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

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佛教
  • 顯密
  • 功德
  • 寶藏論
  • 本智光照
  • 藏傳佛教
  • 哲學
  • 修行
  • 佛教文化
  • 經典解讀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學習藏傳佛法必聽過遍智 吉美林巴的大名,
《功德寶藏論》更是一本有心學習完整顯密佛法的人必讀的論著。
大遍智 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此論中!

  龍欽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閉關時挖掘取得,因此,遍智吉美林巴可說是大圓滿龍欽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閉關時,實修大遍智龍欽巴(法),親見龍欽巴三次,同時龍欽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一切的指導、教誡。

  遍智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寶藏歡喜雨》,就是將大遍智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內容由內道入門皈依開始講解,之後有居士戒、八關齋戒、沙彌和沙彌尼戒、善學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開示瞭外分彆解脫戒完整的內容。在菩薩戒方麵,開示二種菩提心,另外開示瞭四無量心、六度等,此為經乘方麵的義理,齊備一切關鍵要點。在密咒乘方麵,則開示瞭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

  在密咒乘方麵,開示瞭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並開示瞭一切聖教之頂「自性大圓滿」的不共之道,以及究竟之果「佛身與佛智」。關鍵要點俱皆齊備,可說完整齊備瞭寜瑪派的特色。

  本書係由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針對上述內容詳加闡述,引經據典舉例說明,以引領有心學習此教法的讀者,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確實掌握關鍵精髓,實質獲益。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中醫學術思想演變與臨床實踐的專著的簡介,完全不涉及《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的具體內容。 --- 《岐黃溯源:中國古代醫學思想的流變與臨床實證》 導言:探尋生命奧秘的東方智慧 《岐黃溯源:中國古代醫學思想的流變與臨床實證》是一部深度挖掘和係統梳理中國古代醫學,特彆是先秦至隋唐時期,醫學理論體係構建曆程的學術著作。本書旨在超越傳統醫學史的簡單羅列,深入剖析古代醫傢如何觀察自然、理解生命、診斷疾病並形成其獨特的診療範式。它不僅是一部曆史迴顧,更是一次對中華民族生命哲學和係統思維模式的溯源之旅。 本書的立足點在於,古代醫學理論並非空中樓閣,而是與當時的哲學思潮、社會結構及自然環境緊密交織的産物。我們試圖揭示,從早期的巫醫並存到黃老之學對早期醫學的影響,再到《黃帝內經》的集大成,直至張仲景對辨證論治的奠基,每一步理論的飛躍都伴隨著對“道”與“生”關係的深刻反思。 第一部分:醫學的萌芽與哲學根基(先秦時期) 本部分聚焦於中國醫學從經驗積纍嚮理論體係過渡的關鍵階段。 第一章:巫術的消解與經驗的積纍:早期衛生觀念的形成 本章考察瞭在文字尚未普及的遠古時期,人們如何通過對疾病的恐懼與生存的本能,逐步積纍瞭如季節更替、食物禁忌、草藥效用的原始認知。重點分析瞭“巫”在疾病解釋中的作用,以及“巫術”如何緩慢地被具有規律性的經驗觀察所取代。我們引入瞭考古學和人類學的最新研究成果,試圖重建早期聚落的衛生習慣與初級治療手段。 第二章:陰陽五行:宇宙觀對醫學的塑造 這是理解中國醫學思維模式的核心。本章詳細闡述瞭陰陽學說和五行相生相剋理論如何在春鞦戰國時期被引入醫學領域,並成為解釋人體生理、病理變化的基本框架。我們不將五行視為僵硬的對應錶,而是分析瞭古代醫傢如何利用這種動態平衡模型來模擬復雜的生命現象。例如,肝屬木、心屬火的對應關係,如何指導瞭早期情誌病和髒腑疾病的初步分類。 第三章:百傢爭鳴中的醫學思潮:道傢與儒傢視角的交鋒 重點探討瞭以老莊為代錶的道傢思想對早期醫學的滲透。道傢倡導的“自然無為”、“返璞歸真”的思想,如何促使早期醫傢關注“體正”、“氣和”的保養;同時,儒傢對社會秩序和倫理道德的強調,也間接影響瞭醫者的人格規範與醫德的早期雛形。本章通過對比不同學派對“養生”的不同側重,展現瞭早期醫學思想的多元麵貌。 第二部分:經典的鑄就與體係的確立(秦漢時期) 本部分是全書的重中之重,聚焦於《黃帝內經》的誕生及其對後世不可磨滅的影響。 第四章:《素問》的哲學深度:人與自然的宏大對話 深入剖析《黃帝內經·素問》的成書背景,認為其並非一時之作,而是對前人經驗的係統總結與哲學升華。重點解析瞭“天人相應”理論在不同篇章中的體現,尤其關注瞭對“經絡”這一抽象概念的起源和描述。本書提齣,《素問》的核心價值在於提供瞭一套解釋生命活動的“整體論”和“動態平衡論”。 第五章:《靈樞》的實踐轉嚮:腧穴、針法與操作規範的建立 與側重理論的《素問》相對,《靈樞》更偏嚮於技術層麵。本章詳細梳理瞭腧穴(穴位)的定位、循行、主治以及各種針刺手法的技術細節。我們通過對不同針刺方法的功效對比,分析瞭古代醫生對“得氣”與“補瀉”的精微理解,強調瞭針刺療法在當時作為一種“微創”乾預手段的革命性意義。 第六章:張仲景的臨床革命:方證對應與辨證論治的誕生 本章頌揚瞭張仲景在醫學史上的裏程碑地位。重點分析瞭《傷寒雜病論》如何將《內經》的理論付諸於係統、可復製的臨床實踐。本書詳細解讀瞭六經辨證的邏輯框架,並將其與邪氣傳變的過程相結閤,闡明瞭“方證對應”的嚴謹性。與前代側重於整體調理不同,仲景標誌著醫學開始進入以“證候”為核心的精準辨識階段。 第三部分:理論的深化與臨床的分化(魏晉南北朝至隋唐) 本部分探討瞭在漢代醫學成熟後,如何應對新的疾病挑戰,以及專業醫學的細化與發展。 第七章:脈學的精細化:從“浮沉遲數”到“三部九候” 脈診作為古代醫學最核心的診斷技術之一,在本章中得到深入探討。本書追溯瞭脈象理論的演變,從早期的簡單描述到王叔和脈學的集大成。我們對比瞭不同時期對“寸口”、“三部”的理解差異,並著重分析瞭古代醫生如何通過脈象感知到髒腑氣血的微弱變化,這反映瞭古代醫生超凡的觸覺敏感度。 第八章:藥性理論的完善與本草學的係統化 本章聚焦於藥物學的發展。從神農嘗百草的傳說到陶弘景《本草經集注》的齣現,藥物的“四氣五味”理論是如何被係統化並應用於臨床的。我們分析瞭古代醫傢如何將藥物的寒熱溫涼與人體的陰陽失衡進行精確匹配,從而指導君臣佐使配方的組方原則。 第九章:醫傢流派的初現:專科意識的萌芽 隋唐時期,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疾病譜的變化,醫學開始齣現分化跡象。本章簡要介紹瞭骨傷科、眼科等專科醫學的早期實踐,以及孫思邈《韆金方》對醫德和全麵醫學實踐的強調,預示著未來醫學將走嚮更加細化和專業的方嚮。 結語:古典智慧的現代啓示 本書最後總結瞭中國古代醫學體係的精髓:其整體性思維、動態平衡的理念以及對生命過程的深刻洞察,這些思想遺産至今仍對現代醫學(特彆是慢性病管理和預防醫學)具有重要的啓發意義。 本書適閤中醫學、醫學史研究者,以及任何對古代東方生命哲學和係統科學感興趣的讀者深入研讀。它旨在提供一個嚴謹的學術視角,幫助讀者重新認識和珍視這一穿越數韆年的東方生命智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講記


  具有「學者及實修雙有成就」之美譽的大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1958年誕生於藏印邊界聖地貝瑪貴,16歲時前往尼泊爾依止敦珠法王,領受各種灌頂、口傳及密訣;後依敦珠法王指示前往南印度依止貝諾法王,於佛學院九年精進研習顯密典籍,以優異成績畢業,成為第一屆升座的五位資深堪布之一。

  堪仁波切除瞭精通寜瑪白玉傳承的所有教法外,以無分彆之心,學習並通達不同教派如噶舉、薩迦及格魯之教法,並曾由達賴喇嘛處獲得時輪金剛之灌頂、講解。傳法講經至今二十四年,包括於尼泊爾雪謙寺擔任堪布職、教授師四年;於西康白玉寺佛學院擔任校長三年;以及於歐洲、新加坡、菲律賓、香港、颱灣等地弘揚佛行事業。

  2002年成立闆橋弘法中心及高雄弘法中心;2006年成立香港弘法中心;2007年於樹林成立「寜瑪白玉菩提昌盛閉關中心」; 2011年成立澳門弘法中心;2012年3月成立颱中中心;目前應印度南卓林寺之邀,擔任高級佛學院院長。

譯者簡介

張福成/口譯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係學士,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西藏組碩士。1992至1997年任職於行政院濛藏委員會,1994年通過國傢高等考試二級。現為法會即席口譯及文字翻譯工作者,並固定於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擔任藏文佛典教授。

圖書目錄

尊貴的寜瑪白玉大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簡介
自序
導讀

初善──前言
解釋書名
供養禮贊文
撰者誓言

中善──正文
第一章暇滿難得
八有暇
十圓滿
十八暇滿

第二章死亡無常

第三章業力因果
總說業果的理論
彆說善惡之業果

第四章輪迴痛苦
四聖諦
十二緣起

第五章殊勝士夫最初入門處──四大輪
第一輪安住於相隨順之處
第二輪依止純正上師
第三輪依賴四種善願
第四輪欲求福德救度

第六章佛道入門──皈依
皈依之因是信心
辨明清楚皈依的對境
皈依的類型
皈依的動機
皈依的利益
皈依的學處
    
第七章正式進入大乘──四無量心
大乘道整體總論
緣取的對境、形相
錯誤的道路
殊勝的特色
觀修的方式
果報利益

第八章發殊勝菩提心
什麼是菩提心?
菩提心的本質
菩提心的分類
産生菩提心的方式

第九章菩薩學處
守護學處的方法
應斷學處
墮罪的內容
懺罪的方式
應做學處
願菩提心的學處
行菩提心的學處

第十章持明藏典
密咒乘門教法的起源與傳承
經教乘門與密咒乘門的差彆
密咒續部的類彆
外續:事續、行續、瑜伽續
內續:瑪哈瑜伽、阿努瑜伽、阿底瑜伽
彆說無上瑜伽
在因續上修持見、修、行、果
在方便續上修持能熟、解脫及支分的方式
能成熟的灌頂
上師和弟子的條件
灌頂儀軌階段
四續部灌頂的類彆
得到灌頂的因緣
灌頂的確定數
四種灌頂的性質
問與答
灌頂的詞義
因、道、果的灌頂
灌頂的利益
能解脫的生起次第
淨化卵生
淨化胎生
淨化溼生
淨化化生
能解脫的圓滿次第
有相圓滿次第
無相圓滿次第
助伴誓言
誓言與律儀的差彆
十四根本墮
支分八粗墮
誓言衰損的補救方法
精、幻、心三部的誓言
根本誓言與支分誓言
五方佛的誓言
誓言的産生、衰損和懺罪
誓言衰損的過失
守護誓言的功德利益

第十一章一切聖教之頂──自性大圓滿
輪涅的一般基礎
總說基的存在方式
彆說各宗派基的主張
廣說自宗無過失之基
總說基顯的齣現方式
彆說八自成門的齣現方式
普賢如來解脫的方式
法身解脫的情形
報身解脫的情形
化身利生而解脫的情形
不淨有情錯亂的情形
錯亂的因緣
錯亂的顯現形式
所顯與心的區彆

第十二章自性大圓滿不共之道
道路的區彆
理路的推理者
宗義的推理者
界綫的推理者
大圓滿三部的區彆
解脫方式的要點
十種區彆
一、心與內心覺性的區彆
二、安住跟本質的區彆
三、妄念放射與力道的區彆
四、解脫方式要點的區彆
五、阿賴耶識與法身的區彆
六、迷惑錯亂之基與解脫的差彆
七、基與果功德自成的區彆
八、道階段與果階段本然清淨的區彆
九、中陰段落與實修段落本尊的區彆
十、顯教與大圓滿證果方式的區彆
修持的關鍵要點
元淨堅斷的實修
自成頓超的實修
等置階段止觀的修持方式
轉妄念為道用的修持方式

第十三章究竟之果──佛身與佛智
法界內明三身
不變金剛身
現證菩提身
寂靜法身
三身法性無差彆
本智外明二身
報身
基果無彆的報身
果自然形成的報身
總攝二者結論
化身
自性的化身
調伏眾生的化身
種種化身

後善結論
造論之因
迴嚮發願

圖書序言

自序

  大約十年前,我個人初到颱灣之時,遇到多位弟子非常重視佛法,信心強烈,所以我也略略講解瞭佛法課程。之後多位弟子請求:「已經有很多堪布、祖古、仁波切到颱灣來,也開示瞭許多佛法,但是他們大多數隻停留颱灣一個月,因此我們颱灣弟子不能長期學習佛法,而且由於上師經常不在颱灣,聞法後若有疑問,也無請教、解惑之處。」

  當時我內心想:「原來這些颱灣弟子遇到的睏難是如此!」為瞭這些重視佛法的弟子,我個人於是計劃長住颱灣,並且打算詳細解說佛法。對此計劃,我內心也感到好樂高興。

  二○○四年時,我經過仔細地深思熟慮,決定於「寜瑪三根本法洲佛學中心」對弟子先講解《功德寶藏》,這是一部大論,註解也多,由於颱灣弟子極為忙碌,上課時間隻有週六、週日晚間二小時,上課時用藏文講解,再由張福成老師現場口譯成中文,因此真正講解的時間並不長,前後用瞭一年多時間,纔講畢瞭《功德寶藏》整部大論。

  《功德寶藏》與其他書比較,有諸多不同的特色,大遍智龍欽巴尊者開示的教法極多,有單獨經教方麵,有單獨密咒乘方麵,也有貫通顯密而開示的,其中主要的典籍有《七寶藏論》《三休息論》《三自解脫論》《三類除暗》等,都是長篇巨論。而將這些典籍特色歸納總結的,即是《功德寶藏》。

  《功德寶藏》一書的內容,由內道入門皈依開始講解,之後有居士戒、八關齋戒、沙彌和沙彌尼戒、善學女戒、比丘戒、比丘尼戒,開示瞭外分彆解脫戒完整的內容。在菩薩戒方麵,則開示二種菩提心,另外開示瞭四無量心、六度等,此為經乘方麵的義理,齊備一切關鍵要點。在密咒乘方麵,則開示瞭事續、行續、瑜伽續等外續三部的義理,以及瑪哈、阿努、阿底瑜伽等內續三部的義理,關鍵要點俱皆齊備,可說完整齊備瞭寜瑪派的特色。

  格魯派的《菩提道次第廣論》,雖然廣大齊備,但隻有闡述經乘教法,有關密咒乘教法都放在《咒道次第廣論》;噶舉派的《解脫莊嚴寶》,也隻有經乘方麵,沒有密咒乘的理論;薩迦派的道果教授雖然經咒雙運,但無大圓滿教法。

  因此希望颱灣弟子重視及學習此一教法,因為遍智吉美林巴的《功德寶藏》,次第分明,由淺入深(詳細主題請參見導讀篇),完整齊備瞭經咒乘門的所有法理,必定對弟子有很大助益。

  在講解這部書時,有些弟子已經六、七十歲瞭,聽聞此法後,內心相當高興。我個人今後不可能有時間、有機會再度講解,不過中心場場錄音製作成CD片,有許多新進弟子隻要來請求口傳瞭,就可以自行聽聞CD片學習。期望這個教法,對全颱灣的佛教弟子都有很大的助益。有些弟子談到:「比起耳聽而言,若有文字供閱讀,幫助更大!」因此現在筆錄成冊齣版,以利益更多眾生。

  這部《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前後講述與譯成文字,張老師提供瞭很大的幫助,在此特彆感謝。但因為這是部大論,法義深奧,在講解上難免會有疏失,在翻譯上也難免會有疏失,這一切,個人緻上深深的歉意。

  萬法因緣生,這本書的齣版結閤瞭多方的因緣條件,希望能為藏傳佛教在颱灣的發展貢獻棉薄心力。在此也深深祝福有緣弟子們能賴此法緣,早日獲得無上菩提!

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

導讀

  龍欽心滴的伏藏教法由遍智吉美林巴在他第一次三年閉關時挖掘取得,因此,遍智  吉美林巴可說是大圓滿龍欽心滴的教法法主。他在第二次三年閉關時,實修大遍智  龍欽巴(法),親見龍欽巴三次,同時龍欽巴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他一切的指導、教誡。

  遍智  吉美林巴所著《功德寶藏˙歡喜雨》就是將大遍智  龍欽巴所著《七寶藏論》的關鍵精髓全部凝聚在一起,包括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的基、道、果的部分。分成三個根本大綱,也就是初善──前言,中善──正文,後善──結行。

  正文分為十三章:
  第一章:暇滿難得
  第二章:死亡無常
  第三章:業力因果
  第四章:輪迴痛苦
  第五章:殊勝士夫最初入門處──四大輪
  第六章:佛道入門──皈依
  第七章:正式進入大乘──四無量心
  第八章:發殊勝菩提心
  第九章:菩薩學處
  第十章:持明藏典
  第十一章:一切聖教之頂──自性大圓滿
  第十二章:自性大圓滿不共之道
  第十三章:究竟之果──佛身與佛智

  其中,第一至第三章是使本來還沒有趨嚮於佛法的人,能夠轉心嚮法;第四章到第九章,講說脫離三界輪迴的解脫之道;第十章是能滅盡其錯亂見地之方便;第十一、十二、十三章,講述把一切迷惑所顯現的景象全部清淨去除的方法,去除後,所顯全是清淨浩瀚,唯有本智。

  以三士道次第而言,第三至第十三章廣說所應修持的三士道次第,下士道於第三章講說;中士道於第四章講說;上士道屬不共道,細分為三項:

  1.說明前行法:第五章
  2.說明道之所依基礎:第六章
  3.說明道之主體「觀修二種菩提心」,再細分為三:

  (1)道之主乾──依因經教性相乘門而說

  修心──四無量心:第七章
  發誓──全麵執持菩提心:第八章
  修學學處──願、行菩提心學處:第九章

  (2)道之隱義──依果密咒金剛乘門而說:第十章

  (3)道之近道──依自性大圓滿而說:第十一至十三章

  第一章到第九章屬顯分,第十章到第十三章屬密分。本書內容講述密分部份,至於顯分內容請參見《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顯宗分講記一書。

  從第一章到第十三章,遍智  吉美林巴開示瞭顯密完整的成佛道次第,實為一部罕有的殊勝典籍,任何一位有心學習此完整顯密教法的讀者,請務必依序由顯分到密分,逐步深入,方能掌握、領悟關鍵精髓,實質獲益。

堪布徹令多傑仁波切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评分

哇,我最近真是栽進瞭這本《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裡麵,簡直欲罷不能!身為一個對佛法有著濃厚興趣的颱灣人,一直覺得市麵上有些經論的講解,雖然深入,但總覺得離生活有點距離,不容易消化。但這本《本智光照》完全打破瞭我這個刻闆印象!作者的筆觸非常親切,就像一位隨時在你身邊、循循善誘的善知識,把《功德寶藏論》這麼深奧的理論,用一種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語言來闡述。 尤其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講解,不隻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巧妙地融入瞭許多生活中的實例和感受。常常讀到一個段落,就覺得「啊!原來我平常遇到的這些事情,都可以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像是書中探討的「如何纍積真正的功德」,裡麵並沒有講什麼遙不可及的苦行,而是從我們每天的起心動念、待人處事,甚至是一些很細微的情緒反應,都做瞭深入淺齣的剖析。我常常會一邊讀一邊反思自己,以前總覺得修功德就是要做好事,但作者引導我去思考,即使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一句話,或是內心的一個小小的善念,都能成為無量功德的種子。這種將佛法「在地化」、「生活化」的呈現方式,讓我真正感受到佛法的生命力,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古老智慧,而是能實際幫助我改善生活、提升心靈的寶貴指引。

评分

我得說,《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有點「理論派」又渴望「實踐」的颱灣讀者量身打造的!一直以來,我對佛教的許多經典都很有興趣,但有時候讀起來會覺得,好像離自己的生活太遙遠,總像是聽故事,而不是真的能拿來用。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 作者的講解方式,說真的,非常「接地氣」。他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隻講大道理的風格。反而是像一位和你一起坐在茶桌邊,慢慢聊天的朋友,把《功德寶藏論》這麼深刻的道理,一層一層剝開,讓你慢慢品味。書中對於「功德」的闡述,我非常喜歡,它不隻談論「結果」,更深入探討瞭「原因」和「過程」。特別是書中對於「如何看待外在的順逆境」的解析,讓我受益匪淺。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情,總會唉聲嘆氣,覺得自己功德不夠。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其實每一個順境逆境,都是我們纍積功德、淨化內心的絕佳機會。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顯密分」的介紹,讓我覺得非常係統化。它不是簡單地說「顯教是這樣,密教是那樣」,而是非常細緻地描繪瞭兩者之間的聯繫和互補。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解釋瞭為什麼有些顯教的修行,在密教中會有更快速、更殊勝的展現。這讓我對於佛法的整體架構,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我覺得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就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記」,更是一本「修習指南」。它告訴我們,佛法不是用來「聽」的,而是用來「活」的。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希望將佛法真正融入生活,這本書絕對是你的不二之選。

评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被《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吸引,主要是因為書名聽起來很有力量,感覺能照亮內心的迷茫。身為在颱灣生活、平凡的上班族,每天麵對的壓力和挑戰真的不少,內心常常會感到疲憊和迷失。閱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走進一個溫暖而明亮的山洞,雖然外麵風雨交加,裡麵卻是寧靜祥和。 作者的文筆真的很獨特,他能夠用一種非常樸實、卻又充滿智慧的方式,來解釋《功德寶藏論》的內容。我特別欣賞書中對「功德」的定義,它不隻是單純的善行或布施,而是更深入地探討瞭「心」的作用,以及如何透過調整我們的念頭和行為,來纍積真正的、永恆的價值。書中有好幾段關於「身語意」的開示,讓我深思。我之前總以為要纍積功德,就是要多做一些具體的事情,但書中提醒我,即使是內心的善意,或是對他人的一絲關懷,都能成為非常殊勝的功德。 讓我感到非常驚喜的是,這本書的講解,特別是針對「顯密分」的部分,讓我覺得非常透徹。我過去對顯密教的理解,總覺得有些模糊,但透過作者的引導,我發現原來它們是可以相互圓滿的。書中有很多關於如何將顯教的基礎修行,融入密教的殊勝觀修,甚至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這些法門的具體建議。這讓我感到佛法的學習不再是分門別類的知識,而是一個整體、一個生命轉化的歷程。總之,這本書真的讓我覺得,佛法離我們並不遙遠,而是可以融入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光照與安寧。

评分

這本《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一盞及時雨!身為一個在颱灣土生土長的學佛人,一直以來都對《功德寶藏論》這部經典感到非常好奇,但又常常覺得它博大精深,不知道從何入門。幸運的是,我遇到瞭這本書,它就像一座橋樑,將我帶入瞭經典的殿堂,而且是以一種我前所未有的清晰與喜悅的方式。 作者的文字功底真的非常深厚,他能夠將《功德寶藏論》中的許多概念,用一種非常貼切、而且富有啟發性的方式錶達齣來。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顯密分」的闡釋,它並沒有生硬地劃分界限,而是展現瞭一種殊勝的圓融。作者巧妙地將顯密教的精髓融閤在一起,讓我能夠從一個更全麵、更宏觀的角度來理解佛法的無量義。書中有許多地方,都讓我感到茅塞頓開,像是過去一些模糊不清的觀念,瞬間變得清晰起來。 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將佛法融入日常生活」的講解。它不是空泛的理論,而是充滿瞭實際的建議和可行的方法。像是書中探討的「如何麵對內心的貪嗔癡」這個主題,作者並沒有隻是告訴我們要壓抑,而是引導我們去理解這些情緒的來源,並提供瞭一係列具體的觀修方法,讓我們能夠從根本上轉化它們。這種將佛法的智慧,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力的引導,是我在其他書籍中很少看到的。這本書真的讓我感受到,佛法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改善生活、提升心靈的力量。我強烈推薦所有對佛法有興趣的朋友,尤其是對《功德寶藏論》感到好奇卻不知如何入手的朋友,一定要來讀讀這本《本智光照》,它絕對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评分

這本《本智光照:功德寶藏論 顯密分講記》真是我近期讀過最受益的一本書瞭!作為一個在颱灣成長的讀者,對於能夠深入理解像是《功德寶藏論》這樣源遠流長的經典,一直是我的渴望。過去嘗試閱讀過一些相關的書籍,有時候會覺得內容過於艱澀,或是翻譯上有些滯礙難懂。但這一次,我真的被作者的講解方式深深吸引住瞭。 書中對於「顯密分」的闡釋,我覺得尤其具有啟發性。它並沒有將顯教與密教二元對立,而是展現齣一種相互輝映、圓融無礙的智慧。作者巧妙地將兩種傳承的精華,以一種非常容易理解的方式串聯起來,讓我們能夠更全麵地認識佛法的廣博與深邃。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一些比喻和故事,它們不僅生動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夠幫助我們在腦海中建立起清晰的概念。有時候讀到一個觀點,會覺得眼睛突然亮瞭起來,彷彿一直以來睏擾我的問題,突然找到瞭解答的鑰匙。 更讓我感動的是,作者在講解理論的同時,也時刻提醒我們要將佛法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書中探討的「如何淨化煩惱」、「如何生起慈悲心」等課題,都提供瞭非常具體的修習方法和步驟,讓我們知道該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實踐,而不是停留在空泛的思辨。這對於我們這些在忙碌生活中努力尋求解脫的眾生來說,是多麼寶貴的引導啊!我強烈推薦所有對佛法有興趣的朋友們,一定要入手這本書,相信你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