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

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幸福感
  • 個人成長
  • 心理學
  • 自我提升
  • 人生規劃
  • 積極心理學
  • 情緒管理
  • 生活方式
  • 勵誌
  • 人生感悟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學會變通思維,你將會奏齣精彩的人生樂章
  生命中本就有太多的慾望,我們應該放下不該有的慾望;
  生命中本就有太多的沉重,我們應該放下包袱。
  學會放下,學會比較,學會知足,我們纔能快樂,纔能幸福。

  我喜歡這樣一個經典小故事。
  
  三十年前,在一座大山裏,一個十八歲的年輕人決定離開故鄉,去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雖然族裏祖祖輩輩生活貧睏,但沒有一個人願意走齣大山。年輕人想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他決定走齣大山。
  
  少小離傢,鬱鬱蒼蒼,心裏雖然有淩雲的壯誌,但也難免有幾分惶恐。  
  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給與一些關於人生的指點或忠告。
  
  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要外齣闖蕩,就寫瞭三個大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隻有六個字,今天先告訴你三個,供你半生受用。」
  
  這個年輕人來到瞭一個陌生的繁華的城市中,他經受瞭很多挫摺和失敗,每當這時,他就反覆告訴自己:不要怕!他一直沒有嚮命運低頭。
  
  三十年後,這個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他不但取瞭一個漂亮賢慧的妻子,有瞭一兒一女,而且還成瞭一個富翁。當然,他心中也增添瞭很多煩惱的事,比如他感到人生中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甚至他後悔自己曾做過的某些事。
  
  他攜帶全傢迴歸故裏。歸程漫漫,到瞭傢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
  
  到瞭族長傢裏,他纔知道老人傢幾年前已經去世。傢人取齣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你自己打開吧!」衣錦還鄉的遊子這纔想起來,三十年前他在這裏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但他還不知道另一半秘訣是什麼。
  
  他拆開信封,裏麵赫然又是三個大字:『不要悔!』
  他心中豁然開朗。
  
  一般說來,一個人在中年以前是創業的黃金年齡,如果在中年以前做事缺少勇氣、放不開手腳的話,便很難有所成就。所以,中年以前最忌失去鬥誌和乾勁。一個人在中年以後,會常常反思自己的以前,對於經曆過的許多事會感到後悔,會無端地自尋煩惱。所以,中年以後最忌後悔。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後悔,這是對人生的最經典的忠告。
  
  本書中收藏瞭一百多則經典小故事,這些小故事讀來或發人深省,或激人奮進,或給人以警示,或給人以感動。本書從命運、生存、成敗、心態、機遇、說話辦事、做人做事等幾個方麵,對人生進行瞭全麵解讀,無論什麼時候讀起來,都能使讀者有所感,有所悟。

  人生需要感悟,有感悟的人生纔能變得睿智,纔能變得快樂、幸福,纔能變得完美無憾。

作者簡介

劉麗茹

  中文係畢業熱愛文學、音樂、攝影、旅遊……目前為自由撰稿人,曾任大學的客座講師,講解青年勵誌的課題。

《心之所嚮:探尋內在驅動力與人生成就》 內容簡介 我們每個人都渴望幸福,但這條通往幸福的道路往往布滿瞭迷霧與岔路口。我們追逐著社會定義的成功、物質的堆砌,卻常常在到達終點時感到空虛與迷茫。本書並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成功公式”,而是一次深入的自我探索之旅。它旨在引導讀者剝離外界的喧囂與既定的期望,重新審視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渴望與驅動力,從而構建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充滿意義的人生路徑。 本書的結構圍繞著理解“內在驅動力”與“外在錶現”之間的動態平衡展開。我們首先會深入探討人性的基本構成,藉鑒心理學和哲學中的核心理論,幫助讀者識彆那些塑造瞭自己行為模式和價值觀的底層邏輯。這包括對“安全感需求”、“歸屬感渴望”以及“自我實現潛能”的細緻剖析。許多人之所以在既定的軌道上感到疲憊不堪,是因為他們的行動並非源自內心深處的火花,而是迫於恐懼或外界的壓力。 第一部分:解碼自我——發掘未被聽見的聲音 本部分緻力於幫助讀者進行一次徹底的“內在盤點”。我們相信,真正的幸福源於對自己清晰的認知。我們將介紹一係列實用且富有深度的自我覺察工具,這些工具遠超簡單的“優缺點分析”。 識彆核心價值觀的“冰山模型”: 價值觀是行為的指南針。我們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和情境模擬,引導讀者穿透錶麵的“我應該做什麼”,直達“我真正看重的是什麼”。例如,一個人聲稱“傢庭至上”,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將所有精力投入到競爭激烈的工作中,我們需要探究的是,他真正的核心需求是“成就感”還是對“被認可的恐懼”? 探索“陰影自我”與“天賦潛力”: 心理學中的“陰影”並非全然負麵,它往往隱藏著我們壓抑的能量和未被開發的纔能。通過正視我們極力想隱藏的特質,我們反而能釋放齣強大的創造力。同時,我們將分析那些在無意識中展現齣的、讓你感到“毫不費力便能做好”的事情,那是你的天賦在低語。 情緒的信使: 情緒的波動是自我狀態最直接的反饋。本書不會教導你如何“壓抑負麵情緒”,而是將每一種情緒視為一封來自潛意識的信件。理解憤怒背後的邊界被侵犯,理解焦慮背後的不確定性,從而對癥下藥,而非僅僅處理癥狀。 第二部分:構建意義——重塑人生敘事 一旦我們對“我們是誰”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下一步便是決定“我們要去哪裏”。幸福感並非一個恒定的狀態,而是一個由“意義感”和“目標感”驅動的過程。 目標設定的“內在對齊”原則: 多數目標設定方法都強調“SMART”原則,但如果目標與你的核心價值觀不一緻,即使達成,內心也會空空如也。本書強調“I-Align”(內在對齊)原則,即確保每一個短期目標都是通往長期意義的堅實階梯。我們將通過案例分析,展示那些看似成功卻最終放棄一切的人,他們的目標通常是“外部驅動”而非“內在驅動”的典範。 擁抱不確定性的韌性訓練: 人生沒有捷徑,挫摺和失敗是重塑我們認知結構的必要部分。我們探討“反脆弱性”的概念,教導讀者如何從打擊中汲取營養,而不是僅僅恢復到原狀。這包括構建強大的心理緩衝帶,以及將“失敗”重新定義為“高價值的數據收集過程”。 專注力的“價值錨定”: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時間管理的核心不再是如何塞滿日程錶,而是如何有效地拒絕那些與你核心價值無關的請求。我們提供方法,教導讀者錨定自己的最高價值,並以此為過濾器,決定你的注意力和資源投嚮何處。 第三部分:關係與連接——拓寬幸福的維度 幸福並非獨享的成果,它深刻地根植於我們與他人的連接之中。 高質量連接的藝術: 本部分著重分析瞭人際關係中的“能量交換”。它探討瞭如何識彆和維護滋養性的關係,並設定健康的界限來保護自己的心理能量。真正的親密關係是建立在雙方都能自由展現真實自我的基礎之上的,而非互相扮演“完美角色”。 給予的力量與邊界的藝術: 許多人因為過度付齣而感到精疲力竭。本書深入解析瞭“助人者倦怠”的心理機製,並提供瞭實用的技巧來區分“建設性的幫助”與“無助的犧牲”。學會真誠地說“不”,是尊重自己時間與精力的重要一步。 社群的歸屬感構建: 探討瞭超越傢庭和工作圈子的“第三空間”的重要性——即擁有共同興趣或價值觀的社群。這種歸屬感提供瞭一種更廣闊的自我認同感,使個體在麵對生活變動時,擁有更穩固的支持係統。 結語:持續的創造與迭代 本書的終點並非一個固定的“幸福終點綫”,而是一個動態的、需要持續維護和迭代的係統。人生是一場持續的創造過程,我們是自己命運的首席設計師。通過理解內在驅動力,我們便擁有瞭地圖和指南針,可以自信地踏上那條獨一無二的、由我們自己命名的幸福之路。 本書適閤所有感到生活停滯不前、渴望更深層意義、或是在追逐成功路上迷失瞭方嚮的讀者。它提供瞭一種紮實的、嚮內求索的哲學框架與切實可行的工具,幫助你構建一個強大、真實且充盈的人生。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一章:學會放下,學會知足;纔能快樂,纔能幸福 
安排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快樂 21
學會比較,就會感覺到幸福 23
不必羨慕他人,隻需做好自己就行瞭 26
放不下,是因為心中有太多的雜念 28
不要難以割捨,失去的就讓它失去吧! 31
有些東西既然放不下,就要對它們負有責任 32
等待是一種經曆,學會等待纔能懂得幸福 34
能夠堅強地活著,就是一種莫大的幸運 36
有些事想得太遠,就會有無盡的煩惱 38
在需要的時候得到滿足,就是一種幸福 40
用心去感受,纔能獲得感動和幸福 43

第二章:擁有並付齣愛,就能夠創造奇蹟
愛的力量是偉大的,因為愛可以創造奇蹟 51
無論在什麼時候,愛總是永恆不敗的 53
付齣自己的愛心,可以創造生命的奇蹟 56
在危難降臨的時候,是父母為我們護航 58
花點時間去行善,心靈會得到慰藉 61
告訴你要感謝的人,他對你是重要的 63
愛心在哪裏開花,就會在哪裏結果 66
給予彆人愛,比接受愛更快樂 69
愛創造齣的力量,能使人變得傑齣 71
愛心不需要迴報,需要的是心心相傳 73
奉獻愛心,往往就可以美麗一生 74
付齣同情心和愛心,總會收到好運的迴報 77
惡念需要常止,善念需要覺悟 79
有一顆清白的良心,纔能得以安然入睡 81
能超越極限的力量,是一次次漫過心底的愛 83
世界上,真正的上帝是人們的愛心 85
理解老人們的某些行為,並且多陪陪他們 88
不應忘記彆人的小恩小惠,更不應忽視父母的恩情 91

第三章:善用大腦,打破固定思維
充分發揮腦力的人,何時何地都會有成功相伴 95
隻要動動腦,就可以變「不利」為「有利」 97
隻有變,纔能將不可能變為可能 99
在危機狀況下,要保持冷靜並正確思考 101
打開固定思維的鎖,纔能打開心中的鎖 103
一個人如果是對的,那麼他的世界也是對的 105
抓住問題的關鍵,纔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107
利用好自己的悟性,讓它為人生綻放光華 109
一切的原因都來自於思想,一切的影響都是心理現象 112
跳齣自己的思維定式,纔會走齣死鬍同 114
利用思維定式,誘導敵人陷入圈套 116
選項越多不一定越好 118
即使在最危急的時刻,也一定會有辦法 119
為瞭以後著想,要做好長遠打算 122
盡可能地選擇新視角,力爭看到事物的新側麵 124

第四章:懂得生存,學會競爭
在任何時候,都絕不能輕易放棄生命 127
改變會痛苦,但不改變會吃苦 129
在苦難麵前自強不息,一定可以贏得成功和幸福 131
無時無刻,都要發揮自己的強項 134
不要等到死亡來臨,纔想起應該做的事 137
不留退路,纔能贏得齣路 139
刻意去模仿彆人,隻會迷失自己 141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敬業精神 143
認清劣勢,把劣勢轉化成優勢 145
被彆人需要,生存纔顯得有意義 147
隻有活在希望中,纔會看到光明 149
擁有一技之長,是最好的生存方法 151
誠實地做事,否則生存會成問題 153
隻顧利益,反而會失去利益 156
隻要每天進步一點,你就是聰明的人 158
不靠天不靠地,學會靠自己 161
要比彆人優秀,就要付齣努力 163

第五章:我們可以改變或決定自己的命運
想改變命運,最重要的是要先改變自己 167
改變命運,先要改變內心 169
有什麼樣的看法,就會有什麼樣的命運 171
用正確的方式審視自己,一切都會改變的 173
習慣都是自己養成的,我們有能力改變它 176
要想變得富有,最好的方法是嚮富人學習 178
往往在一念之間就已決定瞭事情的結局 181
勤奮的人,上帝總是給他最高的榮譽和奬賞 183
求人不如求己,靠自己纔能拯救自己 184
真正認識自己,纔能拯救自己 186
在人生中要珍視和發掘自己的價值 189
很多時候,愚笨纔是真聰明 191
保持自我本色,因為本色就是最美 194

第六章:不要成為慾望和金錢的奴隸
無止境的貪婪,終會徹底毀滅一個人 199
不要有太高的慾望,否則什麼都得不到 201
很多時候,權力隻是一個陷阱 202
貪慾是一種毒藥,誰喝瞭都無藥可救 205
不要讓金錢濛住瞭眼睛,否則會迷失瞭世界 208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帶不來死帶不去 210
想得到越多,失去的往往就會越多 212
既要想盡辦法賺錢,也要韆方百計節儉 214
賺取金錢不應是一種負擔,而應是一種遊戲 216
放棄安逸的生活,纔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 218
把手中的資源運作起來,使其增值 221
無論境況如何,都不要在金錢麵前低頭 223
不要為瞭眼前的小利益,而放棄自己遠大的夢想 225

第七章:接受教訓,善待教訓
不要沒事找事,否則終會造成禍害 229
相互欺騙和報復,隻會使雙方都受損 231
一味追求極至的完美,往往會造成極度的缺憾 233
一個人過於張狂,終有沒落的一天 235
愚弄彆人,終會愚弄自己 237
自私是一種貧窮,往往使美好變成邪惡 239
壞念頭不可要,否則會加倍地發生在自己身上 241
錯誤估計敵人的實力,等於犯瞭緻命的錯誤 243
遇事先要忍讓三分,小不忍容易釀大禍 245
飛來橫福的同時,往往隱藏著橫禍 247
打荒唐無聊的賭,往往會喪送自己 249
吹牛往往會把自己吹倒,逞強往往會得不償失 251
美味不可多食,好酒不可多飲 253
友誼應保持一點距離,太近往往會導緻疏遠 255
不要過於謹慎,更不要吹毛求疵 258
經驗隻能在某時適用,並不能在什麼時候都適用 260

第八章:用心感受生活,生活纔會精彩
當生活變得沉重時,我們需要彎下身來 263
隻有用心生活,生活纔會更為精緻 264
人生如同乘舟,需要風雨同舟 267
少一些冷漠,就會少一些受傷的心靈 271
弱者最需要的是平等,而不是憐憫 273
外錶美不算美,心靈美纔是真美 275
不要過分謙讓,因為那絕不是一種美德 277
自己喜歡的東西,彆人未必也喜歡 279
平時要珍惜時間,以免日後沒有時間 282
不必知道所有的真相,難得糊塗纔是一種明智 285
朋友不在於多,有一個半已足夠 287
最好的朋友,往往最有可能害你 289
懷疑是一扇門,愛是這扇門的唯一鑰匙 290
緣分不可強求,是聚是散都應隨緣 293
工作和生活同等重要,忽視任何一方都將會失去幸福 295
那些不為人所知的生活,纔是真正的生活 299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第一章:學會放下,學會知足;纔能快樂,纔能幸福

生命中本就有太多的慾望,我們應該放下不該有的慾望;生命中本就有太多的沉重,我們應該放下包袱。學會放下,學會比較,學會知足,我們纔能快樂,纔能幸福。

安排自己的想法,安排自己的快樂
她已經九十二歲高齡瞭,身材嬌小但儀態自若,並略帶幾分矜持。她每天早晨都在八點鍾前穿戴完畢,頭發做成時髦的樣式,麵部的化妝也是十分精心完美,而她實際上已經雙目失明。

今天,她要被送進一傢養老院。她七十歲的丈夫前不久去世瞭,她不得不住進養老院。
在養老院的大廳等候瞭數小時,當有人告訴她,她的房間已準備就緒時,她的臉上露齣瞭甜甜的笑容。她轉動步行器進入電梯,護士對她那小小的房間進行瞭一番描述,包括掛在窗戶上的鑲有小圓孔的窗簾。

「我真喜歡!」她說道,流露齣的熱情簡直和一個八歲的孩子得到一個新的小狗一樣。
「瓊斯夫人,您還沒有看到房間……」

「這和看不看沒有什麼關係,」她迴答道,快樂是你事先決定好的。我喜歡不喜歡我的房間並不取決於傢俱是怎樣安排的,而在於我怎樣安排我的想法。我已經決定喜歡它……這是我每天早晨醒來後做的決定:我可以選擇接受變化,並且在種種變化中尋找最佳;我還可以選擇擔憂那些可能永遠不會發生的「假如」。我可以整天躺在床上,琢磨我身體哪些部分不靈光瞭,給我帶來這樣或那樣的睏難;我也可以從床上起來,對我身體還有許多部位能工作心懷感激。每一天都是一份禮物,隻要我睜開眼睛,我就決定不去老想那些已經「發生在我身上」的事情,而是專注於我已使之發生的事情,我有五條簡單易行的快樂法則:

一、心中不存憎恨。
二、腦中不存擔憂。
三、生活簡單。
四、多點給予。
五、少點期盼。

感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怎麼想是由自己決定的。同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快樂,想不想快樂也是由自己決定的。自己的想法由自己來安排,自己的快樂也由自己來安排,這樣纔能擁有快樂的生活。

學會比較,就會感覺到幸福
有一個失意的人對生活失去瞭信心,他走進一片原始森林,準備在那裏瞭卻殘生。
失意人發現一隻猴子正在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便招手讓猴子過來。
「先生,有何事情?」猴子有禮貌地打著招呼。
「求求你,找塊石頭把我砸死吧!」失意人央求猴子。
「為什麼?閣下難道不想活瞭?」猴子瞪著眼睛問。
「我真是太不幸瞭……」失意人話一齣口,淚水便嘩嘩地流瞭齣來。
「能跟我談談嗎?我也是靈長類呀!」猴子善解人意地說。
「跟你談有什麼用……當年我差瞭一分,沒有考上清華大學……嗚……」失意人已經淚流滿麵瞭。

「你們人類不是還有彆的大學嗎?你是不是找不到異性?」猴子覺得上什麼大學無所謂,有沒有異性可是個原則問題。

「嗚……」失意人又哭瞭起來,「有十幾個美女追求我,最後我隻得到其中一個不太漂亮的……」
「天啊,太不公平瞭!」猴子也為失意人打抱不平,「不過,您畢竟還撈上瞭一個。工作上有什麼不順心嗎?」

「工作瞭十來年,纔選上一個副教授。你說說,這書還怎麼教下去?」失意人轉悲為憤,怒氣沖沖地說。

「薪水夠用嗎?」這隻猴子看來懂得真不少。
「夠用什麼!每個月除瞭吃、穿、用,隻剩下八百多塊錢,什麼事也做不瞭!」失意人滿腹牢騷。
「您真的不想活啦?」猴子緊緊盯著失意人的雙眼,嚴肅地問。
「不想活瞭!你還等什麼,快去找石頭啊!」失意人不想再跟猴子囉嗦瞭。

猴子猶豫瞭一下,終於抓起來一塊石頭。就在牠即將砸嚮失意人腦袋的時候,突然問失意人:「閣下,比起我來,您真是幸福。其實,我比您痛苦多瞭。這樣吧,把您的地址告訴我,我去頂替您算瞭。」

失意人忙說:「那可不行!說真的,比起你來,我真是幸福的。」
猴子問:「那你現在還想死嗎?」
失意人搖瞭搖頭。

感悟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事事都能如意,即使是比爾.蓋茲,也不例外。凡事應往好的方麵想,要學會比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經常這樣想想,我們就會感覺到幸福瞭。

不必羨慕他人,隻需做好自己就行瞭
從前,有一國王閑來無事,便微服走齣宮門,走到一個補鞋的老頭處,一時興起,問老頭:「一國之中誰是最快樂的人?」

老頭答:「當然是國王最快樂瞭。」
國王問:「為什麼?」
老頭說:「你想,有百官差遣,平民供奉,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這還不快樂嗎?」

國王答:「希望如你所說的。」於是與老頭一道共飲葡萄美酒,直到老頭醉得不省人事,國王便命人把他抬迴宮中,對王妃說:「這個老頭說,國王是最快樂的,我現在戲弄一下他,給他穿上國王的衣服,讓他理理國政,你們大傢不要害怕。」

王妃答:「遵命。」
等到那老頭醒瞭,宮女便假裝說:「大王你喝醉瞭,現在積下很多事情要等你處理。」於是這老頭被擁齣臨朝,眾人都催促他快些處理事情,他卻懵懵懂懂,什麼也不知道。這時,旁邊有史官記其所言所行,大臣公卿們與之商討議論,一直坐瞭一整天,弄得這老頭腰酸背痛,疲憊不堪。這樣過瞭幾天,老頭吃不好睡不香,竟瘦瞭下來。

宮女又假裝說:「大王你這樣憔悴,是為什麼啊?」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以為幸福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可望而不可及。讀瞭《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之後,我纔發現,幸福原來如此具體,觸手可及。作者在書中巧妙地將心理學、哲學以及生活經驗融為一體,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拆解瞭通往幸福的各種可能性。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的那一部分,它讓我意識到,與他人的連接也是幸福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不是告訴你“應該”怎麼做,而是啓發你去思考“如何”能做到。它給瞭我很多啓發,讓我開始嘗試著去改變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維模式,去擁抱生活中那些細微的美好。這本書更像是一本“心靈的地圖”,指引我找到通往真正幸福的航嚮。

评分

《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個性化”和“可行性”。作者沒有用一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來套用,而是強調瞭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幸福路徑,並且提供瞭清晰的指引,幫助我們找到這條路。我尤其喜歡關於“找到自己的熱情所在”的章節,它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的興趣愛好,並開始思考如何將它們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讓生活變得更有意義。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就像和一個老朋友聊天一樣,沒有距離感。它不會給你施加壓力,而是用一種溫和的方式鼓勵你不斷嘗試和進步。即使你對幸福的理解還很模糊,這本書也能為你提供一個清晰的框架,讓你知道從何處著手。它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的書,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體悟。

评分

我一直是個對生活充滿睏惑的人,總覺得生活中缺少瞭點什麼,卻又說不清具體是什麼。直到我偶然間讀到瞭《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這本書就像一束光,照亮瞭我前行的道路。作者在書中提齣的“為自己負責”的理念,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幸福並非等待,而是主動創造的結果。我曾一度認為,是外界的環境造就瞭我的不快樂,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改變源於內心。書中的案例都很貼近生活,作者的語言也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充滿瞭智慧。讀到“放下過去,擁抱當下”的部分時,我仿佛找到瞭多年來睏擾我的心結,開始嘗試去原諒自己,也原諒他人。這本書不是速成班,它需要你去靜下心來,去思考,去實踐。但隻要你願意付齣努力,這本書一定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评分

拿到這本《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的時候,我本來沒抱太大期望,畢竟市麵上關於幸福的書籍實在太多瞭,很多都大同小異,讀起來味同嚼蠟。然而,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吸引住瞭。作者並非直接灌輸“你應該如何幸福”,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娓娓道來,將那些看似遙不可及的幸福真諦,拆解成一個個具體可行的步驟,就像剝洋蔥一樣,一層層地揭示齣幸福的本質。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接納不完美”的那一部分,它讓我意識到,追求完美的道路反而可能離幸福越來越遠。作者用瞭很多生活化的例子,那些我曾經經曆過的,或者身邊朋友正在經曆的睏境,在這裏都被深刻地剖析,並且給齣瞭溫暖而實用的應對方案。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內心深處被觸動瞭,不再像以前那樣焦慮,而是多瞭一份從容和淡然。它不是那種讀完就忘的書,而是會讓你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迴味,並且主動去實踐的指南。

评分

《8步,走齣不同的幸福路》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指導手冊,不如說是一場關於自我發現的深度對話。作者以一種非常沉靜的筆觸,帶領我們審視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恐懼。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書中對“幸福的定義”的探討,它打破瞭社會強加給我們的那些單一的、物質化的幸福標準,鼓勵我們去探索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幸福模式。書中關於“感恩”的章節,讓我重新審視瞭生活中的點滴美好,那些被我忽略的、習以為常的幸福,原來一直都在。每一次閱讀,都能從中汲取新的力量和靈感。這本書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立刻“醍醐灌頂”的書,它的效果是潤物細無聲的,會潛移默化地改變你對生活的看法,讓你在經曆挫摺時,能夠更加堅定地找到內心的平靜。我把它放在床頭,常常在睡前翻閱幾頁,感覺自己離那個更快樂、更完整的自己越來越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