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紅樓夢青年版(三):青春.叛逆.流浪《紅樓夢》四十一至六十迴的故事(7CD+導讀書)

蔣勛紅樓夢青年版(三):青春.叛逆.流浪《紅樓夢》四十一至六十迴的故事(7CD+導讀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紅樓夢
  • 蔣勛
  • 古典文學
  • 名著
  • 青春
  • 叛逆
  • 流浪
  • 導讀
  • 有聲書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青春有多少叛逆?青春有多少孤獨?青春可以心痛到如何程度?

  紅樓夢裏,十五到十九歲的少年少女,是西方說的teen-age,他們有潔癖,有青春的自負傲氣,他們不屑世俗苟且,他們背叛禮法體製,他們孤獨齣走,流浪在心靈的天涯海角。

  就像那年入夏時節,金釧的青春如此叛逆,可以在生命被蹂躪侮辱時,堅持寜為玉碎,沒有一點妥協。也像黛玉那句讀來令人心痛的話:「不拘哪裏的水,舀一碗,看著哭去」。還有一個少年寶玉,在平兒受辱之時,他要平兒知道:生命最睏頓受辱傷痛的時刻,都不要難看邋遢,應該讓自己潔淨美麗起來。

  紅樓夢在哭青春、哭叛逆的生命、哭生死流浪的聚散,有多少不可告人的幽微心事等待一一探尋。這些深情的生命,或許今日也還活在我們生活周遭吧!

好聽推薦

  賈寶玉曾說過,女人是水做的骨肉,
  這一次,大觀園裏青春叛逆的生命,
  又將為誰而哭,又將如何華麗地走進雪白的鼕日?

  賈母享盡富貴榮華,竟羨慕起劉姥姥的恬淡?
  王熙鳳聰明一世,為何在最意氣風發之時嘗到生命的最痛?
  帶發齣傢的妙玉六根到底淨不淨?冷酷兒柳湘蓮又為何動怒?
  委屈求全的鴛鴦與平兒該如何逃過爺兒們的私慾之手呢?

  紅樓夢告訴我們,人皆有情,萬物也都有情,
  但你知道紅樓夢也是一部精彩絕倫的清代生活百科嗎?
  從食尚到衣尚,從畫筆到妝筆,從茶湯到茶杯,
  一處生活上的講究,都是一種情緻的展現,至今依然燦爛奪目。

  美學大師蔣勛,再次帶您漫遊大觀園,
  凝視青春的叛逆與流浪,反思現代社會的幸福真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蔣勛


  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古都西安,成長於寶島颱灣。中國文化大學曆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一九七六年返颱。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先後執教於文化大學、輔仁大學、颱灣大學、淡江大學、東吳大學,並曾為中山大學、政治大學、東華大學駐校藝術傢,擔任東海大學美術係創係係主任七年。現任《聯閤文學》社長、並與趨勢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怡蓁共同主持中廣《藝文Fun輕鬆》節目。

  現專事寫作、繪畫、藝術美學研究推廣。舉辦個展、聯展二十餘場,著作有詩集、散文、小說、藝術史、美學專論、畫冊、有聲書等數十種,作品多次獲奬。近年在美學教育推廣方麵,更推展嚮兩岸四地,散播無數美學種子,用佈道的心情傳播對美的感動。

圖書目錄

CD目錄(7CD/6小時28分45秒):
 
上捲
 
Disc 01-59’27’’
1. 櫳翠庵喫茶
2. 巧姐起名
3. 祭水 
 
Disc 02-57’12’’
1. 王熙鳳壽宴
2. 老管傢賴嬤嬤
3. 鴛鴦拒婚 
 
Disc 03-57’25’’
1. 柳湘蓮
2. 香菱習詩
3. 鼕日衣景 
 
Disc 04-59’19’’
1. 詩戲
2. 襲人探病
3. 晴雯補裘
 
下捲
 
Disc 05-58’21’’
1. 年宵
2. 傢宴
3. 探春理傢 
 
Disc 06-58’50’’
1. 興革除弊
2. 紫鵑
3. 藕官與芳官
 
Disc 07-38’11’’
1. 芳官洗頭
2. 薔薇硝

導讀書目錄:
妙玉──欲潔何曾潔,雲空未必空   06
成化五彩蓋鍾   11
私密青春   16
舀一碗水去對著哭   19
平兒理妝   25
鴛鴦拒婚   31
柳湘蓮──青春‧叛逆‧流浪   36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導讀書精選試讀

《成化五彩蓋鍾》


還是很喜歡看紅樓夢第四十一迴,賈母帶著來作客的鄉下老太婆劉姥姥逛大觀園。逛到櫳翠庵,妙玉迎接到東禪堂,奉茶給賈母,用的「是海棠花式雕漆填金雲龍獻壽小茶盤」,盤子裏放一隻杯子,是「成窯五彩泥金小蓋鍾」。

漆器源流很久,春鞦戰國楚地就多漆器。雕漆始於唐代,明代極盛行,是用漆在木胎或金屬胎上一層一層覆疊,工續多到百次以上,等厚漆乾透,再雕齣層次復雜花樣。雕漆多「剔紅」,也有「剔黑」,手法繁復,是工藝中精品。雕漆取其輕便特質,多做餐飲捧盒茶盤茶具。

海棠花型的小茶盤,雕漆成雲龍獻壽圖案,「剔紅」或「剔黑」的底色,凹漥處填入金彩。妙玉齣傢修行,然而收藏著這樣輝煌細緻的茶盤,也透露瞭她官宦顯赫齣身的傢世吧。雲龍獻壽,取其吉祥祝壽之意,也適閤給賈母上瞭年紀的貴婦人用。妙玉齣身官傢,因為身體不好,屢治不好,無奈進佛門修習,因此,她雖齣瞭傢,對世俗禮節應酬,處處還是有官宦世傢背景的熟悉講究。

北京故宮藏有明嘉靖時期雕漆填金菊花漆盤,不是海棠花型,約略讓我想見妙玉當年奉茶給賈母那一隻茶盤的華貴。

妙玉奉茶,大傢最注意的是那一隻「成窯的泥金五彩蓋鍾」。成化窯鬥彩,她用這樣昂貴稀罕的杯子奉茶給賈母,作者還特彆強調:其他眾人用的,隻是一色「脫胎官窯填白蓋碗」。妙玉待客,是顯然細心做瞭分彆。

成化窯五彩,是明代宣德、成化年間官窯精品。先在胎底上描繪青花色,高溫燒造,釉上再用五彩裝飾,低溫二次燒造而成。成化五彩,青花有文人的淡雅,又有皇室鬥彩艷麗的貴氣,加上泥金,更是璀璨耀目。這是明代景德鎮禦用陶瓷工藝登峰造極的産品,在當年就已經價值萬金。很難想像,妙玉是帶著這樣的珍品在修行。

茶奉上來,賈母看一眼茶色,說:我不喝「六安茶」。妙玉迴答:知道,這是「老君眉」。賈母又問:什麼水?妙玉說:舊年蠲的雨水。

兩人像高手過招,不講究喝茶的人,聽瞭也是一頭霧水。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對歷史和文學很有興趣,但《紅樓夢》對我來說,總是有點遙遠,總覺得那些古代的規矩、人際關係太複雜,難以進入。直到我開始接觸蔣勳老師的《紅樓夢》青年版,纔像是打開瞭一扇窗。老師的講解,就像一位老朋友在耳邊輕聲細語,把那些看似遙遠的人物和情節,都變得親切又真實。他會用現代的眼光去解析,讓我們這些年輕一代,更能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人物內心的真實想法。尤其是在講述「青春.叛逆.流浪」這個主題時,我真的感覺到,雖然時代不同,但年輕人對自我認同的追求,對不公平待遇的反抗,那種渴望掙脫束縛的心情,是共通的。老師把這些細節放大,讓我們看到,在那個看似繁華的賈府背後,其實隱藏著多少壓抑和無奈。每一次聽CD,都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那些優美的文學語言,搭配著蔣勳老師沉穩的聲音,讓我對《紅樓夢》的理解,又更深一層。這套書不僅提升瞭我的文學素養,更讓我對人生有瞭更寬廣的體會。

评分

收到這套蔣勳老師的《紅樓夢》青年版,尤其是這本探討「青春.叛逆.流浪」的,我真的迫不及待就想聽聽看。過去讀《紅樓夢》,總覺得是長輩們在談論的書,有點距離感,但蔣勳老師的聲音,就像是有一種魔力,能把我拉進那個世界。他不是枯燥地講述情節,而是帶我們去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尤其是寶玉那種對現狀的質疑,對生命意義的追尋,真的讓我很能產生共鳴。老師的導讀,讓我看到,即使在封建社會,年輕人依然有著對自由和真誠的渴望,隻是錶達的方式和麵臨的阻礙不同。有時候,聽到老師用很現代的語彙去解析某個情節,比如對於「賈府的日常」,老師會點齣其中隱藏的虛偽和壓力,這讓我聯想到我們現在的生活,其實也有類似的「壓力鍋」。這套書不僅僅是文學欣賞,更是一種人生哲學的啟迪,讓我從《紅樓夢》的故事中,學到如何麵對成長中的睏惑和挑戰。

评分

這套蔣勳老師的《紅樓夢》青年版,我之前就一直聽朋友推薦,這次終於入手瞭,特別是這本探討「青春.叛逆.流浪」的部分,真的是讓我愛不釋手。我一直覺得,《紅樓夢》裡麵最動人的,往往是那些年輕人的情感糾葛和內心掙紮,而蔣勳老師恰恰就擅長挖掘這些細膩的部分。他不像教科書那樣,隻是告訴你情節的發展,而是會深入剖析人物的心理,為什麼寶玉會那麼叛逆,為什麼黛玉會有那麼多的愁緒,這些都好像是我內心深處曾經有過的感受。老師的聲音非常有感染力,聽著聽著,就會不自覺地進入那個情境,彷彿自己也成瞭書中的一個角色,去經歷那些青春的煩惱和成長的陣痛。這套書的導讀,讓我對《紅樓夢》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是單純的故事,而是對人性、對社會、對生命的深刻反思。

评分

一直以來,蔣勳老師的文字和聲音,對我都有種特別的吸引力,他的《紅樓夢》青年版,我更是早就想收一套。這迴拿到這本關於「青春.叛逆.流浪」的部分,感覺特別有意思。我一直覺得,《紅樓夢》裡最讓人難忘的,就是那些年輕人看似無憂無慮,卻又飽含深情的模樣。蔣勳老師的講解,讓這些人物活瞭起來,他會從一個很細微的角度,去拆解他們的行為和情感,比如寶玉對黛玉的那份獨特的感情,或是黛玉那種敏感又堅韌的性格,都讓我看到瞭青春期獨有的純粹和脆弱。老師的導讀,總是能引導我去思考,去感受,而不是簡單地接受。聽著CD,就像是有一位長者,溫柔地跟我說著那些古老的故事,同時又教會我如何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這些故事,如何從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如何理解青春期的迷茫和成長的陣痛。這套書,讓我對《紅樓夢》有瞭更深一層的感動和體悟。

评分

蔣勳老師的《紅樓夢》青年版,這一套我一直放在書架上,有時候睡不著就隨手翻幾頁,特別是這第三冊,關於「青春.叛逆.流浪」的部分,真的讓我很有感觸。我記得小時候讀《紅樓夢》的感覺,就是一群大傢族裡的公子小姐們,生活看似優渥,但總有種壓抑不住的愁緒。蔣勳老師用他一貫溫柔又細膩的筆觸,把寶玉、黛玉、寶釵之間的各種細微情感,還有他們對當時社會規範的反思,都描寫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青春期的迷惘和對自由的渴望,老師的文字總能觸動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有時候讀到某個場景,比如寶玉對世俗功名的厭倦,或者黛玉對愛情純粹的追求,都會讓我聯想到自己年輕時也曾有過的掙紮和叛逆。老師不隻是講故事,他更像是在引導我們去感受,去理解那個時代的氛圍,以及身處其中的年輕人的心境。這不僅僅是一本《紅樓夢》的導讀,更像是對青春期一次深刻的溫柔迴溯,讓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的成長歷程,並且更加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