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ing Fright in Japan
A Journey of Father, Mother and Son by Train
本書是「國傢書寫」三部麯和「父子三部麯」的新旅行方式。父母子三人同行,全程搭火車。四十一天的日本行平均每天要走路五六小時。爸爸行軍,兒子跟班,媽媽不停地當機,斷電和避難,旅趣不同往昔。
從九州的鹿兒島市到北海道的劄幌市,火車全程約2500公裏,父母子的火車旅行總裏程卻約達7500公裏,旅蹤深入日本各地,罕見的日本全方位觀察旅行。
不瞭解日本的人,本書讓您一本通。已經日本通的讀者,更能發現日式資本主義和日本生活風格的清晰座標和脈絡。
閱讀本書,宛如春風拂麵,櫻花盛開又墜落中。
作者簡介
吳祥輝
他是世界觀察傢,也是二十一世紀的吟遊詩人。
他是颱灣之眼,也是颱灣之心。
繼「國傢書寫」三部麯後,「父子三部麯」已經陸續登場。首部麯「陪你走中國」,二部麯「驚恐日本」。
重要作品
1970年代
「拒絕聯考的小子」衝撞颱灣教育體製,贏得「對中學生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
1980年代
「前進」周刊總編輯,創辦「第一綫」「自由颱灣」「民進周刊」,衝撞颱灣威權體製,獲「言論自由貢獻奬」。
2000年代
「國傢書寫」三部麯「芬蘭驚艷」「驚嘆愛爾蘭」「驚喜挪威」(遠流齣版)開創全新的書寫體例和「颱灣識彆」的新視野。「我是被老師教壞的」(圓神齣版)敘述颱灣國民教育的新可能性。
2010年代
「父子三部麯」首部麯「陪你走中國」,2011中文版,2012韓文版。二部麯「驚恐日本」2013中文版。
作者信箱
brianwu211@yahoo.com.tw
作者臉書粉絲團
吳祥輝 Brian Wu
第一部 櫻前綫
序篇 颱北
等待花開的季節
01 福岡市
日本人不知道自己的粗魯
02 熊本市
尋找對日本的適當形容詞
03 鹿兒島市
幼兒溝通法在日本最有效
04 長崎市
神奇的長崎割包
05 由布市
年輕男車長跪著補票
06 下關市
遠見隻是直覺的理想實踐
07 山口市
日本人怎麼學英語都沒用
08 津和野町
旅行中不能承受的風險
09 宮島
觀光聚客力的天守閣
10 廣島市
一個很深奧的兒子
第二部 櫻花盛開
11 四國島
大笑著活下去
12 高知縣
四民平等到八民不平等
13 薩長土肥
以前的人就是打來打去
14 四萬十市
會說優雅和準確的話
15 姬路市
不知道遇上春之嵐
16 岡山市
首相短命的恐懼之邦
17神戶市
地震是日本最深層的傷痛
18大阪市
櫻花美在分不清誰是誰
19京都市
感謝日本
20 關西空港
鐵窗和碩博士多錶示社會脆弱
第三部 櫻花花落
21 奈良市
最美的漢字在日本
22 滋賀縣
自由的力量如此貴重
23 金澤市
哈密瓜一粒幾韆幾萬日幣
24 名古屋市
微醺中有女人拉著
25 岐阜縣
拒絕被舊標準衡量是創造者的特徵
26 靜岡縣
哈歐哈美哈中的總和隻約哈日族半數
27 富士見
神齣鬼沒的富士山
28 甲府市
到處都是重建
29 山梨市
第一次對日本感覺憤怒
30 新宿
每年使用二百三十億雙拋棄式筷子
第四部 再見櫻花
31 東京市
坪效和綜效的終點是窒息
32 長野市
又長又野的長野
33 關東地方
車站是迴傢的地方
34 福島縣
連憲法都勤勉
35 仙颱市
跟仙颱牛舌結仇
36 鞦田縣
花朵就該在艱苦的風中綻放
37 青森縣
耶穌誕生在青森
38 津輕海峽
麵對颱灣 日本一國四製
39 函館市
事實在日本好像無足輕重
40 劄幌市
北海道的四個(馬太)目
《驚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車旅行》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是多維度的,它不僅僅是對日本社會錶象的解構,更是對親子關係和個體在陌生環境下的心理反應的細膩刻畫。我一直以為,親子旅行是充滿溫馨和愛意的,是增進感情的絕佳方式。然而,這本書卻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在旅途中,將父母在麵對突發狀況時的焦慮、不安,以及如何在這種壓力下維係傢庭的完整,描繪得淋灕盡緻。我能感受到那種來自語言障礙、文化隔閡,以及對孩子安全和未來擔憂的巨大壓力,仿佛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帶著沉甸甸的情感。特彆是當孩子在這種環境中逐漸改變,甚至齣現一些令人心疼的行為時,那種作為父母的無力感和自責感,簡直能穿透紙麵,直擊人心。書中對於日本某些公共場所的刻闆印象和潛在風險的揭示,也讓我對“安全”有瞭更深的警惕。那些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察覺的細節,在作者的筆下,卻成瞭引發一係列連鎖反應的導火索。這本書讓我意識到,旅行不僅僅是眼睛看到的風景,更是心靈的曆練,而親子旅行,則更是對父母智慧、耐心和愛的終極考驗。它不是那種讓你讀完就想立刻收拾行囊齣發的書,它更像是一劑強心針,讓你在齣發前,能夠更審慎地思考,更充分地準備。
评分讀完《驚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車旅行》後,我真的被這本書深深地震撼瞭。書中描繪的旅途,與其說是一場旅行,不如說是一場充滿未知和挑戰的生存考驗。作者以一種極其寫實的手法,將日本社會的一些隱秘角落和令人不安的現象展現在讀者麵前,那些平日裏我們在光鮮亮麗的旅遊宣傳中看不到的另一麵,在此刻被無情地揭開。從一開始對異國文化的好奇與憧憬,到逐步陷入睏境的無助與恐懼,整個過程的轉摺是如此自然而又令人心驚。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當地居民對待“外來者”的態度描寫,那種微妙的疏離感,甚至有時會演變成一種近乎敵意的排斥,讓我在閱讀時也感到窒息。還有那些令人費解的社會規則,以及在這些規則下,孩子所遭受的無形壓力,都讓我對“教育”和“成長”這兩個概念産生瞭全新的思考。這本書不迴避現實的殘酷,反而以一種近乎冷酷的筆觸,將血淋淋的真相呈現齣來,讓人在閱讀後久久無法平靜。它不是一本輕鬆的旅行讀物,它更像是一次關於人性、文化碰撞和個體生存的深刻剖析,讀完之後,你會對日本,對旅行,甚至對“安全”這兩個字,産生截然不同的理解。
评分不得不說,《驚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車旅行》這本書,是一次極其大膽且深刻的反思。作者以一種近乎自虐的姿態,將一場原本可能充滿美好迴憶的日本親子之旅,描繪成瞭一場在未知中步步驚心的冒險。我尤其被書中對日本社會某些“潛規則”和“非主流”人群的描繪所吸引。那些隱藏在光鮮亮麗錶麵之下的,或是被主流社會所忽視的群體,在作者的筆下,展現齣瞭令人不寒而栗的真實。從火車上的陌生人,到旅館裏的古怪房東,再到街頭巷尾的眼神,每一個細節都被放大,每一個瞬間都充滿瞭不確定性。這種持續的心理壓力,讓我在閱讀時也感到坐立不安。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是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努力保護孩子,並讓他們保持對世界的某種“正常”認知的。這種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混亂中維係秩序的努力,是這本書最動人的部分之一。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文明”與“野蠻”、“秩序”與“混亂”的界限,以及當這些界限變得模糊時,我們所麵臨的挑戰。這本書不是一本簡單的遊記,它更像是一部社會學的深度觀察報告,充滿瞭哲學性的思考,讓人在掩捲之後,久久不能釋懷。
评分在我看來,《驚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車旅行》這本書,更像是一場關於“生存”的另類教程。它不是關於如何享受旅途,而是關於如何在充滿未知和潛在危險的環境中,保護自己和傢人。作者以一種近乎赤裸的坦誠,記錄瞭他們在日本火車旅行中所遭遇的種種睏境和令人心驚的經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對日本社會某些隱蔽的排外情緒和難以捉摸的規則的刻畫,那種無形的壓力,比任何直接的威脅都更讓人感到窒息。同時,這本書也深刻地揭示瞭親子旅行在極端環境下的脆弱性。當父母不再是無所不能的守護者,當孩子不得不麵對一些超乎其年齡的睏境時,那種內心的掙紮和痛苦,被作者描繪得觸目驚心。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些漆黑的火車車廂裏,在那些陌生的城市街道上,他們所承受的巨大心理壓力。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安全”的定義,以及在異國他鄉,保持警惕和獨立思考的重要性。它不是一本讓你放鬆的書,它是一本讓你在閱讀後,對世界充滿更深刻的認識,並對未來的旅行,産生更審慎態度的書。
评分《驚恐日本:父母子的日本全火車旅行》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讀到的最令人不安,也最有啓發性的一本書。它徹底顛覆瞭我對日本旅行的固有印象。我原以為,日本是一個秩序井然、充滿禮儀的國傢,但這本書卻嚮我展示瞭其背後隱藏的復雜和有時甚至令人恐懼的一麵。書中對於一些文化差異的描寫,與其說是差異,不如說是難以逾越的鴻溝,這種鴻溝帶來的疏離感和不安全感,被作者描繪得入木三分。尤其是在旅途中,當父母的保護傘似乎越來越難以抵擋外界的風雨時,那種對孩子的深深擔憂,以及在無助中産生的焦慮,讓我感同身受。我甚至能在字裏行間感受到那種微弱的求救信號,那種在異國他鄉,孤立無援的絕望。而作者並沒有迴避這些負麵情緒,反而將其放大,讓讀者能夠真切地體會到。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在看似美好的旅遊體驗背後,是否存在著我們尚未瞭解的,或者是不願意去瞭解的真相?它不僅僅是對日本社會的質疑,更是對旅遊本身的一種反思,促使我在未來的旅行中,更加警醒,更加理性,更加深入地去理解一個地方的真實麵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