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望說:「當年張誌新為瞭堅持真理,公然反對毛澤東,被割斷喉管送往刑場,我也準備好一根喉管,沒啥可怕的!」
一個國傢,總要有人勇敢地說齣真相。
早在跟共産黨鬧革命時,王若望就曾因批評領導,險些喪命;毛澤東時代,他被扣上右派和現行反革命的帽子,蹲牛棚,坐牢,進「五七乾校」;鄧小平時代,他被按上資産階級自由化與六四運動黑手的罪名,受監視居住,再度坐牢候審;江澤民時代,他是異見分子、敵對勢力,為此流放海外,不得迴國,客死異鄉。中國知名異議人士劉賓雁,以「國寶」二字錶達王若望在中國的地位:「從中國人民爭自由,爭解放,改變和改善自己命運的意義上說,王若望所做的貢獻在中國找不到第二個。」
這是一本讓王若望遺孀羊子流淚的紀實傳記:「我讀瞭一遍又一遍,流瞭一次又一次淚。作者將王若望寫細瞭,寫全瞭,寫活瞭,寫得有血有肉瞭,寫得平凡又偉大瞭。」──羊子
本書特色
本書完整呈現中國民主運動知名人士王若望的一生,「作者將王若望寫細瞭,寫全瞭,寫活瞭,寫得有血有肉瞭,寫得平凡又偉大瞭。」
作者簡介
喻智官
1955年生於中國上海。1988年赴日本留學,選修日本文學,日本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學專業研究生肄業。
1982年起兼事文學寫作,著有長篇小說《福民公寓》及中、短篇小說、散文等作品,於網路上的「王若望紀念館」主持編輯王若望全集。1996年移居愛爾蘭至今。
【代序】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羊子
【自序】「獨一無二」解
第一章 人生的峰巔和深淵
第二章 在共産黨這條船上浮沉
第三章 從一九八七「一一五」到一九八九「六四」
第四章 白發在血色中傲立
第五章 第三次牢獄之災
第六章 愛情是一種永久的信仰
第七章 彆瞭,我愛的中國
第八章 最後的戰鬥
第九章 他幸福地死去
【跋】一個偉大的戰士
【附錄】
人傑鬼雄王若望
羊子未瞭的心願
開除王若望黨籍的「羅生門」
王若望年譜
代序
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寫在先夫若望逝世十周年】*羊子
不堪迴首的十年
光陰荏苒,先夫若望離我遠去整整十年瞭,迴首過去十年的寡居生活,我感慨萬端。
有時,我覺得這十年很短,十年前的事就像發生在每個昨天。當我經過附近的居民運動場,眼前總是晃過若望在那裏打網球的身影;當我去圖書館看雜誌,我常錯覺若望在書架前尋找圖書;當我偶然去中國餐館小吃,我以為若望還在身後,會習慣性地點他喜歡吃的菜蔬;當我開車經過ELMHURST醫院,我會下意識地想往裏拐,以為若望還躺在裏麵等著我去接……
直到後麵的汽車按喇叭催促,我纔驚醒,若望走瞭,已經走瞭十年。
有時,我又覺得十年太長,長得我想早點去會若望。因為二十年前在中國一度顯現的民主曙光不見瞭,若望為之奮鬥一生的自由人權離中國更遠瞭。與此相反,若望至死反抗的中共獨裁專製好像愈來愈強大瞭,中共攜持所謂經濟奇蹟,財大氣粗,無視西方民主國傢的壓力,更加兇殘地鎮壓國內的異議人士,中共官僚集團的腐敗更加肆無忌憚,中國社會因之道德淪喪良知無存,各行各業各奔「錢」程,醫生、教師等知識分子也唯錢是問,底層的維權民眾得不到應有的支持,高智晟等抗暴英雄孤軍作戰,陷於生死未蔔的境地,遭受的非人摺磨甚於當年的若望。
十年前,我以為不久的將來,我就可以帶著王若望的骨灰迴傢瞭。誰知,前年,我的迴國簽證遭到中共領事館的拒絕。我不解,強大的中共怎麼又這麼虛弱,竟然害怕一個對他們毫無威脅的老嫗?
但中共盡管內裏虛空「中乾」,行事依然蠻橫「外強」,他們大權在握,堵住國門,誰能進齣,誰不能進齣都由他們把持。
我隻能望洋興嘆,看來通嚮民主中國的路途遙遙無期,我帶若望迴國的期望尚沒盡頭,在天國的若望一定也在為中國的現狀憂憤,為苦難的中國勞苦大眾悲鳴,為我的無奈無力沮喪。
有人要寫《王若望傳》
這些年,我就是在這種懊喪和苦惱中生活。我想,在這般世態人情下,若望漸漸被人遺忘也再正常不過瞭。
去年,若望逝世九周年的時候,旅居愛爾蘭的作傢喻智官來電慰問,鄭重地說,他醞釀瞭很久,決定寫一部《王若望傳》,問我是否同意?
作為若望未亡人,我何嘗不想有人寫一本關於他的書,記錄他一生走過的路。雖然若望不是偉人,但為瞭自己祖國的自由民主,為瞭他深愛的百姓過上幸福日子,他戰鬥瞭一生,奉獻瞭一生。寫下若望的坎坷人生,給他所處的時代留下一個身影,也讓年輕人瞭解他的奮鬥經曆,繼承他未竟的自由民主事業,應該說是一件有意義的好事。
但麵對如此嚴酷的現實,我明白自己的願望過於奢侈,甚至可以說是非分之想,在這樣的時代,在這樣世風下,誰願意為「過時」的若望做吃力不討好的「傻事」?現在,喻智官自告奮勇,齣乎我的意料,超齣我的期待,我隻有感激,哪裏會否定?
不過,高興過後是隱隱地疑問,憑喻智官對若望的瞭解程度,能夠寫齣一本記錄真實若望一生的傳記嗎?說起來,若望和喻智官有過交往。大約是上世紀八五年的事,若望去參加上海一傢雜誌的筆會,我也陪伴同往,喻智官也是受邀的作者,我們一起相處瞭五天。事後,他在我記憶中隻有一個模糊的印象,直到若望故世,他寫文章紀念,我和他纔重續前緣。
喻智官好像看透瞭我的心思,謙虛地提醒我,「盡管我構思瞭很久,但真的動筆也沒十分把握,萬一寫不下去完不成你不要失望。」
他這樣一說,我心想,如真那樣,失望難免,遺憾更多,但他為光大若望的精神盡瞭心力,這份誠意和心願我領瞭,我也滿足瞭,唯一過意不去的是,白白浪費瞭他的精力,我知道,他負責一傢中醫診所的工作。
此後,他在愛爾蘭日夜趕寫,我在遙遠的美國為他懸著心。他在寫作中不放過任何細節,每遇問題就打電話來核實查詢,他的嚴謹和慎重使我感動,有時看看錶,愛爾蘭那邊已經是深夜瞭,看著他孜孜矻矻的爬格子,我開始相信功夫應該不負有心人。
《王若望傳》超齣我期望
半年後,懷著等待某項大奬揭曉的心情,收到喻智官送來的十五萬字的《王若望傳》初稿。拜讀全文,我的心放下瞭,作者不僅順利完成瞭全書的寫作,而且寫得超齣我期望的好。作者將王若望寫細瞭,寫全瞭,寫活瞭,寫得有血有肉瞭,寫得平凡又偉大瞭。作者還原瞭若望的形象,書中的許多情景,我這個遺孀看瞭都感到既熟悉又新鮮,閱讀時會覺得若望又迴到瞭我的身邊,讀到細微處真情處我忍不住淚流滿麵。那些天裏,我讀瞭一遍又一遍,流瞭一次又一次淚。
我忍不住去問作者,你怎麼能夠這麼準確地把握若望的感情和思想?作者說,他和若望和我倆分手後,一直默默關注若望的命運,追蹤著若望參與的每項重要活動,從國內到海外從未停止。再者,多年前幾位熱心人建立網上王若望紀念館,他主持編輯王若望全集,熟讀王若望的文字,所以寫起來比較得心應手。
原來如此,我欣然瞭,若望還是有不少追隨者,他們一直在緬懷若望,為宣揚若望的精神,也為推進中國的自由民主努力工作。
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
通觀《王若望傳》全書,我還看齣,作者不僅生動描述瞭若望反抗暴政的艱難人生,也通過若望的言行反映瞭他自己的意識,正如作者對我所說,「我在為王老代言,也在錶達自己的心聲。」
難怪作者把若望寫得這麼傳神,原來他看問題的方法和觀點和若望一緻,他把自己的思想融閤到若望的精神中瞭。
所以,當我把《獨一無二的反叛者裏王若望傳》的序.「獨一無二」解讓幾位朋友先睹為快,他們閱後異口同聲地說,這篇序寫得十分到位,把王若望的言行和精神都概括齣來瞭。他們說,讀瞭這篇序,就知道王若望是怎樣一個人,他在中國人爭取自由民主的路上做瞭哪些事,他給後輩留下瞭哪些精神遺産,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有過這樣民主的鬥士而自豪,曆史也將為有王若望這樣的先賢而添色。
朋友的評論,使我無比欣慰。若望,你是幸運的,你並不孤獨,在你去世十周年的時候,不僅有後輩同道為你著書立傳,竪起一座文字豐碑讓後人憑弔,讓你在史書上留下一筆,十二月十九日你的忌日,一批古道熱腸的朋友,將隆重組織活動紀念你逝世十周年,還徵集瞭紀念文章,幾十位同道友人送來他們的深切緬懷……
此時此刻,恰逢阿拉伯民主之春風起雲湧,中國民眾深受鼓舞,各類維權運動以前所未有的聲勢發展,我灰暗的心又亮堂起來,前行道上又看見瞭光明。我堅信,在中國走嚮民主化的徵途上,會有更多人承繼你的遺誌,傳遞你點燃的薪火繼續猛進。
安息吧,在天國的老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