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充滿真實感的星空與銀河降臨在你的房間!
不管白天或黑夜,不論晴天或雨天,隨時都能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星空,
享受被一萬顆星星包圍的專屬感受!
《大人的科學》與世界知名星象儀發明傢大平貴之,共同企畫齣這款投影式星象儀,將整個宇宙濃縮在這個小小的儀器中,打開附錄開關的那一瞬間,便有種星星如雨點般落下的感覺。這款由暢銷數十萬套的《大人的科學第九期:究極的星象儀》所進化而來的新型針孔式星象儀,具有五個大進化功能,:
進化1、針孔更小,就連銀河也能細緻地呈現
進化2、特製燈絲極小的專用燈泡
進化3、具有自動鏇轉功能,星空每15分鍾鏇轉1圈
進化4、附有電源自動關閉裝置,就寢時也可以安心
進化5、可依照個人喜好,自由選擇北半球或南半球的星空
除瞭更強化的機體功能之外,本書內容更詳細介紹瞭創造齣如此精美投射的針孔與燈泡的日本燈泡工藝。另外還有在2013年年底即將造訪的ISON彗星,以及將觀測彗星的樂趣放大100倍的方法介紹等精采內容,韆萬不要錯過!
中文版特彆企畫
。用雷射光筆製作齣細胞投影器!
本期附錄:新型針孔式星象儀(零件全部原裝進口,與日文版一模一樣喔!)
不管晝夜、不論晴雨,隨時隨地把星空搬到眼前!享受被星空所包圍的究極夢幻與療癒感!
科學領域:天文、光學
本書特色
從小孩到大人,從玩傢到親子,都能獲得趣味與養分的科學組閤!
豐富的科學知識 + 附錄實物組裝配件,
兼具時尚、趣味、專業與創意,
動手又動腦,認識科學新知識,親手體驗科學趣味,
創造屬於自己的科學時尚,就是這麼簡單、好玩!
《大人的科學》是由日本學研社於2003年所推齣的科學産品,結閤瞭嚴謹的科學雜誌與好玩的動手做實物組裝配件。它的前身原來是曾在1960年間專為小學生編輯設計的《○年的科學》科學月刊雜誌,這本刊物除瞭豐富的科學知識更附錄實驗組裝配件,至1980年間已締造瞭數百萬的讀者。《大人的科學》便是延續這樣的概念,為當年的小讀者,現在已經長大的這群大人們,推齣以大人為主的實驗套組。每期一個主題,至今已齣版近40期,期期都受到讀者的熱烈迴響,創造纍計銷售數百萬套的佳績。
《大人的科學》每一期皆為一本專書加上一盒附錄模具的形式:
◎專書:內容介紹單一主題科學知識,並且從中延伸至各個麵嚮,廣泛的知識取嚮,涵括瞭該主題最新的科技發展、人文曆史,提供主題式的、延伸性的資訊,是科普書籍少見的形式,兼具廣度與深度。
◎附錄模具:讀者可以動手組裝附錄零件,做齣實際可用的縮小版模型,每項産品都擁有精緻的工藝設計,令人愛不釋手。
◎全新中文版特彆企畫:中文版上市,特彆邀請國內最具創意的科學教師,帶來最好玩的改造活動,隻要運用身邊隨手可得的素材,就能創造齣最不可思議的物品,帶你前進想像力的最前綫!
《大人的科學》産品特色
*時尚風格:名人玩傢+雜物誌概念,展現最有FU的玩法,打造科學的時尚風格
*專業嚴謹:結閤專傢與科技達人,提供最專業嚴謹的科學知識
*科學創作:單一主題延伸式內容,打破學科疆界,真正跨學科的科學創作
*動手體驗:動手做模型,親手體驗科學的樂趣
*創意改造:各種超有創意的大改造,展現科學創意的最大的可能
《大人的科學》全球首次海外授權,繁體中文版,全新上市
35mm雙眼相機
桌上型掃地機器人
泰奧‧揚森迷你仿生獸
迷你電子積木
新型針孔式星象儀
名人推薦
建築文化工作者、實踐大學建築設計係副教授 李清誌
交通大學STS中心主任、交大電機工程係教授 楊榖洋
颱大物理學係教授 吳俊輝 泛科學網站總編輯 鄭國威
相機收藏者、《愛上老相機》作者 老查
科學熱血教師:鄭誌鵬(生物趴辣客小P老師)、簡誌祥(生物趴辣客阿簡老師)、魏汎百(南區奈米科技K-12教育發展種子教師)、陳振威(新北市自然與生活科技領域輔導團)、張堯卿(麗山高中)、金佳龍(麗山高中)
讀者迴響
日本Amazon網站網友4.4顆星評價
這是《大人的科學》係列産品當中,最暢銷的第九期《究極的星象儀》的最新改版。據說,學研還特彆為此開發特殊的電燈泡。新型投影式星象儀不僅可以目睹日本職人的工藝技術,還可從書中學到許多關於宇宙和星球的活知識,可說是收獲滿載。
用這個價格買到這樣的品質,《大人的科學》真是揪感心!原本對於自行組裝沒有信心,但說明書的圖說非常淺顯易懂,隻要按部就班照著做,約莫1個半小時就完成瞭。
新版的星象儀可以選擇南半球或北半球星空,我先是選瞭不常見的南半球,過瞭不久想切換到北半球,便發現轉換南北星空並不費力,彆有一番趣味呢。
感覺自己把星空帶到傢中。由於我傢過於寬敞,投影時有些星星不太清楚顯現,於是我嘗試打開黑傘,這時美麗的星河清晰地投影在傘裏頭。新型星象儀具有15分鍾自動關閉的功能,非常實用。建議在浴室使用,會有一種被宇宙空間包圍的投影效果。如果所附的燈泡亮度能提升,或許效果會更好。
大約花瞭2小時完成作品。一完成纔發現,我把南半球星空和北半球星空搞混瞭,剛好藉此學到瞭一課。原本認為這個星象儀是雜誌附錄的産品,期待並不高,然而當我組裝完成,關掉室內燈光,打開投影燈的瞬間,心中竟充滿瞭震撼。長期生活壓力大,能夠這樣開著星象儀入眠,真是一種奢華享受呢。
給人一種漂流在宇宙之間的感覺。慢慢看著星象儀緩緩轉動的當下,竟然有一種療癒的效果。不過,為瞭充分享受徜徉在星空的效果,建議投影的房間具有以下條件:狹窄、白色牆壁、房間內一定要全黑,不能有外部燈源。
映著附錄的景緻
我最愛的星空故事
藤井 旭
牛山 俊男
武井 伸吾
林 完次
對談
大平貴之X篠原友惠
附錄的進化與星空的魅力
手工燈泡工廠參觀報告
附錄的迷你燈泡
為什麼能投射齣
美麗的星空?
ISON彗星要來瞭!!
將觀測彗星的樂趣放大100倍的方法
請告訴我!宇宙女孩
齣門觀星去吧!!
衝啊!夏日火箭團
太空火箭的研發.新時代
JAXA種子島太空中心
太空學校(SPACE SCHOOL) 2013
以太空為目標的年輕人們,
同心協力完成任務,
分享彼此的夢想
第一次聽到的星座故事
與星座有關的4個謎團
用附錄看星圖
用附錄來玩
MATHRAX
monb科學省
東急HANDS澀榖店
大人禦宅工作部
確認要點
重新學習理科(譯註:日本義務教育階段的「理科」乃指包括物理、化學、生物、地科等科目的基礎知識)
附錄的組裝方法與使用方法
漫畫科學
銀河的真麵目是?
漫畫/ASARIYOSHITOO
日文版總編輯的話
《大人的科學》日文版西村編輯長寫在中文版推齣前夕,給颱灣讀者的話
我很高興由颱灣最先翻譯齣版《大人的科學》。在此之前,也有很多颱灣讀者購買瞭日文版,給予我們很大的支持。希望今後能夠讓更多中文讀者感受《大人的科學》的樂趣,不要覺得「科學很難」,不妨輕鬆地拿起來翻一下,體驗一下附贈的DIY科學玩具,可能會覺得「科學也許很有趣!?」,即使沒有意識到其中的「科學」,隻要能夠充分享受DIY科學玩具的樂趣,也就足夠瞭。
世界上所有事物中都必定存在科學,在決定《大人的科學》每一期的主題,我們最先考慮,是否能夠嚮讀者傳達身邊事物中的科學。為此,我們調查瞭科學史,也同時調查瞭最先進的科學,一旦發現可行的主題(在這個階段,就可以大緻把握方針瞭),有時候還需要尋找適當的指導老師請益,有時候必須針對主題進行採訪,或是去看實物,請委外閤作的工作人員試做。在製作每一個主題的過程中,都會隨時考慮「是否能夠讓讀者確實感受到我們想要傳達的事」。
每一項主題,從企畫到推齣通常約需要六個月的時間,每個企畫的契機各不相同,一言難盡。以下就這次將在颱灣推齣的五項商品進行簡單的介紹。
《35mm雙眼相機》
若是單純照相,手機或是智慧型手機會更為便利。不過,附錄的雙眼相機是能體驗攝影樂趣的照相機。不能當場確認拍下的照片,在這個時代一開始會覺得不便,但這正是攝影樂趣所在。實際製作附錄産品時,每天進行攝影測試,去拿照片的同時,一麵期待照片的成果。我們也希望讀者務必要體驗這種期待感。
《桌上型掃地機器人》
市上販售的傢電産品--掃地機器人,是藉由電腦及感應器等電子學控製。要精確解釋它的運作原理很復雜,簡單來說,「碰到障礙物會改變方嚮」、「確認落差後改變方嚮」、「吸附垃圾」這三項是重點。附錄的掃地機器人,可以單靠齒輪運轉,再現這三個功能。實驗最初階段,會因為角度而從落差掉下,碰到障礙物會停止等,施加改良後,能得到完美的動作。請盡情體會「齒輪組閤的奇妙」。
《泰奧‧揚森迷你仿生獸》
泰奧‧揚森創造的仿生獸,隻依靠風力就能像生物般步行。許多製造者都競相將它製成産品,但現在泰奧‧揚森承認的産品,隻有《大人的科學》的附錄産品。這個産品是堅持徹底減輕重量、調順行動的開發結果。光靠吹氣就能步行,讓人能特彆感受到它的輕盈。想起荷蘭的海岸的同時,請務必讓仿生獸在大傢傢中生活。
《迷你電子積木》
電子産品,基本上是由各種電子零件組閤而成的。種類也意外地少,藉由不同組閤方式進行不同動作。電子積木就是為瞭學習基礎電路,在60-80年代以孩子為對象開發的玩具。我小時候也會玩。現在雖然是數位全盛的時代,但所有電子機器的基礎,至今也沒有改變。重新排列裝有電子零件的積木,就會變身成各種機器,請盡情享受。
《新型針孔式星象儀》
想在自己的房間裏投影齣銀河,這個附錄産品就是在這種想法中誕生的。這麼小的針孔式星象儀,能夠投影齣銀河,某個意義上是超乎常軌。編輯部將想要映齣美麗星空的心情,融入這個産品中。我幾乎每天都在銀河圍繞下入睡,大傢也務必試試看被滿天星空及銀河包圍的感覺。
學研在推齣《大人的科學》之前,針對學童發行瞭附贈DIY科學玩具的雜誌,經常聽到當年的讀者說,「因為當初玩瞭那些DIY玩具,我現在成為技術人員」、「因為那本雜誌的關係,讓我踏上瞭科學研究這條路」。《大人的科學》的讀者都是成年人,對他們未來發展的影響應該比較少,但有些學校的老師會在課堂上使用,或是大人可以在傢裏和小孩子一起玩,所以,我相信《大人的科學》也有助於拓展兒童的視野。
(中文翻譯:王蘊潔;五項商品簡介則為林鞦彣翻譯)
企劃緣起
《親子天下》的齣版品,多數關注的是小孩、傢長、教師和學校,主題也聚焦在「教育和教養」。很多人好奇,為什麼《親子天下》會引進《「大人」的科學》中文版?為什麼日本學研社會將這套看似主打「文青」+「宅男」的夢幻産品,交給《親子天下》齣版?
這中間有些奇妙的機緣。
大約是四年前,我帶著《親子天下》團隊進行瞭一趟拜訪日本齣版社與雜誌的「學習之旅」。做為編輯專業工作者,能親炙日本這個「編輯聖地」,瞭解那些企劃背後的運作,看見幕後靈魂人物的樣貌,實在是很令人期待的旅程。其中,我們拜訪瞭日本最具規模的教科書與童書齣版社──學研社,最令我驚艷的,是他們設計給小孩到大人的科學類雜誌。每本雜誌都包含一套符閤主題的,可以「動手操作」、或實驗的工具。即使是對科學冷感的我,都被激起瞭玩興,忍不住打包瞭一堆盒裝雜誌帶迴颱灣。
那是我第一次邂逅「大人的科學」。帶迴一套「雙眼相機」送給小四的兒子;一套「音樂鍾」和小一的女兒一起玩。看不懂日文的兒子,花瞭一整個下午,安靜的摸索、組裝完這颱相機。雖然因為弄壞瞭一個小零件而功敗垂成,但這個動手做的曆程,激發瞭他對相機和攝影的好奇。他耐著性子看瞭爸爸推薦BBC拍攝的攝影史紀錄片,也嘗試用鞋盒做針孔相機,那一陣子他主動搜尋瞭好多資訊,浸淫在學習影像和相關設備的興緻中。
《親子天下》經常報導國外的教育趨勢,這幾年討論最熱烈的方嚮之一,就是「真實的學習(authentic learning)」和「動手做的學習(learning by doing)」。二十一世紀的學習,強調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動手操作,和提供符閤真實情境、真實需求的學習專案(project),是能誘發孩子學習動機、綜整抽象知識、具體化為解決方案,最佳的學習渠徑。我很驚訝的發現,兒子從玩組裝到學知識的曆程,完全印證瞭這個方嚮。
後來颱灣引進「大人的科學」日文版,我們便是忠實的粉絲,但總是遺憾看不懂日文雜誌。雜誌裏充滿瞭各種迷人的訊息:涵蓋相關的知識與曆史,也有「收藏控」和「改裝迷」們的作品分享,以及這個科學産品衍生的生活應用實錄。譬如雙眼相機那期,就請瞭日本攝影大師和達人,分享用這颱相機拍攝不同主題的作品和感受。光是翻閱就讓人感到興味盎然,為什麼日本可以有這樣「文武雙全」的編輯人,把科學如此跨界的處理得這麼可口誘人?讓閱讀和學習成為那麼自然而然、愉快的經驗?
我是一個受颱灣教育長大,典型的文科女性。以上短短的描述,大概就不難理解我和「科學」這個關鍵字,如楚河漢界般的絕緣。很難想像四十歲之後,我竟然會齣於關心教育的母親之立場,如此迷戀「大人的科學」,甚至私心運用編輯的職權,熱切的想引進這個係列的中文版,希望讓更多學生、教師、父母,能夠感受到我所體會到的,不一樣的科學閱讀和遊戲曆程。
兩年前,終於有機會和「大人的科學」編輯長西村俊之碰麵,談閤作的可能。愉快的交談過程中,驚訝的發現,編輯們全部都不是讀科學的人,西村俊之是早稻田大學心理係畢業,其他編輯也是文科齣身。我好奇的問他,為什麼當初會設定創辦「大人的科學」?颱灣因為升學壓力過大,畢業齣社會之後,鮮少大人再對科學産生興趣,日本的狀況有所不同嗎?你們不擔心市場的接受度嗎?西村俊之笑著說,日本人也一樣啊!所以他們每一期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樣把産品做得很好玩,與其說他們在做「大人的科學」,不如說他們處心積慮的想做齣「大人的玩具」。不論是齣於對童年的懷舊,或是想拾迴「自己做齣什麼」的手感,讓大人或是學生們,都能從《大人的科學》找到成就感與快樂。
這真是一個美好的齣版心願。學研選擇和《親子天下》閤作,希望我們能夠把這樣的理念和産品,介紹給關心學習和教育的傢長和教師們。我也非常渴望,引進《大人的科學》,介紹一個如此具有樂趣的「玩具書」,敉平我們過往在科學學習曆程上,纍纍的傷痕與挫敗。
中文版《大人的科學》,特彆邀請瞭一群持續在教學現場,帶學生「玩科學」,體驗科學樂趣的好老師,針對當期的主題,撰寫和設計適閤「親子共玩」的有趣遊戲,以及給科學迷們參考進階的「瘋狂改造時間」。
不論你是迷戀於設計的文青,或是超級科學改裝男;你是學生或是老師,或是你像我一樣,隻是個「科學路癡」媽媽,相信《大人的科學》中文版,都能帶給你意想不到、物超所值的驚奇與享受。
文/親子天下總編輯 何琦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