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錶於2025-01-16
本書試著將iVoter網站的建置背景、過程及目前結果,做一整理介紹及分析。第一章主要是從理論角度出發,說明資訊對民主公民做選擇的重要性。第二章介紹所謂「VAA」(Voting Advice Applications)在各國的建置情形。第三章則是iVoter本身從虛無到實體的誌記。第四章是iVoter會員圖像的素描。第五章有點叛經離道,但嘗試與庶民對話;檢視的是這些會員的出生星座和他們投票意願及行動的關聯。第六章回到學術軌道,相當認真的檢視網路政治參與的相關理論,並綜合歸納又創新的提出一個新的理論概念:網路是政治邊陲者的動員工具。第七章則希望確認iVoter這樣的投票諮詢平臺,所提供第八屆立委候選人關於21議題的立場資訊,究竟對投票有無助益?最後一章則對iVoter網站的未來發展,做簡單的勾勒。
作者簡介
廖達琪
現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最高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政治學博士
林繼文
現職: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研究員
最高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政治學博士
洪永泰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暨研究所教授
最高學歷:美國密西根大學安娜堡校區生物統計學博士
林福仁
現職:國立清華大學服務科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最高學歷: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企管系資管博士
劉正山
現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副教授
最高學歷:美國堪薩斯大學政治學博士
陳柏宇
現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員
最高學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博士
王宏恩
最高學歷:美國杜克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李承訓
最高學歷: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陳麗璇
現職:基隆港務分公司資訊處助理管理師
最高學歷: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學士
第一章 民主對公民的期待
第二章 選民投票諮詢平台的各國案例
第三章 iVoter的構想及建置
第四章 iVoter會員素描
第五章 iVoter星座與政治參與
第六章 網路:政治邊陲者的動員工具─從iVoter參與者特質反思網路政治參與相關理論
第七章 iVoter資訊的效用
第八章 結論
參考書目
民主理論對公民政治參與的期待
2012年台灣剛結束第十三任總統與第八屆立委選舉,此次選舉過程各政黨與選民所展現的民主精神深受國外媒體以及中國大陸人民的讚揚。 台灣民主化係從1980年代初期開始逐步落實,歷程雖然短暫,但臺灣民眾至今對於自己作為民主社會的一個「自由人」之身分應是少有懷疑。然而,身為公民的我們是否真的在我們的政治生活中落實了民主?對此,相信許多人仍然認為台灣尚有進步的空間。
作主」,身為一個自由人的公民才能在平等的基礎上參與政治。政治學者可能更期待選民必須擁有關於政府、政策和議員作為的相關資訊,才能夠有效判斷政治人物的言行並對其課責。審議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學者如John Dryzek、James Fishkin等人即強調公民參與可彌補代議政治少數人議政的缺陷,透過「麥迪遜回饋循環圈」(Madisonian Feedback Cycle),讓選民與政治菁英之間有良好的聯繫,並促使選民成為有知識的投票者。所謂麥迪遜回饋循環圈是一個包含「代表」(the representative)以及「被代表者」(the represented)的審議過程,即選民在輸入端提供現階段公共政策議題立場,而政治菁英則對選民解釋其決策並試圖尋求支持, 並且運用選民意見以及其知識與判斷,審議議題並且進行決策。
為了使麥迪遜回饋循環圈運作順暢,理想上,選民必須具備瞭解公共議題以及候選人政見立場的能力,而候選人亦必須提供選民足夠的資訊,在充分與選民溝通自我理念,並瞭解選民多元意見與需求後提出政見,並在當選後加以落實。實際上,以台灣的情況為例,政黨或候選人的政見會刊載在選舉公報、候選人的競選文宣,或是政黨黨綱上。這些競選承諾的性質五花八門、包羅萬象,舉凡口號、建設、環境、福利、教育、外交政策或警政治安等,都有可能成為政黨和候選人的公開主張。而這些公開性的宣示,理論上已和選民形成某種契約關係,因此選民應有權利予以追究。
網路民主:台灣iVoter投票諮詢網站建置紀實 epub pdf txt mobi 電子書 下載 2025
網路民主:台灣iVoter投票諮詢網站建置紀實 pdf epub mobi txt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