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文具小旅行:在百年老店、紙舖、古董市集、商店街中,尋寶

京都文具小旅行:在百年老店、紙舖、古董市集、商店街中,尋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圖書標籤:
  • 京都
  • 文具
  • 旅行
  • 老店
  • 紙舖
  • 古董
  • 市集
  • 商店街
  • 尋寶
  • 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灣灣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圖書描述

  京都的料理、京都的神社、京都的雜貨、京都的甜點、京都的楓葉、京都的建築、京都的咖啡……在體驗過這些之後,那些靜靜矗立在街角、商店街內的文具老舖,正等著你的到訪。

  悠閑而緩慢地……在街角文具店流逝的時光。

  散發甜甜香氣的橡皮擦、細行的大學筆記本、令人嚮往的玻璃鋼筆、外國製的彩色墨水……,在這些文具老舖裏,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用自己的雙手確認質感。是柔潤、是粗糙、還是堅硬。可以嗅到老舊紙張和文具的氣味,可以聽到盒子或紙張摩擦的聲音,還有老闆娓娓訴說的話語。不知不覺中,我發現自己是用全身五感在體會,於是展開瞭探訪文具店的小小旅程。  By 本書作者中村雪

  在某一個夏日,因為偶然間拜訪瞭一傢文具店,作者中村雪展開瞭探索自己居住城市──京都的旅程。如探險般,從小學旁的文具店、紙店開始經營的文具店、古董市集旁的文具店、位於商店街的文具店、散發昭和時代氣味的文具店和二手市集裏,尋訪古舊的文具,這些令人流連忘返的小旅行,就是作者對京都市街的深刻愛意。

  書中除瞭介紹許多懷舊的文具逸品,更藉由這些文具店,讓人看到商傢的心路曆程、時代變遷的點滴和濃濃的人情味。像老闆已過世卻仍然堅守小店的老婆婆、繼承曾祖父創立百年老店的第三代老闆、守護文具店的百年抽屜、專賣紅白包袋的親切老爺爺、常跑古董市集的店傢、令人迴憶起兒時好友的小店、已傳承十代的文具店等等,同時穿插京都街市風景的介紹,這是一本結閤瞭文具探訪和旅情的私房旅遊書。

本書特色

  ◆以探訪老文具店為主題,從旅遊以外的角度呈現京都的多種風貌。
  ◆書中的文具都是熱中古董、雜貨的插畫傢作者中村雪,花瞭好多年時間走訪京都二手市集和文具老店蒐集而來、並拍照記錄下來,愛好者不可錯過。
  ◆圖片刻意以懷舊風格拍攝,增加老文具的魅力;每一項文具,更引人入勝。
  ◆與迴憶中的文具相遇時分,透過作者感性的描述,讓人彷彿親身造訪老文具店、親手撫摸到這些富有時代風華的文具。

作者簡介

中村雪

  插畫傢。以書籍、廣告、雜誌等插圖繪製為主業,同時也插手商品企劃。愛好雜貨,在京都北白川的自傢工作室開設瞭以文具為主的法國雜貨店與畫廊「trico+」。每月一次舉辦雜貨、咖啡、書等各式主題的活動或展覽會。

  在春天到來之前,結束瞭東京的工作室,專心於京都這邊的工作。懷抱著對於京都生活更加珍惜的心情,走訪各傢文具店,完成瞭本書。主要著作有《京都三六五日。生活雜貨曆》、《雜貨屋食譜》、《巴黎雜貨日記》等。歡迎參觀◆網站 tricoplus.petit.cc

京都文具小旅行:在百年老店、紙舖、古董市集、商店街中,尋寶 書籍簡介 踏入古都京都的韆年風華,探尋隱藏在石闆小徑、木質町屋深處的文具瑰寶。本書並非僅僅是一本導覽手冊,它是一場穿越時空、觸及匠心靈魂的深度漫遊。我們摒棄瞭那些人盡皆知的觀光景點,轉而深入探索那些默默守護著傳統技藝、承載著歲月記憶的文具老店、彆具一格的紙舖,以及熱鬧非凡卻又充滿尋寶樂趣的市集與商店街。 本書的核心在於“發現”與“體驗”。我們相信,每一件文具,無論是精緻的毛筆、手感的和紙,還是充滿年代感的古董鋼筆,都講述著一段關於材料、技藝與時間的深刻故事。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和親身的探訪,我們將帶您領略京都文具世界的獨特魅力。 第一章:時光中的墨香——百年老店的秘密 京都,是日本文具曆史的活化石。在本章節中,我們將走訪那些代代相傳的文具店。這些店鋪往往坐落在不顯眼的角落,店麵可能不大,但推開那扇厚重的木門,迎麵而來的便是濃鬱的書捲氣與木頭香。 我們探訪的不僅僅是它們的商品陳列,更是它們對傳統的堅守。例如,一傢專營印章與刻字的百年老店,店主依然堅持手工篆刻的古老技藝。店內光綫昏暗,工具箱裏擺滿瞭銹跡斑斑卻保養得宜的鑿子和刻刀,每一件都像是博物館的展品。在這裏,你能感受到“慢工齣細活”的哲學,理解為何一枚印章的製作需要數周乃至數月的時間。我們會詳細記錄下店主的講述,他們如何應對現代化的衝擊,如何在新舊交替中找到平衡,並將這份匠心融入到每一枚印章、每一張便簽的製作中。 另一傢值得深入探究的是專注於筆類製作的店鋪。這裏陳列著從傳統毛筆到現代鋼筆的各式工具。我們著重介紹瞭他們如何挑選筆杆的材質,無論是珍貴的竹子、象牙替代品還是稀有的木材,每一種選擇都牽動著書寫時的手感與墨水的流動性。我們還會記錄下關於筆尖打磨的細節,那一絲不苟的對書寫流暢度的追求,正是京都文具的靈魂所在。 第二章:和紙的詩篇——紙舖裏的韆年藝術 紙,是京都文具世界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元素。京都的和紙曆史悠久,其精細的縴維、獨特的手感和豐富的紋理,是任何現代工業化紙張都無法比擬的。 本章將帶領讀者深入那些專營和紙的店鋪。這些紙舖通常環境清幽,店內的光綫經過精心布置,以便顧客能清晰地觀察到紙張在不同角度下的光澤與紋理。我們會詳細介紹不同種類的和紙:從用於書法和繪畫的“楮紙”、“雁皮紙”,到用於包裝和裝飾的“友禪染紙”。 我們不會停留在簡單的介紹,而是會嘗試記錄製作過程中的一些關鍵點。例如,和紙的晾曬過程,需要在特定的濕度和溫度下完成,這直接決定瞭紙張的韌性和透光性。在一傢傳統和紙店,我們有幸目睹瞭匠人如何手工撈取紙漿,將濕潤的紙膜小心翼翼地從抄紙器上剝離。這種人與材料之間的細膩互動,是機器永遠無法復製的溫度。此外,我們還會探訪那些將和紙融入現代生活的設計店,看看傳統工藝如何在新時代煥發新生。 第三章:流動的曆史——古董市集中的“意外之喜” 京都的古董市集,如著名的東寺市集或北野天滿宮市集,是尋寶者的天堂。這裏的攤位上琳琅滿目,從舊時代的文具用品到失傳已久的印刷工具,都可能被時間遺忘在某個角落。 本章的重點在於“尋寶的藝術”。我們分享如何在一堆雜物中,精準地辨識齣具有曆史價值的文具。例如,尋找那些帶有早期日本印刷標識的鉛字、不同年代的墨盒標簽,或是保存完好的老式信封。 我們詳細描述瞭一次成功的“尋寶”經曆:在一堆銹蝕的金屬件中,發現瞭一套保存近乎完好的、帶有昭和時期風格的筆具套裝。我們記錄瞭與攤主討價還價的過程,更重要的是,記錄瞭發現這件物品時那種心跳加速的喜悅——這不僅僅是購買瞭一件物品,而是拯救瞭一段流動的曆史。市集不僅是交易的場所,更是不同時代文具的臨時博物館。 第四章:日常的風景綫——商店街裏的實用美學 商店街是體驗京都人日常文具消費習慣的最佳地點。這些街道往往結閤瞭生活雜貨和專業文具的需求,展現瞭一種實用主義下的精緻美學。 在這裏,我們關注那些不那麼“古老”,卻在設計和功能上做到極緻的店鋪。這些店鋪的産品綫可能更貼近現代生活,但它們對細節的關注度絲毫不減。例如,一把設計精良的摺疊剪刀,其開閤的順暢度和切割的精準度,體現瞭對日常工具的尊重。 本章會側重於色彩、設計語言的對比。在現代商店街中,我們發現瞭一種新的趨勢——將傳統日式幾何圖案或自然元素融入到筆記本封麵、筆袋設計中。我們也會記錄下普通市民在選擇文具時的考量,比如,他們如何權衡價格與耐用性,以及在日常用品中如何體現對美感的追求。這裏沒有宏大的曆史敘事,隻有滲透在生活點滴中的審美習慣。 結語:筆尖下的京韻 《京都文具小旅行:在百年老店、紙舖、古董市集、商店街中,尋寶》旨在邀請讀者慢下來,用一種更深入、更具探究精神的目光,重新審視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文具用品。京都的文具之旅,是一場關於時間、匠心和材料的哲學對話。我們希望讀者在讀完這本書後,不僅僅是收藏瞭地圖上的幾個店名,更是帶走瞭一種對待生活和創造的獨特視角。每一支筆、每一張紙,都蘊含著京都有血有肉的生命力,等待著被你親自發現和珍藏。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序言……8
文具之旅的第一站  清水一貫堂……14

第一章 拜訪京都的文具店

小學旁的文具店
與迴憶中的文具相遇的地方  西村文化堂……28
即使流逝依然不變的時光  野口商店……41

從紙店開始經營的文具店
一張紙所傳達的訊息  長榖川和洋紙店……52
守護紙張的抽屜  川村……57
聯係人與人之間的紙張  木村紙文具店……61

古董市集旁的文具店
寶貝的沾水筆尖收藏夾  須原金華堂……66
在文具的森林中徘徊  橘文具……71

位於商店街的文具店
鴨川、傍晚的天空和文具  白榖紙店……79
像空氣一樣的文具  鬆本文光堂……87

散發昭和時代氣味的文具店
與西陣一同走過曆史的文具  青榖……96
在文具店想起舊友  □部文具店……102

拜訪專門店
刻印著深長思念的文具  A印章店……112
有著小小圓窗的日本畫材店  金翠堂……119
找尋能相伴一生的鋼筆  文明商社……125

第二章   在古董市集發現的文具
天神市集……138
弘法市集……148
京都大古董祭……153

第三章   打開文具的寶盒
油印傳承館……158
日本文具資料館……163
Pilot筆博物館&咖啡廳……166

第四章   工作室的文具
繪圖……173
裁剪、切割、打洞……176
黏貼……178
裝訂……181
書寫、記錄、保存……183
寄信……186

專欄1 老爺爺的書房……50
專欄2 他人贈送的文具……94
專欄3 盒裝文具……166
專欄4 文具的迴憶……188

結語……190

圖書序言

  當我還是個孩子,就很喜歡收集紙類文具(便條紙或是 貼紙),開始做插畫的工作後,有事沒事就會去逛文具店。銀座的「ITOYA」、日本橋的「丸善」、禦茶水的 「檸檬畫翠」、新宿的「世界堂」……,就算一整天都 待在那兒也不會膩。一點一滴地購買文具和畫材,即使 是短程旅行也會逛逛當地的文具店。如果還是覺得不 夠,就乾脆飛到法國或是北歐去。趁著旅行四處走訪文 具店或是市集,每天都因為想到能遇見新的文具而雀躍 不已。

  某一個夏日,偶然間我走進一傢文具店,由此展開瞭探 索自己居住城市的旅。在京都的巷弄或是不起眼的角落裏找尋各式文具,也是為瞭瞭解京都的街道,和在此 營生的人們的心路曆程,這同時也是我對京都街市深刻愛意的錶達。

  在文具店裏,可以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用自己的雙手確認質感。是柔潤、是粗糙,還是堅硬。可以嗅到老舊紙張和文具的氣味。可以聽到盒子或紙張摩擦的聲音,還有老闆溫暖的絮絮叨叨。

  不知不覺中,我發現我是用全身五感在體會。

  就這樣,我展開瞭探訪文具店的小小旅程。

前言

  平凡的日常風景中,原本視為理所當然的事物,突然因為某個原因而變得十分新鮮且重要。
  原本沒什麼感覺的場所,突然因為某個機緣而變成不可或缺的地方。

  不知道你是不是留意到瞭呢?

  如果你就這麼漫不經心地走過,一定會錯失這些悄悄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珍貴事物。

  等到想起來的時候,恐怕隻能徒留感慨與遺憾瞭。

  不管是哪個城鄉市鎮,從以前便一直存在著的文具店,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一直在自己的生活當中,深藏在某處沉眠的寶物,安靜地等待時機到來。

  重要的事物就在自己身邊。

  仔細傾聽,動手去找尋,甚至悄悄地呼喚著,希望他們再次從瀋睡中醒來。

  再次放迴書桌上,碰觸、使用他們,讓他們被自己所用,讓他們染上自己的氣息。

  懷抱著時間記憶的文具,慢慢地睜開瞭它們的雙眸,迴應著我的呼喚。

圖書試讀

小學旁的文具店
與迴憶中的文具相遇的地方
西村文化堂(左京區/北白川小學校前)


矗立著一棵棵高大的櫸木、綠蔭覆蓋的白川通。從北白川彆當町的十字路口可以看到筆直聳立的老舊煙囪。從理發店旁邊的小巷子走進去,便會通到一傢公共浴池,昭和二年(一九二七年)落成的澡堂「白川溫泉」,是一棟洋溢著大正時代浪漫氣息的兩層樓洋房建築,搭配上圓弧狀的浮雕和細緻的多層次木製窗框。不管是什麼時候跑來,看到的都是不變的寜靜。

這是我在目前居住的房子正在裝潢時,不知來過多少次的公共浴池。哢啦哢啦地拉開大門後,看到的是木製鞋櫃,裏麵還設置瞭嬰兒床、木製儲物櫃、大型籐籃、低矮的圓形磁磚浴池……。經過長久的歲月,用品設施都老舊瞭,可能也因為這樣,總是沒什麼人,每次來幾乎都像是包場一樣。在這個澡堂裏待久瞭,還會有種住在鄉下旅館的錯覺。

在白川通上往南走沒多久,可以看到種著一棵橘子樹的日式房子,那是一傢不動産公司。旁邊則是一傢名叫「懸崖書房」的書店,整麵外牆用石子拼貼成一部彷彿要衝齣牆麵的車子,店裏賣的是次文化的書籍、雜誌等有趣商品。因為造型大學和京都大學都在附近,所以有很多學生光顧。住宅區中混雜著一些老字號的店傢和藝術設計類的店舖,形成現在左京區的風貌。從那裏往東走,便是安靜的住宅區。最近散步成瞭我不可或缺的日課,這附近我可說是熟門熟路,恐怕沒有一條巷子是我沒走過的。

這傢文具店也是在我散步時發現的。其實以前就注意到瞭,但是因為很近,總覺得隨便都有機會進去逛逛,結果反而一直沒真的開門進去過。稍微走上斜坡,便可以看到用瞭很久的一澤帆布三色遮雨棚。說到一澤帆布,算是以製作手提包聞名,不過在京都的老店,常常可以看到他們製作的遮雨棚。

門口的鐵捲門拉下瞭一半,不過可以聽到像是女客人在說話的聲音,應該是有營業的樣子,於是我毫不猶豫地走瞭進去。
「你好,可以進來看看嗎?」
「好啊,歡迎光臨,請進。」

原來店裏那位女性並非客人,而是老闆娘住在附近的女兒,每天到瞭傍晚便會送晚餐過來。我們聊起現在小孩變少瞭,感覺有些寂寞時,老闆娘彷彿覺得可惜似地喃喃說:「以前啊,學校的大門就正對著我們傢店門口呀,可是現在改掉瞭。」

「我已經九十歲瞭呢。」老闆娘笑著對一臉驚訝的我這麼說。看起來很有精神,而且講話也都很清楚。

負責經營這傢店的是西村婆婆,本身就是對麵小學的畢業生,從齣生以來便從未離開過北白川。老婆婆小學的時候曾在這附近的田裏種花,採收後拿到街上去賣。二十一歲的時候嫁進來,經營瞭將近七十年的文具店。

自從最愛的老公過世之後,店裏已經十年沒再進貨瞭,不過因為老爺爺很喜歡進貨的關係,現在店裏還是有許多文具,分類得整整齊齊,停留在當年的樣子。因為最新的商品也是十年前的東西瞭,所以一定找得到令人懷念的文具。角落堆著清潔劑和洗衣精,陳舊的小抽屜裏整齊排放著裁縫用具。店裏以前似乎也販賣日常用品和餅乾糖果,小孩子放學迴傢經過這裏,就會在店裏逛逛或是玩鬧。

去買糖果餅乾是多麼快樂的一件事!
把書包丟在傢門口,然後說聲:「我迴來瞭!好瞭,我要齣去囉!」跟朋友一起跑到糖果餅乾店。那是手心裏握著一枚五十日圓硬幣,就很心滿意足的時代。抽簽抽到的糖果或是彈珠汽水、Yotchan娃娃的咖哩仙貝……各式各樣的糖果餅乾陳列在那兒,就算是現在看到瞭,還是覺得興奮。文具、糖果餅乾、日常用品,光用想的就很開心。這裏是不是以前擺瞭糖果餅乾、讓小孩子歡欣鼓舞的地方呢?這個架子是放日常用品的嗎?到處都留下瞭過去的痕跡。

走進店裏,左邊是香菸舖的小窗口。收銀櫃颱的玻璃展示櫃裏,整齊地排列著粉紅色和黃色緞帶,是那種中間綉有金綫的傳統緞帶。右邊則是經典的Japonica作業本,還有我從來沒看過的筆記本。裏麵擺放紙類的木製抽屜,裝的是圖畫紙和各種顔色的玻璃紙。我懷抱著興奮的心情輕輕地一個個把抽屜打開。收銀櫃颱裏麵的長抽屜上麵標示著「包裝紙」的字樣。說不定……我嚮老婆婆要求道:「可以讓我看看包裝紙嗎?」老婆婆拉開抽屜,裏麵齣現瞭色彩鮮艷的包裝紙。有紅色的菱形和灰色的圓形拼湊成和服布料樣式花紋的包裝紙,下一層則是很可愛的東歐風金紅雙色花紋包裝紙,另外,還有看起來像一九六○年代的上衣花紋那樣的粉紅與灰色直條紋包裝紙。

「好漂亮的包裝紙喔!好棒!老婆婆,真的好棒喔!」看到我這麼興奮的樣子,老婆婆笑著直說:「喔,這樣啊,這樣啊!」另外,還看到吸墨器、捲紙蠟筆等我現在工作也會用到的文具。「你有在用這些東西喔?」老婆婆露齣不可思議的錶情。

和老婆婆聊到話匣子關不起來,越講越有精神。隨便一看,就找到瞭小學時用過的蠟筆和色鉛筆,全都是昭和四十年代(一九六五~七五年)的小學生必備文具。沉醉於懷舊的氣氛、東看西找的過程中,彷彿迴到瞭揹著紅色小學生書包的年代,好像是小時候的自己在跟老婆婆對話似地,真是不可思議。隨著記憶的絲綫,許多迴憶就這樣一點一滴甦醒過來。例如忘瞭帶東西而被罰站,期待著營養午餐的果凍,在操場跟男生打架造成大混亂;教師辦公室的氛圍、草紙的觸感、油墨印刷的氣味;小學時最喜歡寫字很漂亮、溫柔優雅的導師三宅老師。我甚至還記得那個老師每次都會把吐司邊乾乾淨淨地剝下來不吃的往事。

看來即使是芝麻綠豆大的小事,我都記得很清楚。酸酸甜甜的迴憶在我心中發酵起來。東買西買的結果,幻想中的書包就這樣整個爆滿齣來。

「下次再來挖寶喔!」老婆婆帶著笑容目送我離開。我以前唸的小學旁的文具店雖然已經不在瞭,但這裏卻和它那麼相似,不論經過多少歲月,它們一定都會深深留在我的記憶中。永遠、永遠。

用户评价

评分

《京都文具小旅行》是一本讓我受益匪淺的書,它徹底顛覆瞭我對文具店的固有印象。在作者的筆下,京都的文具店不再是冰冷的陳列室,而是充滿人情味和曆史底蘊的文化空間。我對那些“百年老店”的描述尤為著迷,字裏行間透露齣的那種對傳統工藝的堅守和對品質的極緻追求,令人肅然起敬。我仿佛能聽到老店主娓娓道來,講述那些古老紙張的製作故事,看到他們一絲不苟地包裝每一件商品。書中的“紙舖”部分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紙張的世界如此廣闊而深邃,不同的紙張有著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紋理和色彩都能傳遞齣獨特的情感。作者將這些信息以一種非常生活化的方式呈現,讓我這個對紙張一知半解的人,也能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而“古董市集”和“商店街”的章節,則為這本書增添瞭更多元的色彩。我喜歡作者在這些地方的“尋寶”式描寫,那種驚喜和收獲的喜悅,隔著文字都能感受到。這本書讓我明白,文具不僅僅是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體現,一種對生活的熱情和對美的追求。它鼓勵我去發現和欣賞那些隱藏在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评分

讀完《京都文具小旅行》,我纔真正意識到,原來購買文具也可以是一場充滿探索與發現的旅程。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她沒有枯燥地羅列商品信息,而是將每一傢店,每一個市集都描繪成一個鮮活的場景,一個等待被發掘的故事。我被那些“百年老店”深深吸引,想象著在幽靜的小巷深處,推開一扇古老的木門,迎接我的是滿屋子的紙張香和匠人的溫和微笑。書中對紙張的描述尤其精彩,從和紙的種類、質感,到它在不同文具中的應用,都寫得非常詳盡,讓我對紙張産生瞭前所未有的興趣。尤其是那些古董市集的部分,簡直是寶藏愛好者的福音!作者描繪瞭如何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慧眼識珠地淘到那些獨一無二的老物件,每一個物件背後似乎都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這種“尋寶”的感覺,讓閱讀的過程充滿瞭樂趣和期待。即便是一些現代化的商店街,作者也挖掘齣瞭它們獨特的魅力,那些融入瞭京都傳統美學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對文具的態度,它不再是簡單的消耗品,而是承載著文化、曆史和情感的藝術品。我甚至開始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是否也能像作者一樣,用心去發現身邊的“小確幸”。

评分

這本書真的是太棒瞭!《京都文具小旅行》完全打開瞭我對京都文具世界的新認知。作者的文筆就像一位親切的朋友,帶著我漫步在京都的大街小巷,感受著那份獨特的文化韻味。我特彆喜歡她對“百年老店”的描繪,那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觸碰到過去。我腦海中不斷浮現齣老舊的招牌,木質的櫃颱,以及上麵陳列著的、帶著歲月痕跡的文具。而“紙舖”的章節更是讓我深深著迷,那些琳琅滿目的和紙,每一種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和用途,作者的細緻描述讓我仿佛真的能觸摸到紙張的紋理,感受到它的溫度。讀到“古董市集”的部分,我更是激動不已,那種“尋寶”的樂趣,真的讓人心跳加速。想象著在熱鬧的市集裏,一點點搜尋那些獨一無二的舊物,每一個物件都可能是一個未曾被發掘的寶藏。就連那些看似普通的“商店街”,在作者的筆下也充滿瞭新意和設計感。這本書讓我明白,文具不僅僅是書寫工具,更是一種情感的寄托,一種生活態度的錶達。它讓我對京都這座城市,對生活本身,都有瞭更深的理解和熱愛。

评分

終於有機會翻開這本《京都文具小旅行:在百年老店、紙舖、古董市集、商店街中,尋寶》,讀完之後,心裏湧起一股莫名的衝動,想立刻收拾行囊,飛往那個充滿韻味的古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介紹京都文具的指南,更像是一張藏寶圖,引導我穿梭於時光的長廊,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尋常巷陌中的驚喜。作者的筆觸細膩而生動,仿佛帶著我親身走過京都的石闆路,感受微風拂過臉頰的溫柔,耳邊迴響著店主溫和的招呼聲。每一傢百年老店,每一處紙舖,每一個古董市集,甚至是熱鬧的商店街,在作者的描述下都煥發齣瞭獨特的生命力。我仿佛能看到老店裏陳列的琳琅滿目的和紙,它們有著不同的紋理、不同的色彩,每一張都承載著匠人的心血和曆史的沉澱。那些古老的印章,帶著歲月的痕跡,仿佛能講述一個個過去的故事。而商店街裏那些充滿設計感的新式文具,則又展現瞭京都年輕一代的創新活力。這本書讓我明白,文具不僅僅是書寫的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它讓我看到瞭京都這座城市的靈魂,那種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閤,將匠心與生活緊密相連的獨特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沿著書中的足跡,去親自觸摸那些紙張的溫度,去感受那些古老物件的呼吸,去發掘屬於自己的那份“寶藏”。

评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盡管我還沒有親自踏上京都的土地,但通過《京都文具小旅行》的文字,我仿佛已經置身其中,沉醉在那迷人的氛圍裏。作者在描寫那些百年老店時,用詞考究,畫麵感極強,讓人仿佛能聞到老店特有的木頭香和紙張的味道。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紙舖的描繪,那些一捲捲、一張張精美的和紙,顔色淡雅,質感細膩,僅僅是文字描述,就足以讓人心動不已。腦海中不禁勾勒齣店傢仔細地為客人介紹不同紙張的特點,耐心解答每一個疑問的場景。而說到古董市集,那更是充滿未知與驚喜的地方。作者筆下的集市,不僅僅是琳琅滿目的舊物,更是一個個故事的匯聚地。那些帶著曆史印記的文具,例如泛黃的信箋,古樸的鋼筆,或是設計獨特的墨水瓶,都仿佛擁有自己的生命,訴說著前人的生活片段。即使是看似普通的商店街,在作者的筆下也充滿瞭人文氣息,那些融閤瞭現代設計與傳統工藝的文具,展現瞭京都人對生活的熱愛與堅持。這本書讓我對“文具”二字有瞭全新的認識,它不再僅僅是學習和工作的工具,而是連接過去與現在,連接情感與創造的橋梁。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對京都的文具充滿瞭嚮往,更對這種慢節奏、重細節的生活方式産生瞭深深的共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w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灣灣書站 版權所有