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思想25」的專題是「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從明確的「本土」視角出發,整理中華文化在台灣的複雜積極含意,充分反映了台灣的自我意識趨於成熟,不再逃避在自我與他者之間進行對話與承認。

  「思想25」專輯的生產背景是在鹿港,既本土而又深沉積澱著中華文化的小鎮。本期其他專欄還有王力雄先生的訪談、中國自由主義的國家過敏症等,以及對最近此起彼落的街頭公民運動的關注。台灣民主化之後,政治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積鬱已久的問題逐漸爆發,代議政治體制以及朝野政黨卻應對無方。公民運動是否能發揮真實、持久的功能?是當代歷史的關鍵議題。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公民不服從╱謝世民
在地經驗,全球視野:國際傳播研究的文化性╱李金銓
歧路徘徊的中國夢:民族國家或天下帝國?╱曾昭明
21世紀的中日大戰?東亞國際秩序中的「日本問題」╱蔡孟翰

■思想訪談
為中國尋找方法:王力雄訪談錄╱陳宜中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
緣起╱楊儒賓
台灣的創造力與中華文化夢╱楊儒賓
創傷與創造:台灣的文化糾結與中華文化的重構╱何乏筆
鹿耕論壇:在台灣談中華文化問題╱賴錫三、楊儒賓、何乏筆、蔡英文
餘燼,或餘燼的餘燼╱蔡岳璋
在鹿港談中華文化╱林俊臣
在台灣談中華文化的問題:從台灣以外的角度看╱馮耀明
台灣的解放:寶島文化的多元與國際╱艾皓德

■中國自由主義的國家過敏症
在中國構想自由主義的愛國論述╱劉擎
國家問題在自由主義思想脈絡中的「隱」和「顯」╱高全喜

■思想評論
評論台灣近來有關「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的爭議╱李明輝
革命與符號:《V怪客》的抗爭邏輯╱南光遠

■思想人生
內向超越的最高境界是「人」和「道」合一:余英時談新著《論天人之際》╱李懷宇
致讀者

圖書序言

從公民不服從(謝世民)

為了抗議《服貿協議》的簽訂和生效程序,以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為首的社會運動團體在3月18日非法占領立法院,要求立法院退回《服貿協議》,並主張政府應該「先制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召開公民憲政會議」。這次的占領行動最後在立法院王金平院長公開承諾「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草案完成立法前,不會召集與兩岸服貿協議相關的黨團協商」下,暫時和平落幕。社運團體此一長達24天的占領舉動驚動了各界,一時之間,這場運動具有什麼樣的政治、社會意義,以及它對台灣的經濟、兩岸關係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成為輿論追究的焦點。雖然這些問題難有定論,但很清楚的是,針對這次非法占領行為本身,各方論者無論如何去進一步加以定位(例如說,主權者收回國會的行動、人民抵抗權的行使、世代矛盾的爆發、反全球化運動的一環、恐中反中心理的表現),卻幾乎都承認(政府除外),它是一次典型的公民不服從行動。

公民不服從,根據一般通用的界定,是一種「公開的、非暴力的、出於良心、目的在於改變政府的法律或政策的違法行為」。政府也援引這個界定,但不認同這次的非法占領屬於公民不服從的行為,因為政府認為這次占領立法院的行為是暴力行為:占領者非法、強行進入立法院,抵抗警察的攻堅行動,在占領的過程中毀損了公物。不過,政府對於「暴力」的界定,似乎過寬,按照政府對於近幾年社運違法抗議的反應來看,似乎只剩下在禁止進入的場所實施快閃行動、舉行靜坐或遊行,並且不能毀損公物,才是符合公民不服從所要求的非暴力行為。對照而言,如果暴力狹義地僅以是否有意傷害他人(包括但不限於無辜第三者)的身體財產、或是否有意破壞公共設施(如水庫、橋樑道路、發電廠、醫院、通訊基地台)作為手段為準,那麼,這次的非法占領行為應該可以說是非暴力的。

圖書試讀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