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戶外經常可以見到小巧可愛的瓢蟲在花草叢間穿梭的身影,但您知道體長不到1公分的瓢蟲,不僅是農夫的救星,還是蚜蟲殺手嗎?當瓢蟲一遇到危險時,除瞭會將身體蜷縮起來裝死,有時還會分泌一種具有刺激性及臭味的黃色液體來驅逐敵人,透過本書的介紹,讓你清楚掌握模樣可愛的瓢蟲有哪些趣味的生態行為。
◎完整收錄164種瓢蟲
收錄颱灣常見、稀有種瓢蟲,包含1個新種和4個颱灣新記錄種,詳細的形態特徵、生活史、習性介紹,是您認識瓢蟲的最佳工具書。
◎「相似種比較」及「變異個體」一覽錶
瓢蟲斑紋多變、不僅同種瓢蟲有多種變化外,有時不同種又有相近斑紋,透過本書的圖片比較,讓您輕鬆辨彆其差異。
◎搭配850幅精美清晰生態照
透過專業的微距攝影,將難以用肉眼辨識的瓢蟲外形特徵一一呈現在您眼前。
本書特色:
1. 完整收錄颱灣164種瓢蟲。
2. 配閤清晰生態照,協助讀者清楚辨識各種瓢蟲。
3. 目前市麵上唯一一本瓢蟲圖鑑。
作者簡介
林義祥(嘎嘎)
1950年齣生於嘉義縣水上鄉,曾緻力於兒童美術教育32年,並舉辦颱北水墨畫個展兩次,喜愛陶藝、攝影,2001年架設嘎嘎昆蟲網(驚奇山行)至今已收藏八韆多種昆蟲,為國內最大的昆蟲資料庫網站,夢想拍攝更多生動的照片,並透過文字書寫、網路及書本呈現,讓更多的人喜愛昆蟲,贊美生命與自然。
虞國躍
浙江慈溪人,昆蟲學博士,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主要從事鞘翅目瓢蟲科的分類及利用研究,已發錶100餘種新種,齣版《颱灣瓢蟲彩色圖鑑》、《瓢蟲、瓢蟲》、《中國瓢蟲亞科圖誌》、《螺鏇粉虱及其天敵昆蟲》等論著,和《賞玩蟲》、《尋蟲記》、《中國蝴蝶觀賞手冊》等科普書籍,對昆蟲攝影具有濃厚的興趣。
作者序
如何使用本書
瓢蟲亞科
龜紋瓢蟲 / 黃寶盤瓢蟲 / 六條瓢蟲 / 團聚麗瓢蟲 / 楔斑溜瓢蟲 / 六條中齒瓢蟲 / 灰帶黃裸瓢蟲 / 華裸瓢蟲 / 四條褐瓢蟲 / 枝斑裸瓢蟲 / 四斑裸瓢蟲 / 颱灣裸瓢蟲 / 十四星裸瓢蟲 / 細紋裸瓢蟲 / 日本麗瓢蟲十斑奇瓢蟲 / 赤星瓢蟲 / 錨紋瓢蟲 / 紅紋瓢蟲 / 周緣盤瓢蟲 / 九斑盤瓢蟲 / 黃緣盤瓢蟲 / 九星瓢蟲 / 八斑盤瓢蟲 / 四斑黃盤瓢蟲 / 紅星盤瓢蟲 / 黃星盤瓢蟲 / 紅胸黑瓢蟲 / 梯斑巧瓢蟲 / 六星瓢蟲 / 黃緣巧瓢蟲 / 高砂巧瓢蟲 / 波紋瓢蟲 / 七星瓢蟲 / 異色瓢蟲 / 隱斑瓢蟲 / 點條和瓢蟲 / 八條瓢蟲 / 星點褐瓢蟲 / 小十三星瓢蟲 / 橙瓢蟲 / 黑胸兼食瓢蟲 / 颱灣兼食瓢蟲 / 十斑大瓢蟲 / 大十三星瓢蟲 / 大龜紋瓢蟲 / 二十星菌瓢蟲 / 梵文菌瓢蟲 / 颱灣菌瓢蟲 / 白條菌瓢蟲 / 黃瓢蟲 / 陝西素菌瓢蟲 / 橫帶新紅瓢蟲
盔唇瓢蟲亞科
阿裏山唇瓢蟲 / 颱灣唇瓢蟲 / 寬紋縱條瓢蟲 / 長縱條瓢蟲 / 長崎寡節瓢蟲 / 黑背寡節瓢蟲 / 六星廣盾瓢蟲 / 四斑廣盾瓢蟲 / 五斑廣盾瓢蟲
食植瓢蟲亞科
蘭嶼茄十二星瓢蟲 / 齒葉裂臀瓢蟲 / 茄十二星瓢蟲 / 馬鈴薯瓢蟲 / 半帶裂臀瓢蟲 / 茄二十八星瓢蟲 / 阿裏山崎齒瓢蟲 / 咬人貓黑斑瓢蟲 / 大豆瓢蟲 / 瓜黑斑瓢蟲 / 中華食植瓢蟲 / 十一斑食植瓢蟲 / 直管食植瓢蟲 / 雙葉食植瓢蟲 / 清境食植瓢蟲 / 杜虹十星瓢蟲 / 十點食植瓢蟲 / 颱灣食植瓢蟲 / 長管食植瓢蟲 / 景星食植瓢蟲 / 苧麻十星瓢蟲 / 大食植瓢蟲 / 小陽食植瓢蟲 / 十二星食植瓢蟲 / 巴陵食植瓢蟲 / 八仙黑斑瓢蟲
小毛瓢蟲亞科
黑囊食□瓢蟲 / 羅氏食□瓢蟲 / 束管食□瓢蟲 / 細長食□瓢蟲 / 棕色方瓢蟲 / 雙斑方瓢蟲 / 獨斑方瓢蟲 / 張氏方瓢蟲 / 片方瓢蟲 / 枝斑方瓢蟲 / 太田方瓢蟲 / 大方瓢蟲 / 鞍馬山方瓢蟲 / 裏氏方瓢蟲 / 颱南方瓢蟲 / 黑方突毛瓢蟲 / 圓斑方瓢蟲 / 弧斑方瓢蟲 / 五斑方瓢蟲 / 二岐小毛瓢蟲 / 雲小毛瓢蟲 / 鄉捨小毛瓢蟲 / 梵淨小瓢蟲 / 蓋端小瓢蟲 / 高砂小瓢蟲 / 鳩間小瓢蟲 / 內囊小瓢蟲 / 箭端小瓢蟲 / 彎葉小瓢蟲 / 銹色小瓢蟲 / 中黑小瓢蟲 / 龐氏小瓢蟲 / 卵斑小瓢蟲 / 束小瓢蟲 / 扁葉小瓢蟲 / 雙鏇小瓢蟲 / 後斑小瓢蟲 / 獅色小瓢蟲 / 四斑小瓢蟲 / 阿裏山擬小瓢蟲 / 立擬小瓢蟲 / 棕色毛瓢蟲 / 黑襟毛瓢蟲 / 黑翅斧瓢蟲 / 雙鱗彎葉毛瓢蟲 / 中斑彎葉毛瓢蟲 / 褐縫基瓢蟲 / 孟氏隱唇瓢蟲 / 窄背隱勢瓢蟲 / 颱灣隱勢瓢蟲 / 黑澤隱勢瓢蟲 / 臀斑隱勢瓢蟲 / 太田隱勢瓢蟲 / 變斑隱勢瓢蟲 / 粗囊隱勢瓢蟲 / 四斑隱脛瓢蟲 / 雙斑隱脛瓢蟲 / 颱灣三色花瓢蟲
紅瓢蟲亞科
澳洲瓢蟲 / 颱灣紅瓢蟲 / 六斑紅瓢蟲 / 小紅瓢蟲 / 斜角粒眼瓢蟲
小艷瓢蟲亞科
褐色唇展瓢蟲 / 奇特長唇瓢蟲 / 附肢長唇瓢蟲 / 阿裏山長唇瓢蟲 / 刀角瓢蟲 / 鏟角瓢蟲 / 麗艷瓢蟲 / 褐背艷瓢蟲 / 四星艷瓢蟲 / 颱灣艷瓢蟲 / 黃環艷瓢蟲 / 颱毛艷瓢蟲 / 九斑尼艷瓢蟲
中名索引
學名索引
作者序
在過去,筆者對於攝影題材可說是無所不拍,曾經花瞭五年時間拍攝4000多張以小市民為題的幻燈片,有瞭數位相機後,不僅迷上拍鳥,也拍風景、人像、植物和昆蟲,由於儲存卡可以重復使用的特性,讓照片迅速纍積瞭龐大數量,因而覺得有必要選擇題材方嚮,於是一頭鑽進昆蟲的世界,學習認識昆蟲、生活史、行為和鑑定等基本功課。
昆蟲有大有小,鍬形蟲、蝴蝶、蜻蜓因體型較大而最受歡迎,一般玩攝影的人喜歡追逐稀有又漂亮的物種,但筆者卻反其道而行,反而喜歡蚊、蠅、螞蟻和瓢蟲等微小的昆蟲。或許是受限於器材的關係,對於拍攝3mm以下小昆蟲的人並不多,通常在網路看到的照片品質也不是很好,於是筆者決定把微距攝影作為努力的目標,而瓢蟲是所有小昆蟲中最美麗的,不論顔色、斑紋,甚至連動作也十分可愛,然而瓢蟲身體似一個半圓球體,在陽光或閃光燈下會顯現黑色影子,並不是很美觀,因此為瞭消除黑影,筆者嘗試多種閃光燈及外接燈光輔助。拍攝過程中,遇到有些瓢蟲爬行速度很快,或是生性較為敏感容易裝死掉落地下,因此有不少拍攝技巧及問題要去剋服,也使得在筆者心中燃起一股「越是難拍的昆蟲越有興趣」的心願。
2010年在網路上認識虞國躍博士,他答應幫筆者鑑定瓢蟲,去年在中國齣版颱灣瓢蟲圖鑑,除瞭筆者提供的100種生態照片,外加上友人贊助的4種和虞博士提供的60種,總共匯集164種瓢蟲。虞博士的書付梓後也讓筆者興奮不已,因為藉由這本書,讓更多人瞭解颱灣瓢蟲的狀況。
颱灣瓢蟲有236種之多,目前還有一半筆者尚未見過,有些則是拍攝到但等待鑑定,有些則是遇到體型太小,未將細節拍攝清楚導緻不容易鑑定,希望未來能把這些瓢蟲的生態照片都以更清晰的畫麵呈現,以讓我們看到颱灣物種的多樣性和瓢蟲的美麗。
2012年筆者推薦中國齣版的颱灣瓢蟲圖鑑給晨星的裕苗小姐,很快有瞭好消息,齣版社願意以較多的內容和版麵發行,並要筆者撰寫一些觀察的心得和提供更多的照片,接下這個任務後,筆者整整半年不敢再碰觸嘎嘎昆蟲網而專心在這本書上,以閉關的心情再把過去十幾年所拍的照片又看一遍,並把一些遺漏的照片和有趣的行為挑齣來重新編輯排版,並規劃近似種比較以讓讀者容易閱讀,相信對於喜愛生態攝影的人來說也極具參考價值。
很榮幸能和虞博士閤作齣書,並感謝陳敬富、陳榮章、張文良、餘素芳、竹子、may提供共7張生態照片,感謝徐瑞娥、洪誌仲、陳文錫、Sky等人協助提供瓢蟲的訊息,更要感謝筆者的太太和孩子曾多次陪伴尋找瓢蟲,一切因緣聚會本書纔得以完整呈現,謝謝大傢。
最近天氣變好瞭,週末帶小朋友到戶外走走,我們傢小小的自然觀察傢,對於葉片上的小生物特別有興趣。他常常指著花叢、草叢說:「媽媽,那是什麼?」「那是什麼蟲蟲?」這陣子,我們傢為瞭「蟲蟲」這件事,真的上演瞭不少「小小偵探」的戲碼。他總是興奮地想知道,那些爬呀爬、飛呀飛的小生命,到底是什麼名字?牠們平常都在做些什麼?有沒有什麼特別的習性?尤其是那些身上有漂亮斑點的小傢夥,他總是讚嘆不已,叫牠們「七星小寶貝」,或是「點點飛」。我常常隻能憑著印象,大概說一下,但有時候真的也說不齣個所以然。有時候,就算他拍瞭照片,我上網查,五花八門的資料,實在是讓人眼花撩亂,而且許多描述都太學術化瞭,小朋友根本聽不懂,我也沒辦法完整地解讀。所以,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深入淺齣,讓我和孩子都能輕鬆認識這些小生物的書。最好是圖文並茂,而且能夠涵蓋颱灣常見的種類,這樣我們的「蟲蟲探險」纔能更有係統、更有趣。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親子共讀的寶藏,讓孩子對大自然的好奇心,得到最棒的迴饋。
评分我一直對颱灣的生態環境充滿瞭好奇,尤其是那些經常齣現在我們生活周遭,卻又容易被忽略的小生物。我特別著迷於那些身上有鮮豔色彩和獨特斑點的昆蟲,牠們就像是大自然精心繪製的藝術品。有時候,在公園的樹上,或是傢裡的盆栽裡,我都能發現這些小生命的身影。牠們有的靜靜地待著,有的忙碌地移動,每一個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生命故事。然而,當我想進一步瞭解牠們的時候,卻發現資訊的取得並不容易。網路上的資料雖然多,但往往過於專業,或是缺乏係統性,很難讓我這個門外漢快速入門。我常常會望著牠們,卻不知道牠們的名字,更不用說牠們的習性、食性,或是對生態鏈的貢獻瞭。我非常期待能有一本,能夠係統性地介紹颱灣常見的、帶有美麗斑點的這些昆蟲的圖鑑。我希望這本書的編排能夠清晰明瞭,圖片能夠真實呈現牠們的樣貌,並且附帶簡潔扼要的文字說明,讓我能夠快速辨識牠們,並且對牠們有初步的認識。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探索颱灣微觀世界的最佳嚮導。
评分我一直覺得,我們這片土地上,藏著許多被我們忽略的美。尤其是在這個科技發達、大傢每天都盯著螢幕的時代,更需要一些能夠讓我們暫時放下手機,抬頭看看周遭的引導。我對植物很有興趣,常常在陽颱種些花草,但有時候,葉片上或是花朵間,會齣現一些小小的訪客,牠們有的在啃食葉片,有的在花蜜中穿梭,有的則安靜地停在枝頭。我總是好奇牠們是什麼,牠們又是從哪裡來的。尤其是那些身上有圓形、橢圓形、甚至是方形斑點的,更讓我著迷。我曾經試著用手機拍照,然後在網路上搜尋,但常常發現,要找到精確的資訊,並不容易。有時候,同一種生物,可能因為不同的成長階段,或是不同的亞種,而有細微的差異,這讓我有點睏惑。我希望有一本專業的圖鑑,能夠清晰地展示各種生物的細節,並且清楚地區分牠們的特徵。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導遊,帶領我認識這些生活在我們身邊的,卻又如此陌生的朋友們。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我能夠更自在地辨識牠們,並且學習如何與牠們和平共處,甚至欣賞牠們獨特的生命力。
评分說真的,以前我對昆蟲的認識,大概就停留在課本裡的蝴蝶、蜻蜓,還有一些在田裡看到的蚱蜢、獨步。對我這種都市小孩來說,蟲子大概就是「有點噁心」或「會飛」的代名詞。直到有一次,我陪姪女去她傢後院玩,她突然指著一片葉子,興奮地大叫:「你看!紅色的耶!上麵有好多黑點點!」我湊過去一看,纔發現是一隻小小的、亮紅色的甲蟲,身上點綴著好幾個黑點。當下我纔驚覺,原來身邊的這些小生物,都擁有這麼豐富的色彩和圖案。隻是,我根本不知道牠叫什麼名字,牠為什麼是紅色的,那些黑點又有什麼意義?從那之後,我對這些「小東西」突然產生瞭興趣。我開始留意路邊的樹叢、花圃,甚至傢裡的盆栽,希望能再多發現幾隻。但問題來瞭,我連牠們的基本資訊都不知道,更別說深入瞭解牠們的生活習性瞭。有時候在網路上看到一些照片,會覺得「哇,好可愛!」,但除此之外,就沒有更多瞭。我渴望有一本書,能夠帶我入門,讓我認識颱灣比較常見的這些小傢夥,瞭解牠們的特徵,知道牠們喜歡在哪裡齣現,還有一些關於牠們的小故事。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圖鑑,更能讓我對身邊的自然世界,有更深的連結。
评分身為一個熱愛戶外活動的傢長,我經常帶孩子到各地露營、爬山。在這些旅途中,孩子們最喜歡的,往往不是壯闊的山景,而是藏在草叢中的小生命。他們總是像個小雷達一樣,精準地捕捉到那些一閃而過的色彩。尤其是那些身上有斑點的小蟲子,對他們來說,就像是童話故事裡走齣來的角色。有時候,我們會看到紅色的、黑色的、黃色的,上麵點綴著各種大小、形狀的斑點。孩子們會迫不及待地問:「這是什麼?」「牠會飛嗎?」「牠會咬人嗎?」這些問題,常常讓我感到有些力不從心。雖然我希望培養孩子的觀察力,但如果連我都無法提供正確的資訊,那又該如何引導呢?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夠清楚呈現颱灣常見的這些「點點」小生物的圖鑑。我希望這本書的圖片要夠清晰,能夠讓孩子辨識牠們的細節。而且,文字說明要簡單易懂,能夠讓孩子理解牠們的生活習性,知道牠們對環境有什麼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們親子探險的得力助手,讓每一次的戶外體驗,都充滿驚喜和知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