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人格發展(二版)

社會人格發展(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社會心理學
  • 人格心理學
  • 發展心理學
  • 社會發展
  • 人格發展
  • 心理學
  • 教育心理學
  • 個體差異
  • 行為發展
  • 社會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關懷社會人格發展的時代已然來臨!

  本書是由社會人格發展領域的知名學者David R. Shaffer所撰寫。

  原文的寫作風格細膩,以教科書需求嚴謹與係統性的角度來看,坊間齣書少有能與之媲美的;內容中亦可看齣作者將各理論與社會人格發展作瞭一脈絡分明的連結,點齣其重要意涵;字裏行間,處處可深刻感受作者對人性的關懷。

  全書分為14章。第1至3章闡述社會人格發展的取嚮、方法、理論及其貢獻和限製;第4至10章主要探討社會人格發展的各項結果;而第11至13章則著力於人類發展的情境與環境;最後,第14章中提齣社會人格發展中重要的主題與曆程。作者並選用瞭600多個最新的研究及迴顧研究的報告,以確保本書成為最新、最有係統、最嚴謹且內容最豐富的社會人格發展之教科書。

  閱完本書後,讀者不僅對社會人格發展的議題能「知其然」,亦能「知其所以然」,因而對兒童與青少年的社會人格發展及其影響有更深入的理解。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緒論 
第2章 社會人格發展的古典理論
第3章 社會人格發展的近期觀點
第4章 情緒發展與氣質
第5章 親密關係的建立與對後來發展的意義
第6章 自我與社會認知發展
第7章 成就 
第8章 性彆差異、性彆角色發展與性
第9章 攻擊與反社會行為
第10章 利他與道德發展 
第11章 傢庭 
第12章 傢庭之外的影響I:電視、電腦與學校
第13章 傢庭之外的影響Ⅱ:同儕是社會化的代理人 
第14章 完整勾勒社會與人格發展

圖書序言

作者序

  我在本書第一版曾經指齣社會人格發展的研究時代已經來臨,也希望我之所言會成為事實。顯然,我的預期非常正確。事實上,過去30年,由於知識的爆增,已使本書前幾版的內容顯得十分貧瘠。

  我修訂《社會人格發展》一書的目的,是要將這個學門發展學者所提齣的最佳理論、研究與實務,重新作廣泛而全麵性的整理以饗讀者。多年來,我一直設法選擇以研究為基礎且較為嚴謹,但又有趣、正確、新穎,且能以精簡而正確的語言來撰寫的教科書,以使我的學生易於瞭解。我認為好的教科書應該能引發讀者的興趣與關心,並且産生共鳴與對話。好的「發展」教科書也應該強調造成發展變化的曆程,以使學生對發展的原因與復雜性有所瞭解。最後,好的教科書還要能使學生將所學理論與研究應用在實際生活情境。我非常努力以使本書能達到上述所有的目標。

哲學

  任何有係統的學門,如社會與人格發展,都有其固有的哲學觀。我的哲學觀可摘要如下:

  我強調摺衷各派理論。我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社會人格發展是已經確立且相當進步的科學學門,由於很多學者不斷努力提齣新理論,並且有係統地去驗證他們的理論假設,而使我們對發展中的兒童有瞭許多的瞭解。這個領域有非常豐富的理論背景,本書所迴顧的理論都有助於讀者對社會人格發展的瞭解。因此,本書不會推薦所謂的最好的理論。心理分析論、行為學派、認知發展論、社會訊息處理論、動物行為學、生態論、社會文化論及行為遺傳學在本書中都受到同樣的重視。

  有關人類發展的最佳訊息來自係統化的研究。要教好這門課,必須先使學生瞭解理論與係統化研究的價值。要達到這個目的的方法很多,我選擇將現代的發展心理學與其「前科學期」的起源加以比較,然後討論與說明許多學者用以驗證其理論及探究發展中的兒童與青少年之研究方法。我會用心解釋何以沒有研究社會與人格發展的「最佳方法」,並且反覆說明以使讀者瞭解可以用各種方法加以復製的研究結果纔是最可靠的知識。

  我贊成「曆程」取嚮。發展的教科書最常受到的批評是,沒有適當地解釋人類發展究竟如何發生。近來,學者對辨識與瞭解發展曆程之關注逐漸增加,特彆是造成改變的生物與環境因素,本書也不例外。我的「曆程」取嚮,是基於下列的信念:學生若能瞭解發展發生的原因,他們比較能記住究竟發展瞭什麼。

  我贊成「環境」取嚮。發展學者學到的重要一課是,兒童與青少年所處的時代與社會文化環境會影響他們各方麵的發展。我從下列三種方式來強調環境的影響。首先,在本書各章都討論跨文化的比較。學生不僅樂於認識其他文化與次文化人們的發展,跨文化的研究還能讓學生瞭解人們為何如此相似但又極為不同。至於傢庭、鄰居、學校與同儕團體等切身環境的影響,在本書前10章探討社會人格發展的各個層麵時,也會加以探討,而在第11~13章則特彆針對這些主題,作深入地探討。

  人類發展是整體的曆程。雖然發展學者所關心的主題各有不同,如生理發展、認知發展、情緒發展或道德推理發展,但是發展不是零碎而是整體的:任何時候人類都是具有生理、認知、社會與情緒的生物,「自我」各個層麵之發展是彼此互為影響的。雖然,本書探討的焦點隻在社會人格發展,但是在探討社會人格發展的各個層麵時,我都會強調影響發展的生物、認知、社會與生態因素等之交互作用,期能完整地描述發展中的個體。

  發展的教科書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資源-應能反映當前的知識。我選用600多個最近的研究及迴顧研究的報告(在本書第五版齣書之後),以確保本書內容含蓋所有最新的主題。不過,我也避免忽略早期的研究,隻因為他們比較老舊。事實上,本書從頭到尾都透過早期理論的呈現,讓讀者看到新知識是如何奠基於早期的發現與洞見,以及社會人格發展有哪些重要的突破。

內容

  雖然沒有明顯區分,但是本書可以這樣來閱讀。前三章(第一部分)主要闡述這個學門的取嚮與研究方法(第1章),並迴顧社會人格發展的古典理論(第2章)與現代理論(第3章)。這個部分的特色是將各個研究法與各派理論的貢獻及其限製作瞭詳盡的分析。

  第4~10章(第二部分)主要探討社會人格發展的結果,包括:情緒發展(第4章)、親密關係的建立與對後來發展的影響(第5章)、自我的發展(第6章)、成就(第7章)、性彆分化與性彆角色發展(第8章)、攻擊與反社會行為(第9章)、及利他與道德發展(第10章)。

  本書第三部分探究人類發展的情境與環境,可謂發展的生態學。探究的焦點包括作為社會化代理人的傢庭(第11章)、四個外傢庭的影響(第12章)、及兒童同儕團體(第13章)。

  最後,以簡短的結語(第14章)提醒讀者本書的重點-亦即,構成社會人格發展的重要主題與曆程。希望學生能記住這些知識,並且將它應用在與發展中的個體之互動,縱使他們忘記書中所提的所有研究,也要記住這些重要的原則。

  本書新增部份

  第六版不論在理論、實徵研究與實務上都有許多重要的改變,特彆強調當今最新的研究主題。大體而言,這些改變包括:(1)增加對文化∕次文化∕曆史因素影響的關注,強調經濟弱勢對兒童發展的影響;(2)更加重視遺傳與環境之交互作用對發展的影響;(3)更為重視並且舉例說明個人與社會化環境之適配性,對發展結果的影響;(4)更為強調良好的同儕關係及高品質友誼之重要性(以及傢庭與同儕此二社會化代理人之互動);及(5)增加青少年期的發展。此外,實證文獻也普遍更新,大部分引用近十年來所發錶的研究。簡言之,第六版的每一章都經過徹底地修正與更新,除瞭將第五版原有的主題加以濃縮、重新組織,以及刪除老舊的部分之外,還增添瞭本學門當今最新的主題,期使本書成為最新、最有係統、最為嚴謹、且內容最為豐富的社會人格發展的教科書。

圖書試讀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