實的筆觸,描繪瞭景福兄弟在成長道路上所經曆的種種。他們的故事,沒有轟轟烈烈的壯舉,卻充滿瞭平凡生活中的點滴感動。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人物情感的刻畫,兄弟倆之間那種默契的、無需言語的關心,那種在睏難麵前相互扶持的力量,都讓我深深地被打動。 下冊深入探討的“耕心”理念,更像是對內心世界的細緻耕耘。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耐心和堅持。書中有一個關於“耕心”的例子,讓我印象深刻。是關於兄弟倆在一次失敗後,並沒有氣餒,而是認真反思,從錯誤中學習,然後更加堅定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這種成熟和擔當,讓我看到瞭真正的成長。讀這本書,我感覺就像是和兩位老朋友在對話,他們用自己的經曆告訴我,如何纔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價值和意義。

评分

當我翻開《景福兄弟耕心集(下冊)》時,我並沒有期待什麼驚天動地的故事,而是希望能在其中找到一絲慰藉和共鳴。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期待,甚至超齣瞭我的想象。作者用一種非常貼近生活化的語言,將景福兄弟的成長曆程娓娓道來。他們的經曆,可能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睏惑和挑戰,但重要的是,他們選擇瞭積極麵對,選擇瞭不斷成長。 下冊關於“耕心”的論述,讓我受益匪淺。它不再是空洞的理論,而是通過具體的事件,鮮活的人物,展現瞭“耕心”的力量。我特彆欣賞書中的一個觀點,即“耕心”是一種持續的自我關懷和自我完善,它讓我們在麵對外界的喧囂時,能夠保持內心的寜靜和清晰。書中關於兄弟倆在一次重大變故後,如何相互扶持,共同走齣睏境的描寫,讓我深受感動。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也獲得瞭一份沉甸甸的力量,能夠更加堅定地走自己的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