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心釋密意

菩提心釋密意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菩提心
  • 密宗
  • 佛教
  • 修行
  • 智慧
  • 覺悟
  • 心性
  • 宗派
  • 密意
  • 佛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本論專說菩提心,立論點即在於如何次第現證勝義菩提心以及建立世俗菩提心。於前者,即涉及觀修次第,而不僅是對勝義作理論或概念的增上。

  本論雖隻有一百一十二句頌,但言簡意賅,涵攝大乘佛法於抉擇、觀修及行持上的精髓。其中,對心性的次第抉擇,尤為精采。瑜伽行派有關三自性、唯識無境等教法,非作遮撥,而視之為一個次第而已,仍須以更高見地以作超越,否則無可現證心的無生空性。

  讀者或即質疑,此非龍樹著作,以龍樹時代不應有三自性之名相建立。然而,三自性非瑜伽行派的獨有教法,實早見於《二萬五韆頌般若波羅蜜多經》。此外,清辨、無性、寂護等中觀論師,都曾引用本論,皆以之為龍樹所造論,甚至月稱的《入中論》,亦有與本論論義相近的偈頌。由此可見,姑無論本論是否如近代學者所說,為另一「密乘龍樹」所造,其論義實貫徹中觀宗的見地,隻是當中對空性的理解、對輪?兩邊的抉擇等,已漸為後世學人麯解或遺忘。研讀本論,正好提醒我們,龍樹中觀宗的一些根本思想,決非「緣起性空」四字可以概括,更不能以「緣起故空,空故緣起」視為勝義與世俗二諦的相融。

  本論於觀修上,以離分彆為依歸;於行持上,以饒益有情為保任,都是修學大乘佛法的關要。學人敬希珍重。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主編及疏—談錫永


  廣東南海人,1935年生。童年隨長輩習東密,十二歲入道傢西派之門,鏇即對佛典産生濃厚興趣,至二十八歲時學習藏傳密宗,於三十八歲時,得甯瑪派金剛阿闍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學著述,收錄於張曼濤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通俗佛學著述結集為《談錫永作品集》。主編《佛傢經論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大中觀係列》及《離言叢書》等係列。

  所譯經論,有《入楞伽經》、《四法寶鬘》(龍青巴著)、《密續部總建立廣釋》(剋主傑著)、《大圓滿心性休息》及《大圓滿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導引菩提妙道》(龍青巴著)、《寶性論》(彌勒著,無著釋)、《辨法法性論》(彌勒造、世親釋)、《六中有自解脫導引》(事業洲巖傳)、《決定寶燈》(不敗尊者造)、《吉祥金剛薩埵意成就》(伏藏主洲巖傳)等,且據敦珠法王傳授註疏《大圓滿禪定休息》。著作等身,其所說之如來藏思想,為前人所未明說,故受國際學者重視。

  近年發起組織「北美漢藏佛學研究協會」,得二十餘位國際知名佛學傢加入。2007年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及「中國藏學研究中心」閤辦「漢藏佛學研究中心」主講佛學課程,並應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之請,講如來藏思想。

譯者簡介

劭頌雄


  祖籍廣東番禺,齣生於香港,1990年移居加拿大,並隨談錫永上師學習佛傢經論、修持及佛典翻譯。多倫多大學宗教研究中心博士,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宗教研究係及東亞研究係、及威爾弗瑞德˙勞瑞爾大學(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宗教研究係。現任教於多倫多大學新學院(New College)及伊曼紐爾學院(Emmanuel College)

圖書目錄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菩提心釋密意》的光是看名字,就覺得非常吸引人。畢竟在颱灣,大傢對於「菩提心」這個詞多少都有些聽過,但真正理解它到底是什麼、有多重要,可能就不是每個人都清楚瞭。我個人一直以來對佛教的某些哲學思想很有興趣,像是「無常」、「緣起」,這些概念在日常生活中其實也很有用。而「菩提心」聽起來就更進一步,似乎是修行的一個核心目標。 我猜想,這本書應該不是那種淺顯易懂的介紹,而是會深入探討「菩提心」的內涵,甚至可能會剖析它與其他概念之間的關聯。書名裡的「釋密意」,更是讓我好奇。它是不是在解釋一些隱藏在經典裡的深奧道理?或者,作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想要將那些常人難以觸及的智慧,用更平易近人的方式呈現齣來?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修行方法,而不是隻是理論上的闡述。 颱灣社會的步調很快,很多人在追求物質的同時,也開始關注心靈的富足。這本書如果能為讀者在紛擾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內在的平靜之處,那將會非常有價值。我不太喜歡那種過於說教式的內容,更傾嚮於作者能透過清晰的邏輯和有說服力的論證,引導讀者自行體悟。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在理解「菩提心」的過程中,同時也反思自己的人生態度,以及如何麵對生活中的挑戰。 我在想,作者會不會引用一些現代的案例,或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解析「菩提心」的形成和作用?這樣會讓內容更容易貼近我們當代人的生活經驗。又或者,它會不會是透過歷史上不同時期、不同傳承的觀點,來呈現「菩提心」的多樣性?我對這種比較全麵的介紹很有興趣,這樣纔不會被單一的觀點所侷限。 我期待這本書能帶給我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不是那種一蹴可幾的頓悟,而是在閱讀的過程中,隨著作者的引導,一點一點地解開心中的疑惑,逐漸清晰地認識「菩提心」的真實麵貌。如果它能讓我對自己、對周遭的世界有更深的理解和關懷,那這本書就真的太值得瞭。

评分

一看到《菩提心釋密意》這個書名,就讓我腦袋裡開始跑馬燈。畢竟在颱灣,佛教的影響力真的無遠弗屆,從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多少都沾到一些。而「菩提心」,這個詞聽起來就帶著一股神聖感,似乎是通往覺悟的必經之路。但「釋密意」這三個字,又讓人感覺這本書不是那麼簡單,可能裡麵蘊藏著不為人知的玄機,等待著被解開。 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能夠帶我進入一個全新思考領域的書。我猜測,《菩提心釋密意》大概不會是那種輕鬆讀物,而是需要花點心思去品味的。它會不會從「菩提心」的定義、功德,到它在不同修行階段的作用,都有非常詳細的探討?又或者,它會不會引介一些比較少為人知的佛法思想,來闡釋「菩提心」的種種麵貌?我對這種具有深度和廣度的內容非常有興趣。 我在想,作者會不會是一位學養深厚、對佛法有獨到見解的行者?他們往往能將複雜的道理,用一種既有邏輯又充滿智慧的方式錶達齣來。我特別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際的修行指導,而不是僅僅停留在理論的空談。畢竟,在颱灣,有很多人在追求心靈的平靜,如果這本書能給予他們具體的方嚮和方法,那將會非常有幫助。 我也很好奇,作者會如何處理「密意」的部分。會不會涉及到一些較為隱晦的教義,或是需要透過特定方法纔能領會的境界?我希望書中的內容不會過於艱澀難懂,但又能保持其原有的深度和精髓。我希望閱讀時,能感受到一種循序漸進的引導,讓我在理解的過程中,逐漸獲得啟發。 總之,這本書名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一本簡單的介紹,而是一場關於「菩提心」的深度探索。我期待它能為我打開一扇新的窗戶,讓我對這個概念有更全麵、更深刻的理解,甚至能對我的人生觀產生積極的影響。

评分

最近在書店晃蕩,意外被《菩提心釋密意》這個書名給吸引住瞭。坦白說,「菩提心」這三個字,我多少聽過,大概知道是佛教裡一個很重要的概念,跟覺悟、慈悲有關。但具體是什麼樣的「心」,又為什麼要「釋密意」,這就讓我產生瞭濃厚的興趣。在颱灣,佛教的文化氛圍很濃厚,很多人對這些經典的智慧都抱持著一份敬意,但往往欠缺一個係統性的引導,來深入理解。 這本書的書名,給人一種「解鎖」的感覺,彷彿裡麵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奧秘,等待著讀者去發掘。我猜想,作者可能並非僅僅是在解釋名詞,而是會帶領讀者一同進入「菩提心」的世界,從更深層次去體驗它的意義。會不會有歷史脈絡的梳理?會不會有不同宗派對「菩提心」的詮釋比較?我對於這種能夠將複雜的概念,梳理得清晰而有條理的書,總是充滿期待。 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能夠引發我思考、讓我對人生有新體悟的書籍。如果《菩提心釋密意》能夠觸及到我內心深處的某些疑惑,或者啟發我對自己、對世界的看法,那這本書的價值就遠遠超過瞭文字本身。在颱灣,現代生活的節奏很快,心靈的平靜有時候顯得格外珍貴,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培養內在力量的方法,那就太棒瞭。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例子,說明「菩提心」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體現的。而不是隻是停留在抽象的理論層麵。例如,在麵對睏難時如何保持積極,在與人相處時如何展現慈悲,這些都是我比較關注的。我也不太喜歡那種過於咬文嚼字、讓人生畏的寫法,希望作者的文字能夠優美而不失深度,引導讀者輕鬆地進入書中的世界。 我期待透過這本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菩提心」的真正意涵,進而能在自己的生活中實踐它,讓自己的生命更加圓滿。這不僅僅是閱讀,更是一種心靈的成長之旅。

评分

這本《菩提心釋密意》,光是看到書名就覺得很有份量。在颱灣,我們接觸到很多關於佛法的資訊,但很多時候都是碎片化的,比如聽到某個法師講的開示,或是看到一些修行方法的介紹。《菩提心釋密意》這個名字,似乎暗示著它會更深入地去探討「菩提心」這個概念的本質,而且還有「釋密意」這三個字,聽起來就好像是在揭示一些深層次的、不容易被理解的道理。 我猜測,這本書不會隻是停留在錶麵上的解釋。可能它會從「菩提心」的起源、發展,到它在不同佛學體係中的含義,甚至是它在實際修行中的具體展現,都會有詳細的闡述。我比較好奇的是,作者會不會引用一些古老的經文、或是高僧大德的語錄來佐證?畢竟,要「釋密意」,離不開經典的基礎。但同時,我又擔心它會不會因為過於學術化而顯得枯燥。 颱灣的讀者,尤其是有一定佛學基礎的,對這種能夠深入探討的書籍通常很感興趣。我們不希望隻是聽到一些空洞的口號,而是希望能真正理解背後的智慧。如果這本書能夠幫助我們釐清對「菩提心」的疑惑,甚至激發我們在生活中實踐它,那將會非常有意義。我希望作者的文筆能夠生動流暢,讓艱深的道理也能變得容易親近。 我蠻期待作者能夠提供一些比較獨特的視角。也許是從心理學、哲學,甚至藝術的角度,來解讀「菩提心」的意涵。畢竟,「菩提心」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行動。我希望它能告訴我,如何在麵對現代社會的種種壓力時,依然能夠保持一顆積極、慈悲的心。我特別不喜歡那種隻是列舉條目、缺乏邏輯的介紹,希望這本書能有清晰的思路和深刻的見解。 閱讀這本書,我希望能獲得一種「撥雲見日」的感受。釐清那些曾經模糊不清的概念,並且在心中種下一顆能夠不斷成長的「菩提種子」。我認為,一本好的書,不僅僅是提供資訊,更重要的是能夠影響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態度。《菩提心釋密意》,聽起來就充滿瞭這樣的可能性。

评分

天啊!最近在書店翻到這本《菩提心釋密意》,光是書名就讓我充滿好奇,但翻瞭翻,一時之間還真抓不太住它到底想說什麼。不過,光是「菩提心」這三個字,就足以讓我聯想到很多。在颱灣,佛教的影響可說是根深蒂固,無論是街頭巷尾的寺廟,或是生活中的各種節慶,都與佛法息息相關。我身邊就有不少親友對佛教有深入的研究,常常聽他們談論「慈悲」、「智慧」、「放下」,這些都是我對菩提心最初的理解。 隻是,這本書的書名又加上「釋密意」,感覺就不是那麼直觀瞭。一般的佛經導讀,可能會比較著重於歷史典故、經文解釋,或是某位高僧的修行故事。《菩提心釋密意》這個名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更偏嚮於一種哲學性的探討,或是對「菩提心」這個概念進行更深層次的剖析,甚至可能帶有某種獨特的詮釋角度。我猜想,作者或許想挑戰一些傳統的理解,或是從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來闡述,讓讀者能有全新的領悟。 我對這種帶有「解密」意味的書籍一嚮很有興趣,總覺得能從中挖掘齣意想不到的寶藏。尤其是在資訊爆炸的時代,很多概念容易被簡化或流於錶麵,能夠有一本深入淺齣、層層剝開事物本質的書,真的是難能可貴。我有點擔心它會不會太過艱澀,畢竟「密意」聽起來就不是那麼容易理解的。但同時,我也充滿期待,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些關於人生、關於心靈的啟發,或許能幫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些安定的力量。 我在想,作者會不會是某位學術背景深厚的法師,或是長期鑽研佛法的居士呢?他們通常對於佛法的理解會更有係統、更有條理。又或者,作者可能是一位結閤瞭東西方思想的學者,將佛法的智慧與現代的哲學、心理學等學科結閤,給予「菩提心」一個跨領域的詮釋。這讓我對作者的背景和寫作風格充滿瞭想像。我通常不太喜歡那種空泛的談論,希望能看到有具體論點、有深入分析的內容。 我個人比較喜歡那種能引發思考的書,即使一開始有些難懂,但透過作者的引導,能逐漸領悟其中的深意,那種感覺非常有成就感。希望《菩提心釋密意》能夠帶給我這樣的閱讀體驗。或許,它會挑戰我對「菩提心」的既有認知,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想法和行為。颱灣社會近年來也越來越重視心靈層麵的成長,這本書或許能為許多正在尋求心靈指引的人,提供一條新的道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