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器皿散步

京都器皿散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原文作者: SAWADA MIKAKO
圖書標籤:
  • 京都
  • 器皿
  • 日本文化
  • 傳統工藝
  • 生活美學
  • 旅行
  • 散步
  • 設計
  • 手工藝
  • 器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器皿就是飯菜衣裝。」
這是京都人的信仰!
沒有美盞拙器,
就品不齣茶香飯味,
竟如赤身裸體般不自在啊!
京都之美,
無器皿不足以滿足!

  遊京都的另一種選擇:進入大小陶巷皿弄,賞玩古今器皿之美

  即便在傢也能品齣樂趣:漫遊紙上美景美物,浸淫在職人訴說的生活講究中

  ★品味日本精緻文化之旅!領略400年的樂茶碗曆史,輕鬆瞭解各種器皿,甚至價位!

  ★精選京都90間獨樹一格的器皿名店,從古至今、世界各國及日本特色器皿盡入眼簾。

  ★附錄詳實易懂的「京都器皿散步地圖」,古都巷弄任你遊走,深入體驗。

一場器皿引領的超時空旅程,讓你忘卻時間,沉醉於生活美學的心靈饗宴

  京都人說:「器皿就是飯菜衣裝。」不僅料理做得美味,更堅持擺盤好看,所以造就瞭世界公認的器皿之「京都」。本書收錄90間裝潢講究,擺設商品各具特色的器皿名店,有令人屏息的大師經典作品、會心一笑的玩心之作、新銳作傢錶現手法的創意秀、北歐的簡約設計風、非洲綫條天真的艷麗陶盤……光是看書就讓人感覺舒心。

經常前往充電,自詡為老京都的人,更要知道這些基本常識:

  1.器皿的簡略曆史與名傢大師

  2.陶瓷器皿素材與用釉、器皿造型與裝飾、器皿的使用與保養

  3.京都各大古董市集的時間與地點

  4.茶道禮儀與正確步驟動作

  5.京都經典必訪的器皿博物館

  按圖索驥實際走進京都這個美學現場,能教你更深刻體會京都人的生活趣味。

作者簡介

澤田眉香子 Sawada Mikako

  編輯兼作者,也是日本陶瓷協會會員。1966年生於大阪。京都市立銅駝美術工藝高中西畫係,關西大學社會學院畢業。曾於京阪神L Magazine公司擔任雜誌《Meets Regional》《L Magazine》總編,目前為自由作傢。以京都為據點,廣泛尋訪傳統至當代,工藝至藝術的文化,並加以介紹。著作有《逛京都》,編輯作品有《京都常識入門》。

譯者簡介

博偉晨

  兼職譯者,作品有《一流編劇都著迷的奇幻事典:110個創意源頭大公開》。

好的,以下是一本虛構的、與《京都器皿散步》內容無關的圖書簡介,字數約為1500字。 --- 圖書名稱:《古蜀文明的密碼:三星堆的未解之謎與世界影響》 作者:李明軒 齣版社:華夏文博齣版社 內容簡介: 《古蜀文明的密碼:三星堆的未解之謎與世界影響》是一部深入探索中國西南地區神秘古國——古蜀文明的學術專著。本書超越瞭傳統考古報告的敘述範式,旨在從曆史、文化、藝術和全球視野等多個維度,全麵解構三星堆遺址所揭示的那個失落的輝煌時代。 本書的敘述脈絡清晰,結構嚴謹,分為“序章:巴蜀風雲與文明的曙光”、“第一部分:神秘的王國——三星堆的物質呈現”、“第二部分:神祇與王權——古蜀的宇宙觀與社會結構”、“第三部分:技術與藝術的巔峰——青銅鑄造的奧秘”、“第四部分:文明的對話——三星堆與世界範圍內的比較研究”以及“終章:巴蜀的記憶與未來的探尋”六個主要部分,輔以詳盡的圖版和數據支持。 序章:巴蜀風雲與文明的曙光 開篇部分,作者首先為讀者勾勒瞭四川盆地的地理環境與史前文明的興起背景。在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宏大敘事中,巴蜀之地常被視為相對獨立的文化單元。然而,三星堆遺址的橫空齣世,徹底顛覆瞭以往對長江上遊文明獨立發展的認知。作者詳細梳理瞭三星堆遺址的發現曆程,從最初的偶然發掘到後續的係統勘探,重點分析瞭圍繞其年代測定和文化歸屬的早期爭議,為後續的深入探討奠定瞭堅實的史學基礎。 第一部分:神秘的王國——三星堆的物質呈現 這一部分是全書的基石,側重於對三星堆齣土文物進行的細緻分類與描述。作者避免瞭單純的文物羅列,而是將考古學發現與社會史、物質文化研究相結閤。 重點剖析瞭三大類標誌性齣土物:青銅器群、玉石器群與黃金器群。 在青銅器方麵,書中詳盡對比瞭三星堆與中原地區(如殷墟)青銅器的形製、紋飾和鑄造工藝的異同。特彆指齣,三星堆的“神樹”、“頂尊跪人像”和“大立人像”,其造型之奇特、體量之巨大,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也屬罕見。作者深入探討瞭這些器物的功能性——它們是祭祀的工具、王權的象徵,還是溝通天地的媒介? 玉石器方麵,書中聚焦於圭、璋、琮等禮器,以及那些造型怪異的玉戈和玉刀。這些玉器往往采用産自昆侖山脈或更遙遠地區的玉料,揭示瞭古蜀王國強大的資源整閤能力和廣闊的貿易網絡。 第二部分:神祇與王權——古蜀的宇宙觀與社會結構 如果說第一部分是“物”,那麼第二部分則是“人”與“神”。作者試圖通過物質遺存,重構古蜀人的精神世界和政治形態。 本書提齣瞭一個核心觀點:三星堆文明是一種高度集中的神權主導型王國。王權與神權之間形成瞭緊密的共生關係。通過對祭祀坑中大量文物集中性破壞(如焚燒、砸毀)的處理方式分析,作者推測這可能是一種周期性的、有組織的獻祭儀式,用以維持社會秩序和君主的統治閤法性。 書中還對“麵具”的解讀投入瞭大量筆墨。那些誇張、獸化或人獸閤體的大型金麵罩和青銅麵具,被認為是古蜀王族用於儀式性錶演的媒介,用以體現神靈的力量,並實現對民眾的心理震懾。作者參考瞭民族學資料,對這些麵具所代錶的圖騰崇拜、祖先崇拜進行瞭跨學科的推論。 第三部分:技術與藝術的巔峰——青銅鑄造的奧秘 三星堆青銅器的鑄造技術,特彆是其“多範澆鑄法”和焊接口的精妙處理,代錶瞭當時世界青銅冶煉的頂尖水平。本書詳細解析瞭這些技術在當時社會背景下的價值。 作者指齣,三星堆的青銅器並非簡單地模仿中原技術,而是發展齣瞭一套獨立的技術體係,特彆是在閤金配比和造型復雜性上,有著顯著的創新。例如,對金杖上細微的紋飾處理,需要極高的模具製作精度。本書通過圖錶分析,探討瞭古蜀工匠如何掌握瞭復雜的冶金化學反應,以及這種技術壟斷如何轉化為王權的物質基礎。 第四部分:文明的對話——三星堆與世界範圍內的比較研究 這是本書最具學術前瞻性的部分。作者將三星堆置於全球古代文明的坐標係中進行對比。 書中重點比較瞭三星堆與以下文明的相似性與差異性: 1. 美索不達米亞(兩河流域)的城邦神廟建築風格: 比較瞭祭祀中心的布局。 2. 古埃及的法老王權與神聖化: 對比瞭“神化君主”的構建模式。 3. 中美洲瑪雅文明的宗教儀式與天文信仰: 尤其關注兩者在對“眼睛”元素(三星堆的眼睛崇拜與瑪雅的羽蛇神)的強調上。 通過這些比較,作者力圖證明,三星堆並非孤立存在,而是與歐亞大陸乃至美洲的古代文明在人類共通的哲學思考和技術探索上,存在著某種程度的“平行發展”或“遠距離的文化迴響”。本書強調,三星堆的獨特之處在於其強烈的地域性和不可復製的想象力。 終章:巴蜀的記憶與未來的探尋 在終章部分,作者迴顧瞭三星堆文明在公元前1200年左右的突然衰落(或轉型)之謎,探討瞭氣候變化、內部衝突或外部勢力乾預等假說。 本書最後強調,三星堆不僅僅是考古學上的一個重要發現,它更是我們理解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關鍵鑰匙。它提醒我們,在探尋中華文明的主乾道時,絕不能忽視這些光芒四射的、充滿獨特生命力的“支流”。未來的發掘和研究工作,將繼續解開更多關於古蜀王國的深層密碼,並最終豐富我們對“古代世界”的整體認知。 《古蜀文明的密碼》是獻給所有對古代曆史、神秘文化、藝術考古和跨文化交流感興趣的讀者的深度力作,它以嚴謹的學術態度和引人入勝的敘事風格,引領讀者走進那片被時間遺忘的青銅王國。 ---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前言 2 京都 器皿散步道

7 1 獨具慧眼的店鋪 發現新銳創作
8  Sophora
10 六六堂
12 手仕事雜貨屋 風土
14 器皿屋 花音
16 草星
18 SferaShop
20 Gallery 直嚮
22 酒器Toyoda
24 Second Spice
26 Gallery 西川
27 Gallery KACCO
專欄 28 「賞玩器皿」的世界

31 2 日常生活的好夥伴 探求老器皿
32 Pro Antiques COM
34 鐵齋堂
36 手邊古董 幾一裏
38 器皿 阿閑堂
40 古董 畫餅洞
42 Antique Belle
43 Konguri
專欄 44 對老器皿的愛與欣賞
專欄 46 往古董市場齣發!難得一見的老東西

49 3 生活靈感的泉源 世界器皿與生活雜貨
生活用具 50 TORYBAZAR
52 惠文社 生活館
54 Tascatasorte
55 碌
56 kitone
57 Angers 河原町店
北歐 58 B-GeneRATEd 麩屋町店
60 MAISEMA FUYA
62 Cafe Bibliotic Hello!
63 Soil
民族風 64 Granpie 丁子屋
66 芽亞裏 三□店
專欄 68 在生活雜貨店裏重獲矚目的「民藝」,是什麼玩意兒?

69 4 做個器皿生活傢 器皿與美食的對話
使用美麗器皿的咖啡廳&餐館
70 素夢子古茶傢
72 遊形Salon de The'
73 OKU
74 禦室佐野和
75 高橋
76 和心泉
78 枝魯枝魯一品
器皿基本知識
80 器皿基礎入門
82 瞭解器皿設計
84 燒陶以外的器皿
86 器皿的使用與保養
88 入門級器皿釋疑
專欄 90 賞玩器皿的門檻很高嗎?提升生活品味非難事
專欄 92 茶道示範:體驗用心以茶待客的藝術
專欄 94 京都器皿美術館散步

97 附錄 京都器皿散步分區地圖
110 索引

圖書序言

前言
京都 器皿散步道

  京都街道如棋盤格般井然有序。

  東西南北,縱橫交錯,隨意行於其中,是逛京都的趣味所在。

  若是在這個街道上描繪齣器皿散步地圖,會是怎樣的光景呢?

  以器皿曆史為縱軸的話,橫軸就是移動腳步瞭。你覺得呢?

  從古董店裏曆史悠久的古物,到新銳陶藝傢的作品,日本古今的器皿都匯集在京都大街上。而且,在「都」這個稱號的加持下,更吸引瞭日本全國,甚至全世界的繽紛作品齊聚一堂。工匠們透過復製名作,反而創造齣全新的藝術品,在京都不斷激盪齣更多的錶現手法。而且在京都馳名遐邇的茶與料理文化下,對於器皿的熱情也持續燃燒著,可謂「器皿之都」。

  本書中,作為首創「器皿散步」一詞者,將化身為貼心嚮導,為大傢介紹嚴選齣的精采名店。

  打算用名傢作品妝點菜餚的人,請以「橫軸」為重點。

  若想探索器皿悠久曆史的人,就請全心投入「縱軸」。

  在京都,你可以欣賞到四百年的樂茶碗曆史,也能輕鬆買到非洲陶盤。

  誇張地說,京都器皿散步,就有如一場超時空之旅。

  這趟旅程的起點與終點,盡收於手中小小的器皿中。

  對於日本人匠心獨具投注全部的技能,用於追求日常飲食所用器皿之美,在這次旅途中,不知凡幾都讓我看得目瞪口呆、驚嘆連連。

  如果你也想要見識一下這份感動,請來京都,開啓沒有終點的「器皿散步」。

圖書試讀

PART 1 獨具慧眼的店鋪 發現新銳創作
使用名傢的作品,總令人有些緊張,
或許是因為齣自哪位名傢「大作」這樣的意識作祟吧。
使用名傢作品的樂趣,就在於藉由使用,發掘創作者的手藝與眼光。
對器皿投注熱情的店傢,作為傳遞者將協助你挖掘更為豐富的心靈對話。

充滿時尚美的器皿精品空間
Sophora【禦所南】

店麵格局乍看之下像是百貨專櫃,與器皿搭不上邊,但店中的器皿確實展現齣實用、美觀的技法,凸顯優雅的色調與造型。常駐商品數量充實,但內容豐富的展覽更是值得一提。每2~4週便會挪齣半個店麵舉辦作傢個展或專題展,讓更多的人有機會與作傢接觸。展齣的內容有六成是新銳作傢。店裏以陶瓷器皿為主外,而玻璃、漆器、金屬、編織品等種類一應俱全。無論何時,都能在此見到店傢推薦的名傢最新作品。

@器皿圖
1 吳須飯碗/加藤美樹(京都)
以一珍(p.83)筆法在寶藍彩釉中勾勒齣立體白綫,同時取悅視覺與觸覺的細緻圖樣。ψ12.5cm/3990日圓

2 盃/田中美佐(京都)
以獨到技巧將錶麵粗糙的毛玻璃質感陶瓷,與半透明玻璃上下接閤而成。雙重材料有著新奇的觸感。高6cm/9450日圓

3 隨意杯/瀨津純司(京都)
大理石般的花紋來自於作傢原創手法「彩墨自流」。每個作品都獨一無二,展現偶然與精密融閤的神祕美感。光用眼睛看就令人心曠神怡。高8cm/3360日圓

4 斜口杯(片口)․圓杯/杉江智(京都)
以高透明度的無鉛水晶玻璃吹製而成。斜口杯的有機形狀與作傢獨創的棣棠花色,最是迷人。深綠色的圓杯尤其渾厚,給人陶瓷的質感。斜口杯:ψ14cm/4725日圓,圓杯:ψ12cm/4200日圓

5 戒指壺、春之C&S/高橋生華(歧阜)
這位女性作傢的註冊商標,正是有如細緻雕塑品般的造型美學。以鑄模法(p.89)鑄造的縴薄茶杯,以及由花瓣拼貼而成的藝術戒指壺。當擺飾也十分美觀。杯:ψ6cm․杯盤:ψ11cm/5200日圓,戒指壺:ψ7.5cm/8200日圓

@商店資訊
Sophora MAP6 P.104
地址 京都市中京區二條通寺町東入ル榎木町77-1延壽堂1F
電話 075-211-5552 http://www.sophora.jp
營業時間 10:00~18:30 週四公休
交通方式 市公車「京都市役所前」站下,步行1分鍾
作傢 高橋亞希(陶藝․京都)、久保裕子(玻璃․富山)、和田純子(玻璃․石川)、鎌田剋慈(漆器․石川)
特點 每年舉辦10次以上新作傢專題展/接受信用卡
---------------------------------------------------------------------------------------------

在窯燒聖地清水良遇器皿的傳統與現代
六六堂【清水】

從1875年起,這傢老店就在燒陶店林立的清水,迄今屹立不搖。從傳統的樂燒到現代作傢的作品,擇善固執的盡收京都作傢的創作。店內商品主要以訂製原創作品為主,包含大師和新銳作傢,全是他處所沒有的樣式與風格。店內裝潢時尚,以方格窗的設計襯托齣作品的雅緻,裏頭更設有茶室,配閤四季更迭招待客人。近來,店傢富現代感的京都窯燒,在海外也大獲好評。

@器皿圖
1 白瓷取石壺․石杯/村田森(京都)
樸質優雅的外觀與厚實的手感,令人想起韓國李朝的陶瓷工藝(p.88),並且透齣一股使用得越久越像古董的氣氛。石壺:高21.5cm/23,100日圓、石杯:高8.5cm/6300日圓

2 靛碗/小川宣之(京都)
碗內的靛釉散發柔和光芒,與碗外的黑色燒結(p.80)形成美麗對比。細小碗腳搭配流綫造型,十分有型。ψ14cm/31500日圓

3 水壺/藤田匠平(京都)
此作傢在現代藝術界也十分齣名。製作法是先於素色陶坯上色,再塗上玻璃釉,最後打模而成。手感輕盈,相當不可思議。高9.5cm/42000日圓

4 酒壺/山本哲也(滋賀)
以紅土塑成的柔和綫條搭配縴細齣水口,感覺十分幽默。配上煙燻感的銀彩,成為柔和的雙色調酒壺。寬19cm/18900日圓

5 銀彩盤/藤平寜(京都)
銀彩底下透齣些許的紅色,溫暖的光芒令人心平氣和。使用得越久,銀彩越擦越薄,浮現日漸加深的底紅,更增添風情。寬18cm/16800日圓

@商店資訊
六々堂(六六堂) MAP9 P.109
地址 京都市東山區清水3-342
電話 075-525-0066 http://www.rokuroku.net
營業時間 10:00~18:00 週二公休
交通方式 市公車「清水道」「東山安井」站下,步行5分鍾
作傢 川瀨滿之(陶藝․京都)、深見陶治(陶藝․京都)、鎌田幸二(陶藝․京都)、豬飼祐一(陶藝․京都)
特點 每年舉辦6次左右的作傢個展、專題展/接受信用卡

用户评价

评分

剛拿到這本《京都器皿散步》,封麵就透著一股溫潤的木質觸感,淡雅的色彩勾勒齣京都古街的輪廓,隱約能看到幾個小小的器皿圖案點綴其間,仿佛在靜靜訴說著一段關於器物的溫柔故事。書的裝幀設計就很有心,不是那種華麗得張揚的風格,而是透著一股沉靜內斂的美,像是京都本身一樣,不急不躁,自有韻味。迫不及待地翻開,紙張的質感也很舒服,不是那種死白,而是帶一點米黃,光綫下很柔和,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覺得疲憊。我雖然不是專業的研究者,但一直對日本的美學,尤其是和食器,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些器皿裏,藏著一種生活的哲學,一種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態度。我總是幻想,在京都那些古老的街巷裏,隨意走進一傢不起眼的小店,就能淘到一件獨一無二的手作器皿,然後用它盛上一碗熱騰騰的茶,感受那份歲月的沉澱。這本書的齣現,無疑是給我打開瞭一扇窗,讓我能在城市的喧囂中,暫時逃離,去感受那份寜靜和美好。我期待著書裏能帶我走進那些隱藏在街角巷尾的器皿世界,感受匠人的匠心,體味器皿背後的故事。

评分

第一次看到《京都器皿散步》這個書名,我就被深深吸引住瞭。總覺得,京都這個名字本身就自帶一種古韻,而“器皿”和“散步”,這兩個詞組閤在一起,就營造齣一種閑適、探索的氛圍。我一直對日本的手工藝,尤其是那些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器皿,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在日本,器皿不僅僅是滿足基本功能的工具,它們更是承載著文化、曆史和生活哲學的美麗載體。我設想,這本書會帶我走進京都那些隱匿在巷弄深處的手作小店,或許還能在書中看到一些介紹,關於那些流傳瞭數百年的窯口,或者是一些專注於某種特定器皿製作的傢族。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描繪齣那些器皿是如何融入京都人的日常生活的,比如,某個清晨,一杯熱茶盛放在哪個造型彆緻的杯子裏,或者是一頓傢常便飯,用到瞭哪些充滿生活氣息的碗碟。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我感受到京都那種“慢”的生活節奏,以及對細節和品質的極緻追求。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器皿的書,更像是一次心靈的旅行,一次對東方美學的深度解讀。

评分

我一直覺得,器皿不僅僅是用來盛裝食物的容器,它更像是一種生活態度的載體,是連接人與時間、人與手藝、人與土地的橋梁。《京都器皿散步》這個書名,一開始就吸引瞭我。京都,這座充滿曆史底蘊的古都,總讓我聯想到精緻、內斂、卻又充滿生命力的傳統工藝。而“器皿散步”,這個詞組閤起來,就有一種悠閑自在的感覺,仿佛不是一本枯燥的介紹,而是一場充滿驚喜的探索之旅。我常常在想,那些被時光打磨得溫潤如玉的陶器,那些綫條流暢、釉色飽滿的瓷器,它們是如何誕生的?每一個凹凸,每一處釉色,背後是不是都藏著一個匠人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和熱愛?這本書,我期望它能帶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觸摸那些冰冷的陶土在火的洗禮下變得溫暖的過程,去聆聽那些雕刻刀在木頭上留下痕跡的聲音,去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匠心。我特彆好奇,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比較特彆的器皿類型,比如那些與特定季節、特定節日相關的器皿,或者是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不太常見,但卻具有特殊意義的器皿。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一本關於器皿的書,更像是一次關於生活美學的深度挖掘,一次對京都傳統文化的緻敬。

评分

說實話,我對於“器皿”這個概念,一直有一種莫名的情懷。《京都器皿散步》這個書名,瞬間就抓住瞭我的眼球。京都,一個充滿曆史韻味和傳統美學的地方,我總覺得那裏一定藏著無數關於器皿的動人故事。這本書,我期望它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器皿圖鑒,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文化體驗。我希望它能帶領我走進京都的那些古老的作坊,去看看那些傳承瞭幾代人的手藝人是如何用雙手塑造齣精美的器皿的。我腦海中常常浮現齣這樣的畫麵: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匠人,在昏黃的燈光下,一絲不苟地打磨著一件陶器,他的眼神專注而寜靜,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他和手中的器物。這本書,我希望能讓我感受到那種“匠人精神”,那種對技藝的極緻追求,以及對美好事物的執著。我還好奇,書中會不會介紹一些與京都當地的食材、料理相匹配的器皿,畢竟,器皿和食物是相輔相成的,閤適的器皿能極大地提升食物的美味和用餐的體驗。總而言之,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知識的獲取,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禮,一次對生活美學的探尋。

评分

拿到《京都器皿散步》這本書,我immediately就被它的設計所吸引。封麵沒有用那種大紅大紫的浮誇色彩,而是采用瞭很素雅的配色,淡雅的青色和暖棕色交織,配閤著一種水墨暈染的質感,看起來就像是古老畫捲的一角。書名《京都器皿散步》幾個字,用一種很有韻味的字體寫著,仿佛是從一壇陳年的美酒裏撈齣來的,透著一股沉靜而有力的氣質。當我翻開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很“接地氣”。我並不是一個生活在京都的人,甚至連京都都沒去過幾次,但每一次去,都深深地被那裏的氛圍所吸引。那種古老與現代巧妙融閤,那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都讓我覺得,京都的器皿,一定也承載著同樣的精神。我尤其期待書中能描繪齣那些器皿在京都的生活場景中是如何使用的,比如,在某個安靜的和室裏,一套精緻的茶具是如何被擺放的;在某個熱鬧的市場裏,那些色彩斑斕的食器又是如何被人們挑選和使用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個溫柔的嚮導,帶領我穿梭在京都的大街小巷,發現那些隱藏在民間的器皿瑰寶,瞭解它們背後的故事,甚至感受到製作它們時的那種專注和熱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